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拋錨晚點速度慢 印度「半高鐵」讓總理不省心)
可轉向座椅、自動門、LED照明、WiFi無線網絡等等,這是一輛印度火車的配置。是不是和想像中有點不一樣?
當然,全印度目前這樣的列車僅僅只有一列。它由位於印度南方的金奈整體車廂廠耗費9.7億印度盧比(約合9198萬元人民幣),耗時18個月製造完成。
印度舉國上下視「半高鐵」的製造和投運為一大盛事。可是,在首秀返程途中據稱撞到牛群導致「當機」,正式商運後又發生晚點事故,半高鐵一點兒也不讓人省心。
印度總理莫迪出席列車首發儀式 來源:印度總理辦公室網站
「半高鐵」列車
該列車在今年1月被印度鐵道部命名為「範德·巴拉特快車(Vande Bharat Express)」,意為「致敬印度」。最高試驗時速180公裡,目前運行時速為130公裡——相比當前印度火車平均時速的55公裡已是高速。
列車始發站為新德裡火車站,終點站為位於北方邦東南部的聖城瓦拉納西,距離約為800公裡,設計耗時約8小時,比原先最快的列車省3個小時。
這是印度當前運行速度最快的火車,印度媒體稱之為「半高鐵」。車身流線型設計,主體為白色,配有藍色鑲邊,共有16節車廂,共可搭乘1128名乘客:一等車廂可乘坐52人,全程票價格3310盧比(約314元人民幣);二等車廂可搭乘78人,為1760盧比(約167元人民幣)。票價中包含餐費。
2014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推出「印度製造戰略」,鐵路、汽車等25項產業成為優先發展對象。
印度鐵道部表示,由印度自行建造的這列「半高鐵」,成本相比從歐洲整車進口要節省40%的費用。雖然列車80%的部件是印度自主生產,需要進口的仍然不少,這包括法國製造的座椅、剎車,德國的耦合器,匈牙利的制動系統和捷克的車門等。鐵道部表示,在今後的生產中要逐步替換成印度國產的部件。
2月15日,莫迪出席了「致敬印度」號的首發儀式。他親自在站臺上揮動著綠色的小旗,示意列車可以出發。列車鳴笛後,徐徐開出了新德裡火車站。沿途民眾也十分熱情,爭先恐後地在停車點觸摸火車及其窗戶,並拍照留念。印度鐵道部長戈亞爾表示,接下來兩周的車票已經銷售一空。
印度鐵路線總長6.6687萬公裡,是世界第四大路網。每天運行大約9000個班次,乘客人次超過2200萬。不過,在英國殖民時期建造的印度鐵路系統年久失修,事故頻發,每年都有重大的傷亡事故。莫迪在參加競選時就承諾要整改老舊的基礎設施,打造高速列車。
印度普通列車。資料攝影/錢小巖
如今列車終於成功上路,對於有著「印度製造」雄心的莫迪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勝利。在開通儀式上,他高度讚揚「致敬印度」號。他說:「這是印度的實力所在,這是『致敬印度』號的力量。朋友們,在過去的四年半裡,通過努力和真誠,我們正在試圖改變印度的鐵路系統,『致敬印度』號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
莫迪在講話中提到的四年半,是指他執政以來的時間。今年5月他將迎接全國大選,在地方選舉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宣揚「致敬印度」號的成功,無疑是向選民昭告:他已經認真地履行了選舉時的承諾。
狀況頻出
不過,「致敬印度」號卻一直無法讓莫迪省心。
在列車正式通車前,戈亞爾2月10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貼出一段列車行駛視頻,並自豪地寫道:「它是鳥,它是飛機,看看『印度製造』倡議下的第一輛準高速列車,『致敬印度』以閃電般的速度飛馳而過。」
的確。在12秒的視頻中,整列火車從站臺前一閃而過,「視覺效果」令人嘆服。不過,能讓戈亞爾誇耀的時間並不長。
很快,視頻的拍攝者坐不下去了,發推文表示該視頻被人為加速了。旋即就有印度網友在推特上回應部長,「這不是鳥,也不是飛機,這是一個由鐵道部長發布的不靠譜視頻。修改後的視頻有12秒,然而原始行駛時間是24秒。」
