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

2020-10-08 賽柏藍器械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5日電 (董寒陽 甘甜)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


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米歇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瑞斯(Charles M. Rice)共同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號。

據介紹,三位獲獎者取得了開創性發現,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C型肝炎病毒,使血液檢測和新藥物研發成為可能,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由此,2020年「諾獎周」正式開跑。作為最具權威的醫學獎項之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成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也一次次見證了人類對各類疾病的不懈戰鬥,對生命奧秘的不息探索。


步履不停,諾獎得主投身新冠研究


多年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潛心研究,不斷探索,對抗疾病和死亡。在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他們亦未停下「戰鬥」。

早在新冠疫情初期,2019年諾獎得主、美國科學家羅斯巴什就與多名科學家成立研究小組,並發布建議報告,內容涉及安全恢復經濟等。1996年諾獎得主、澳大利亞免疫學家多爾蒂研究院旗下的實驗室則成為除中國外,全球首個培育出新冠病毒的實驗室,這一成果對於幫助科研人員檢驗新冠疫苗是否有效「至關重要」。

而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停止資助從事冠狀病毒傳播研究的、曾與中國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非政府組織「生態健康聯盟」時,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在內的77名美國諾獎得主,更是站出來聯名抗議,要求其採取適當措施,糾正這種不公正行為。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多爾蒂多次呼籲全球團結抗疫。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也說,在全球化時代,人類的命運是共通的,呼籲全球科研和醫務工作者以開放的態度和合作的精神,投入到傳染病防治中去。


百年獎項,記錄對抗傳染病的「戰鬥史」


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至今,在其獲獎名單中,似乎能發現一部人類與傳染病的「戰鬥史」。瘧疾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如何降低肺結核死亡率?B肝疫苗是誰發現的?諾獎得主在其中的貢獻,不可小覷。

抗瘧領域的研究,如同與瘧原蟲奪命速度的賽跑。2018年,有40.5萬人因瘧疾死亡,直至今日,它仍是非洲兒童主要的死因。

不過,科學家們研究的腳步從未停下,該領域已產生了多個諾貝爾獎。英國醫生羅斯憑藉證明按蚊是瘧疾的傳播媒介,獲得1902年諾貝爾獎;法國醫生拉韋朗因發現瘧原蟲,獲得1907年諾貝爾獎……

資料圖:9月11日,布吉納法索莫,社區志願者正在檢測孩童是否營養不良,並對進行瘧疾治療。

最為中國人熟知的,是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從中藥中分離出抗瘧藥物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獎,以此為基礎的瘧疾療法,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肺結核,是一個古老的、令人聞之色變的「白色瘟疫」。1952年的大獎花落美國微生物學家瓦克斯曼,他發明的鏈黴素成功「徵服」肺結核,使美國1904年以前,每10萬肺結核患者死亡188人的比率,下降到1953年每10萬患者死亡4人。

1976年的獲獎者,則是B肝病毒的發現者、首個B肝疫苗研發者布隆伯格。他推動了人類對B型肝炎這一「沉默殺手」的研究與控制。如今,全球已有超過180個國家實施B肝疫苗免疫接種,布隆伯格也因此被稱為「拯救肝癌病人最多的專家」。


不變堅持,跨越時間考驗的科學夢


對於很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來說,其研究成果經過多年的評估,才終獲認可。這期間,有過遺憾,也有感動。而不變的,是他們對科學之夢的堅持。

當地時間2018年7月23日,世界首個試管嬰兒布朗出席位於英國倫敦的科學博物館展覽,與她的胚胎使用過的玻璃乾燥器合影,紀念世界上首個試管嬰兒誕生40周年。

——姍姍來遲的承認

1978年,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在英國誕生。直到2010年,創立該技術的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才獲諾獎認可,評審委員會稱,這項技術為治療不孕不育症提供了新的途徑。

遺憾的是,愛德華茲當時已85歲高齡,因身體原因,未能發表獲獎感言。另一名曾參與研究的英國醫生斯特普託則在1988年去世。而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獎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苦澀的甜蜜」

美國科學家凱林花費了無數心血研究癌症,卻未能留住罹患乳腺癌的妻子的性命。「在我剛失去她之後的幾年裡,我會想『拜託,不要得獎』,因為這會是太苦澀的甜蜜。」

在妻子去世4年後,凱林因其在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方面的研究,獲得2019年諾獎。他發給諾獎官方的照片,是一張自己與亡妻照片的合照 。他說,就是想告訴全世界,「我和妻子一起獲獎」。

當地時間2012年10月8日,瑞典諾貝爾獎評審團宣布,日本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據點iPS細胞研究中心長山中伸彌(右)與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左)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獲獎。

——「差生」的逆襲

英國生物學家格登求學時,曾被譏諷是「蠢蛋」,還得到了老師的一份「差生報告」。後來在劍橋大學研究期間,他把這份報告掛在了辦公室,「當遇到麻煩,比如實驗不成功,我就看看這個報告,提醒自己也許不擅長這個工作。但我要努力,否則真的被老師說中了。」

