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蘇魯神話,和它那些令人難忘的遊戲

2021-01-13 別瞎玩

克蘇魯神話雖然名為神話,但卻與傳統概念上的神話傳說截然不同,更像是一個概念設定。它是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通過一系列中短篇小說所創造、他的好友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1909-1971)整理完善並由諸多作者共同參與創作的概念體系。

在短暫的46年人生旅程中,洛夫克拉夫特一生中共創作了超過65篇小說,故事的主題大多描述在宇宙中潛藏著許多不可名狀的生物,與之相比人類顯得太過渺小,所有對神秘未知的探求都會招致災難的結局。雖然在他的故事裡人物、事物、場景大多有所呼應,但它們並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核心設定,也沒有預設的背景或歷史。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於1923年在通俗科幻雜誌《詭麗幻譚(Weird Tales)》上發表,當時這些作品並不為大多數人所喜,這與故事內容及作者的個人氣質有最直接的關係——少年時親人接連逝世、家道中落等一系列變故對洛夫克拉夫特打擊頗深,促成了他敏感憂鬱的氣質,從幼時開始,他終生都沒擺脫過充斥著無臉恐怖生物的噩夢,作品中也瀰漫著絕望與瘋狂的情緒。

克蘇魯神話的核心是被成為古神的「舊日支配者」(the Great Old Ones),在洛夫克拉夫特筆下,這些古神來自宇宙中的深淵,曾經在史前時代降臨並統治過地球,但後來卻因莫名的原因,或重歸宇宙深空或在地球上最隱秘的深海崇山之中潛伏起來,等待重新崛起的那一天。古神們的容貌和力量會激發人類最原始、最強烈的恐懼,從而集體精神崩潰、步入癲狂,當他們復甦之時,便是人類文明毀滅之日。

洛夫克拉夫特生前從未用過「克蘇魯神話」這個說法,甚至他直到去世前幾年才開始在新創作的故事中引用、融合進早期作品的設定,這可能與流行有關——當時幻想小說作家之間流行著交換主題,互相寫作的風潮。洛夫克拉夫特容許和鼓勵過其他作者以自己的體系為背景進行創作,其中便有自己的筆友德雷斯。

德雷斯受洛夫克拉夫特影響頗深,為了讓洛夫克拉夫特的聲名不被遺忘,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在洛夫克拉夫特因病去世後,德雷斯在其遺著管理者的協助下,搜集了洛夫克拉夫特大量的原稿和書信,補完了作品,並將其命名為「克蘇魯神話」嘗試付諸出版。因為當時出版社反應冷淡,德雷斯甚至搭上了自己家裡為蓋新房而從銀行借的貸款成立並維持了出版社「阿卡姆之屋」來出版洛夫克拉夫特以及其他作者模仿洛夫克拉夫特寫作的作品。

德雷斯自費出版了由自己整理的洛夫克拉夫遺作,《異鄉人與其他故事(The Outsider and Others)》。雖然售價只要5美元,卻只賣出了一百五十本,導致出版社入不敷出。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德雷斯決定進一步完善「克蘇魯神話」的體系,使它更易被人接受,還邀請了其他作者參與創作。

德雷斯進一步完善了克蘇魯神話的體系,並構築了一個大致的框架。他引入了古希臘關於世界的物質組成的「四元素」學說,將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舊日支配者」們按照元素屬性進行了歸屬,並專門創造了象徵火的克圖格亞(Cthugha)和象徵風的伊塔庫亞(Ithaqua)兩個舊日支配者的形象。為了進一步豐富這一元素設定,德雷斯還加入了元素對立的概念,「火」與「地」敵對,「水」與「風」敵對。

這一設定讓洛夫克拉夫特筆下那無意義且混亂的宇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善惡二元論的侵襲,因此,很多洛夫克拉夫特的愛好者對德雷斯的世界觀抱著強烈的蔑視態度,認為它違背了洛夫克拉夫特的本意。但必須說明的是,正是因為德雷斯的設定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的關係,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才會在作者去世後的一二十年內開始傳播並逐漸擴大影響。

