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彈簧測力計」釀成的物理「慘案」!多半中考生被表象蒙蔽!

2020-12-05 物理畢業班

下面這道中考物理「力學」題,是一道中考選擇題中出錯率最高的物理題。而且,學生出錯後依然非常堅信自己是正確的,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力學易錯題。成為當年中考一道非常讓人難忘的記憶。

這道題的錯誤根源是什麼呢?

先來看這道物理力學題考查的知識點,有三個:

一、「平衡力」的判斷: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說過,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有一個訣竅可以瞬間區分開,這個訣竅就是「如果看到甲對乙,立刻去後面尋找有沒有乙對甲,如果有,則是的一對相互作用力,否則為平衡力!」A選項很顯然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出錯的同學也應該想到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身上,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物體身上的!

二、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長度就越長,即彈簧的伸長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物體的狀態與受力:只要看到「靜止」「勻速」,則合力為零。

絕大部分出錯的同學,都選擇了D選項。

即,錯以為合力為零,則示數也為零。

下面,一句話解決這類問題:

【此時,兩隻彈簧仍然處於拉伸狀態,兩個指針不可能仍然指示零刻度】

這就是大部分同學沒有考慮到的地方!也是錯誤的根源!

其實,我們可以這麼想,(在不計彈簧測力計本身重力的前提下)把甲彈簧測力計的「掛鈎」那裡換成"手",左右手分別向左右兩邊拉彈簧測力計,由於彈簧被拉伸,指針所指示的刻度應該為5N,示數很顯然不是零。如果還想不通,就把兩個彈簧測力計豎立起來,右手施加向上的力。下面掛鈎上掛著一個重力為5N物體。這種情形和水平狀態的彈簧測力計其實完全一樣的。

看一下下面這三個圖,應該更加明白了。最後的那副動態圖更形象的解釋了這一道物理題!

相關焦點

  • 隨便使用物理儀器有何後果?兩道「彈簧測力計」題給初學者警示!
    關於這三種性質的力,也只是簡單的從定性的角度進行了解,即從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進行分析的。關於彈力的三要素,其大小是通過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的,定性來說彈力大小是與發生彈性形變量的大小緊密相關的。但是其方向和作用點,初中物理教材並沒有從非常清晰明確的角度進行闡述。主要是因為彈力的方向情況太多太複雜了。
  • 7.2「彈力」知識模型03:彈簧測力計原理
    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彈簧測力計原理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係如圖,是彎弓射箭的圖片,關於這個圖片同學們應該能知道的事情是:所謂正比,就是兩個物理量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如密度就是這樣一個物理量:同一種物質的密度,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一個定值,且不隨著質量、體積的變化而變化。
  •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一、實驗器材和實驗步驟1.實驗器材方木板一塊、白紙、彈簧測力計(兩隻)、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刻度尺、圖釘(幾個)、細芯鉛筆。2.實驗步驟(1)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並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A點,橡皮條的另一端栓上兩個細繩套。
  • 此實驗重要性位於中考物理實驗首位:探究浮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為什麼說這個物理實驗的重要性位於中考物理實驗首位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各地中考物理考題就明白了。首先,我們知道,在每年的四月份,除了少數地區之外,各地初三都要舉行一次中考物理實驗操作考試(初三化學、初三生物實驗也是同期考試)。
  • 實驗: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
    二、實驗器材方木板、白紙、彈簧測力計(兩隻)、橡皮條、小圓環、細繩套(2.兩個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如圖乙所示,用手通過兩個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地共同拉動小圓環,使其處於O點,橡皮條伸長的長度為OE。3.一個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如圖丙所示,改用一個彈簧測力計單獨拉住小圓環,仍使它處於O點,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和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力知識歸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力知識歸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什麼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後者對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 中考物理知識點:物體的運動和力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並且在同一直線上,則這兩個力二力平衡時合力為零。  4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公式:v=s/t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千米/小時。1米/秒=3.6千米/小時  5、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奇妙的物理——關於「力」的知識點
    奇妙的物理——關於「力」的知識點力的涵義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即:(1)發生力時,一定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存在,也就是說,沒有物體就不會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質性);(2)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施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
  • 一個物理實驗視頻引發的激烈爭論!答案到底是什麼?
    前兩天我製作了一個物理實驗視頻,沒想到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此視頻按照中學物理知識,幾乎一多半網友的答案都與物理答案相左了。這個物理實驗視頻其實來源於物理課本,其內容說的是「用細線把很乾淨的玻璃板吊在彈簧測力計的下面,記住測力計的讀數。使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後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會增大到一定程度才能脫離水面,產生此物理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 中考必考經典題:設計實驗測滑動摩擦力大小(專題複習4)
    例2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2)如圖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分別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勻速直線運動,通過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改變壓力,分別測出木塊在甲、乙木板上滑動時的摩擦力
  • 初二物理下冊重難點專題複習:設計實驗測大氣壓
    【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4液體、氣體、流體壓強-氣體壓強經典習題分析小明利用標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
  • 最難掌握的一個「力」!最巧妙的一個物理實驗!中考常考題之一!
    在研究滑動摩擦力時,教材中一般提供的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探究方法,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教材中提供的實驗設計方案是,用彈簧測力計沿彈簧軸線方向水平勻速拉動木塊,使之在長木板上相對運動,此過程中,改變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然後測量出彈力大小,從而間接地得出滑動摩擦力大小,最終探究出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 八年級下冊物理《力》測試題解析
    如圖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N,量程是__________N;A物體重__________N;在使用時____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手持外殼進行測量。在測量時應拉著上方鉤環,手持外殼不易保持彈簧測力計在豎直方向。5. 在環繞地球運行的宇宙飛船內,物體都處於完全失重狀態,此時物體所受重力__________(選填「為零」或「不為零」)。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高中物理:《力和運動》的常用的兩種實驗方法
    第1次: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1所示),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並記入下表中;第2次:把木塊側放在長木板上,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2所示),記下相應示數;第3次:把兩塊相同的木塊疊放在一起平放在長木板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3所示),並記下相應示數。
  • 中學物理:利用浮力測密度實驗探究習題練習
    1.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1)用細線將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ZX3-1甲所示,石塊重________N。(2)將石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石塊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3)石塊的密度ρ石塊=________g/cm3。
  •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力的單位及測量工具
    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來表示。1N大小相當於拿起2個雞蛋的力。   測量工具:測力計,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1)彈簧秤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為什麼有些中考生會無可避免的跳入這樣的物理陷阱?
    在各地歷年的中考物理題中,都有為數不少的題並不是直接考查某些知識點,而是通過設置一些陷阱來間接考查知識點,以此達到考查中考生綜合能力的目的。比如說,在中考物理題所考查的力學知識點中,有如下類型的題,出錯的學生很多!
  • 八年級物理「力、力與運動」必考點總結,看到就是賺到!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2:彈簧測力計①結構:彈簧、掛鈎、指針、刻度、外殼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 高中物理探究共點力的合成法則講解
    四、探究結論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間的對角線就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就是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2、測力的時候應儘量使讀數大一點,小繩套不能做得太短。(想一想,為什麼?)3、用兩把彈簧秤拉橡皮筋時,彈簧秤的夾角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一般在90°左右為宜。4、作力的圖示時,力的標度宜定得長一些,否則畫出的平行四邊形很小,從而導致誤差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