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下一顆晶片的內部設計原理和結構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講解下一顆晶片的內部設計原理和結構

multisim 發表於 2020-11-24 17:01:53

作為一名電源研發工程師,自然經常與各種晶片打交道,可能有的工程師對晶片的內部並不是很了解,不少同學在應用新的晶片時直接翻到 Datasheet 的應用頁面,按照推薦設計搭建外圍完事。如此一來即使應用沒有問題,卻也忽略了更多的技術細節,對於自身的技術成長並沒有積累到更好的經驗。今天以一顆 DC/DC 降壓電源晶片 LM2675 為例,儘量詳細講解下一顆晶片的內部設計原理和結構,IC 行業的同學隨便看看就好,歡迎指教!

LM2675-5.0 的典型應用電路
 

打開 LM2675 的 DataSheet,首先看看框圖
 

這個圖包含了電源晶片的內部全部單元模塊,BUCK 結構我們已經很理解了,這個晶片的主要功能是實現對 MOS 管的驅動,並通過 FB 腳檢測輸出狀態來形成環路控制 PWM 驅動功率 MOS 管,實現穩壓或者恆流輸出。這是一個非同步模式電源,即續流器件為外部二極體,而不是內部 MOS 管。

下面咱們一起來分析各個功能是怎麼實現的!

基準電壓
類似於板級電路設計的基準電源,晶片內部基準電壓為晶片其他電路提供穩定的參考電壓。這個基準電壓要求高精度、穩定性好、溫漂小。晶片內部的參考電壓又被稱為帶隙基準電壓,因為這個電壓值和矽的帶隙電壓相近,因此被稱為帶隙基準。這個值為 1.2V 左右,如下圖的一種結構:
 

這裡要回到課本講公式,PN 結的電流和電壓公式:
 



可以看出是指數關係,Is 是反向飽和漏電流(即 PN 結因為少子漂移造成的漏電流)。這個電流和 PN 結的面積成正比!即 Is->S。

如此就可以推導出 Vbe=VT*ln(Ic/Is) !

回到上圖,由運放分析 VX=VY,那麼就是 I1*R1+Vbe1=Vbe2,這樣可得:I1=△Vbe/R1,而且因為 M3 和 M4 的柵極電壓相同,因此電流 I1=I2,所以推導出公式:I1=I2=VT*ln(N/R1) N 是 Q1 Q2 的 PN 結面積之比!

回到上圖,由運放分析 VX=VY,那麼就是 I1*R1+Vbe1=Vbe2,這樣可得:I1=△Vbe/R1,而且因為 M3 和 M4 的柵極電壓相同,因此電流 I1=I2,所以推導出公式:I1=I2=VT*ln(N/R1) N 是 Q1 Q2 的 PN 結面積之比!

這樣我們最後得到基準 Vref=I2*R2+Vbe2,關鍵點:I1 是正溫度係數的,而 Vbe 是負溫度係數的,再通過 N 值調節一下,可是實現很好的溫度補償!得到穩定的基準電壓。N 一般業界按照 8 設計,要想實現零溫度系 數,根據公式推算出 Vref=Vbe2+17.2*VT,所以大概在 1.2V 左右的,目前在低壓領域可以實現小於 1V 的基準,而且除了溫度係數還有電源紋波抑制 PSRR 等問題,限於水平沒法深入了。最後的簡圖就是這樣,運放的設計當然也非常講究:
 

如圖溫度特性仿真:
 

振蕩器 OSC 和 PWM
我們知道開關電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PWM 方波來驅動功率 MOS 管,那麼自然需要產生振蕩的模塊,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電容的充放電形成鋸齒波和比較器來生成佔空比可調的方波。
 

最後詳細的電路設計圖是這樣的:
 

這裡有個技術難點是在電流模式下的斜坡補償,針對的是佔空比大於 50%時為了穩定斜坡,額外增加了補償斜坡,我也是粗淺了解,有興趣同學可詳細學習。

誤差放大器
誤差放大器的作用是為了保證輸出恆流或者恆壓,對反饋電壓進行採樣處理。從而來調節驅動 MOS 管的 PWM,如簡圖:
 

驅動電路
最後的驅動部分結構很簡單,就是很大面積的 MOS 管,電流能力強。
 

其他模塊電路
這裡的其他模塊電路是為了保證晶片能夠正常和可靠的工作,雖然不是原理的核心,卻實實在在的在晶片的設計中佔據重要位置。

具體說來有幾種功能:
1、啟動模塊
啟動模塊的作用自然是來啟動晶片工作的,因為上電瞬間有可能所有電晶體電流為 0 並維持不變,這樣沒法工作。啟動電路的作用就是相當於「點個火」,然後再關閉。如圖:

上電瞬間,S3 自然是打開的,然後 S2 打開可以打開 M4 Q1 等,就打開了 M1 M2,右邊恆流源電路正常工作,S1 也打開了,就把 S2 給關閉了,完成啟動。如果沒有 S1 S2 S3,瞬間所有電晶體電流為 0。
 