上世紀60年代,一些年輕作家因為受到了德雷斯的鼓勵開始模仿洛夫克拉夫特的風格創作故事,於此同時,還有許多作家受到了洛夫克拉夫特的直接影響,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克蘇魯神話」世界的構建之中。原則上,只要是接受洛夫克拉夫特小說的概念而衍伸創作的小說都可以納入此神話的一部分,眾多創作者依憑想像力或對世界各地神話傳說的再次詮釋,極大的豐富了克蘇魯神話,也讓這一架空體系越來越有魅力。

直至今天,克蘇魯神話體系還在擴展,仍有許多新的創作問世,隨著克蘇魯神話影響力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被來自洛夫克拉夫特噩夢的世界所吸引。

一些愛好者們將克蘇魯神話的魅力歸功於獨特的世界觀,一種當人類在面對未知和神秘時,在強烈感受到自身的脆弱與渺小時,所共有的情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視界越來越寬廣,而作為人類個體本身,也就越發顯得渺小,因此,克蘇魯神話所流露出來的對未知的恐懼也越來越符合現代人、尤其是都市人的審美需求,這一恐怖概念也頻繁的出現在電影及遊戲的創作之中,最著名的引用或許當屬於「阿卡姆之城」

第一款3D實時演算射擊遊戲《雷神之錘》中,就加入了克蘇魯神話中三柱神之一的莎布尼古拉斯作為最終BOSS,她同樣是《沙耶之歌》中的美少女沙耶的原型。

克蘇魯神話雖然在歐美及日本有不少忠實粉絲,但是長期以來,在國內都屬於只有小眾人群才有所涉獵的冷門題材,這跟克蘇魯題材小說缺少優秀的翻譯版本、在國內的傳播度不佳有直接關係。不過,由於克蘇魯神話被許多遊戲加以利用,在遊戲的傳播過程中,邪神的信眾數量也在不斷累積。對國內克蘇魯神話傳播有最大貢獻的,當屬《魔獸世界》。另外,由輕小說改編的動畫《潛行吧!奈亞子》也對克蘇魯神話在國內二次元用戶群中的傳播有著較大的推進作用。

接下來,我們會舉證一些模仿或直接採用克蘇魯神話作為世界觀設定的遊戲,這裡僅舉證較為大型的PC或主機遊戲,大量克蘇魯神話衍生桌遊及手機遊戲並不在此列。

由雅達利開發的,被譽為「恐怖遊戲的鼻祖」的《鬼屋魔影》系列遊戲在世界觀設定上採用了標準的「克蘇魯神話」體系,第一作和第四作的劇情模式尤為明顯。研究古代手抄本的藝術家哈伍德遭受精神憂鬱症的痛苦已有數月,最後在自己古老的公館中自殺身亡。顯然這幢古老的宅子,隱藏著神秘的事物,貿然探索神秘會帶來怎樣的悲慘後果呢?

《邪神的呼喚:地球黑暗角落》是一部完全改編自克蘇魯神話的遊戲,劇情改編自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克蘇魯的呼喚》以及《印斯茅斯之影》,玩家將扮演一位忠於職守的警探,某日在受命調查一個邪教組織時,陷入了超出了自己想像的神秘危機中,他目睹了許多匪夷所思的怪物,精神也處於崩潰的邊緣。遊戲加入了獨特的健康值系統,遊戲角色會因為精神受到幹擾而看到幻覺,這一設定對不少的冒險與生存遊戲有一定影響。

2010年發行的冒險解謎遊戲《失憶症:黑暗後裔》是一款採用了克蘇魯神話體系的遊戲,並且加入了理智值(SAN)系統。鏡頭、光影和音樂共同營造的恐怖氣氛會及考驗玩家的心理承受能力。開發團隊在2015年發布了風格獨特的解密遊戲《萬眾狂歡》,其中同樣引用了部分克蘇魯神話的設定。

由Failbetter Games製作發行的《無光之海》是一款體積雖小但擁有精緻的畫面和充實的內容的冒險故事。遊戲的主題是在神秘的大海上冒險航線,克蘇魯神話為遊戲奠定了壓抑和絕望的精神內核。霧氣和海水,深灰色的天空,你被綁在卡死的舵輪上,看著船隻緩緩沉沒。閉上眼睛,你的心中只有恐懼和麻木。你害怕被遺棄嗎?你害怕死亡嗎?你無助地問。

