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為我們營造了一個奇幻而有趣的海底世界,令人至今難忘。
電影快結尾時,美人魚拼命向前遊,想要擺脫被人類追殺的命運。看到這裡,很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走出影院後,很多人都發誓說,要好好保護海洋,保護海洋生物。
人類是陸地動物,我們對海洋的認識,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海洋館,或者三亞等海灘度假勝地,而真正了解海洋、具有海洋環保意識的人,卻少之又少。
那麼,除了去海洋館和海濱城市之外,還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更多地了解海洋生物呢?
說到這兒,我得向你推薦一本書,《追夢珊瑚》。
這是一部描寫珊瑚礁科考的紀實文學作品。它的作者劉先平,是著名的自然文學作家。在這本書裡,他和海洋科考隊一起,對西沙群島的珊瑚做了詳盡考察。
書裡的海洋知識,可要比海洋館裡的更豐富呢!在正式跟隨作者出發去探索海洋前,咱們先來認識認識這個科考團的主要成員吧。
在這個科考團裡,除了劉先平和他的妻子外,最重要的一個人,是皇甫暉。她是這次科考活動的領隊,也是海洋生物學博士。
別看她的名字剛毅霸氣,其實她本人卻是個秀外慧中的女孩呢。
這些年來,皇甫暉經常在東南沿海一帶考察,走遍了珠三角地區的海島。每一次考察,都收穫滿滿。
舉個例子,在一般的資料裡,都公認我國有174種珊瑚,而皇甫暉經過多年考察,又新發現了32種,將我國的珊瑚總數,一下增加到了206種!是不是很厲害?
說完皇甫暉,再來說說小笪(dá)。他是個黑黑胖胖的男生,看起來萌萌的。這次科考活動中,他可沒少闖禍。有一次,還險些上不了岸呢。
咋回事呢?先賣個關子,咱們一會兒再說。
科考隊最先到達的,是南海的永興島。
退潮時,劉先平的妻子,意外撿到了一顆紅珊瑚,這讓他們興奮極了。
紅珊瑚,價值連城,素有「海底鑽石」的美譽。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紅珊瑚,出自臺灣省的宜蘭龜山島。
那株紅珊瑚高125釐米,重75千克,是臺北一家珠寶館的鎮館之寶。當初有人想出500萬美元購買,館長都不賣呢。
當天晚上,漁民阿山邀請科考隊去他家做客。他準備了一大盆牡蠣,來招待大家。
牡蠣又叫生蠔,屬於貝類海鮮,肉質鮮嫩,入口即化。嗯,那味道呀,甭提有多好了。
正當大家邊吃邊聊其樂融融時,突然,劉先平 「哎喲」叫了一聲。怎麼回事呢?原來他吃牡蠣時,硌到牙了。
是什麼東西硌到了他?砂礫?石頭?還是其他什麼東西?
最後發現,硌到他的,是一顆圓滾滾的珠子,看上去很像珍珠!吃飯能吃出珍珠?這不會是做夢吧?
現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這顆珠子上,然後,又齊刷刷地望向了一個人。誰呢?皇甫暉。她是科考隊裡最牛的海洋專家,大家很自然地會把難題拋給她。
劉先平把這個珠子遞給她,請她鑑別。仔細辨認後,皇甫暉點了點頭,說,這不光是珍珠,還是海珍珠,比淡水產的珍珠更珍貴。
這句話就像晴空裡的一個信號彈,讓迷茫的大伙兒一下子變得異常興奮。每個人都跟比賽似的吃起了牡蠣,邊吃邊瞅,這個裡面有珍珠嗎?那個裡面有珍珠嗎?
結果,桌上那一大盆牡蠣,不一會兒就底朝天了。你猜他們一共吃出了多少珍珠?
