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彈力」知識模型03:彈簧測力計原理

2020-12-06 鬍子物理

歡迎來到【鬍子物理】,一個值得您信任的掌上物理家教!

知識回顧:

彈性:受力形變,不受力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彈性塑性:受力形變,不受力不能恢復到原來形狀的形變叫做塑性形變,不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塑性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彈簧測力計原理

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的關係

如圖,是彎弓射箭的圖片,關於這個圖片同學們應該能知道的事情是:

手給弓弦的拉力和弓弦給手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兩個力都是彈力:物體由於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手給弓弦的拉力越大,弓弦彎曲的越厲害,同時手所感到的弓弦拉力就越大。又如下圖的彈簧:

在沒有給彈簧施加拉力的時候,彈簧有一個自然長度,我們叫做原長;當給彈簧一個拉力之後,彈簧伸長了,最後伸長到一個新的長度,叫做總長度,包括伸長的長度,一共有三個長度,即:

原長伸長總長度如果我們給彈簧的拉力越大,上面三個長度哪個會變化呢?

很明顯,除了原長不會變以外,伸長和總長度都會變化,看來伸長和總長度與拉力的大小有一定關係。

下面是研究彈簧伸長、總長度隨著拉力變化的探究實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這次實驗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彈簧的長度L與拉力F的關係」。

在這裡,我們一定要弄清他所研究的是哪個長度:原長?伸長?總長?

這就要從數據的分析入手了。

首先,從數據中我們看到,在最開始拉力為0N的時候,彈簧的長度已經是8cm,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這8cm是彈簧的原長,它是不會隨著拉力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可以排除「探究原長隨拉力的變化規律」這種可能性了。

其次,在初中的數量關係中,我們只學習正比關係,如ρ=m/v。

所謂正比,就是兩個物理量的比值是一個定值,如密度就是這樣一個物理量:同一種物質的密度,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一個定值,且不隨著質量、體積的變化而變化。

同理,如果彈簧長度與拉力存在數量關係的話,也不會跑出初中教材的認知範疇,即L/F應該是一個定值,拋出第一列的(0N,8cm)的數據,我們看看後面的數據是否符合正比規律:

12/2=614/3=4.6718/5=3.620/6=3.33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來,彈簧的長度L與拉力F沒有這種關係,因為這個長度是總長,而總長包括了一個不變量原長和一個變化量伸長,我們需要把不變量摳出,再去看規律。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伸長與拉力的關係吧!

(12-8)/2=2(14-8)/3=2(18-8)/5=2(20-8)/6=2就是這個了,三個長度中,只有伸長與拉來存在正比關係,繪製成圖像如圖:

如果考慮彈簧的原長,我們也可以繪製出如下圖像

對於這個圖像,我們需要注意兩件事情:

圖像起點不在原點,因為最開始的拉力為0N,而彈簧的長度卻不是0cm,而是8cm。在比較伸長與拉力的關係時,要先減去原長在進行計算比較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的前提

雖然彈簧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但是這也是有前提的:就是不能超出彈簧的彈性限度,否則彈簧將從彈性形變變成塑性形變,之後就不是正比關係了,這個同學們需要注意一下。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利用「伸長量與拉力的關係」,我們可以通過測定彈簧的伸長量,來測量拉力的大小,也就是做成彈簧測力計,其原理是: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 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練習:

有不會的同學,可以私信鬍子老師哦!

公布1.26日、1.27日習題答案。

關注【鬍子物理】,私信「福利002」,即可獲取《7.1力》的同步練習題

一線教師,專業講解,歡迎關注【鬍子物理】!

