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蘇魯神話 一個經典恐怖世界的創建與解構

2020-11-22 新京報網


深潛者(Deep Ones)


H.P.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1890-1937),生前不為人知,他的恐怖小說也不被出版社編輯看好,一生窮困潦倒,1937年因長期營養不良而患小腸癌,同年3月去世。直到死前,他還用冷靜客觀的筆觸記錄自己每天的病情。現在,因《克蘇魯神話》系列,他已經被視為20世紀的重要作家。圖為藝術家Sam Shearon繪製的洛夫克拉夫特肖像畫。


《克蘇魯神話》系列
作者:(美)H.P.洛夫克拉夫特
譯者:姚向輝
版本:《克蘇魯神話》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11月
《克蘇魯神話Ⅱ》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8年1月



《克蘇魯神話》系列
作者:(美)H.P.洛夫克拉夫特
譯者:姚向輝
版本:《克蘇魯神話》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6年11月
《克蘇魯神話Ⅱ》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8年1月


奧古斯特·W·德雷斯,洛夫克拉夫特的好友,也是將作者零散作品整理成「克蘇魯世界」的重要人物。


克蘇魯(Cthulhu)

  編者按:在眾多以文字塑造恐怖世界的作者中,H.P.洛夫克拉夫特是最具雄心的一位。他並沒有像之前的作家一樣,用詳細的文字描寫恐怖之物的形象,也沒有使用套路化的情節。利用未知氛圍的渲染和跳出善惡判斷的敘事方式,洛夫克拉夫特完成了之前的恐怖小說家沒有做到的事情——創建一個龐大的體系世界。雖然在生前,洛夫克拉夫特從來不曾使用過「克蘇魯世界」來給這個體系命名,但經過後人的整理,「克蘇魯世界」已經成為20世紀及之後恐怖文化不斷汲取的源泉。然而,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經常圍繞科學探索展開,所有的恐怖氛圍都集中於一個未知的宇宙,他既帶給我們一個神秘莫測的恐怖世界,同時又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在他之後,克蘇魯神話衍生出了恐怖漫畫、電影、電子遊戲等多種形式,可以說,文字恐怖在他的筆下,同時抵達了巔峰與盡頭。

  

  洛夫克拉夫特是誰?

  恐怖世界的大工程師

  「噢,有智慧的大入夢者,你的夢境實在太過出色,……你依據自己童年時的小小幻想修建起了一座比過去的任何迷人幻景都更加可愛的城市。」(H.P.洛夫克拉夫特,《秘境卡達斯夢尋記》,1927.1)

  直到1937年3月15日走到人生的終點,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都是一個與他所處的時代格格不入的人。由於從小體弱多病,他的學校生活斷續而短暫,大多數時間都置身於家中古舊的藏書和新英格蘭的鄉間之中,而他用了一生的時間「將這種美好塑造成型、結晶具現、打磨拋光,最後得到了那座層層疊疊地聳立在縹緲夕陽中的奇蹟」。

  洛夫克拉夫特的人生觀更像一位喬治王朝時期的英國紳士。但與此同時,他又是一個理性的唯物主義者;對科學和幻想的熱愛在他身上並行不悖,在童年和少年時代,他尤為熱愛天文學,這讓他比同時代人早得多地意識到,宇宙的實質冷峻無情,其寬廣和奧秘也許窮盡人類的智慧也無法理解。結果,這又讓他遠遠地超越了自己的時代,當他在世時,也許很多編輯和讀者都曾經感受到這樣的困惑:這個人的文風老派守舊,甚至有些佶屈聱牙,但文中體現出來的精神卻標新立異,前衛得幾乎無法理解。

  在46年的人生旅程中,洛夫克拉夫特從未獲得過商業上的成功,甚至沒有出版過一本單行本。不過,雖然如此,他在幻想小說的同好圈子裡卻並不孤立,甚至還憑著深厚的知識積累和熱情的書信寫作成了圈子裡的核心人物。到洛夫克拉夫特去世時,這個圈子已經頗為活躍,它的成員包括許多未來的作家。

  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無疑是幻想小說界的寶貴財富。在他去世之後,他的朋友們守護著這筆遺產,不遺餘力地推廣他的作品、擴展他的影響。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數十年之後,時代終於追上了他,開始理解他的精神,最終為他創造的幻想世界深深傾倒。

  從洛夫克拉夫特的創作開始,這一系列的作品和設定,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克蘇魯神話」。