36粒!每吃出一顆珍珠,阿山就把它們放進盛著清水的碗裡。
普普通通的一碗水,瞬間就像乞丐換上了迪奧套裝,變得珠光寶氣起來。
說到這裡,咱們就來聊聊珍珠。
珍珠,和琥珀珊瑚齊名,都是著名的有機寶石。從古至今,珍珠一直備受人類喜愛。在英國女王皇冠上,鑲嵌著一顆明亮璀璨的珍珠,而那顆珍珠,就產自於咱們中國的南海。
你或許會問,珍珠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珍珠並不是自己主動長出來的,它是貝類生物自我療傷的一種產物。
怎麼理解這句話?
我們知道,在海洋世界裡,經常有泥沙等雜物會溜進貝殼裡,這時,貝類就會分泌出一種物質,將那些砂礫啊、小石子啊統統包裹起來。時間一久,就形成了珍珠。
這時,劉先平讓妻子拿出在海灘撿的那顆紅珊瑚,請皇甫暉幫忙鑑定。皇甫暉研究了半天,確認那不是紅珊瑚,而是笙珊瑚。
劉先平想想覺得也是,畢竟紅珊瑚太珍貴了,怎麼可能說遇上就遇上呢?
要知道,世界各國的紅珊瑚產地,可都是保密的。在咱們國家,珊瑚科考隊員都要和國家籤訂保密協議。
南海的紅珊瑚,大多生活在一百米以下的深海裡,連一般的潛水人員,都很難到達那個深度。不過這對於海洋生態保護,倒是利大於弊。
這天,晴空萬裡,科考隊員們帶好裝備後,出海了。
南海的水質清澈,連水下五米處遊動的魚蝦,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在阿山的帶領下,大家紛紛下水了。綠珊瑚、鹿角珊瑚、石芝珊瑚、腦珊瑚等等,色彩斑斕,還有各種花花綠綠數都數不清的魚兒,在珊瑚礁中遊來遊去。
這幅景象,就像是火燒雲跌落到了海底,美得叫人震撼。
凡是見過珊瑚的人都很好奇,珊瑚身上那些毛絨絨的分叉,是它的毛皮大衣嗎?
其實,那些分叉是觸手。每個珊瑚,都有6或6的倍數以上的觸手。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隻珊瑚可能有6隻手、12隻手、18隻手,甚至24隻手,等等等等,以此類推。
所以,我們看珊瑚的圖片時會發現,它們層層疊疊的,壯觀極了。
這些觸手不光好看,也是珊瑚捕食時的工具,一旦它周圍出現浮遊生物時,這些觸手就會迅速出擊,牢牢抓住它們,然後用刺細胞中的刺絲囊釋放出麻醉劑,這樣,浮遊生物就成了它們的盤中餐。
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曾有這麼一幕:深夜,海面風平浪靜,少年派坐在小船裡,頭頂是綠色的極光,眼前是海洋生物躍出海面的奇幻景象。
這可不是電影裡才有的,科考隊出海考察時,也看到了類似的場景。
那天晚上,在阿山的帶領下,他們出海了。黑夜茫茫,天地靜得出奇。這時,一個人驚叫了起來。原來,在距離他們不遠的海面上,出現了一大片螢光。
阿山是當地人,見過這種情況,他說那些是月亮魚。確切地說,那些螢光,是月亮魚身上的寄生蟲發出的。
月亮魚背鰭特別高,從遠處看,就像升起來的月亮。
別看它的名字這麼美,可它的樣子,卻不一點兒也不美。它頭大身子小,所以呢,也叫翻車魚。
很快,隊員們就找到了翻車魚。那條魚橫躺在海面上,奄奄一息。原來它被一張大漁網罩住了,如果再不能逃生,馬上就會死去。隊員們一看這情形,趕忙去割漁網。
脫離險境的翻車魚扭了扭身子,用那對小眼睛望了望科考隊員們,像是在向他們表示感謝,然後,刺溜一下,潛入了海底。
看到翻車魚重回海洋的懷抱,隊員們心裡暖洋洋的。
為了這次科考活動,皇甫暉從幾年前,就開始做準備了。然而,南沙群島島嶼眾多,他們時間有限,只能挑重點研究。最終,他們選中了渚碧礁。
渚碧礁其實就是環礁。現在,讓我們跟隨科考隊員們一起,潛入水下,看看奇妙的海底世界。
在我們人類世界,天一黑,霓虹燈就會把城市裝扮得五彩繽紛,而在海底世界裡,有著比我們人類世界更色彩斑斕的盛景。