去年在Steam平臺上頗受矚目的獨立遊戲《暗黑地牢》是一款深受克蘇魯深化影響的硬核RPG遊戲。製作者將「壓力值」系統玩兒的如火純青,玩家會目睹自己招募的角色在一次次幽暗的地牢探索中逐漸精神崩潰的過程,遊戲中的各種病疫和精神創傷也會讓戰鬥變得更加有不確定性。為了更好的貫徹壓力值對遊戲走向的影響,開發者甚至加入了壓力過大角色直接死亡的設定,但是這卻遭到了一些玩家的非議。

生存遊戲《饑荒》在設定上參考了一些克蘇魯神話,包括精神值、沼澤中的神秘觸手怪物和月夜裡突然出現的獵犬等,不過,遊戲的內核卻與「克蘇魯神話」有較大的差別。求生是《饑荒》最核心的主題,在遊戲裡,玩家必須利用異世界中的自然資源讓自己存活下去,並且抵禦各種異世界生物的威脅。

以虐待玩家為樂的硬核動作遊戲《血源》中也有較深的克蘇魯神話色彩,不論是怪物,宇宙神族,舊神,人類,還是獵人的存在,最重要的還有夢境的存在幾乎都來自於克蘇魯神話的本源故事,在《血源》遊戲中也有不少場景對克蘇魯神話有著直接的映射。

《輻射》系列遊戲的開發、發行公司Bethesda對克蘇魯神話相當喜愛,《邪神的呼喚:地球黑暗角落》就是他們發行的,此外,公司甚至買了洛夫克拉夫特所有小說的版權以方便在遊戲中使用。之前《輻射3》的「望海涯」就是一款徹頭徹尾的致敬克蘇魯神話的DLC,並被很多玩家評論為《輻射3》最好玩的一部分內容。在《輻射4》的故事中,依然有邪神們的身影。

另有一些遊戲作品中包含了克蘇魯神話元素作為部分世界觀的補完和點綴,比如《死亡空間》、《泰拉瑞亞》、《魔獸世界》甚至《英雄聯盟》。

除了在世界觀上參考引用故事元素之外,遊戲與克蘇魯神話聯繫更加緊密的,則是那些令人心悸的怪物形象的使用和借鑑。從桌面遊戲《龍與地下城》開始,遊戲行業對「克蘇魯神話」的借鑑就一直未曾停止,許多經典的怪物形象已經成為玩家心目中最自然的怪物設定。

「奪心魔」可能是最有標誌性的克蘇魯神話形象借鑑怪物了,這種最初出現在《龍與地下城》中,後來又因為《魔獸爭霸3》以及《魔獸世界》而被玩家所熟知的恐怖無臉生物,根本就是一個小號的、拔去翅膀的克蘇魯邪神形象。原型最早出現在小說《克蘇魯的呼喚》(1928年發表)中。

與「奪心魔」類似,「蛇人」同樣是因為被《龍與地下城》採用而廣泛流行的克蘇魯神話怪物。這一怪物並非是由洛夫克拉夫特所創造的,出自於《蠻王柯南》的創作者羅伯特·霍華德的筆下。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與洛夫克拉夫特私交甚好並共用設定(又是筆友聯誼會)的關係,羅伯特·霍華德的《蠻王柯南》小說設定也被歸屬在克蘇魯神話的體系之中。

在《魔獸世界》中總是成群結隊出現的「魚人」在設定上參考了克蘇魯神話中著名的「深潛者」,這些是居住在海底的類人種族,外觀為魚頭人身,四肢的指間有蹼,身上覆有鱗片,帶有濃厚的魚腥味。這種怪物最早出現在洛夫克拉夫特的短篇小說《印斯茅斯之影》(1931年發表)中,是克蘇魯神話體系中影響重大的元素之一。

在不少影視作品和遊戲中出現過的「巨噬蠕蟲」同樣是克蘇魯神話的產物。這些身長數百英尺、全身被粘性液體所覆蓋並且不斷侵蝕地下的巨大蠕蟲最早出現在《穿越銀匙之門》(1934年發表)中,其原型顯然參考了蚯蚓與沙蟲。

