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er角度出發紀錄片!

2021-01-20 AIR空中影像

Creamfields是英國最大的音樂節頭牌,從單日容納25000人次的音樂節發展到如今吸引超過100000人次的4日音樂節。無法擊敗的演出陣容是Creamfields音樂節的特點之壹,他們為全球的舞者帶來最知名的當紅DJ及製作人們,並不斷提高室外大型音樂節的標準。使得Creamfields得以從1999年就開始在各大洲舉辦活動。對於香港史上最大型的兩日電子音樂節陣容自然是不容小覷,請來了電音教父Tiësto、電音界革新大神KASKADE、荷蘭王炸W&W、瑞典基佬貓GALANTIS、神級Trance三人組Above&Beyond、面具萌物Marshmello、異域風情KSHMR、電音颱風王KAYZO、電音鬼才FLUME、埃及法老ALY&FILA、音樂多元化Zeds Dead、美國電音奇才OOKAY,加拿大兄弟DVBBS等等大咖

Creamfields, the largest music festival in the UK, has grown from a single 25,000-person festival to a 4-day festival that now draws more than 100,000 people. The unbeatable show lineup is one of Creamfields' festivals, bringing world-renowned dancers the best-known popular DJs and producers and constantly raising the bar for outdoor large-scale music festivals. Allowing Creamfields to hold events on all continents since 1999. For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s largest two-day electronic music festival lineup naturally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vited the godfather Tiësto audio, electric sound sector innovation god KASKADE, Dutch king fried W & W, Swedish cat guy GALANTIS, god level Trance trio Above & Beyond, Mashamello Masks, KSHMR, Typhoon KAYZO, FLUME, Pharaoh ALY & FILA, Zeds Dead Music, OOKAY, Canadian Brothers DVBBS and more

紀錄片的靈感是從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Tomorrowland 的紀錄片中得到靈感,攝影師-W 並用自己的手法記錄這次海南Raver的紀錄片,屬於一個真正Raver角度出發紀錄!