相關焦點

  • 兩道「彈簧測力計」題給初學者警示!
    關於這三種性質的力,也只是簡單的從定性的角度進行了解,即從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進行分析的。關於彈力的三要素,其大小是通過彈簧測力計來測量的,定性來說彈力大小是與發生彈性形變量的大小緊密相關的。但是其方向和作用點,初中物理教材並沒有從非常清晰明確的角度進行闡述。主要是因為彈力的方向情況太多太複雜了。
  • 7.2 彈力
    類型二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例3 小明觀察發現,彈簧測力計的刻度是均勻的,由此他猜想彈簧的伸長量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為了驗證猜想,小明決定進行實驗。 類型三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例4 下列關於彈簧測力計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不同的彈簧測力計,彈簧越長其測量範圍越大B.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體現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程度C.利用彈簧測力計測力
  • 兩隻「彈簧測力計」釀成的物理「慘案」!多半中考生被表象蒙蔽!
    二、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長度就越長,即彈簧的伸長長度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三、物體的狀態與受力:只要看到「靜止」「勻速」,則合力為零。絕大部分出錯的同學,都選擇了D選項。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七章 力(複習及單元檢測題)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七章 力(複習及單元檢測題)一、複習內容1.基本概念題目一一些民間俗語常蘊涵著豐富的物理知識B.一定大於5NC.一定小於5ND.以上都有可能【解題依據】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是彈簧受到的外力與它的伸長成正比。
  • 學霸們都會的物理——彈力(八年級下冊)
    3.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做彈力.4.我們常說的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於彈力.產生彈力的條件:一是兩個物體相互接觸,二是物體間發生擠壓或拉伸等.5.彈簧測力計(1)用途:測量力的大小.(2)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
  • 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自學攻略√
    一.本章基本內容《課程標準》有這樣的說明: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通過實驗探究,學會重力,彈力和摩擦力的應用.本章即是在此要求基礎上編撰而成的.本章內容包括一,二,三節,分別介紹了重力,彈力,摩擦力的基本知識及其應用;是學習槓桿等簡單機械的基礎.
  • 初中物理7-2《彈力》知識點詳解
    壓力、支持力和拉力都屬於彈力。1、彈力的大小同一個物體彈性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古代人用弓箭或者駑打獵。弓被拉得越圓,拉得越滿。弓的彈性形變越大,彈力就越大,箭就被射得越遠。2、彈力的方向彈力的方向與施力物體的彈性形變方向相反。
  • 2016高考物理模型 彈簧模型
    2016高考物理模型 彈簧模型 2016-03-16 14:16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備考2021年中考專題講解七:重力、彈力、摩擦力
    例如,桌面對茶杯的支持力,其實質就是桌面發生了微小的形變後對茶杯向上的彈力。注意:彈簧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不能完全復原。(2)物體變形後不能自動恢復原來的形狀的特性叫做塑性。例如:麵團、泥團、橡皮泥等具有塑性。2、彈簧測力計(1)彈簧測力計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就越長。
  • 初中物理小練習--運動和力--彈力和重力(1、2)
    溫馨提示:建議橫屏閱讀或電腦閱讀「本練習內容是初中物理彈力和重力的基礎知識和應用練習題,自主學習自主練習
  • 「中考複習」第一輪 課標點點清 課時八 力和機械(課標及解析)
    了解彈簧測力計的原理,會使用彈簧測力計測力。2.知道什麼是重力及重力的方向。通過探究,了解重力與質量的關係。會應用公式G=mg。3.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2.彈簧測力計①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②構造:彈簧測力計都由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鈎、吊環和外殼等組成。
  • 「單元測試」第七章 力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2.10N;冰熔化後質量沒有變化,由G=mg和g不變知它的重力也不變3.A;力的作用點4.彈力;橡皮條的彈力和它的伸長有關解析:橡皮條被拉伸後放手時,要恢復原狀,就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施加力,這個力就是彈力;「子彈」運動得遠,說明它的運動狀態改變得大,因此,它受到的彈力就大,所以這種現象說明橡皮條的彈力和它的伸長有關。5.
  • 初二物理:怎麼求物體運動中受到的摩擦力和彈簧彈力?這方法簡單
    例題為了測量某物體和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小聰同學進行如圖甲、乙的操作:把物體掛在豎直放置的彈簧測力計下端,彈簧伸長了△x1=4cm;然後用該彈簧水平拉著該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伸長了△x2=1cm,求該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七章 力(單元檢測題答案)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七章 力(複習及單元檢測題答案)1.彈性;彈;向上;運動員解析:跳水運動員壓跳板的力使跳板發生彈性形變,從而產生彈力,產生了彈力;彈力的方向向上,施力物體是跳板,受力物體是運動員。3.等於;彈簧解析:由於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大小相等;故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輕質彈簧,彈簧對手的拉力也為12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體是彈簧。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八章 運動和力(單元測試題)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八章 運動和力(單元測試題)一、填空題1.作為經典力學的先驅,伽利略通過大量的實驗研究,正確地揭示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_______(3)小娟實驗時,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零,然後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_______實際摩擦力(選填「大於」「等於」或「小於」)。乙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___N。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浮力 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十章 浮力第2節 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係,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了3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N;當物體有一半體積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_____ N。
  • 2020中考物理精品解析:模型法,解決力學受力分析實例(乾貨)
    2.具體分析受力: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時,為防止漏掉某些力,先觀察研究對象與幾個物體接觸,就可能受到幾個彈力和摩擦力,然後根據物體的狀態進一步判斷是否受到某一彈力或摩擦力;為防止添加某些力,先假定物體受到某個力,看是否能找到施力物體,若找不到施力物體,則肯定不受此力。
  • 10.2「阿基米德原理」知識梳理02:阿基米德原理計算
    知識回顧重力差法求浮力F浮=G-F拉壓力差法求浮力F浮=F下-F上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m排求浮力F浮=m排gv排求浮力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例題01:將一重為80N的物體,放入一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從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則物體受到的浮力是( )A.80N B.30N C.50N D.110N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 彈簧勁度係數與彈力、彈簧變形量的關係
    彈簧的勁度係數公式與彈力,彈簧形變量相關。勁度係數是彈簧在單位形變量時所產生彈力的大小。k值大,顯示了形變單位長度需要的力大,大概就是說彈簧「韌」。勁度係數在數值上等於彈簧伸長(或縮短)單位長度時的彈力。
  • 一張思維導圖掌握初中物理力學基本知識
    小編覺得,學習物理,首先是要理解,理解了之後在學習就不那麼難了,學習物理力學也是,力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提出是在西方,然而在牛頓力學當中佔據最根本地位的是力的概念,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思維導圖版的物理力學基本知識吧!力的概念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了力的定義是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它的單位是牛頓N,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