  深潛者(Deep Ones)

  「人類的眼睛難道真有可能見到以客觀肉體存在的它們?然而,我確實看見它們在前方川流不息地經過……它們身體的主色調是灰綠色,腹部變白。身上看起來黏糊糊的,閃閃發亮,但背脊中央長有鱗片……嘶啞的吠叫聲顯然是一種語言,能夠傳遞茫然瞪視的面部無法表達的陰暗情緒。」——《印斯茅斯的陰霾》

  無心插柳

  克蘇魯世界的來源

  「……當然,從八歲以後,我就完全不信宗教或任何超自然事物了。我的想像力在南極、外星、異界等難以接近的遠方土地上馳騁,天文學對我有特別的吸引力……」(H.P.洛夫克拉夫特,書信,1934.2.13)

  首先,洛夫克拉夫特是一個有科學精神的唯物主義者,這一點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他一直嘲笑神秘學、堅定地反對偽科學,甚至還曾應魔術師哈利·胡迪尼之請,撰寫抨擊佔星術的著作。就算作品中必須出現涉及魔法和巫術的部分,他也可以說是漫不經心,他的那些關於「魔法理論」的段落幾乎全都摘自其他恐怖小說,甚至《大英百科全書》中的相關條目。

  必須注意,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從未有過構建完整神話體系的打算。有時,他甚至會出於純粹的遊戲心態,與朋友互換設定,——例如舊日支配者撒託古亞(Tsathoggua)實際上出自幻想小說作家克拉克·埃什頓·史密斯筆下,而羅伯特·E·霍華德那部著名的《蠻王柯南》中的一些名詞也曾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中閃現。洛夫克拉夫特甚至沒有聽說過「克蘇魯神話」一語——就可查證的資料而言,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後,他的朋友們互相通信的信件中,這個稱謂才首次出現(克拉克·埃什頓·史密斯於1937年4月13日寫給奧古斯特·W·德雷斯的信。這個稱謂很可能是史密斯創造的)。

  克蘇魯神話的主要概念——宇宙曾經被一群宛如神祇的強大存在「舊日支配者」統治,這些舊日支配者因為某些原因,現在離去了,但它們終將歸來,重新統治宇宙——的確由洛夫克拉夫特創造,但對洛夫克拉夫特來說,他使用神話名詞幾乎總是基於藝術效果的考慮,而不是為了遵守某個神話體系。雖然洛夫克拉夫特在私人書信中描述過類似「諸神譜系圖」的東西,但那更多地是為了開玩笑,而不是把這當成一件嚴肅認真的事看待。

  另一個旁證是,除了「克蘇魯」等少數幾個他特別青睞的專有名詞之外,洛夫克拉夫特對神話設定的使用幾乎都是一次性的,在他的作品背後,並不存在某種嚴格有序的萬神殿。事實上,在克蘇魯神話的早期作品中,各種用語十分混亂,就連「舊日支配者」這個基本設定,也有「Great Old One」、「Ancient One」、「Old One」等表現方式,它們有時表達的是同一種意思,有時卻並不相同。

  總而言之,應當建立一個概念:洛夫克拉夫特在世時,並沒有所謂的「克蘇魯神話」可言。直到他去世之後,他的朋友奧古斯特·W·德雷斯才開始進行神話的整理工作。

  既是擴建,也是扭曲

  德雷斯對「克蘇魯」的重塑

  「……哪怕僅有一天,/再也接不到你的信件;燦爛光輝的夢幻、/紙上溫暖的友情,全都與我永訣,然而——/克蘇魯依然闊步在門戶的彼方,/阿拉伯人依然在誦讀他的《死靈之書》,/而不死的舊日支配者,也會繼續綻放光芒!」(奧古斯特·W·德雷斯,獻給洛夫克拉夫特的輓詩,1937.3.30)

  德雷斯生於1909年,比洛夫克拉夫特小19歲。但就和洛夫克拉夫特的很多朋友一樣,年齡的差異並沒有阻止他們通過書信建立深厚的友誼。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之後,德雷斯不願摯友的作品被世間遺忘,建立了出版社「阿卡姆之屋」,專門出版幻想作品——它出版的第一本書,就是洛夫克拉夫特作品的單行本。