各種海洋動植物層層疊疊,把海底世界建成了一座奇幻城堡。在這座奇幻城堡裡,有一個當之無愧的明星,叫做海葵。
海葵?它是不是海裡的向日葵呢?不是哦,雖然它的名字裡有葵字,但是它卻是地地道道的動物。
世界上有一千多種海葵,它們的體型有大有小,最大的,直徑達到了一米多。
海葵和珊瑚一樣,身上都有許多寄生物,但珊瑚有骨骼,海葵沒有。海葵必須找一個貝殼、田螺或螃蟹,寄生在它們身上。
這樣一來,它既保護了自己,又能搶到更多的食物。這種神奇的共生現象,在海洋生物的世界裡並不少見。
在動畫片《海底總動員》裡,呆萌可愛的小丑魚尼莫,讓很多小朋友印象深刻。然而你知道嗎,小丑魚的天敵之一,就是海葵呢。
如果在深海區潛泳,你可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小丑魚們正在嬉戲玩耍,突然,一條大青魚張著大嘴向它們衝來。
小丑魚們趕緊躲進海葵身體裡,海葵迅速伸出無數條觸手,嚇跑大青魚。
然而,小丑魚們不知道,它們剛從大青魚嘴裡逃出來,卻又跳進了另一個火坑。
當小丑魚想遊回剛才的海域時,這才發現,它們已經被海葵的觸手,緊緊地抓住了。不一會兒,小丑魚們就躺進海葵的肚子裡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小丑魚,都是坐等被海葵吃掉的命運,有時候,有的小丑魚,還會主動遊進海葵的嘴裡去呢。
難道,它是擔心海葵沒吃飽,主動投懷送抱嗎?
咱們人類有個成語,叫「虎口奪食」。其實啊,主動跑到海葵嘴裡的小丑魚,也是想「虎口奪食」。它想等海葵將小魚消化成乳糜時,趕緊衝進去蹭一口吃的。
這些乳糜營養豐富,是小丑魚的最愛。不過作為局外人,咱們不得不說一句,這種蹭飯方式,實在太危險了,不值得鼓勵呦!
不久,皇甫暉帶科考隊來到了珊瑚島。潛水時,大家看到了一組黑珊瑚群,其中最高的一株,足有1.2米高。
要知道,黑珊瑚可是珊瑚中的精品,經濟價值僅次於紅珊瑚和金珊瑚。
大家圍著這組黑珊瑚,仔細觀察了好久。到上岸時才發現,小笪不見了。
正在大家焦急萬分的時候,小笪的腦袋終於探出了水面。他告訴大家,剛才有幾張照片沒拍好,又去補拍了幾個鏡頭。
我們知道,在正常情況下,珊瑚會有紅、綠、藍、紫、黃等不同顏色,但在海裡,大家偶爾會看到一些變成白色的珊瑚。
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種現象,叫熱白化。其實,珊瑚身上的五顏六色,並不是珊瑚本身擁有的,而是來自珊瑚體內的蟲黃藻、珊瑚蟲、以及各種微生物。
蟲黃藻通過光合作用,向珊瑚蟲提供能量,一旦蟲黃藻離開或者死亡,珊瑚就會因為失去營養供應而變白。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珊瑚起死回生呢?有!辦法就是,讓蟲黃藻回到熱白化的珊瑚中。
只要它們一回來,珊瑚蟲就會再度活躍,整個珊瑚也會重新煥發光彩。
過了些天,科考隊進行了第一次夜潛。所謂夜潛,就是指在晚上潛水。第一次夜潛就差點出事,這回又是小笪。
潛完水後,所有人都上了岸,唯獨不見小笪。小笪是專業潛水員,按說不會溺水的,但大家很不放心,幾次下水去找他,結果都無功而返。
正當他們覺得小笪可能再也回不來了時,小笪卻歸隊了。原來他在海裡的時候,看見了一組美麗的鹿角珊瑚,他一激動,就打開閃光燈,連拍了五六秒。
沒想到,閃光燈的強光吸引來了好幾條大海鰻,它們個個齜牙咧嘴,一副餓壞了的模樣。小笪嚇壞了,連忙逃命,差一點就成了那些大海鰻的晚餐。
這次海洋科考最主要的任務,是近距離研究珊瑚蟲產卵的現象。
珊瑚蟲產卵,堪稱自然界一大奇觀。每到這個時候,大量珊瑚蟲會同時產卵,在海上會形成一條巨大的紅絲帶。大伙兒想像一下,這場面有多震撼吧!