來源可以追溯到阿拉伯神話故事的「食屍鬼」已經成為西幻題材遊戲中標配怪物。這種恐怖生物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皮克曼的模特》(1927年發表)中也曾出現,小說中描寫的食屍鬼是一種「身體蜷曲似狗,皮膚類似橡膠,耳朵尖銳,長著略微脹氣的腿部和用於狩獵的有鱗爪子的夜行性生物。」喜歡玩《魔獸爭霸》與DOTA的玩家對這一形象一定不會陌生。

在《魔獸世界》中出術士的奴僕「地獄獵犬」無疑是對克蘇魯神話中「廷達羅斯之獵犬」的一種想像。在小說中,這是一種能夠隨意穿越時空的次元性生物,會不惜一切代價緊緊地跟蹤自己的獵物,穿越一個又一個時間或空間界限,直到殺死獵物為止。這一生物形象的創造者是恐怖小說家弗蘭克·貝克納普·朗,並立即得到了洛夫克拉夫特的承認(1929年)。

在暴雪的《星際爭霸》中,大量蟲族單位的形象都是參考了克蘇魯神話怪獸所創造的。「飛龍」的形象幾乎就是「恐怖獵手」,「王蟲」的設定像極了身軀是很像珊瑚蟲、沒有翅膀卻依然可以在空中漂浮飛行的「飛水螅」,潛伏在地下來狙擊闖入自己防禦範圍的「地刺」與「不定形菌絲」的設定如出一轍,最後,在最新的《星際爭霸2:虛空之遺》中,創造星靈與蟲族的神秘種族「薩爾那加」人終於顯露出自己的形象——這個巨大的章魚腦袋,簡直就是克蘇魯邪神的特寫!

另外,在克蘇魯神話中,還有一個別號「死兆」的強大外神「格赫羅斯」,他是毀滅的先驅,當他出現的時候,所有群星將逐漸到達正確的位置,而那些潛伏在地球陰暗角落的舊日支配者們也會隨即從沉睡中甦醒。他的形象如此恐怖,一般人只要看上一眼,就會理智盡失,這一形象也被許多遊戲及影視、漫畫作品所引用。

(編輯/juncheng)



蝦丸君開通了微博「蝦丸君別瞎玩」,歡迎前來關注並吐槽!打個小廣告,歡迎各位喜愛桌遊的朋友們來關注蝦丸君基友的公眾號「桌遊頑主」,頑主航仔會向大家推送有趣好玩的桌遊,你也可以從中學到不少知識喲~



