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才是真的學霸 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這才是真的學霸102歲老人用放大鏡堅持學英語 (2/3) "← →"翻頁
-
這才是真的學霸 !重慶102歲老人堅持學英語90年
2018年3月22日,重慶,戴立明老人手寫的中英文讀書筆記。2018年3月22日,重慶,年歲已高的戴立明老人讀筆記時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楚。2018年3月22日,重慶,年歲已高的戴立明老人讀筆記時需要放大鏡才能看清楚。
-
「百歲學霸」 堅持學英語90年
他是一位102歲高齡的老人!已經102歲的戴立朝老人,至今不知道做家務,更不知道出門要買什麼菜,但學習,卻像融入血液和骨髓的樂趣一樣,和他形影不離,朝夕相伴。哪怕戴著600度的近視眼鏡看書、寫字,依然樂此不疲。戴立朝老人說,能學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對人生的態度。
-
被醫護人員感動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寫感謝信
這封信啊是由一位90歲高齡、罹患眼疾的老人,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筆,一字一句寫成的。那麼老人在信裡,到底寫了什麼內容呢?「感謝神經內科一病區的醫護工作者,首先感謝韓主任,很快了解病情,工作效率之快,我衷心感謝」。寫這封感謝信的老人名叫黃廷幹,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來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其主診醫生。
-
74歲老人拿放大鏡修電視 眼鏡度數已1800度(圖)
他今年74歲了,除了家電維修,還管著社區的「閒事」,每周至少4天在外奔波。 他說,他不累,他在追趕雷鋒…… 74歲還當維修顧問 3月4日,沙坪垻區天城路天星橋再就業市場外一家簡陋的電器維修店,兩位老人正圍著一臺破舊的電視機,聚精會神地琢磨著。
-
煙臺「學霸」大叔賣香蕉學英語 為了招待外國顧客
煙臺「學霸」大叔賣香蕉學英語鬧市裡背單詞注音標,為了看懂廣告牌、招待外國顧客YMG記者 徐立業 攝影報導高考政策調整,英語比重下降,這讓「中國人到底該不該學英語」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咱先別說那些風華正茂的學子,您認為擺路邊攤的該不該學英語?
-
新型書法:退休老人苦練18年絕技,字寫在火柴棍上,要用放大鏡看
如今,老人們退休後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跳廣場舞、拉二胡、唱戲、下象棋、甩鞭子等等讓老人們退休之後不至於過於無聊還有利於老人們的身心健康,可謂是一舉多得。您也許會說了,退休後練習書法比較常見啊,為什麼要用大量篇幅來專門介紹這個呢?如果是普普通通的在宣紙上練練字,寫寫書法也確實引起不了筆者的注意,可今天這位老先生卻是在火柴棍、米粒、牙籤等等十分微小的東西上面寫字,字的大小只有螞蟻搬大小。在這麼小的東西上面寫書法,那是不是需要利用放大鏡?
-
徐州90歲老人拿著放大鏡給醫護人員寫感謝信
這位90歲高齡、罹患眼疾的老人,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拿著筆一字一句落成。「今天上班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感謝老人家和家人對我們的信任和鼓勵。」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副主任韓獻軍在朋友圈曬出這封患者感謝信後,瞬間收穫100多個點讚。
-
87歲老翁手持放大鏡考上大學 68年大學夢圓(圖)
87歲的昆明老人蘇桂琳,每天在家中準時打開電腦,登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遠程教育網站,然後戴上助聽器,手拿放大鏡開始上課。 進入《民間紀事》社區發表評論 一個月前,他成為了對外經貿大學年齡最大的學生。 68年期待大學夢圓 「沒有上完大學是我一直的心結。」
-
紐約102歲老人戰勝癌症和新冠病毒 女兒:她有超人的DNA
▲資料圖近日,美國紐約一名102歲老人在與新冠病毒的抗爭中取得了勝利,令人震驚的是,在此之前,該名老人還曾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中倖存,後來還戰勝了癌症。該名老人的女兒在接受採訪時稱,母親具有超人的DNA。
-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寫下滿滿兩頁感謝信:不寫心不安
信由90歲罹患眼疾的黃廷幹老人,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句寫成。 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他的主診醫生。老人告訴記者,他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他的照料極為耐心細緻,這讓他很是感動。