  德雷斯同時還是一位非常高產的作家,他一生寫了將近150本小說,直到被艾薩克·阿西莫夫刷新為止,這一直是美國作家出版單行本的紀錄。不過,公允地說,他作為作家的成就遠不如作為出版者的成就。德雷斯的小說幾乎總是不能避免粗製濫造的傾向,因此在他去世之後的幾十年間逐漸被人遺忘,到了今天,人們基本只會記得他在「克蘇魯神話」框架下創作的作品——然而,諷刺的是,關於他自己的神話作品,德雷斯曾經說過:「除非是為了感傷之情,否則沒有看哪怕一眼的價值。」

  德雷斯進行克蘇魯神話體系的整理,正是出於這種感傷之情。對他來說,這是對已故摯友最好的懷念、最好的告慰。他大刀闊斧地整頓了當時非常混亂的專有名詞,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神話體系。更加重要的是,他於1960年開放了克蘇魯神話的版權(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後的版權繼承問題是一筆爛帳,這裡不展開介紹),使得任何作家都可以為這一體系添磚加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德雷斯的努力,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的作品大概早已被人遺忘,克蘇魯神話也不會有著今天這樣的廣泛影響。

  但是,德雷斯同時又為克蘇魯神話埋下了深深的隱患。他把克蘇魯諸神按照「四大元素」粗暴地分為地、水、風、火四派,甚至為了湊數,創造了好幾個神靈。結果,在德雷斯體系中,克蘇魯神話變成了宇宙間各派勢力爭鬥的戰場,而且還加進了善惡鬥爭的主題。例如,克蘇魯被他定為「水」屬性,原因僅僅是因為它被囚禁在海裡、被海魔崇拜;而克蘇魯等舊日支配者之所以被囚禁,則是因為它們在古代的宇宙戰爭中輸給「舊神」的結果……

  顯而易見,如果完全遵循德雷斯體系,克蘇魯神話只會成為一套庸俗的二流奇幻設定。現在,德雷斯為克蘇魯神話增添的那些專有名詞依然被保留,而他的「四元素、善惡鬥爭」體系已基本處於被選擇性無視的狀態。德雷斯的功績絕對不應否認,但他的創作,正如羅伯特·布洛克所評價的,「雖然敲響了音符,卻失去了整首曲子。」

  克蘇魯(Cthulhu)

  藝術家Karichristensen為克蘇魯繪製的插畫。

  「它似乎是某種怪物,或者象徵著某個怪物,只有病態的思維才能構思出這樣的一個形象。要我說的話,用有些誇張的想像力將它看作一隻章魚、一條龍與一個歪曲誇張了的人同時雜糅在一起產生的形象,或許能較為忠實地反映它的神髓。它有著膨脹柔軟的頭部,長滿了觸鬚,下面連著一個布滿鱗片、生著發育不全的翅膀的醜陋身軀;但它的整體輪廓才是它的真正駭人之處。」——《克蘇魯的呼喚》

  80年代之後

  不復存在的完整體系

  「直到今天,克蘇魯故事仍然被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學遺產的繼承者們續寫著……」(混沌元素公司,《克蘇魯的呼喚》遊戲規則書,1999)

  德雷斯終究比洛夫克拉夫特幸運一些,他看到了自己的努力綻放出更多的成果;當他於1971年去世時,克蘇魯神話已經被一個更廣泛的圈子接受。

  經過70年代,進入8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作家參與到克蘇魯神話的創作中,克蘇魯神話的設定也呈現百花齊放的趨勢。德雷斯去世之後,對克蘇魯神話的設定進行整理的工作主要由編輯兼作家林·卡特(林伍德·V·卡特)承擔,林·卡特去世之後,這一任務又轉到了出版桌面遊戲《克蘇魯的呼喚》的混沌元素(Chaosium)公司頭上。

  和當時的德雷斯一樣,在這一系列整理設定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新名詞被加進「克蘇魯神話」的框架之中,僅僅是所謂「被公認存在的」舊日支配者的數目,就一路膨脹到了三位數,其餘的神話名詞更是不勝枚舉。實際上,這其中的很多設定可能只是基於一篇不太出名的短篇小說(文學價值更不必提),甚至是混沌元素公司出版的一篇遊戲劇本。

  關鍵的問題是,在克蘇魯神話變成一種集體創作(且以短篇小說為主)之後,它幾乎談不上什麼體系,甚至還不乏自相矛盾之處。例如,前文提到,德雷斯那善惡二元論的世界觀被大多數人無視,但個別作者卻在善惡鬥爭的主題上走得比德雷斯還遠。

  就連舊日支配者的「領袖」是誰,不同作者的描述都不一致。比較廣泛的認知,是把阿撒託斯(Azathoth)奉為領袖,將奈亞拉託提普(Nyarlathotep)稱為其使者。但是,有的作者卻認為真正的領袖是猶格·索託斯(Yog-Sothoth),甚至有人把克蘇魯寫成舊日支配者之主,儘管就連洛夫克拉夫特的原作也只是稱克蘇魯為「大祭司」……

  簡單地說,如果非要做「克蘇魯神話介紹」,寫出的只能是名詞解釋和「諸邪神行止錄」一類的東西,並沒有一種完整而成體系的「克蘇魯神話」存在。

  那麼,「克蘇魯神話」究竟是什麼?

