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的中年危機感:40歲失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1-01-13 騰訊網

有匿名網友發帖:自己是一個四十歲的大學教授,最近失業了,該何去何從?

說到這話題確實有點心酸,想起我一個親戚,上個月剛滿40周歲的生日,然後就被公司裁員了!當然,他的職業沒有大學教授那麼高大上,只是企業裡頭一個普通的工人,但無論是大學教授還是普通工人,35歲以上面臨中年危機已經是職場一個普通現象。

中年人究竟該如何讓自己避免職業危機、保持職場競爭力呢?下面我說自己的幾點想法,僅供大家參考。

思考大學教授為何會失業?

一開始看到這個話題,說實話我是吃了一驚,沒想到大學教授還有失業的,的確很少聽到這樣的事情。

一般來說,大部分大學都是公立的,出現失業要麼主動失業,被動的話都是違紀違規這種極端情況才發生的。

比如前段時間新聞上看到的大學教授猥褻女生被大學開除的事情,就是一種被動失業的情況。

對於私立大學來說,和企業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教授工作表現不佳或者考核不達標,也是有失業的風險。

甚至目前一些大的公司,自己都建立了企業大學,裡面的「教授」也好,普通老師也好,都是視同員工管理,自然有失業淘汰的風險了。

對知識型人才來說,失業並不會影響太大

知識型人才與傳統型人才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選擇性大,競爭性強。

比如大學教授、醫生、律師等職業,都可以算知識型人才,這類人哪怕失業了,也不愁沒有去處。

比如我有個大學同學,以前就是做律師的,後來因為家庭變故,裸辭在家休息了一陣子,這期間都有不少獵頭給他打電話,給他推薦新工作。

後來我這同學處理完家中的事情,到一家上市公司從事法務工作,雖然不再擔任律師,但企業裡頭也發展得挺好,沒兩年就晉升做了風控副總,年薪突破了100萬。

為什麼他失業後依然能如此吃香呢?

答案很簡單,他的職業及經驗都是知識技能型,且是人力資源市場上比較稀缺的崗位,無論企業裡做法務還是律所幹律師都可以靠著知識吃飯。

法律如此,大學教授也一樣,一旦失業,自己靠著多年的授課經驗,也可以到其他高校去任職教書,或者企業裡頭從事培訓、管理等工作。

比如我們公司,就有個常年培訓老師,定期來給我們講講課,他曾經也是大學裡教書的,後來裸辭自己創業,成立了一家諮詢公司,專門做乙方培訓業務,業內口碑也挺不錯。

40歲的中年危機,究竟該如何應對

40歲真的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中的一個坎,比如你20歲參加工作,60歲退休,40歲正好是職業生涯的一半。

究竟這條職業發展軌跡是繼續往上走呢,還是緩緩走平,又或者開始走下坡路?這取決於你個人前20年的積累以及面對後20年的姿態。

人們總擔心自己到了35歲、40歲會面臨中年危機,實際上是危機也不是危機。

如果你年輕時沒有做好職業規劃,打下良好的基礎,那麼人到中年,缺少核心競爭力,自然就容易產生危機。

但要是你厚積薄發,都朝著很明確的目標在努力,我覺得40歲應該是人生一個新徵程的開始。

我一個HR前輩,就是40歲左右出去自己創業,開了一家獵頭公司,三年時間他的獵頭公司已經做到2000多萬的利潤,幾十人的團隊規模,在我們這個圈子看來,他是人到中年煥發了第二春!

可想想為啥他可以取得成功呢?

一是過去在人才招聘方面專業的積累,經驗十分豐富;

二是在相關行業有了一定的人脈積累,具備較好的業務資源;

