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奈及利亞海關官員苦練漢語,會說「我們不收小費」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 對不少到過奈及利亞的普通中國人,尤其是英語不好的商人來說,辦綠卡和出入海關曾經是件非常頭疼的事。人們經常抱怨說,尼海關官員和移民局官員有收錢的習慣,很難纏。遇到海關檢查,不少中國商人一時說不清,只能是花錢買平安。
海關學員們同聲用中文「您好」向記者問候。(蔣新彤攝)
如今,這一局面正在改變。在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機場海關,如果你攜帶了不該攜帶的物品,或者是沒有交稅,想用小錢通融,尼海關官員會用中文告訴你,「對不起,我們不收小費」。
「歡迎來到奈及利亞阿布賈海關。」「請出示護照。」「請打開行李,我要檢查。」「對不起,我們不收小費,你需要到辦公室交稅。」20日,在奈及利亞海關執法人員漢語培訓班結業儀式上,兩名尼海關人員的模擬入關場景漢語對話引起了與會者的陣陣掌聲。
當天,有40名尼海關人員參加了結業典禮。這批經過培訓的海關人員即將在尼首都阿布賈機場海關用中文接待說普通的入關人員。
學員們溫習中文海關用語。(蔣新彤攝)
這是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與奈及利亞海關總署在尼首都機場海關辦公大樓聯合舉辦的首期海關執法人員培訓班。中方分7期、每期三個月,對近300名阿布賈海關人員進行培訓。
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人員告訴記者,一名中國老師每周一次,每次兩個小時對尼海關人員進行培訓。中方在對尼首都機場海關人員培訓結束後,還將對奈及利亞移民局人員進行漢語培訓。
尼海關人員大都是三四十歲的成年人,學漢語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眼下,他們身著海關制服,在來自中國的漢語老師劉文攀的示範下,像小學生一樣一本正經地複述著「今天是2016年10月20日。」「早上好。」「上午好。」「下午好。」「晚上好。」等句子。他們在20多個學時裡,學會幾十句入關常用漢語,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
海關學員用唱中文歌曲《朋友》來感謝中國朋友。(蔣新彤攝)
那他們是如何搞定入關漢語的呢?參加即興一對一模擬入關漢語對話的奈及利亞海關人員巴拉貢說:「中文並不難,有四個發聲。一旦你掌握它,就差不多了。此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你對學漢語感興趣,你就會學得很快。你也可以同別人特別是同中國人一塊學漢語。中國人很容易接近,當我同他們講漢語的時候,他們不會隱藏他們的語言,他們想讓你知道它,這會鼓勵你去學習他們的語言。」
「在機場,我們經常與很多不會說英文的中國商人有溝通障礙,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翻譯、鼓勵他們,這樣他們就很容易跟奈及利亞做生意了。一些中國人不了解我們的法律,他們帶來了各種東西(有的不該帶或者需要報稅),我們現在學了中文,就可以告訴他們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我們的中文老師教了我們很多這方面的話。」巴拉貢說。
巴拉貢的對話搭檔海關人員喬治說:「對我來說,學一門新語言並不容易。但是只要你願意學,漢語並不難學,關鍵是要有興趣,知道你為什麼要學。」
在當天的結業儀式上,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海關關長Aminu Dalhiru感嘆地說:「誤解始於溝通不夠。感謝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和中國老師的辛勤努力,我們的海關人員將成為兩國減少誤解和減少不信任的催化劑,我們的海關人員也將成為溝通兩個文化的橋梁。帶著我們在這裡學到的知識,我們將提升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奈及利亞海關感謝中國大使館和中國人民給我們帶來的語言禮物,我們將鼓勵我們的全體海關人員學好這門語言。」
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領事部主任鄭鈞(左)向學員頒髮結業證書。(蔣新彤攝)
中國駐奈及利亞大使館領事部主任鄭鈞在給結業學員頒獎前說:「漢語和英語是世界上說得最多的語言,你們掌握了這兩門語言,很了不起。三個月前,我沒有想到你們的漢語能說這麼好,我現在再教你們一句中文『中國和奈及利亞是朋友』」。
「中國和奈及利亞是朋友,」參加結業典禮的奈及利亞海關人員跟著說。(記者張保平,編輯陳璐,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
(責編:徐祥麗、崔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