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產紀錄片從大灣區出發進軍國際

2021-01-07 手機光明網

5月8日至5月9日,「粵港澳大灣區」紀錄片巡禮——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影展」優秀作品展在釜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是亞洲地區最具國際化的綜合性影視節目交易市場,這也是「金紅棉影展」首次攜優質粵產紀錄片和優秀紀錄片方案參展,此前「金紅棉影展」已在香港國際影視展中成功舉行了「人文灣區」紀錄片巡禮,獲贊連連。

本次「粵港澳大灣區」紀錄片巡禮設置了2大單元,分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粵產紀錄片單元與「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單元。展映影片包括《秘境神草.歷險問藥》《平洲玉匠》《廣州故事.心旅》《尺八.一生一世》《生活萬歲》《出山記》以及《大三兒》。

此次一同前往韓國的還有兩個紀錄片方案,一個是反映關於中國教育現狀,講述中國學生青春期議題的《真實生長》,另一個是講述90後蒙古族小夥子週遊世界之後,卻出人意料地選擇回到自己故鄉放牧的《阿嘎日的天空》。這兩個優秀紀錄片方案均出自於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故事」國際提案大會,此次在2019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全球提案大會上進行提案。

展示形象,4K粵產紀錄片首次亮相韓國獲業界青睞

今年1月,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4K電視網絡應用與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2018-2022年)》,提出要以先進標準引領4K產業發展。其實,廣東在發展4K影視這一方面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不僅開設了全國第一個省級的4K影視頻道,更是出產了不少優質的4K影視作品,為全國4K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示範性作用。

而在此次「粵港澳大灣區」紀錄片巡禮——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影展」優秀作品展中展示的三部粵產紀錄片中,就有兩部是4K紀錄片。紀錄片《秘境神草.歷險問藥》將瑰麗秘境與問藥歷險鏡頭以4K超高清形式呈現,將人與自然、人與本草的中國故事凝練成超高清螢屏畫面,以最真實、最逼真的狀態帶領觀眾深入探索秘境故事。在展映結束後,一幀幀精緻的畫面使外國友人直呼「驚為天人」。

另一部4K粵產紀錄片《平洲玉匠》細細講述了10位平洲匠心手藝人與翡翠之間的故事,有努力創新跟隨時代腳步的老匠人,也有執著傳統工藝並進行改良,將手工藝與時尚接軌的年輕手藝人,他們的故事深刻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匠心之旅。攝製組歷時一年半,踏遍廣東、廣西、雲南、緬甸,從境內到境外總行程達10000公裡,全程高清4K錄製,以保證每一幀畫面的極致展現。這些粵產紀錄片因為其4K技術與製作質量的精良,精彩的特效表現力,而獲得了許多參展商的青睞,絡繹不絕地來進行業務洽談。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方業務洽談主要圍繞聯合製作、購買海外播出版權以及開發衍生產品等。

本次展映,不僅向全球影視傳媒領域展示了粵產紀錄片的綜合實力,更進一步提升了粵產紀錄片在國際上的品牌形像和影響力。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組委會主席更是在看完了此次展示的粵產紀錄片和「金紅棉」優秀紀錄片之後,豎起來大拇指,連稱厲害!

捧回榮譽,讓「中國故事」世界流行

伴隨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好的內容可以通過高速網絡觸達每一個人,並聚合大量的粉絲受眾,激發了紀錄片產業界對內容進行深度開發的需求。隨著5G時代到來,中國的紀錄片內容產業更是進入了黃金時期,大眾「為好內容付費」的習慣也正在養成。這不僅能有效推動紀錄片產業整體收入的提升,更能驅動產業正向循環。而在另一邊,近年來韓國的紀錄片在藝術水準和商業回報上有大幅提升,不僅得到了本國觀眾的肯定,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認可。此次攜優秀紀錄片方案參加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從內容產業合作上看,中韓兩國合作前景廣大,將會成為未來推動亞洲紀錄片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早在2015年,一部由韓國團隊拍攝的,全面介紹中國發展現狀,觀察中國給世界帶來變化的七集紀錄片《超級中國》,播出之後在韓國的收視率可謂萬人空巷,因為它的最高輸出的速度超過了10%,而一般紀錄片在韓國的收視率5%左右。