相關焦點

  • 架空神話體系,克蘇魯神話,眾多遊戲的奠基石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的呼喚》大家好,我是雙號,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克蘇魯神話」與我們所喜愛遊戲的關係。相信很多人對某些遊戲裡的世界觀很好奇,也很好奇遊戲的製作人是如何定義遊戲裡世界。今天雙號就為大家來簡述一下,被眾多遊戲製作人所追捧的「克蘇魯神話」。
  • 遊戲文學:淺談克蘇魯神話
    眾多作家接力打造了現在的克蘇魯神話,「阿撒託斯」,「奈亞拉託提普 」,等克蘇魯神話中的人物,讓我不得不敬佩那些作家,而由克蘇魯神話中黃衣王主題製作成的電視劇《真探》,在當時就吸引了超多鐵桿粉絲,可謂是萬人空巷,《大西洋月刊》也把「史上最棒的美劇」這個稱號給了它。
  • 深淵的呢喃 克蘇魯神話與遊戲的不解之緣
    奈亞子》播出的影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部動畫設定所基於的克蘇魯神話無疑是一個相當陌生的領域,卻殊不知這個年輕的神話系統的觸手早已觸碰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電子遊戲領域。文化是如此的美妙,對於文化的研究總是讓人感到愉悅,甚至忘記時間的飛逝,而將文化濃縮於其中的遊戲也是一樣,下面就讓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克蘇魯神話的起源與發展,並看看它與電子遊戲的不解之緣。
  • 遊戲世界觀的探尋:架空的神話克蘇魯體系
    這些更為具體的形象,成為了後來無數遊戲製作者的靈感來源。 對遊戲的影響 神話作為人類自己創作的虛構故事,一直以來都廣泛地被運用於各類平臺。直至今天,克蘇魯神話體系還在擴展,仍有許多新的創作問世。隨著克蘇魯神話影響力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被來自洛夫克拉夫特噩夢的世界所吸引。
  • 不完全裝逼指南,遊戲中的克蘇魯神話體系
    克蘇魯神話體系對於資深遊戲玩家或者電影迷來說並不陌生,事實上他幾乎囊括了我們大半個流行文化。比如把克蘇魯文化玩的最溜的《魔獸世界》,在《魔獸世界》裡,最後的大boss克蘇恩號稱史上最變態的boss。而暴雪公司幾乎是克蘇魯文化最忠實的發揚人,它旗下不少遊戲都完美融入了克蘇魯文化的影子,比如《魔獸世界》《爐石傳說》等。
  • 深淵的呢喃 克蘇魯神話與遊戲的不解之緣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奈亞子》播出的影響,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部動畫設定所基於的克蘇魯神話無疑是一個相當陌生的領域,卻殊不知這個年輕的神話系統的觸手早已觸碰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也包括電子遊戲領域。文化是如此的美妙,對於文化的研究總是讓人感到愉悅,甚至忘記時間的飛逝,而將文化濃縮於其中的遊戲也是一樣,下面就讓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克蘇魯神話的起源與發展,並看看它與電子遊戲的不解之緣。
  • 克蘇魯神話(科普向)
    你是否有看過這些克蘇魯作品《血源詛咒》:整個遊戲背景設定和 BOSS 設計都有強烈的克蘇魯風格;《暗黑地牢》:黑暗與絕望,瘋狂與恐懼的遊戲風格設計;《沙耶之歌》:沙耶原型引用自克蘇魯神話中的至高母神莎布·尼古拉斯;《FateGrandOrder》:葛飾北齋,阿比蓋爾等 foreigner 英靈都屬於克蘇魯體系;《詭秘之主》:全文使用了克蘇魯世界觀的設計,融合了類 SCP 基金會元素;《潛行吧
  • 探究終將引向毀滅,盤點那些克蘇魯風格的遊戲|克蘇魯的呼喚|暗黑...
    因為洛夫克拉夫特寫的這些克蘇魯神話相關的小說在當時主流小說界太過超前,在當時並不被大家認可,但是在其死後卻被廣大讀者所熟知。克蘇魯神話的詭秘與獨特的恐怖氛圍影響了一大批的藝術創作者,許多電子遊戲也借鑑了克蘇魯神話的風格要素(可能也是因為它是開放版權的東西),下面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借鑑了克蘇魯神話的電子遊戲。
  • 探究終將引向毀滅,盤點那些克蘇魯風格的遊戲
    因為洛夫克拉夫特寫的這些克蘇魯神話相關的小說在當時主流小說界太過超前,在當時並不被大家認可,但是在其死後卻被廣大讀者所熟知。克蘇魯神話的詭秘與獨特的恐怖氛圍影響了一大批的藝術創作者,許多電子遊戲也借鑑了克蘇魯神話的風格要素(可能也是因為它是開放版權的東西),下面我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借鑑了克蘇魯神話的電子遊戲。