1962年,格登成功使用一隻青蛙的成熟細胞培養出活蝌蚪,而他有關基因的重要突破,還帶動了之後克隆羊多莉等研究。經過50年的爭議與考驗,這位曾經的「差生」終於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的肯定。(完)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19諾貝爾獎獲獎名單直播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聯合授予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彼得·拉特克利夫(Peter J.
  • 剛剛公布!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16年9月21日,入選2016年引文桂冠獎名單。2016年9月25日,首屆唐獎生醫獎得主本庶佑獲獎。   今天,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曉,也正式拉開了2018年諾貝爾獎「開獎周」的帷幕。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人因這一發現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人名單率先被揭曉: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獲得這一獎項。獲獎理由為「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明天公布,疫情改變兩個月後的頒獎形式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明天公布,疫情改變兩個月後的頒獎形式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10-04 19:11 來源
  • 2019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是:William G.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在即,疫情改變兩個月後的頒獎形式
    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於北京時間10月5日午間率先公布。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籤署了他最後的遺囑,將財產中的最大一份給了一系列獎項,即諾貝爾獎。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 2020 年 10 月 5 日下午 5 點 30 分,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重磅公布,美國病毒學家 Harvey James Alter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C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對於諾貝爾大會來說,挑選諾貝爾獎得主是一項非常激動人心的任務,而每年諾貝爾獎得主的獲獎演講也十分令人難忘。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公布,三位科學家因發現C肝病毒獲獎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撰文|王聰排版|水成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分率先公布。此次獲獎的是:Harvey J.Rice蓋棺定論,證明僅C肝病毒就能引起肝炎;獎項公布時間(北京時間):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5日17:30 ;物理學獎:10月6日17:45;化學獎:10月7日17:45;文學獎:10月8日19:00;和平獎:10月9日17:00;
  • 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時間 歷年獲獎者名單
    中新網10月2日電 綜合報導,2017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2日起陸續揭曉,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將在北京時間今天下午最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的醫科學院卡羅琳學院負責評選。
  • 一文讀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本世紀尚無人能單獨獲獎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5日11時30分(北京時間17:30)公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據諾貝爾獎項官方網站數據顯示,自獎項設立的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10次,總計219人次獲獎。
  • 美英科學家共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17時32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公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諾貝爾本人對實驗生理學很感興趣,因此決定為那些在實驗室取得的科學發現設立獎項。諾貝爾獎於每年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上授予獲獎者,這一天是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獲獎者將被授予獲獎證書及獎金證書。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公布,到底是什麼黑科技摘得桂冠?
    10月7號,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公布,讓我們看看花落誰家。諾貝爾獎大家都不陌生,是偉大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他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對世界的工業社會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 剛剛,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
  • 諾貝爾獎今起陸續公布,率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
    其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將於北京時間10月5日傍晚率先公布。次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總共頒發了110次。最年輕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加拿大外科醫生、發明胰島素的Frederick G. Banting,他在1923年被授予醫學獎時僅32歲。最年長的得主則是美國病毒學家、發現腫瘤誘導病毒的Peyton Rous,他在1966年獲得醫學獎時已87歲。
  •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美日兩名科學家獲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美日兩名科學家獲獎 2018-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田博川   中新社北京10月1日電 綜合消息: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1日宣布,來自美國和日本的兩名科學家因在癌症治療方面的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發現C肝病毒的三位美英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 2020 年 10 月 5 日下午 5 點 30 分,202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重磅公布,美國病毒學家 Harvey James Alter、Charles M.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弗洛伊德32次提名未獲獎
    除戰爭之外,正如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所描述的那樣:如果所有被提名者的成就都未達到獲獎標準,那獎金將保留到下一年。如果下一年依然沒有符合獲獎標準的成就,那麼獎金將會存入基金會儲備資金中。一對「父子兵」: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有一對「父子兵」——1959年獲獎的阿瑟·科恩伯格和2006年獲獎的羅傑·科恩伯格。
  • 2017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公布!
    導讀:2017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獎人是三位美國遺傳學家:Jeffrey C.Hall,Michael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他因發現了病毒在某些癌症中所扮演的角色而榮膺196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裡!12名女性216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中,12人為女性。其中,美國細胞遺傳學家芭芭拉⋅麥克林託克是唯一獨享該獎項的獲獎者,她因發現玉米中的「跳躍基因」而獲獎,1983年獲此殊榮時她已81歲高齡。最近一次獲得該獎項的女科學家是來自中國的屠呦呦。
  • 3名科學家奪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讀獲獎研究成果
    這是10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評獎委員會強調,今年的獲獎成果為人類開發出「有望對抗貧血、癌症以及許多其他疾病的新策略鋪平了道路」。    人物    三人曾同獲頒拉斯克醫學獎據悉,獲獎的3人在2016年曾同獲頒拉斯克醫學獎,表揚他們有關細胞如何適應不同氧氣環境的研究。拉斯克醫學獎是生物醫學領域最有名的獎項之一,僅次於諾貝爾獎,不少得獎者其後均得到諾貝爾獎,故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風向標」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