三是多年來從事管理崗位,培養起來了企業綜合管理運營能力。

人生的成功,從來不可能一蹴而就,你40歲的中年發展,藏在你20多歲的汗水中。

相關焦點

  • 中年失業給你帶來危機感,無非是因為這3點,很準別不信
    中年失業給你帶來危機感,無非是因為這3點,很準別不信工作是每個成年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人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不是每一份工作你都會一直做下去,可能你會因為這份工作不再滿足你時,換另一份工作。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被迫失去這份工作。
  • 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危機感?讓危機變成動力!
    我們在工作中常常會涉及到職場危機感,這種感覺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有,從而聯想到生活危機感和年齡危機感,這是打工者在不同的階段一定會涉及到的一些現象,並不是說不好,而是說會影響到我們日常的喜怒哀樂。如何看待工作中的危機感?讓危機變成動力!
  • 四十歲失業沒公司要我,現靠父母退休金過活,以後怎麼養活家庭?
    四十歲失業沒公司要我,現靠父母退休金過活,以後怎麼養活家庭?現在很多中年人,都面臨著一種困境,他們的工作能力隨著身體素質逐漸下降,如果下降得太厲害,就會失去工作。而社會上的很多工作,其實都有年齡限制,一些高層崗位招聘,只想要40歲以下的,而一些底層的崗位,又不肯接受35歲以上的。
  • 《中年失業模擬器》Steam開售 29元體驗還貸養娃生活
    一款名為《中年失業模擬器》的遊戲作品今天在Steam商店正式開售。玩家將在遊戲中扮演一位35歲的失業中年人——不僅毫無收入,而且還面對每月1.5萬元的房貸和撫養兩個孩子的生活費用。
  • 《中年失業模擬器》Steam頁面上線 別睡了還房貸
    《中年失業模擬器》Steam頁面上線,遊戲預計在1月5日開啟搶先體驗。Steam商店頁面>>>>《中年失業模擬器》是一款基於RPG Maker製作的遊戲,在這款遊戲中玩家扮演一位在大城市奮鬥的35歲普通中年男人,在某一天,你被公司開除了,你還背負著每月1萬
  • 35歲打工人的中年危機並非無解
    一時之間,35歲員工在職場中何去何從,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少35歲或臨近35歲的網際網路打工人患上35歲焦慮症。按理來說,35歲正值當打之年,處於事業巔峰期,未來大有可為,奈何在殘酷的職場卻被貼上「高齡」的標籤,碰壁、失意在所難免。一種主流觀點是:大部分崗位吃的是青春飯,網際網路只喜歡年輕人,35歲已成為職場分水嶺。
  • 在《中年失業模擬器》裡一定要保住頭髮!
    這款讓年輕人直接快進到中年危機,讓中年人慘遭二次傷害的《中年失業模擬器》成為現實縮影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元旦假期剛剛結束,社畜們好不容易歇了口氣,原定於1月21日上線的傳統RPG遊戲《中年失業模擬器》就這麼反向跳票一下跳入我們的視線裡,讓不少剛步入35歲門檻的"新中年"瞬間淚目:"玩遊戲都不能讓我快樂啊......."
  • 人生三大不幸,少年得志,中年失業,老年入花叢,老高中年不幸
    我的朋友老高同志非常不幸,趕上了中年失業。老高,常州人,43歲,有一兒一女,均未成年,老婆做了很多年的全職家庭主婦。大學畢業時,他放棄了當時火得不了的BAT三大網際網路公司之一的其中一家企業的開出的OFFER,聽了父母的教誨,留在了常州,輾轉先後在四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製造性企業、服務業等做過程式設計師、IT工程師等職位,相對這個行業來講,工作還算是比較穩定。
  • 陳數直播,800萬粉絲微博爆紅:把40歲活成新的20歲,是對中年最好的...
    都說人到中年,人生半坡。四十歲是人生的一道坎。有的人越挫越勇,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找到了方向感,於是後半程發力,逆勢上揚;也有的人,沾染了各種甩鍋偷懶不作為的老油條習氣,陷入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的怪圈裡無法自拔。更有的人,未老先衰,從生理到心態上,都已經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油膩大叔大媽。
  • 中年人的職場危機感為何如此強烈
    部門又招新人了,作為一個在職場耕耘了十幾年的中年人來說,時刻面臨著被年輕人替代的風險;公司又上馬新項目了,卻感到力不從心,無論是從觀念、還是規則,都感覺變得陌生了而無從下手,找不到著力點;公司遇到困境要裁人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大,萬一被裁掉怎麼辦?
  • 97歲獲諾貝爾獎的「鋰電池之父」古迪納夫,也曾面臨中年失業