相關焦點

  • 首部齊越節紀錄片之Ⅲ《重新出發》
    ▲點擊上方關注「尋聲」尋聲紀錄丨首部齊越節紀錄片之Ⅲ
  • 紀錄片|從十八洞出發
    來源標題:從十八洞出發· 紀錄片 簡介:《從十八洞出發》是一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發首倡之聲的電視理論片。
  • 【關注】中央電視臺近日播出紀錄片《從永安出發》
    該劇講述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戰時省會內遷永安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特別是文化抗戰、培養人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據了解,《從永安出發》是我市於2013年籌劃拍攝的一部真實再現「永安七年半」抗戰史、弘揚傳承永安抗戰文化精神的文獻紀錄片,分為上下兩集。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再出發
    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中廣協紀錄片委員會副會長陳宏,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藝術總監應啟明,文匯報《文藝百家》主編邵嶺,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嗶哩嗶哩紀錄片出品部高級顧問朱賢亮,紀錄片導演趙青等業界專家學者與主創團隊進行了深度交流,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主持會議。
  • 探尋海底的奧妙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發行
    探尋海底的奧妙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發行 《向深海出發》DVD9效果圖    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榮譽出品的最新紀錄片《向深海出發》(Oceans)是一部關於探索海底未知領域奧妙的製作,海底世界長久以來是科學家和探險家的探秘目標
  • 紀錄片《西泠印社》從孤山出發講述百年傳奇
    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於11月18日起,每周三周四浙江衛視兩集連播。紀錄片《西泠印社》的攝製團隊試圖以這樣一個藝術社團作為中國文化的優質樣本,對其百年命運進行深入解讀,將其與國學傳承、文化自信連接起來進行思考。
  • 實力擔當,粵產紀錄片從大灣區出發進軍國際
    紀錄片作為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和語言,具有最直接展現本土文化的價值,對加強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溝通具有積極意義。粵產紀錄片就肩負起了這樣一種重任。2016年,以探尋廣府文化的淵源肇始為題的系列紀錄片《廣府春秋》第一季——《廣府春秋·山海之間》一經播出,好評如雨。自此,優秀的粵產紀錄片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生長。
  • 粵產紀錄片從大灣區出發進軍國際
    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是亞洲地區最具國際化的綜合性影視節目交易市場,這也是「金紅棉影展」首次攜優質粵產紀錄片和優秀紀錄片方案參展,此前「金紅棉影展」已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中成功舉行了「人文灣區」紀錄片巡禮,獲贊連連。
  • 騰訊視頻:紀錄片分帳再定義
    作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國家級紀錄片專業節展,本次共徵集到來自全球五大洲的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參評參展。在12月15日的騰訊視頻私享匯上,騰訊視頻公布了紀錄片分帳新策略,意欲推動紀錄片向更產業化、更細分化的方向發展。從平臺的角度來說,會員分帳是從用戶需求角度出發的一種合作方式,且通常能給內容方帶來高於版權金的收入。
  • 日華媒:從民眾角度出發 日天氣預報顯人性化
    日華媒:從民眾角度出發 日天氣預報顯人性化 首先,天氣預報非常精確和具體;第二是報導方式的多樣化,甚至是地震的預報,都做到細緻和儘可能的準確,並且能夠從民眾的角度出發提供信息,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文章摘編如下;  最近,中國大陸被高溫覆蓋,整個中國似乎都進入了「燒烤」模式。據媒體報導,很多市民反映天氣預報不靠譜。
  • 真正的海洋無需想像,海洋紀錄片盤點
    那麼,讓我們直入主題吧,如果你還沒見過海,這些紀錄片無疑是你了解真實海洋的最佳門票。海洋耗時五年,耗資五千萬歐元,動用12個攝製組、70艘船,在全球50個拍攝地,有超過100個物種被拍攝,超過500小時的海底世界及海洋相關素材,史上投資最大的紀錄片。
  • 而立浦東,勇立潮頭再出發:紀錄片《不動搖——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
    近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不動搖——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即將播出。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這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囑託。30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堅持浦東開發不動搖,浦東開發的決策者、推動者、建設者,敢闖敢試,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路。
  • 2020年的神奇紀錄片在哪裡?
    即從普通人的生活視角出發,「群體的人」成為了紀錄片的核心表現對象。這樣的作品不少,但其中最為「神奇」的,當屬2020年央視網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bilibili共同出品的《人生第一次》。《未來圖鑑》這部神奇紀錄片從當前科技的發展現狀出發,對於未來人類可能面臨的問題展開了探討。如病毒是否是人類永遠的敵人,人類能否完全戰勝病毒?氫在發展與應用中遇到的阻礙,以及未來人類可能面臨的傳統能源枯竭等問題。它的存在,打破了紀錄片應該反映當下現實發生事情的固有認知。
  • 從《中國》出發:紀錄片《從<中國>到中國》導演手記
    我們的五集系列紀錄片《從<中國>到中國》還有一個英文名字:From Chung Kuo to ChinaChung kuo 是上世紀七十年代西方慣用的威妥瑪式拼音法。當人們面對一個陌生的名詞,不解其意時,便直接用拼音將其拼出。
  • 大型航拍紀錄片《追夢藍天》啟動
    中國民航網訊:9月8日,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中央新影大型航拍文獻紀錄片《追夢藍天》啟動。該紀錄片將於2021年拍攝完成,作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航空事業誕生112周年,新中國航空工業創建70周年獻禮片。
  • 紀錄片-給孩子看世界系列 《向深海出發》探索海洋世界的秘密
    紀錄片《向深海出發》是一套集海洋探險、自然生態、科學與環境保護等題材的綜合專題紀錄片,帶觀眾深入不同海洋,揭開當中變幻莫測的奧秘。  整個探險科考耗時一年,總共經歷了8次大大小小的遠徵探險,並且在7大不同的海洋深海環境中進行艱苦記錄科考。」
  • 攜手《極刻出發》,奧迪探索微紀錄片營銷新思路
    近期,西瓜視頻打造的中國首部極限運動挑戰紀錄片《極刻出發》正在熱播,由此可以窺見到微紀錄片背後的內容營銷價值。其覆蓋了綜藝、VLOG、紀錄片等多種形式,充分滿足不同圈層受眾的不同需求。紀錄片形式節目作為西瓜視頻精品微內容主打之一,它的受眾更加垂直精準、更偏向高知群體。據統計,15至34歲年齡段的學生群體和青年群體已成為紀錄片收視群體的新主力。可見我國紀錄片類型的內容受眾不僅趨於年輕化,而且作為消費主力軍的他們擁有更大的市場開發潛力。
  • 人生必看紀錄片,豆瓣高分好評
    提前在公司裡下載了一些評分較高的紀錄片,沒錯,不是電視劇,只是紀錄片哦(耗資巨大的內存空間)!《最後的棒棒》(假期在家看的呢!)這部由一名退役中校何苦既是演員亦是導演以及一名攝影者張焱完成的紀錄片。讓我們看到了最堅毅、最善良本分、最有尊嚴、最沒尊嚴的底層勞動人民。
  • 15部提升孩子英語水平的電影紀錄片
    為大家整理了15部電影紀錄片,在享受小假期的同時還可以選擇空餘時間與孩子觀看紀錄片,邊學英文邊享受親子時光,一舉兩得!1. 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讓孩子上認識情緒,了解自我。
  • 這些紀錄片神作,帶你看遍世間山河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看完這些紀錄片,讓我們更加熱愛自然、熱愛旅行。主創選擇在全球七大洲的角度上觀察地球,使用更先進的拍攝技術以捕捉前所未見的動物行為和新的物種,讓觀眾對全球各地的生態特質與物種起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