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點萬龍八易滑起來,有人去嗎?」看到微信「雪友」群裡的這條信息,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的王鵬立即回復了一個「舉手」的圖標,表示積極響應。當晚,他下班後顧不上吃飯,直接從市區驅車前往位於豐臺區的萬龍八易滑雪場,在夜色中與幾位雪友一起在雪場上撒歡兒。
北京申冬奧成功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滑雪,像王鵬這樣的「夜滑族」也多了起來。有夜滑愛好者告訴記者,夏天夜跑、冬天夜滑已成為不少人在不同季節裡的最佳健身選擇。
夜滑:省時、省錢、又自在
上周某個工作日下午,記者在萬龍八易滑雪場看到,從下午5點開始,原本空蕩蕩的停車場陸續被私家車佔領,雪具大廳的更衣區也熱鬧起來,背著專業裝備的雪友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匯聚於此,大家邊穿戴雪具邊打著招呼。
王鵬已經練習滑雪5年了,不過,直到去年他才第一次嘗試夜滑,「上個雪季周末我老加班,沒時間滑雪,但又特別想滑,就試了一次夜滑,然後就喜歡上了。」王鵬說,雙休日滑雪一般一去就是一整天,夜滑最大的好處就是省時間,下班來滑,滑完就回家;此外,夜場相對人少,滑起來也更自在,「現在我下班後如果沒其他事,看到群裡有人約就過來活動一下。」
與王鵬一樣,從事航天科研工作的安宇也是下班後直奔離單位不遠的雪場。他說,來夜滑的不少都是熟人,即使叫不上名字,大家臉熟了也會打招呼。談起夜滑的原因,安宇直言是價格驅動:「我上個雪季開始學習滑雪,這個雪季在這裡辦了張夜滑季卡,非常划算。」
萬龍八易滑雪場總經理朱蕾告訴記者,雪場的夜滑價格一般比白天便宜,「以我們雪場為例,工作日晚上只要150元,就能從5點半滑到10點,雙休日滑4個小時則需要300元。」記者經過查詢發現,軍都山、漁陽國際等開放夜場的滑雪場,夜滑的費用普遍低於白天。
申冬奧成功促夜滑人數增長
滑了10年夜雪的虞雷說,最早由於夜滑人少,不少雪場為了節約成本,夜間只開放一條雪道。他認為目前「夜滑族」中一部分人是社交滑雪,另一部分則是有一定技術基礎的發燒友,「最近兩年來夜滑的人數肯定增加了,但我覺得並不是爆炸式增長,而是勻速增長。」
朱蕾分析說,夜滑人數增長有兩個關鍵時間點,「一個是2008年,就是北京舉辦奧運會的那年,當時即使是工作日,晚上也能來100人左右。然後就是2015年北京申冬奧成功後,大家越來越關注滑雪,工作日來我們這裡夜滑的人數能達到300多人。」
除申冬奧成功帶來的利好外,朱蕾認為大眾的健身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也是夜滑興起的重要原因,「冬天的晚上可以參與的娛樂活動本來就少,以前大家習慣喝酒、唱歌,但是現在喜歡更健康、更時尚的娛樂方式,於是滑雪就成了夜生活的新選項。」
夜滑的逐漸流行也讓各雪場看到了商機,位於平谷區的漁陽國際滑雪場就在這個雪季開始開放夜場。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夜場人氣不錯,每天至少能有100人左右,其中不僅有北京各區的雪友,還有從天津趕來的滑雪愛好者。
「夜滑族」要量力而行
滑雪是相對的高危體育運動項目,加上夜間視線情況較差,如何保證夜滑的安全成為很多雪友關注的焦點。
朱蕾告訴記者,根據相關部門最新出臺的安全規範,滑雪場夜場的照明強度需要達到80勒克斯以上,最暗處也要高於50勒克斯,這樣的照明強度基本可以保證滑雪者看清雪道上的所有設施,「但視線肯定是不如白天,這就需要滑雪愛好者在滑行時始終集中注意力。」
除確保照明符合標準外,雪場還會格外注意夜間的雪質問題。朱蕾說:「因為晚上溫度低,雪道上容易形成冰面或硬雪,這都是安全隱患,所以我們在日場結束後會重新壓雪,保證雪質達標。」朱蕾提示說,由於不少「夜滑族」都是工作了一整天後來到雪場,有可能是在疲勞狀態下進行夜滑,因此要量力而行,切不可疏忽大意。
作為資深滑雪愛好者的虞雷則認為,相對於白天,夜間滑雪也有更安全的一面:「雙休日的時候,雪場上一半以上的滑雪者都是初學者,他們有可能成為安全隱患,俗稱『魚雷』。夜間上雪場的初學者比較少,從這個角度講,大家滑起來可能更安全。」
(此視頻與原文內容無關,僅供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