    後來這項專利被索尼買走,索尼在此基礎上,研製出第一款商用鋰電池,十幾年間徹底改變了消費電子行業,近年來也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二戰結束時,他也快30歲了,最好的青春歲月已在戰火中悄然而去。 他還想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研究出一種超級全固態電池,為人類的科技發展再作更多的努力。 面臨失業再就業,古迪納夫在命運之神轉彎的時刻,開始了他新的研究領域,鋰電池研究。
  • 「原創」職場感悟之時刻保持工作的新鮮感和危機感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我叫史澤鵬。哈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點工作感悟。 工作是為了什麼?為了賺錢?為了自我提升?往大了說,我們可以說為了創造價值,奉獻社會;往小了說,我們可以說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麼,生活又是什麼呢?
  • 人到中年,在這4件事上要有危機感,你才能不斷前行
    人到中年往往會遇到家庭、金錢以及健康的種種危機,但往往有的人在遇到這些事情時破罐子破摔,身體被擊垮,夢想被擊潰,生活被擊敗,因此在這些事上一定要有危機感,才能夠後來居上,才能夠不斷前行。【1】能力--提升個人能力人到中年,如果還注意自己的危機感,你將註定會被時代淘汰,尤其是那些混得很差的人,可能是你的能力還不夠高,你的價值對於公司來說還不夠多,所以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 有一種危機感,叫做「想太多」
    地鐵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公司裡,埋頭苦幹的職員;戶外,上班族頂著烈日也在堅持工作……每個人都不敢放鬆,深深的危機感籠罩著每一個在社會上打拼的人,佔據我們的內心。婚姻、愛情、事業……每一項我們在乎的,都帶給我們危機感。可事實上,人類最大的恐懼,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想像。在這些幾乎壓垮我們的危機感中,究竟有多少是因為現實中的我們「想太多」呢?
  • 從樊勝美變身單親媽媽,這也是「中年危機」了? 蔣欣:有危機感就不...
    從樊勝美變身單親媽媽,這也是「中年危機」了?蔣欣:有危機感就不會呆在微胖界 作者:李洪波 2019-09-12 10:53   來源:半島晨報
  • 危機感真是個好東西,希望你我都能有
    我不是在開玩笑,全國各地失業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最常見的就是這種年關回家放個小長假,開年就直接告訴你被炒魷魚或者直接公司倒閉了的,真的是讓人沒有一點點防備。如果你是個「無學歷」、「無能力」、「無背景」的新職場三無人員,那麼淘汰掉你真的是分分鐘的事情,或者說你有幸得到了一份還算穩定的工作,卻沒有好好上進那麼這也將會成為你最大的隱患。
  • 職場「35歲現象」折射就業限制亂象
    在當前的常態化疫情防控情況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風險挑戰,「穩就業」事關億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如果再放眼未來疊加上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年輕勞動力緊缺問題,清理取消諸如「35歲現象」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已經成為更多人的期盼。
  • 人到中年,面對危機感,你準備好了嗎?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步入了中年。 人到了中年,危機感也隨之劇增。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一、經濟危機。 首先,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到一定年紀,年輕時候留下的身體隱患,基本這個時候就開始斷斷續續地顯露出來了。
  • 綠色和平40歲了:我們的目標是讓自己失業
    綠色和平生於1971年,今年40歲整了。從最開始反對美國在阿拉斯加的核試驗,到今天推動中國成為清潔的風電發展第一大國,綠色和平已經在世界4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開展活動。無論是讓美國和法國停止核實驗,還是可口可樂、麥當勞、蘋果等大公司出臺環保承諾,綠色和平走過的每一段路航行過的每一站,都離不開您的努力和幫助。
  • 蔣欣:如果有危機感,我不會一直在微胖界待著
    劇集講述了甄開放、歐陽嚴嚴、蕭晴三個發小的故事,步入中年的他們面對不同的危機、挑戰,彼此依靠、互相鼓勵。其中,蔣欣飾演的甄開放在劇裡面臨離婚又失業,成為獨自帶著女兒的單親媽媽,煩心事一籮筐。現實中未婚未育的蔣欣直言這次角色對她來說是一挑戰,不過說到「中年危機」,她則爽快回應,「如果有危機感的話,我也不會一直在微胖界裡待著。」比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