-
成人工作忙沒時間學英語 開言英語40歲學員詮釋當下是最好時機
雖然知道學英語會對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的益處,可往往就是不能付諸於行動。那麼,學習英語最好的時機是在什麼時候呢?國內領先的在線英語教育品牌開言英語一位40歲學員,用實際行動向大家宣告,學習英語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
-
高齡老人能耐受白內障手術嗎?102歲的她重見光明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最近接診了一位102歲的白內障患者肖奶奶(化名)。經過一系列專科檢查,眼科主任醫師吳年浪認為肖奶奶需要進行白內障手術,並且肖奶奶的身體狀況可以耐受局部麻醉的手術治療。畢竟是給百歲老人動手術,手術時間需要儘可能縮短,術中切口要儘可能小。整個手術耗時10分鐘左右。術後,肖奶奶在患有眼底黃斑變性疾病的情況下,視力依舊提升至了0.5。吳年浪介紹,年齡越大,白內障的患病率也就越高,遺傳、紫外線照射、糖尿病、大量吸菸、飲酒、營養不良等都會增加白內障發生的機率,情況嚴重可能會致盲。
-
90歲老人手拿放大鏡,一字一句寫下滿滿兩頁感謝信:不寫心不安
信由90歲罹患眼疾的黃廷幹老人, 拿著放大鏡一字一句寫成。 2019年12月20日,老人因頭暈到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韓獻軍是他的主診醫生。老人告訴記者,他在住院期間,醫護人員對他的照料極為耐心細緻,這讓他很是感動。
-
張晉藩:高倍放大鏡裡的堅持
提起張晉藩先生,我腦海裡最先閃現的,是那個靜靜躺在書桌上自帶光源的高倍放大鏡。 謙虛、儒雅,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年近90的他,斜倚沙發,耐心等待著我們架起機器,調好燈光。 高倍的放大鏡,是我在晉藩先生的書房裡看到的,在滿滿當當的手稿和大部頭著作中,它尤為醒目。 由於雙眼患黃斑病變,這些年晉藩先生只能依靠放大鏡勉強閱讀,卻依舊保持每天四五個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如今,他在擔任國家重點項目「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理論體系研究」帶頭人的同時,還進行著新版民法史的寫作。
-
91歲西安老人「活到老學到老」一口流利英語爆紅網絡
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外國遊客介紹西安的視頻爆紅網絡,他「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更是引來點讚無數。在採訪中,記者發現老人自學英語的經歷和視頻之外的生活更加精彩。91歲老人一口流利英語成網絡紅人「自從看了91歲老人英語介紹西安的視頻後,讓我深深地明白,年齡大了記憶力就不好了只是不想學習的藉口而已。」「這位老人簡直就是我的偶像,太崇拜了。」近日,91歲老人用一口流利英語向外國友人介紹西安的視頻在網上爆紅。網上流傳的視頻中,老人滿頭銀髮,穿著樸素,看起來精神矍鑠。
-
這個專為老人設計的放大鏡,真正實用的東西
放大鏡自誕生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放大鏡的材質都採用了一些較廉價的玻璃或者塑料,並且它的外形跟使用風格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創新。目前,市場上放大鏡的大多功能都相對單一,實用性差,操控不穩定,並且使用壽命短。
-
學英語勝在學習方法,會背單詞、能總結,掌握了方法你也能成學霸
學英語勝在學習方法,會背單詞、能總結,掌握了方法你也能成學霸 原標題:學英語勝在學習方法,會背單詞、能總結,掌握了方法你也能成學霸
-
30歲女子帶放大鏡考研,因腦瘤致視神經萎縮,5歲起用放大鏡讀書
現場一位身穿藍色棉襖,一頭利索短髮,手持放大鏡看書的女考生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這位考生站在校園空地處,左手拿著考研資料,右手拿著放大鏡,心無旁騖地認真看著考研知識點。經過攀談我們了解到,考生楊女士,今年30歲,這是她第一次準備考研,手中的放大鏡是她平時用來看書和學習的工具。楊女士小時候患病,腦袋裡長了腫瘤,手術後視神經開始萎縮,視力變得特別差,並且無法通過眼鏡矯正。
-
老爸102歲:I Hope You Understand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01 生活總讓我們失望,最後搞得我們活得很絕望最近一部名字很有新意的電影上映了——《老爸102歲》,沒去看之前,根據電影的名字我大概能想到的便是這是一部喜劇。或許電影的故事講述的是102歲的老爸怎樣在這樣的高齡活得很精彩的故事,我能想到的電影主題是告訴我們生命的精彩和無限可能。結果,我還是猜中了開頭,沒有猜到結尾。電影的一開始最先出場的是75歲的兒子——巴布。因為已經75歲了,所以覺得已經進入老年了,對身體各方面的保養十分地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