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紀錄片的發展必須要有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去建立起共同的價值訴求和質量訴求,通過國際市場去執行統一的標準。國際合作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外國行業也有向中國同行學習的東西。另外,中國的題材、中國的內容,要想真正走到國際上去,商業合作是最好的合作方式。此次攜《真實生長》和《阿嘎日的天空》兩個方案來到韓國,正是希望能通過此次方案的展示,能實現借帆出海,尋求更多來自行業的資金支持和播出渠道支持。」

在此次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全球提案大會上,每個方案的提案時長為12分鐘,節奏緊湊,留給提案人的問答時間更少。而在上午進行提案的四部紀錄片方案中,紀錄片方案《真實生長》讓會場嘉賓眼前一亮,來自加拿大紀錄片製作公司Ten O' Clock Productions的執行長大衛·雷曼(David Redman)現場表示出強烈的投資意向。最終,紀錄片方案《真實生長》榮獲2019釜山國際影視節目展全球提案大會「最佳內容」獎,為「中國故事」再添榮譽。

在未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還將加緊步伐,繼續甄選優秀的粵產紀錄片和「中國故事」方案推廣到世界各地,助推「中國故事」走向國際紀錄片舞臺。(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雷愛俠 通訊員 鄧佳靜)

[ 責編:徐皓 ]