2、過壓保護模塊 OVP
很好理解,輸入電壓太高時,通過開關管來關斷輸出,避免損壞,通過比較器可以設置一個保護點。
 



3、過溫保護模塊 OTP
溫度保護是為了防止晶片異常高溫損壞,原理比較簡單,利用電晶體的溫度特性然後通過比較器設置保護點來關斷輸出。
 

4、過流保護模塊 OCP
在譬如輸出短路的情況下,通過檢測輸出電流來反饋控制輸出管的狀態,可以關斷或者限流。如圖的電流採樣,利用電晶體的電流和面積成正比來採樣,一般採樣管 Q2 的面積會是輸出管面積的千分之一,然後通過電壓比較器來控制 MOS 管的驅動。
 

還有一些其他輔助模塊設計。

恆流源和電流鏡
在 IC 內部,如何來設置每一個電晶體的工作狀態,就是通過偏置電流,恆流源電路可以說是所有電路的基石,帶隙基準也是因此產生的,然後通過電流鏡來為每一個功能模塊提供電流,電流鏡就是通過電晶體的面積來設置需要的電流大小,類似鏡像。
 


 

總 結
以上大概就是一顆 DC/DC 電源晶片 LM2675 的內部全部結構,也算是把以前的皮毛知識複習了一下。當然,這只是原理上的基本架構,具體設計時還要考慮非常多的參數特性,需要作大量的分析和仿真,而且必須要對半導體工藝參數有很深的理解,因為製造工藝決定了電晶體的很多參數和性能,一不小心出來的晶片就有缺陷甚至根本沒法應用。整個晶片設計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求很好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最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責任編輯:lq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升壓晶片很簡單(一),快速選擇升壓晶片+利用升壓晶片設計LED電源
    升壓晶片在電子電路中應用較多,但對於升壓晶片,很多朋友並不了解。本文對於升壓晶片的講解,將基於兩大方面:一、如何基於XL6009升壓晶片設計LED閃光燈電源,二、如何快速選擇直流升壓晶片。如果你對本文即將要講解的內容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哦。
  • GPIO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
    STM32F1系列IO口的基本結構()IO口內部電路結構)    右側I/O引腳部分為晶片暴露在外部的引腳 每個引腳在數據手冊都有說明是否支持(識別))5V電壓   三、PGIO的8種工作方式   四、八種工作方式講解
  • 一分鐘講解光模塊原理與結構
    那在剖析光模塊內部結構之前呢,先帶大家了解一下什麼是光模塊以及它的原理和相關主要參數。光模塊簡介光模塊是光通信的核心器件,是通過光電轉換來實現設備間信息傳輸的接口模塊,由接收部分和發射部分組成。其中發送端把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通過光纖傳送後,接收端再把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輸媒質為光纖。
  • 半導體器件內部的工作原理(動畫講解)
    打開APP 半導體器件內部的工作原理(動畫講解) 與非網電路城論壇 發表於 2020-05-05 08:15:00 學電子的對電晶體、PN結不能說陌生,但當初課堂上學的時候對電子空穴的運動超難想像,這些半導體器件內部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 振動開關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
    常見的振動開關振動開關從機械結構上,一般分為滾珠類和彈簧類。滾珠振動開關內部結構滾珠類的振動開關根據觸點類型又分為常閉型和常開型,常閉型的振動開關在水平狀態時,其外部引腳呈現閉合狀態,當受到外部振動或發生角度偏轉時會逐漸變為斷開狀態;常開型振動開關的狀態與之相反。
  • 詳解uc3842晶片的電壓反饋電路工作原理
    打開APP 詳解uc3842晶片的電壓反饋電路工作原理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6-11-05 07:49:11   uc3842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電源控制晶片。
  • 基於單片機和CPLD的PLC背板總線協議接口晶片設計(一)
    摘要:設計了一組基於CPLD的PLC背板總線協議接口晶片,協議晶片可以區分PLC的背板總線的周期性數據和非周期性數據。詳細介紹了通過Verilog HDL語言設計狀態機、協議幀控制器、FIFO控制器的過程,25MHz下背板總線工作穩定的試驗結果驗證了協議晶片設計的可行性。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主機是通過背板總線支持擴展模塊的連接, 背板總線是PLC 主機同I/O擴展模塊之間的高速數據通路,支持主機和擴展模塊之間的I/O 數據刷新。
  • IC封裝樣品失效分析,微觀分析晶片內部結構.