  克蘇魯神話的實質

  機械論唯物主義的冰冷宇宙

  「我所有的作品全部構建於一個最基本的前提之上——人類共有的律法、利益以及情感,在廣闊的宇宙面前,既毫無效力,也毫無意義。」(H.P.洛夫克拉夫特,書信,1927.7.5)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1769-1832)有一則廣為流傳的軼事:有一次,居維葉的一個學生扮成怪物嚇唬他,但他毫不恐懼,而是冷靜地指出,這隻怪物的特徵說明它是草食動物,不會危害自己,因此不值得害怕。學生羞愧地承認錯誤。

  筆者認為,在人類的幻想史上,這則軼事應當佔有裡程碑式的地位——通過19世紀的科技發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獲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到了洛夫克拉夫特生活的20世紀初,自中世紀傳下來的鬼故事,以及曾經興盛一時的哥特小說,都早已被科技祛魅,只要接受過科學啟蒙,誰也不會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魔鬼、幽靈、吸血鬼、狼人等超自然生物。很自然地,以描寫這些超自然生物為主題的恐怖小說或幻想小說也根本不會讓人產生恐怖感或奇幻感,作者在認真地渲染氣氛,結果作品卻只會讓人發笑。

  但是,另一方面,當時的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19世紀的人類以為自己完全掌握了自然規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宇宙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人類尚未掌握、而且有可能永遠無法掌握的知識。

  洛夫克拉夫特總是喜歡在作品中描寫一個有科學精神的唯物主義者,這個主人公堅定地認為,在宇宙中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害怕的東西了,那些恐怖之物要麼是迷信,要麼是幻覺——洛夫克拉夫特隨即讓他發現,最值得恐懼的,正是宇宙本身。

  因此,克蘇魯神話的本質,並不是名詞解釋或「諸邪神行止錄」可以概括的——它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這個宇宙,不是德雷斯筆下那種各大勢力像封建時代的人類國家一樣境界分明、為了利益互相攻伐的宇宙,也不是混沌元素公司出版的遊戲規則書裡的那種怪物和邪神層出不窮、像集市一樣熙熙攘攘的宇宙。

  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是一個機械論唯物主義的冰冷宇宙,它遼闊而深邃,人類的感官根本無法認知,理性根本無法理解;洛夫克拉夫特所做的,僅僅是向主人公——向讀者——揭示出這一點。在他筆下,那些神話上的專有名詞、怪物,甚至舊日支配者,並不是嚇唬人的道具,而是類似某種論據——它們的出現只有一個目的,那便是讓主人公徹底明白,在這黑暗而虛無的宇宙中,人類文明只是一種轉瞬即逝的假象。