相關焦點

  • 實力擔當,粵產紀錄片從大灣區出發進軍國際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依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同推動大灣區影視文化繁榮,推進廣州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廣東故事,譜寫粵產紀錄片走向國際的新篇章。此次活動一共放映了3部記錄廣東故事、展現廣東的真實面貌的優秀粵產紀錄片:《醒·獅》《平洲玉匠》以及《廣州故事》第三集《心旅》。
  • 首部齊越節紀錄片之Ⅲ《重新出發》
    ▲點擊上方關注「尋聲」尋聲紀錄丨首部齊越節紀錄片之Ⅲ
  • 紀錄片|從十八洞出發
    來源標題:從十八洞出發· 紀錄片 簡介:《從十八洞出發》是一部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發首倡之聲的電視理論片。
  • Raver角度出發紀錄片!
    cat guy GALANTIS, god level Trance trio Above & Beyond, Mashamello Masks, KSHMR, Typhoon KAYZO, FLUME, Pharaoh ALY & FILA, Zeds Dead Music, OOKAY, Canadian Brothers DVBBS and more紀錄片的靈感是從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
  • 香港理大:近視控制技術進軍大灣區 可降低近視增長達60%
    中新社香港1月21日電 (韓星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21日宣布授權將其「光學離焦」技術商品化產品軟性隱形眼鏡(DISC)供應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地方,並推出一日即棄的鏡片DISC-1Day。臨床證明,DISC鏡片可降低近視增長達60%,協助兒童及青少年改善視力問題。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再出發
    目前該紀錄片已播出完畢。作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典範,這部讓很多人「追著看」的紀錄片不論是在CCTV4中文國際頻道、東方衛視、紀實人文頻道等大屏端,還是央視網、騰訊視頻、B站、優酷視頻等網絡端都收穫了亮眼的播出成績:豆瓣評分高達9.2分,全系列海內外播放量超5億,不僅CCTV4和東方衛視的實時收視率穩居前列,同時《新聞聯播》也對《人生第一次》的播出進行了報導。
  • 【關注】中央電視臺近日播出紀錄片《從永安出發》
    該劇講述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戰時省會內遷永安後,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特別是文化抗戰、培養人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據了解,《從永安出發》是我市於2013年籌劃拍攝的一部真實再現「永安七年半」抗戰史、弘揚傳承永安抗戰文化精神的文獻紀錄片,分為上下兩集。
  • 探尋海底的奧妙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發行
    探尋海底的奧妙 BBC紀錄片《向深海出發》發行 《向深海出發》DVD9效果圖    由英國廣播公司BBC榮譽出品的最新紀錄片《向深海出發》(Oceans)是一部關於探索海底未知領域奧妙的製作,海底世界長久以來是科學家和探險家的探秘目標
  • 2020年深圳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舉辦時間
    近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組委會發布關於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舉辦時間的通告。,社會各界復工復產加速啟動,經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汽車博覽會」(原「深港澳國際汽車博覽會」)將作為深圳會展行業復甦的首展,於2020年6月20日-6月2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舉辦。
  • 香港國際電影展揭幕 大灣區影視業發展成焦點(圖)
    3月18日,亞洲最大的影視展-「香港國際影視展」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中新社記者 洪少葵 攝  香港影視娛樂博覽從3月18日至4月14日舉行,包括香港國際影視展、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等活動。  2019年的影視娛樂博覽對香港來講,更具意義。因為剛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支持香港通過國際影視展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匯聚創意人才,鞏固創意之都地位。
  • 紀錄片《西泠印社》從孤山出發講述百年傳奇
    六集系列紀錄片《西泠印社》於11月18日起,每周三周四浙江衛視兩集連播。紀錄片《西泠印社》的攝製團隊試圖以這樣一個藝術社團作為中國文化的優質樣本,對其百年命運進行深入解讀,將其與國學傳承、文化自信連接起來進行思考。
  • 「大灣區新知」網絡專題在聯合早報網上線
    (全球TMT2020年12月17日訊)12月16日,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共同呈獻的「大灣區新知」網絡專題在聯合早報網上線。  該網絡專題設置粵港澳大灣區項目簡介、政策解讀、合作動態、文化旅遊等版塊,利用雙方資源優勢,挖掘兩地合作項目一手資訊,發布與東南亞讀者相關的會議、活動信息,旨在打造新加坡、東南亞地區受眾了解大灣區政策、資訊的第一窗口。  「大灣區新知」網絡專題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與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為加強兩地信息交流傳播的又一次新嘗試。
  • 發揮創新引領作用 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市長陳如桂圍繞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深圳創新發展作了發言。他表示,深圳作為大灣區中最具創新活力的城市之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對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全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會議要求,更好擔當起中心城市的定位,在大灣區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攜手共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國際傳媒製作人論壇
    地點: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天府廳  2015「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緊貼製作播出機構及製作人的實際需求,以量身定製、媒體融合為關鍵詞,通過紀錄片評獎、市場交易、展播展映、國際傳媒製作人論壇、培訓班,以及國內外獲獎節目的一線創作者親臨現場與觀眾就節目製作、創意、
  • 大灣區 正豐茂|世茂海峽承集團基因 揚多元旗幟
    上周,世茂海峽在珠海的戰略級作品,世茂港珠澳口岸城一天籤約5大高端品牌酒店,將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酒店集群之一。這意味著在大灣區的發展中,世茂海峽為城市再添多元的新枝。作為世茂集團大飛機戰略的踐行者,世茂海峽的多元開發能力,早在誕生之初就鐫刻在基因中,更隨著與城市共生的發展,而不斷生長豐茂。
  •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10月22日下午,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電視學院、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CDRC)、」一帶一路」紀錄片學術共同體(BriDoc)聯合承辦的「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 新世界中國投資廣州南站國際學校項目,多元化布局粵港澳大灣區
    該地塊將打造廣州南站國際學校項目,作為廣州市、番禺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配備世界名校師資力量,建設包括創新中心、教學大樓、演藝大樓等高端配套設施,預計於2023年首期開學。項目將大大加強大灣區與世界各地教育人文的交流,推動區內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HKDSE國際學校落地大灣區 香港與內地教育合作揭開新篇章
    廣東惠州2019年4月11日 /美通社/ -- 隨著政府陸續出臺相關政策,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以此為契機,香港和內地教育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開始涉足更深層次領域。 一方面,雙方將通過共建國際學校打造封閉式學習環境來保障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綜合素質。國際學校的建設將充分發揮港譽教育十餘年國際教育經驗優勢,以港譽教育全港籍一線優秀教師為基礎,利用好碧桂園十裡銀灘學校國際化校區的硬體設施,模擬香港頂級中學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完美的教學體驗。
  • 而立浦東,勇立潮頭再出發:紀錄片《不動搖——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
    近日,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不動搖——慶祝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即將播出。  「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這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囑託。30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堅持浦東開發不動搖,浦東開發的決策者、推動者、建設者,敢闖敢試,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中國改革開放的新路。
  • 名家齊聚展望大灣區文學共建之路
    我們不停地回首像《致橡樹》這樣的經典作品,同時也不斷去思索和考察,重新出發,挑戰自己,給自己提出新的生存上、美學上和思想上的問題,然後用新的作品來驗證。」名家手稿致敬手寫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是本次廣州國際文學周的主題之一。40年來,中國文學緊隨時代經歷了深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