暖心!徐州90歲老人拿著放大鏡給醫護人員寫感謝信

2020-12-04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南京1月5日電(記者鄭生竹)近日,一封病人的感謝信讓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格外暖心。這位90歲高齡、罹患眼疾的老人,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筆一字一句落成。

「今天上班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感謝老人家和家人對我們的信任和鼓勵。」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副主任韓獻軍在朋友圈曬出這封患者感謝信後,瞬間收穫100多個點讚。

寫感謝信的老人叫黃廷幹,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來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韓獻軍是其主診醫生。在12月25日查房時,韓獻軍無意中看到了老人這封感謝信。

「老人眼底有黃斑病變,視力不太好。之前,護士看到他拿著放大鏡在寫這封信,一筆一畫寫得很吃力。」韓獻軍說。

「醫生拿著片子一張一張地解釋直到聽懂為止,護士反覆演示如何採集大小便,這些細節讓父親很感動。」黃廷幹的女兒黃敬華事後回憶,她的父親十分關心身體各項指標,對各項檢查結果喜歡刨根問底,但年齡大了有點耳背,會問些重複的問題,而醫護人員都會不厭其煩地介紹清楚。

「看到我睡的床護欄沒升起,便輕輕地抬起,我想他們可能怕患腦梗的老年人掉下床來摔傷。」這是黃廷幹信中的一段文字。黃敬華說,父親在住院時,對這些令他感動的細節專門做了筆記,出院後又寫了滿滿兩張紙的感謝信。父親在信中還特意交代,一些照護他的護士記不住姓名,希望讓護士長一併轉達感謝。