  • 發源於怪奇小說的克蘇魯神話 為何備受遊戲領域歡迎?
    二十世紀初,洛夫克拉夫特還是個普通的小說家,他或許也沒想到,自己所創作的小說會如此受後人歡迎,甚至誕生出了"克蘇魯神話"這一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尤其在電影和遊戲領域大放異彩。
  • 克蘇魯神話的集大成者遊戲《松果體》評測:瘋狂山脈的既視感
    如此正經的引用也為遊戲整體瀰漫著的克蘇魯式恐怖氛圍做好了鋪墊,可以說當玩家看到這句話,就已經打開了一扇不可名狀旅程的大門。並且遊戲中到處散落著研究人員對於古老種族的調查研究描述,而這些描述細看便會發現,其實就是對克蘇魯神話原著的摘抄。仿佛自身就置身於原著中的情景一樣,這種感覺令人激動又興奮。
  • 如何在遊戲中炮製克蘇魯味兒
    除此之外,克蘇魯神話題材的遊戲在戰鬥方面還有先天缺陷。解釋克蘇魯神話時經常會用到人與螞蟻的例子。螞蟻無法見識人的全貌,更無法理解人的行為。人不在乎螞蟻之間的道德禮儀,也不會關心今天是否不小心踩死了幾隻螞蟻。懸殊的力量對比讓「戰鬥」這個詞都變得荒誕。而在克蘇魯神話中,面對那些詭秘的存在,人類代入到螞蟻的身份之中,這份荒誕也隨之變成了恐怖。
  • 伊藤潤二的畫風+克蘇魯神話設定!今年最恐怖的獨立遊戲了解一下?
    那就是「克蘇魯神話」元素的加入。「克蘇魯神話」又是什麼?它最初是由美國作家Lovecraft創作的短篇小說集↓↓書名中的「克蘇魯」,就是書中的一位上古邪神,裡面描繪了大量陰鬱、怪異、不可名狀的超自然內容。
  • 《沙耶之歌》原來出自克蘇魯神話?幾分鐘讓你看懂什麼是克蘇魯神話!
    其真身是克蘇魯神話中的邪神奈亞拉託提普(Nyarlathotep),它可以隨心所欲地變成任何樣子,在《潛行》的故事裡,它為了迎合男主的喜好變成了萌娘的模樣。今天阿政來聊聊,到底什麼是「克蘇魯神話」?克蘇魯神話的起源「克蘇魯神話」雖然在名稱裡帶有「神話」二字,但它可不像傳統的古希臘神話或古埃及神話一樣,是流傳於民間的神話故事或英雄傳說。它是一套小說作品,最早是美國小說家在1917年至1935年間創作的一系列恐怖小說。
  • 克蘇魯神話探究:遊戲裡的洛氏恐怖
    克蘇魯神話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後世廣泛的應用到影視、遊戲和小說中?比如《沙耶之歌》《血源詛咒》《暗黑地牢》《貪婪洞窟2》等。在這些遊戲作品中克蘇魯風格已經被成熟運用,2003年末發售的《沙耶之歌》應該是大部分人在遊戲史上同克蘇魯神話第一次接觸,《沙耶之歌》這款遊戲中詮釋了克蘇魯風格的另類風情。
  • 一個神秘、恐怖、令人神往的世界—克蘇魯神話世界
    克蘇魯所包含的觸手、巨大生物等基本要素,讓其在視覺奇觀的打造上獨具衝擊力。這使得在遊戲和電影創作中,克蘇魯仍然受到青睞,徐克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對怪獸的設計便帶有強烈的克蘇魯印記。
  • 克蘇魯神話——《懺悔錄》與舊印
    《瘋狂修道士克利塔努斯的懺悔》(Confessions of the Mad Monk Clithanus)由一位名叫克利塔努斯的修道士寫於公元400年,使用的語言是拉丁語,令人驚訝的是,克利塔努斯對克蘇魯神話十分精通,這可能來自他的神秘學知識,但他比阿卜杜拉·阿爾哈薩德撰寫《死靈之書》的時代要早數百年
  • 被玩壞的克蘇魯,到底是個什麼神話?
    現在,克蘇魯已經不再僅僅是美國恐怖小說宗師H.P.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遠古邪神,它更代表一種「不可名狀」的風格,成為一種文化和標籤,變成一個大家喜聞樂見、甚至有點「被玩壞」的梗兒。每到美國大選的時候,克蘇魯就會被搬出來走幾步。2016年大選時誕生了一款角色扮演類桌遊《讓克蘇魯當總統》,玩家要為克蘇魯拉票,通過各種方法讓他入駐白宮。
  • 克蘇魯遊戲的未來:從不成功的《沉沒之城》談起
    在一般的以「神話」「傳說」為主題的RPG遊戲裡,主角通常會從一個弱小的冒險家開始,一路上克服困難不斷成長,最終擊敗只存在於神話或傳說中的強大敵人——比如某個復甦的遠古邪神之類的。這是非常常見的套路。但在克蘇魯神話裡,這種套路完全行不通。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幾乎所有作品裡,都明確傳達了這樣一條訊息:人類絕對沒有辦法與那些強大存在抗衡,它們的一切都完全超出了人類的想像。
  • 關於克蘇魯神話的遊戲,哪一款可稱得上是經典之作呢?
    關於克蘇魯神話的遊戲,哪一款可稱得上是經典之作呢?克蘇魯神話故事就和山海經、北歐、希臘是一個性質的,只不過它包含了很多恐怖的元素,而且非常有機會被改編成遊戲,如果把山海經改編城遊戲的話,我估計中國就播不了了,因為山海經裡面太多的不能看的內容,非常的詭異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