  □玖羽

相關焦點

  • 一個神秘、恐怖、令人神往的世界—克蘇魯神話世界
    奈亞子》中的奈亞子就是克蘇魯神話中的古神。恐懼來自未知、無法理解但又力量懸殊的惡,就像迷霧中伸出觸手但永遠看不到全貌的怪物,和異星球上對人類無差別進攻的異形,也是《三體》中足以在一瞬毀滅一個星系的二向箔。《林中小屋》將這種恐懼放大到了極致,主人公一行被科學家獻祭,只為了讓全人類在「不可名狀」的神秘力量下再苟延殘喘些許時間。 這些作品都有共同的源頭,即洛夫克拉夫特和他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體系。
  • 克蘇魯神話,眾多經典恐怖形象的誕生之所
    史蒂芬·金、尼爾·蓋曼、伊藤潤二等著名作家都曾從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汲取營養,我們所熟知的《異形》、《蝙蝠俠》、《加勒比海盜》、《魔獸世界》等影視與遊戲中那無處不在的恐怖意象,也正來源於這部偉大的作品。雖然後世對《克蘇魯神話》的評價極高,但在最初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讀者可能並不能馬上感受到它的卓越之處,這或許和這部作品獨特的構成有關。
  • 秘閣書店書單: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克蘇魯神話體系經典
    如果你是一個遊戲愛好者,提到克蘇魯,你可能會有一些茫然,但如果提及《黑暗之魂》、《輻射》、《死亡空間》、《血源詛咒》等遊戲裡的各類怪物,你就會立刻恍然大悟了。「克蘇魯」是美國著名怪奇小說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克蘇魯神話中的存在。
  • 克蘇魯神話的三大恐怖之處
    首先先來說說【未知恐懼】克蘇魯神話所要表達的主旨之一,就是「最大的恐懼,是對未知的恐懼」大多數人,都希望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內,對未知充滿恐懼。如果都直接闡明給你了,那就不是未知的恐怖了。既然是未知恐懼,那麼就需要你自己進行腦補了。既然靠腦補,想像力自然就成了關鍵。
  • 克蘇魯神話探究:遊戲裡的洛氏恐怖
    相信不少人對克蘇魯神話都感到好奇,說到克蘇魯神話的特別之處,有兩點:第一,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形式,沒有具體的恐怖形式存在,來控制支配人類的恐懼;第二,打破了現有的價值觀體系,沒有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及視角,而是以萬物宇宙為視角。
  • 【科普向】閒聊克蘇魯神話
    2.克蘇魯神話體系對後世的文藝創作產生過哪些影響?3.克蘇魯神話體系有哪些經典作品?第一次聽說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的童鞋,可能很容易因為神話二字,聯想到北歐神話,希臘神話這類遠古的神話體系,但事實上,克蘇魯神話體系脫胎於現代文學作品,誕生於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並非一種遠古傳說,與傳統概念上的神話傳說截然不同,是一個充滿邪異風採的黑暗神話,被稱之為「現代恐怖神話體系」。
  • 《克蘇魯神話》: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恐怖小說體系
    ★《克蘇魯神話》——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恐怖小說體系!★《魔獸世界》《加勒比海盜:聚魂棺》《迪迦奧特曼》《DOTA》《真探》《失落之地》《爐石傳說》《斬魔大聖》等遊戲、影視、動漫的文化根源★史蒂芬•金、尼爾•蓋曼、艾倫•摩爾、伊藤潤二、羅伯特·布洛克、科林·威爾遜、布魯斯•斯特林……無數大師致敬的經典之作!
  • 花言峭語-克蘇魯神話何以成為熱點
    如果在這十年的影視劇、遊戲、網絡文學裡,找一個最熱的關鍵詞,那這個詞一定是:克蘇魯神話。就說最近吧,國內的網大網劇裡,《異獸覺醒》《死亡迷宮》《狄仁傑:飛頭羅剎》《四海鯨騎》,或者採用克蘇魯元素,或者直接改編自克蘇魯神話體系裡的作品。
  • 克蘇魯神話中五大經典怪獸,你聽說過哪個?
    克蘇魯神話是以美國作家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所形成的一套架空傳說的神話體系,該體系的核心部分,就是舊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它們是上古時代曾經統治地球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卻在如死亡般的睡夢中安眠。它們之中最著名的就是克蘇魯(Cthulhu)。
  • 為啥我一點都不覺得克蘇魯神話恐怖?| 問答
    1920年代,洛氏一手開創了「克蘇魯神話體系」,在第一部作品《敦威治恐怖事件》裡,可以感受他大致的風格:一個女人跟一個極其恐怖的外星觸手怪生了孩子,然後,她瘋了。 總結一下愛手藝老師的特點—— 一是不可描述。
  • 為啥我一點都不覺得克蘇魯神話恐怖?|問答