責任編輯: 黃浩

相關焦點

  • 被醫護人員感動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寫感謝信
    近日,一封病人的感謝信讓江蘇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格外暖心。這封信啊是由一位90歲高齡、罹患眼疾的老人,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筆,一字一句寫成的。那麼老人在信裡,到底寫了什麼內容呢?「感謝神經內科一病區的醫護工作者,首先感謝韓主任,很快了解病情,工作效率之快,我衷心感謝」。寫這封感謝信的老人名叫黃廷幹,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來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其主診醫生。老人告訴記者,他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他的照料極為耐心細緻,這讓他很是感動。
  •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寫下滿滿兩頁感謝信:不寫心不安
    這兩天,這封來自病人的感謝信讓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格外暖心。信由90歲罹患眼疾的黃廷幹老人,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句寫成。 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他的主診醫生。老人告訴記者,他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他的照料極為耐心細緻,這讓他很是感動。
  •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一字一句寫下滿滿兩頁感謝信:不寫心不安
    讓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格外暖心。 信由90歲罹患眼疾的黃廷幹老人, 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句寫成。 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他的主診醫生。老人告訴記者,他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他的照料極為耐心細緻,這讓他很是感動。
  • 第一次收到英文感謝信 為汝城中醫院醫護人員打call
    —分享—James Fan 小朋友英文版的感謝信。翻譯後的感謝信內容。紅網時刻郴州4月6日訊(通訊員 朱忠達 朱孝勇 )4月4日一大早,汝城縣中醫醫院骨傷科收到一封用英文寫的感謝信,寫信的是一位名叫「James Fan」(範佳銘)的澳大利亞籍華人患者。James Fan剛剛在骨傷科經歷了一場手術。信中他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骨傷科醫護人員的感謝,醫護人員精湛的技術和精心的照護讓海外遊子對汝城的醫療水平讚賞有加。
  • 一封寫給連雲港的感謝信
    一封寫給連雲港的感謝信 2020-03-24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首個投入方艙醫院正式拆除,走廊上貼滿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信
    3月10日,方艙醫院休艙第二天,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即啟動了對方艙醫院的全面消殺工作,先後8次組織專業人員對方艙內外進行全面消殺,同時成立維保小組負責艙內設施設備日常維護及保潔。在病人休息區走廊上,貼滿新冠患者對醫護人員充滿真摯感情的感謝信和鼓勵的話語,內容十分感人。
  • 老人寫聯名信感謝雨夜堅守「疫」線志願者
    (記者 李晨 通訊員 萬建國 蘇安 )「特殊時期,我們這棟樓的幾位孤寡老人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來感謝你們的默默堅守……」3月21日深夜9點,天下著雨,礄口易家墩街漢口城市廣場華生四期18棟一單元王雨昌老人特意下樓,將一封六名老人的聯名感謝信送到摸黑堅守在門棟口的志願者周筠、肖毅手裡,真心點讚公交人認真負責
  • 74歲老人拿放大鏡修電視 眼鏡度數已1800度(圖)
    追趕雷鋒的老人   22年前,他的近視眼鏡1600度  現在,他的眼鏡度數已經1800度  1989年,他退休時戴著一副1600度的近視眼鏡,參加組建了市精神文明服務總隊家電維修隊,拿著放大鏡下工廠
  •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1/4 2018年4月3日消息,重慶新山村街道鎖口丘社區,已經102歲的戴立朝,已把學習英語的樂趣融入到生命中
  • 60歲女工慘遭卡車碾壓急需輸血,危機時刻醫護人員的做法太暖心
    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 通訊員 李娜60歲女工工地突發意外急需大量輸血。事發突然,血庫裡的血液都是低溫冷藏,為儘快讓血液熱起來,醫護人員輪流用體溫給患者暖血袋。同事用手機拍下了這暖心的一幕。【意外】60歲患者遭卡車碾壓,已出現失血性休克10月17日,鄭州市第十五人民醫院普外科護士站的鈴聲突然響起「我是急診,馬上送一個腹部閉合傷的病人,請做好搶救準備。」接到電話的安峰銳護士長立馬安排人鋪床、準備好監護儀和吸氧裝置,隨時準備接待病人。
  • 這才是真的學霸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這才是真的學霸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直到2012年,父親96歲高齡,他才在家人的多番勸說下,離開老年大學。圖片來源:東方IC 版權作品 請勿轉載 發布時間:2018-04-03 13:20:55 【編輯:李霈韻】 這才是真的學霸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 90歲老人骨折後重新站立,超高齡不是骨科手術「禁區」
    近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骨科成功為一例90歲高齡的右股骨粗隆間骨折合併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貧血者實施右股骨粗隆間骨折切開復位股骨近端抗旋轉髓內釘內固定術(簡稱:PFNA內固定術)。經過術後精心的治療與護理,患者現已康復出院。
  • 上海全封閉的養老院內,90歲高齡老奶奶親筆寫下這封信
    服務保障要比平時更好 「請來技術高超的朱師傅為我們老人無償理髮,功莫大焉!」3月5日學雷鋒日當天,上海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內90歲高齡的陳奶奶親筆寫下一封感謝信。
  • 重慶102歲老人堅持學英語90年
    2018年3月22日,重慶,戴立明老人手寫的中英文讀書筆記。2018年3月22日,重慶,年歲已高的戴立明老人讀筆記時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楚。2018年3月22日,重慶,年歲已高的戴立明老人讀筆記時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 新型書法:退休老人苦練18年絕技,字寫在火柴棍上,要用放大鏡看
    如今,老人們退休後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跳廣場舞、拉二胡、唱戲、下象棋、甩鞭子等等讓老人們退休之後不至於過於無聊還有利於老人們的身心健康,可謂是一舉多得。如果是普普通通的在宣紙上練練字,寫寫書法也確實引起不了筆者的注意,可今天這位老先生卻是在火柴棍、米粒、牙籤等等十分微小的東西上面寫字,字的大小只有螞蟻搬大小。在這麼小的東西上面寫書法,那是不是需要利用放大鏡?完全不用,老人雖已近耄耋之年,視力卻比許多年輕小夥子都要好,不過,我們一般人想要看清楚這上面的字,還真得藉助放大鏡看。
  • 30歲女子帶放大鏡考研,因腦瘤致視神經萎縮,5歲起用放大鏡讀書
    現場一位身穿藍色棉襖,一頭利索短髮,手持放大鏡看書的女考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這位考生站在校園空地處,左手拿著考研資料,右手拿著放大鏡,心無旁騖地認真看著考研知識點。經過攀談我們了解到,考生楊女士,今年30歲,這是她第一次準備考研,手中的放大鏡是她平時用來看書和學習的工具。楊女士小時候患病,腦袋裡長了腫瘤,手術後視神經開始萎縮,視力變得特別差,並且無法通過眼鏡矯正。
  • 感動2020丨急診病房裡的90歲生日會
    「沒想到,咱的醫護人員給老父親在急診病房裡過90壽誕,這讓我們太意外、太感動了!」打來電話的張女士難掩心中的激動,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讓冬日的午後也分外溫暖。原來,張女士的父親因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慢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正在我院急診科病房一病區住院。
  • 志願者陳曉平捐獻骨髓 白血病患者寫來真摯感謝信
    今天(11月21日),來自鹽城市射陽縣的志願者陳曉平躺在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血液科的病床上,為北京的28歲白血病患者捐獻了患者所在醫院的醫生趕到中大醫院負責運送造血幹細胞,還帶來了患者給陳曉平的一封感謝信。患者在信中心說,「真心謝謝你感天動地的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病痛中的我看到了你帶給我生的希望。親愛的姐姐,採集完幹細胞一定要注意休息……」   1977年出生的陳曉平家住射陽縣城,目前是射陽一家超市的員工,丈夫董守江是貨車司機,夫妻兩人一直都很樂於助人。
  • 致敬白衣天使,出院患者發出感謝信
    2月26日,新洲區倉埠街五雲村村民餘木英發出感謝信,致敬新洲區婦幼保健院的白衣天使們。今年38歲的餘木英,1月8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經過醫院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她的病情已平穩三天以上,臨床症狀明顯改善,肺部影像學顯示明顯吸收,連續兩次核酸檢測陰性。
  • 臨沂漢子二次捐獻淋巴細胞 白血病女孩寫感謝信
    妻子馬上臨盆,他決定先救人諸葛福國第一次赴濟南捐獻時,妻子李蕾陪在身邊,但這次妻子沒有來,陪同他來的是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原來,諸葛福國的妻子懷孕,而且距離預產期只剩下10天,關鍵時刻沒能陪在妻子身邊,諸葛福國心裡有些焦急。早在2012年,諸葛福國是和妻子李蕾,就一起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