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蘇魯神話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後世廣泛的應用到影視、遊戲和小說中?
比如《沙耶之歌》《血源詛咒》《暗黑地牢》《貪婪洞窟2》等。在這些遊戲作品中克蘇魯風格已經被成熟運用,2003年末發售的《沙耶之歌》應該是大部分人在遊戲史上同克蘇魯神話第一次接觸,《沙耶之歌》這款遊戲中詮釋了克蘇魯風格的另類風情。
相信不少人對克蘇魯神話都感到好奇,說到克蘇魯神話的特別之處,有兩點:
第一,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形式,沒有具體的恐怖形式存在,來控制支配人類的恐懼;
第二,打破了現有的價值觀體系,沒有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及視角,而是以萬物宇宙為視角。
在以往的中西神話架構裡,都有完整的價值觀體系。很多都是從人類社會文明中的折射,天庭對應了古代的朝廷,神殿對應了議會,神話體系裡的每一個
人物都是具象的,並且能在人類社會中找到影子。而這些作品映射的恐懼都是有跡可循,並且是已知的。
人類對已知恐懼大致來源於對已知威脅和氛圍營造中產生,在《電鋸殺人》、《午夜兇鈴》等等這類電影作品中我們可以感知到恐怖的力量。
然而,克蘇魯屬於未知領域的恐懼,就跟小時候害怕走夜路,對黑暗裡的未知感到恐懼一樣,往往心裡沒有預期,但對未知充滿好奇。
這也是克蘇魯神話最吸引人的地方,未知的東西,我們都渴望知道結果,但同時充滿敬畏的恐懼。
克蘇魯神話中的恐懼大部分都來源於未知,也就是什麼都不知道,未知才是心底最深的恐懼。但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而言,解除恐懼的最好方法是感受恐懼,發現讓人恐懼的源頭。只不過克蘇魯神話並不按常理出牌,越是接近源頭,人類越不知道恐懼的根源,繼而會發瘋。有句話叫"生不如死",就是形容克蘇魯神話的恐懼。
這種深層次的恐懼感正是克蘇魯神話恐怖元素中最迷人的部分。所以,被後世廣泛的擴展到影視、遊戲和小說中也是情理之中了。
2003年末發售的《沙耶之歌》應該是大部分人在遊戲史上同克蘇魯神話第一次接觸。
女主沙耶在男主眼裡是一個外貌美麗可愛的女孩,實際上她的真身確實一團醜陋的肉塊,沙耶繼承了克蘇魯神話中神的強大力量,遊戲中擁有強大的能力。
另一款哥德式風格擁有Roguelike內核的遊戲《暗黑地牢》陰冷的畫風,噁心稀奇的怪物,也是完美契合了克蘇魯神話的氛圍。
遊戲中英雄壓力值的設定算是一大創新,英雄們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增長壓力值,當壓力值爆棚可能讓英雄精神徹底崩潰。
今年10月份上線的《克蘇魯的召喚》是一款不折不扣克蘇魯洛氏恐怖的解謎類恐怖RPG,遊戲正如其名與克蘇魯文化緊密相連。
遊戲中的玩家將扮演一名退役老兵兼私家偵探愛德華前往黑水島調查一家人的離奇死亡事件,
整個遊戲的流程中,SAN值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講隨著劇情而變化,繼而影響到遊戲的結局。
而近期11月29日即將公測的《貪婪洞窟2》,與其幽暗畫風相匹配的,以及貪婪洞窟2的世界所處的索託斯紀元,同樣也來源於克蘇魯文化體系。
更不用說洞窟裡粘稠的體液,腥臭毛髮等道具,乃至90層的Boss寄生體,就給人一種很強烈的克蘇魯感覺。
克蘇魯神話作為神話界的"泥石流",其獨特的魅力令人神往。
恐懼源於未知,人人都愛克蘇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