    5.Microscope (顯微鏡檢測)光學顯微鏡是進行失效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優點是操作簡單,圖像彩色透明光學顯微鏡根據放大倍數可分為立體顯微鏡和金相顯微鏡,兩者結構、成像原理、以下兩張照片是Pillar Bump的結構照片,1000Å厚度的Ti層在金相顯微鏡下只能勉強看見,而掃描電鏡則可以清楚了解Ti層與上下層之間的結合情況。
  • ir2110中文資料詳解_引腳圖及功能_工作原理_內部結構及應用電路
    R2110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框圖如圖所示。如上所述IR2110的特點,可以為裝置的設計帶來許多方便。尤其是高端懸浮自舉電源的設計,可以大大減少驅動電源的數目,即一組電源即可實現對上下端的控制。由於LIN與HIN是一對互補輸入信號,所以此時LIN為低電平,VM3關斷,VM4導通,這時聚集在S2柵極和源極的電荷在晶片內部通過Rg2迅速對地放電,由於死區時間影響使S2在S1開通之前迅速關斷。當HIN為低電平時如圖4.20:VM1關斷,VM2導通,這時聚集在S1柵極和源極的電荷在晶片內部通過Rg1迅速放電使S1關斷。
  • 移動電源系統電路的設計與原理分析
    晶片工作原理  MT2011是一款高效率大電流單串聯鋰電池充電控制器。它支持4.5V~6.5V輸入電壓,輸出電壓可以跟隨鋰電池電壓,最大2A的充電電流,使用了高效率的同步整流結構,適合應用於可攜式充電設備和移動電源充電。整合電流採樣電阻、高精度的電流與電壓管理電路、滿電自動停止充電。
  • 步進電機原理及內部結構
    一體化步進電機什麼是步進電機,步進電機原理及內部結構是什麼,從家中的簡單DVD播放器或印表機到高度複雜的數控工具機或機械臂步進電機內部結構如果您看下定子上的線圈,它們按線圈對排列,如A和A'形成一對B和B'形成一對,依此類推。
  • 拆解一個電單車燈內部結構
    這次我們來拆解一款LED電動車燈看看其內部組成結構:G01 車燈G02 驅動P01 電動車燈,底部有喇叭孔:P03 外觀底部安裝有4顆固定螺絲:P04 拆除螺絲拆掉上面的蓋子,看到裡面的結構:P05 內部結構
  • 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以及晶片的微加工
    綜合各類傳感器的優缺點以及機械製造裝備故障檢測對測振傳感器的性能需求,本文以3種不同結構的壓阻式MEMS加速度傳感器為對象,介紹了微型測振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結構以及微加工工藝,針對傳感器固有頻率與測量靈敏度之間的制約關係,提出「小變形-大應力」的敏感結構設計方法,並根據所設計結構特點與微加工工藝能力制定傳感器晶片製作流程。
  • 望遠鏡稜鏡內部結構及原理圖
    望遠鏡稜鏡內部結構及原理圖光學設計方面,常見的望遠鏡一般採用二個基本設計之一: 屋脊(Roof)或普羅(Porro,又譯保羅,寶羅)稜鏡。
  • 常用的時基晶片NE555內部結構原來是這樣的
    555晶片到底是個什麼東西555時基晶片內部集成了兩個運算放大器,三個與非門,一個反相器,其電路特點為電壓比較器和R-S基本觸發器的混成電路,可方便地構成單穩態(延時、定時)電路、雙穩態(開關)電路及無穩態(振蕩)電路。
  • 終於有人講透了晶片設計流程!
    晶片是電子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高大上的晶片設計流程一顆晶片的誕生,可以分為設計與製造兩個環節。晶片製造的過程就如同用樂高蓋房子一樣,先有晶圓作為地基,再層層往上疊的晶片製造流程後,就可產出想要的IC 晶片,然而,沒有設計圖,擁有再強大的製造能力也無濟於事。
  • 耳目一新的三極體工作原理講解
    二、新講解方法:1、切入點:要想很自然地說明問題,就要選擇恰當地切入點。講三極體的原理我們從二極體的原理入手講起。二極體的結構與原理都很簡單,內部一個PN結具有單向導電性,如 示意圖B。很明顯圖示二極體處於反偏狀態,PN結截止。
  • 經典,一文講透ESD原理和設計
    因為靜電通常瞬間電壓非常高(>幾千伏),所以這種損傷是毀滅性和永久性的,會造成電路直接燒毀。所以預防靜電損傷是所有IC設計和製造的頭號難題。這也是很多IC設計和製造業者的頭號難題,很多公司有專門設計ESD的團隊,今天我就和大家從最基本的理論講起逐步講解ESD保護的原理及注意點,你會發現前面講的PN結/二極體、三極體、MOS管、snap-back全都用上了。。。
  • 氣缸內部結構及原理
    那麼問題來了,不知道你們看了上圖,是否能看出它是單作用氣缸還是雙作用氣缸呢?我們的設計人員為氣缸做了緩衝設計。1 液壓緩衝第一種,也是最簡單氣缸緩衝的方法:在氣缸前端安裝液壓緩衝器。玩笑歸玩笑,我們還是要說點正經話,如下是液壓緩衝的工作原理圖:
  • MOS晶片的ESD保護電路設計
    另外,靜電釋放產生的瞬時大電流可能造成晶片局部發熱,損害器件和電路。在一般的條件下,ESD不會導致器件即時失效,它往往潛伏在集成電路器件中,這種存在有潛在缺陷的器件在使用時容易失效。  特別是在深亞微米CMOS工藝中,由於溥柵氧化層的擊穿電壓較低,必須加入有效的在片ESD保護電路以箝位加到內部電路柵氧化層上的過充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