然而,一場失敗的公關活動只是一個開始。15日,在莫迪的祝福下完成「首秀」後,次日的「致敬印度」號就沒那麼幸運了——返程中,列車在距首都新德裡大約200公裡的棟德拉(Tundla)附近發生了故障,停止運行。
根據印度當地媒體的描述,突然之間,列車最後四節車廂裡濃煙滾滾,隨後列車失去動力。當時乘坐列車的是印度鐵路官員和參加列車開通儀式的媒體記者等,他們不得不下車,搭乘下一班普通列車返回新德裡。場面十分尷尬。
「半高鐵」當天在經過修復後回到了新德裡。印度鐵道部發言人表示,火車當時可能撞到了鐵軌上的牛群,導致了故障。但是根據隨行記者觀察,車體上並沒有任何的損毀,對於高速行駛中的列車撞上牛群的說法表示懷疑。
2月17日,是「致敬印度」號對民眾開放,正式商業運行的第一天。前一天的事故並沒有影響到原定日程,不過新的情況出現了:晚點。
根據運行計劃,列車應在早晨6時從新德裡火車站出發,14時抵達瓦拉納西。但在17日的實際運行中,列車15時25分抵達瓦拉納西,晚點了1小時25分。隨後在返回新德裡時,列車再次晚點1小時48分。
印度鐵路公司一名發言人18日說,晚點是因為大霧天氣。
發言人說:「列車晚點是因為加濟阿巴德至棟德拉區間有濃霧。為保障乘客安全,列車以每小時60公裡的速度行駛。這在每年這個時段是正常現象,環境原因導致列車晚點。」他說,濃霧散去後,列車繼續以平均每小時130公裡速度運行。
「致敬印度」號情況頻出,面臨選舉壓力的印度反對黨國大黨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其主席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向莫迪喊話,「莫迪先生,我認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印度製造』,大多數人覺得它失敗了。我向你保證,我們國大黨人正在認真思考,如何做到這一點。」
莫迪當然毫不示弱,他在19日的集會上對此回應,那些攻擊「致敬印度」號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他說:「有些人瞄準並嘲笑半高速列車,這是不幸的。這是對參與該項目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侮辱。」
高鐵網絡遙遙無期
按照目前國際通行的標準,只有運營速度超過每小時200公裡才可以稱為高鐵,「致敬印度」號被稱為「半高鐵」,不僅僅是因為速度不達標,而且只是在列車本身做了升級,鐵軌依然沿用已存在的線路。
印度普通列車。資料攝影/錢小巖
目前印度尚沒有建成一條高鐵。自2014年就職以來,莫迪便提出了印度的「高鐵夢」。最先選定建設的是從印度經濟中心孟買到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邁達巴德的高鐵,最終採用了日本新幹線的模式,預計耗資170億美元,其中80%將由日本提供超優惠貸款,年息僅為0.1%;而通常30年的貸款償還期也在這一項目上被延長到50年,融資優惠史無前例,可見日本為了爭取這一項目花了「血本」。
不過,項目接下了,問題也來了。印日雙方在2015年正式確定時間表,敲定這一項目將於2019年正式動工,預計2023年建成。而印度方面此前甚至還要求鐵路應在2022年竣工,以慶祝印度獨立75周年。這讓日方無法接受,因為同樣規模的建設,即便是在日本國內,其建設時間也需要4年半。
然而由於印方目前連徵地環節尚未完成,進度極其緩慢,日方於是停止發放第二階段的貸款。
現在看來,如期在2023年完工也幾乎不可能。
此外,莫迪政府提出用高鐵連接德裡、孟買、金奈、加爾各答這四大印度城市,因連接後的高鐵網絡形狀類似鑽石,這一計劃又被稱為「鑽石四邊形」。
「鑽石四邊形」內的高鐵路線,目前尚處於可行性研究的狀態。印度政府把這些研究任務都交給了國外公司。其中新德裡至孟買線路的可行性研究由中國承擔,孟買至南部城市金奈線路則由法國承擔,新德裡至加爾各答線路由西班牙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