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從事界面調控二維材料生長動力學和物性的研究,已發表SCI論文140餘篇,其中包括通訊作者的Nature (2篇)、Natute子刊(7篇)。撰寫綜述文章8篇,主編專著1部。獲得國家基金委「優青」、北京市 「傑青」等人才項目資助;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Science Buletin副主編。
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研究。曾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18年9月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國際董事,是中國首位擔任該職務的科學家。曾獲國際先進材料終身成就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物理獎、世界華人「亞洲成就獎」。
現任南方科技大學講席教授、深圳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低維納米結構物理研究。2014至2018 年連續進入在Elsevier 發布的在全球具有重要學術影響力的中國高被引學者,位列「物理與天文」學科榜單的前列。
長期從事各種碳材料和二維材料的計算方法開發,理論探索,特別是其形成機制,成核,生長和蝕刻的動力學。發表SCI論文200餘篇,其中發表在Science、Nature、Nature子刊、PNAS,Sci Adv.,PRL.,JACS,ACIE等期刊上的論文超過30篇。
主要從事輕元素硼碳氮體系低維材料的製備與物性研究,已發表SCI論文16篇,申請發明專利9項,獲授權5項。在高技術裝備設計製造方面,近期已經成功建設了大尺寸單晶CVD系統小試生產設備,突破了現有實驗室設備的尺寸限制,實現了石墨烯高端產業製造裝備的國產化。
主要從事單晶金屬材料的製備研究。已發表SCI論文7篇,參與編著學術著作1部,申請發明專利7項,獲授權1項。獲得北京大學二等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優秀科研獎等獎勵。
主要從事低維材料與器件研究,近五年第一作者(含共一)文章包括Nature(2篇)、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stry。獲得國家「博新計劃」、 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支持,擔任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
主要從事大尺寸單晶石墨烯、單晶金屬箔片的製備研究,已發表學術論文29篇,第一作者文章7篇(含共一)。共申請發明專利16項,獲授權8項。2019年,獲得第66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二等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