那天,他們觀測到珊瑚蟲產卵的跡象後,皇甫暉一聲令下,隊員們登上小船,直奔那一片紅絲帶海域。
當小船就快到達紅絲帶附近時,小船左右晃個不停。
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海裡的魚兒們也在奮力衝向紅絲帶,對它們來說,珊瑚卵富含高蛋白,是一年之中最不能錯過的美食呢。
有人瞅準時機,看海面較為平靜時,迅速潛入海底,不一會兒,就拎著一大袋子珊瑚蟲卵上了船。
可是,大家還沒來得及慶功,遠處就出現了鯊魚的影子。隊員們趕緊啟動小船,掉頭就跑。
鯊魚們殺氣騰騰,一路追逐著剛才還牛氣沖天的魚群,在海面上,上演起了一幕「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蟲卵」的動作大片。這種殘酷而血腥的場面,也深深震撼了科考隊員。
這就是適者生存的規律,沒有任何一個物種能逃脫自然規律,這也正是大自然的神奇之處!
上岸後,小笪向皇甫暉坦白了一件事。他說,上次補拍黑珊瑚照片那件事兒,是他自己瞎編的。
有個珠寶公司的老闆認識小笪,他想利用小笪科考隊員的身份,讓他說出黑珊瑚的產地。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小笪最終堅守住了底線,沒有說。但他覺得,即便是這樣,他還是辜負了皇甫暉的信任。
小笪這個人吧,以前比較愛錢,但在皇甫暉的影響下,他逐漸意識到海洋環保的重要性,也發現海洋科學家的不容易。所以,現在他發自內心感到羞愧。
聽完小笪的話,皇甫暉並沒有生氣,她以心換心,用真誠的話語開導了小笪,兩個人都感到心情愉悅。
本次科考活動就要結束了,在皇甫暉的影響下,每個成員都對海洋有了新認識。
海洋佔地球的總面積,達到了2/3,雖然它不是咱們人類的家,但咱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海洋生物的命運。
目前,全世界的海洋汙染都很嚴重。
舉個例子,2010年,墨西哥灣先後發生過兩次海上井噴事故,有6萬桶原油洩入了海中,讓28萬隻海鳥、數千隻海獺和海豹死亡,三種珍稀動物滅絕。
除了石油汙染,塑料製品對海洋環境,也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
有科學家預測,在未來30年內,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很可能會超過魚的重量,想想看,這多麼可怕!
珊瑚礁是海洋中的頂級生態系統,各種魚類都生活在珊瑚礁中,一旦珊瑚礁出了問題,整個海洋生態系統,都將有滅頂之災。
近年來,咱們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珊瑚保護事業,陸續建立了一些珊瑚保護。
但總的來說,由於城市汙染垃圾,房地產過度開發、過度捕撈等問題,給珊瑚礁造成了重大破壞。保護珊瑚礁,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大問題。
我們人體內,有70%都是水,而地球上,海洋面積佔到了2/3。水是生命的源泉,一旦水被汙染,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要遭殃。
大自然養育了我們人類,可人類卻對大自然缺少敬畏之心,這實在讓人遺憾。
要知道,地球不光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園。發自內心的關愛海洋,就是保護咱們的家園,保護咱們人類自己。
那麼,從現在起,讓我們真正開始關注海洋環保,先從不亂扔垃圾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