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女子當選日本最大在野黨黨首 父親是臺灣人

2021-01-09 騰訊網

  15日,蓮舫當選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新黨首後揮拳慶祝。 圖/視覺中國

  15日下午,日本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在東京召開臨時黨代會。經該黨國會議員等投票後,現年48歲的代理黨首蓮舫當選為新黨首。這是民進黨及其前身民主黨首次由女性當選黨首。

  曾在北大留學兩年

  除了蓮舫,參加民進黨黨首選舉的還有前外務大臣前原誠思和國會對策副委員長玉木雄一郎。按照民進黨的規定,候選人獲得過半支持即可當選新黨首。

  自從宣布參加黨首選舉後,蓮舫的選情一路看漲,最終在15日的首輪投票即斬獲半數以上選票,成功去掉黨首前的「代理」二字。

  今年48歲的蓮舫父親是中國臺灣人,母親是日本人。在2004年當選國會參議員前,蓮舫是日本小有名氣的主持人和演員。

  1995年,當時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蓮舫突然辭職來到中國,開始在北京大學為期兩年的留學之路。留學期間,蓮舫一有機會就到中國各地旅遊,足跡遍及內蒙古、甘肅、四川等地。

  從中國回到日本後不久,蓮舫參加參議院選舉並高票當選,成為日本首位華裔國會議員,自此步入政壇。

  民主黨2009年9月執政後,蓮舫被時任首相菅直人任命為行政刷新大臣,是民主黨推動政治改革的核心部門首腦。

  此外,蓮舫還是為數不多的開通了微博的日本政要。2011年11月25日,蓮舫發出了她的第一條微博。

  明確反對安倍修憲

  今年6月,原東京都知事(相當於市長)舛添要一因涉嫌挪用公款等醜聞辭職後,當時已經是民進黨代理黨首的蓮舫成為熱門人選之一。不過在6月18日,蓮舫表態將不參加東京都知事的競選,因為「還有想在國會做的事」。最終原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當選,成為首位女性東京都知事。

  蓮舫此次擔任民進黨黨首,也讓她成為民進黨及其前身民主黨的首位女性黨首。民進黨是日本第一大在野黨,由其前身民主黨和維新黨於2016年3月合併成立。能否挽回民主黨執政時期失掉的國民信任,從而為奪回政權鋪路成為關注焦點。

  「我們有政策也有(針對政府方案的)不同方案。希望一點一滴地積累信任,成為能被國民選擇的政黨。」蓮舫在當選後的記者會上表示要重振民進黨。

  對於安倍政府的修憲意圖,蓮舫表示,「如果舉行(國會的憲法審查會)將積極參加,但會謹慎應對過於急躁的論點梳理工作」。

  據介紹,新黨首的任期至2019年9月。屆時如果民進黨在日本國會選舉中獲勝,蓮舫將有機會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

