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鬍子物理】,一個值得您信任的掌上物理家教!
知識回顧:
彈性:受力形變,不受力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彈性。塑性:受力形變,不受力不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塑性形變,不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塑性。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彈簧測力計原理
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係
如圖,是彎弓射箭的圖片,關於這個圖片同學們應該能知道的事情是:
手給弓弦的拉力和弓弦給手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兩個力都是彈力:物體由於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手給弓弦的拉力越大,弓弦彎曲的越厲害,同時手所感到的弓弦拉力就越大。又如下圖的彈簧:
在沒有給彈簧施加拉力的時候,彈簧有一個自然長度,我們叫做原長;當給彈簧一個拉力之後,彈簧伸長了,最後伸長到一個新的長度,叫做總長度,包括伸長的長度,一共有三個長度,即:
原長伸長總長度如果我們給彈簧的拉力越大,上面三個長度哪個會變化呢?
很明顯,除了原長不會變以外,伸長和總長度都會變化,看來伸長和總長度與拉力的大小有一定關係。
下面是研究彈簧伸長、總長度隨著拉力變化的探究實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這次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彈簧的長度L與拉力F的關係」。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弄清他所研究的是哪個長度:原長?伸長?總長?
這就要從數據的分析入手了。
首先,從數據中我們看到,在最開始拉力為0N的時候,彈簧的長度已經是8cm,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這8cm是彈簧的原長,它是不會隨著拉力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可以排除「探究原長隨拉力的變化規律」這種可能性了。
其次,在初中的數量關係中,我們只學習正比關係,如ρ=m/v。
所謂正比,就是兩個物理量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如密度就是這樣一個物理量:同一種物質的密度,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一個定值,且不隨著質量、體積的變化而變化。
同理,如果彈簧長度與拉力存在數量關係的話,也不會跑出初中教材的認知範疇,即L/F應該是一個定值,拋出第一列的(0N,8cm)的數據,我們看看後面的數據是否符合正比規律:
12/2=614/3=4.6718/5=3.620/6=3.33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來,彈簧的長度L與拉力F沒有這種關係,因為這個長度是總長,而總長包括了一個不變量原長和一個變化量伸長,我們需要把不變量摳出,再去看規律。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伸長與拉力的關係吧!
(12-8)/2=2(14-8)/3=2(18-8)/5=2(20-8)/6=2就是這個了,三個長度中,只有伸長與拉來存在正比關係,繪製成圖像如圖:
如果考慮彈簧的原長,我們也可以繪製出如下圖像
對於這個圖像,我們需要注意兩件事情:
圖像起點不在原點,因為最開始的拉力為0N,而彈簧的長度卻不是0cm,而是8cm。在比較伸長與拉力的關係時,要先減去原長在進行計算比較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的前提
雖然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但是這也是有前提的:就是不能超出彈簧的彈性限度,否則彈簧將從彈性形變變成塑性形變,之後就不是正比關係了,這個同學們需要注意一下。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利用「伸長量與拉力的關係」,我們可以通過測定彈簧的伸長量,來測量拉力的大小,也就是做成彈簧測力計,其原理是: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 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練習:
有不會的同學,可以私信鬍子老師哦!
公布1.26日、1.27日習題答案。
關注【鬍子物理】,私信「福利002」,即可獲取《7.1力》的同步練習題
一線教師,專業講解,歡迎關注【鬍子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