    1920年代,洛氏一手開創了「克蘇魯神話體系」,在第一部作品《敦威治恐怖事件》裡,可以感受他大致的風格:一個女人跟一個極其恐怖的外星觸手怪生了孩子,然後,她瘋了。 總結一下愛手藝老師的特點—— 一是不可描述。
  • 《沉沒之城》前瞻 克蘇魯神話風格的恐怖偵探歷險記
    0電子遊戲能讓人前往逝去的年代和不存在的世界,《生化奇兵》的架空歷史和《黑手黨》的30年代黑幫都是很經典的例子,而這款《沉沒之城》在科隆遊戲展上展示出的世界代入感同樣令人讚嘆。玩家扮演的Charles Winsfield Reed是一個私家偵探,個人經歷十分奇怪,有精神病史,曾被瘋人院收治,而有一天他不知如何來到了一個叫做「Oakland - 橡樹地」的城市,這座城市沒有出現在任何地圖上,而且似乎正在慢慢沉入海底。 這座城市本身並沒有任何具體信息,但可以感受到30年代的建築風格。
  • 深淵的呢喃 克蘇魯神話與遊戲的不解之緣
    ,很多人認為其偏離了洛夫克拉夫特原本的思想,讓一個奔放且充滿想像力的恐怖世界變成了庸俗無趣神話體系,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固執的不肯承認任何非洛夫克拉夫特創作的克蘇魯系小說作品。但不管怎麼說,德雷斯讓克蘇魯神話從一個無人問津的恐怖小說系列成為了一個龐大且完善的恐怖神話體系,這點無疑居功至偉。1960年,德雷斯宣布放棄自己所繼承的洛夫克拉夫特著作權,全世界的小說家都可以根據克蘇魯神話體系的世界觀來創作自己的作品,並使自己的作品成為這個體系新的一部分。此舉讓克蘇魯神話真正成為了一個集體創作的成果,一個屬於近代歷史的人工神話,也給後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 以「飛翔的荷蘭人號」的名義——歡迎來到克蘇魯神話世界!(第二期讀書)
    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走近一個世界上最年輕的神話體系——克蘇魯的神話世界。倘若你是一個科幻小說的喜愛者,「克蘇魯」神話對你而言也許並不陌生;不過對於那些對科幻不那麼感冒的朋友(或者說不那麼nerd的朋友們),「克蘇魯」不過是三個毫無意義又很難念順序對的單詞而已。但事實上,克蘇魯神話的觸角時常在我們的生活中閃現。
  • 克蘇魯神話下的恐怖冒險之旅——簡析《沉沒之城》的恐怖之道
    介乎於現實與超現實之間的怪物總是神出鬼沒,伴隨著一個個難以解釋的謎題,一個恐怖世界搭建而成。作為一款恐怖遊戲,《沉沒之城》披著"克蘇魯"的精神外衣,將黑暗、幻想、無力展現得淋漓盡致,蠶食著玩家的精神世界。
  • 遊戲文學:淺談克蘇魯神話
    文 | 天使羊克蘇魯神話之前羅伯特·W·錢伯斯:全名為「羅伯特·威廉·錢伯斯」,1865年5月26日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一個富裕的上流社會家庭。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生前並未想過對他所創造的傳說作一個系統的整理。在1933年4月27日寫給J·F·摩頓的信中,他闡述了自己對克蘇魯神話體系的一些基礎性構想。而在他去世後,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對他的體系進行了整理,並提出了「克蘇魯神話」這一稱謂。「我認為,人的思維缺乏將已知事物聯繫起來的能力,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
  • 淺談克蘇魯神話
    作為19世紀哥特文學的重要代表,克蘇魯神話在現今的恐怖文學及其衍生物中仍具有重要地位,且從字面意思出發是會誤解克蘇魯神話的真正概念,今天阿旭儘可能的列出一些克蘇魯神話的基本設定,希望可以幫助到對克蘇魯神話感興趣的讀者。
  • 伊藤潤二的畫風+克蘇魯神話設定!今年最恐怖的獨立遊戲了解一下?
    在《恐怖的世界》這款作品裡,伊藤潤二的風格無處不在。比如,遊戲中盤旋著黑煙的陰鬱小鎮↓↓比如,遊戲中肋骨外露的可怕女子↓↓再比如,遊戲中猛地冒出來、只有眼白的詭異NPC↓↓幾乎就是把伊藤潤二的世界遊戲化了有木有!
  •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顛倒康德的恐怖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神話,顛倒康德的恐怖我們都以為哲學和文學是兩個平行學科,最多只是在各自的文本中指涉或反映另一方。然而,假如說哲學的一大目標,是科學地研究行動主體和行動客體的關係,而文學是藝術地描述兩者的互動和拉扯——那麼,從目的來說,哲學與文學終究是同質的。小說所刻劃的,大多是主體在冒險中尋得了客體,又或者相反,主體在歷劫中確定了自己終不能得到客體而平復自己的欲望。
  • 克蘇魯神話(科普向)
    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是以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並由與他同時代的記者及門徒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洛夫克拉夫特及其它作者的設定、思路創造的架空神話體系。其名克蘇魯來源於洛夫克拉夫特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