相關焦點

  • 都是日本政治制度搞的事兒
    其實二戰結束71年來,日本已經有33人當過首相,平均下來每人任期僅有兩年多,因此日本首相當不長是常態,長期政權才罕見,而這與日本的政治制度密切有關。  根據現行日本憲法,日本實行議會內閣制。天皇是日本的象徵,相當於國家元首,但不掌握權力。日本的行政權由內閣來行使,而內閣總理大臣也就是首相,由國會選舉產生並需天皇的任命。
  • 臺灣「在野黨」大聯盟,還是贏不了蔡英文?
    面對大陸的戰機頻繁的現身臺灣空域,臺灣空軍也提高了自身的作戰水平,最近臺灣空軍又接連發生意外,就連民進黨「民代」都認為這是因為任務頻繁而導致的。但是,既然蔡英文選擇抱住美國的大腿,兩岸關係的緊張是遲早要面對的,而之後兩岸關係是不是會進一步的緊張惡化,也應該是蔡英文所說的變局之一。
  • 臺灣在野黨大聯盟 藍白合作有譜
    臺灣在野黨大聯盟 藍白合作有譜 2020年01月19日 15:2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新一屆立法機構將在農曆年後展開,席次皆未過半的在野黨存在微妙合縱連橫空間。
  • 淺析:臺灣地區「在野黨」與準「執政黨」的差別
    民進黨1月13日的「火大」遊行落幕了,遊行人數從警方估算的9萬3千人,到民進黨遊行當天宣稱的15萬人,到隔天見報宣稱的20萬人。人數越宣稱越多,無異是希望藉此來凸顯此次遊行訴求的正當性。然而若從民進黨本身表示從中南部動員700多輛遊覽車估算,人數大約3.5萬人,加上北部動員人數及自發性團體的人數,遊行總人數應以警方估算大約10萬人較準。
  • 「連宋會」、「連郝會」隆重登場、臺灣「在野黨」聯盟成立
    當前位置: > 專題 > 新聞臺灣 > 罷免陳水扁案 「連宋會」、「連郝會」隆重登場、臺灣「在野黨」聯盟成立 2000-11-15 10:11:56        華夏經緯網
  • 國家主席胡錦濤8日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
    1月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記者 羅輝)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8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    胡錦濤對日本公明黨一貫重視對華關係,長期堅持中日友好的政策主張表示高度讚賞。他說,中日兩國政黨間的友好交往,對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促進國家關係健康發展發揮著獨特作用。
  • 胡錦濤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
    各位聽眾,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天下午會見了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請聽中央臺記者李濤的報導。        公明黨是日本主要政黨之一,胡錦濤對新年伊始公明黨代表團訪華表示歡迎。
  • 華裔女性趙小蘭:為何能受到幾任美國總統青睞,請她擔任部長?
    (左二)的陪同下宣誓就職 趙小蘭祖籍上海,生在臺灣,父親趙錫成是一位年輕有為的企業家,畢業於上海交大,後來獨自前往美國打拼,開創了福茂集團,主要業務為航運貿易,成為一代航運傳奇人物。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在處理中美關係上,都需要經過一個學習了解情況和「彼此磨合關係」的時期,希拉蕊是中國的老朋友,如果她當選總統,這個時期可能大為縮短,對中美兩國都有利。  但是華裔的票並非全部投給希拉蕊,有相當數量的票分別投給歐巴馬、麥凱恩等人。
  • 王家瑞在北京與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舉行會談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記者 常璐)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7日在北京與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舉行了會談。    王家瑞積極評價公明黨為推動兩國關係發展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他說,兩國領導人就構築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達成的重要共識得到了中日兩國各界人士的廣泛贊同,對中日關係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 韓國陷入70年來最大政治混亂
    法治周末特約撰稿  李天驕  12月16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FR)紐約總部主辦的懇談會上,對韓國政府現狀進行了評論,稱目前的「幹政門」危機是韓戰之後韓國國內最大的政治混亂。
  • 1982年,美國華裔小夥被當成日本人殺害,兇手卻當庭釋放
    還有黃種人也是如此,對於美國的種族主義者來說,無論是華裔、日裔、韓裔,或者東南亞裔,其實都是一樣的,這種歧視是對全體黃種人的歧視,並非說來自發達國家,就會得到特別的尊重。就比如日本,不僅是發達國家,還是美國的鐵桿追隨者,但美國種族主義者對待日裔也是一樣的歧視。
  • 美國10大華裔科學家:他們是黃皮膚的美國人,卻不再是中國人
    李遠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中國臺灣人李遠哲,1936年11月29日出生於臺灣省新竹市,著名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中國臺灣人。這個人不再詳細介紹了,因為有黑歷史。
  • 日本一在野黨黨首稱熊本地震「時機好」遭批
    中新網4月20日電據日媒報導,本月19日,日本大阪維新會共同黨首片山虎之助在國會內出席該黨會議,致辭時就熊本地震稱「國會進入最後階段後發生了地震,勢必會給政局動向造成影響,是時機非常好的地震」。此後他表示自己「用詞不當,為此致歉」,收回了上述發言。
  • 日本首相是如何選出來的?
    所謂「國會議員」,指的是眾議院議員和參議院議員,目前日本國會議員共713人,其中眾議院議員為465人,參議院議員為248人。日本國會議員不是推薦當選的,而是全國選民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硬碰硬直接選舉出來的。原則上,是10萬人中選一名議員,有的偏遠地區,5萬人選一名也有。
  • 川普提名華裔女性趙小蘭為交通部長 美國華人:她是我們的楷模!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胡慧敏)當地時間周二晚,各大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已經確定提名前勞工部長、華裔女性趙小蘭為新任美國交通部長,預計正式聲明將於11月30日下午宣布。如若趙小蘭接受提名,這將意味著她二次入閣。曾經作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進入內閣的華裔女性,趙小蘭又一次創造了歷史。美國華人對於這一消息感到十分振奮。
  • 17位中國大陸學者當選,香港臺灣共15人新當選!
    日前,全球最大的非營利專業技術學會IEE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公布了2018年度Fellow名單,中國大陸共有17位科學家當選,中國香港有7個,臺灣地區共有8位科學家當選。32位中國科學家當選新一屆IEEE Fellow本年度中國大陸共有17位科學家當選新一屆IEEE F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