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場將死?前員工爆孫宇晨3大致命決策!

2021-01-08 答案

2019年5月21日,一枚叫渦輪網絡(VOL)的新幣在兩家知名現貨交易平臺-抹茶(MXC)、庫幣(Kucoin)上架,創始人陳志強大有來頭,他即是波場的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CTO)。

不僅如此,你若查看渦輪的核心團隊,你會發現都是波場的前核心技術團隊,這意味著波場的老員工似乎因為某種原因而出走。

這就得說起陳志強與前東家孫宇晨的關係了。

渦輪網絡創始人陳志強,同時也是波場前首席技術官及聯合創始人。

據《區塊客》媒體報導,陳志強在2017年8月加入波場,當時波場剛發完代幣,也就是正在進行ICO募資,不巧的是,當年遇上了幣圈94事件,中國發布了一則「嚴格禁止代幣ICO集資」的條文,讓許多項目聞風喪膽,當時,孫宇晨正巧去了美國。

陳志強回憶道,他經歷了波場工程編碼從無到有的過程,也經歷了開源、測試網上線、主網上線及收購BitTorrent,還有波場APP生態發展的各階段。可以說,如果沒有陳志強與波場第一批核心團隊的努力,波場不會有現在的聲望。

然而,陳志強卻與孫宇晨出現了分歧,據他聲稱,孫宇晨現在營運的波場,根本已經拋棄了初衷,現在的波場,早已不是原來的波場。

陳志強指出,有三大點足以讓現在的波場致命:

1. 不再去中心化:陳志強稱,在現行波場DPOS和超級代表節點中,投票的方式都太集中化,前27個SR節點擁有超過1.7億個TRX投票,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波場控制的。

2. 無法商業應用:陳志強稱,他親手建立了波場技術平臺,我當然知道真正的網際網路軟體目前無法在波場網絡中運行,波場的生態距離實際商業應用還差得遠,確實,相比以太坊之於智能合約的地位、瑞波幣在金融支付的發展,波場現行僅存在零星的商業配合,例如今年知名紳士網站某Hub宣布支持TRX支付,其餘還有支持孫宇晨另一品牌-陪我APP的支付,但除此之外,到還真沒見過更多的實際應用。

3. 偏離區塊鏈的初衷:區塊鏈的精神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但波場的代幣分發、超級代表、代碼開發,甚至是社區也都是集中化的,生態系統裡沒有多種聲音,而是變成了一種貨幣工具。

陳志強的說法,聽上去很像是區塊鏈狂熱技術宅的心聲,他在Medium寫道:「由於彼此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我選擇離開。」這一走,還順便帶走了波場的幾位老員工,包括波場的第二位核心開發者謝曉東,及負責DApp生態企劃的朱錦超等人。

截自孫宇晨微博

原以為僅是離職人員抱怨前公司的常規操作,但沒料的是,孫宇晨卻在微博上聲稱,陳志強等人式因為侵佔侵吞公款、收受賄賂及違反競業禁止、侵犯公司商業機密、智慧財產權等重大過失而被開除,而孫宇晨還打算訴諸司法機關處理,並在文末表示:「陳志強為技術部的普通幹部,非聯合創始人。」

弔詭的是,據網友比特幣藍少所述,波場去年明明還發布了一支主網上線的視頻,上臺介紹時明白的說了陳志強的聯合創始人身份。或許孫宇晨所言的「開除前」話中有話,暗示了陳志強在離職前可能已被降職一段時間,並喪失了初始團隊領導之一的地位。

陳志強回復孫宇晨開除言論(部分),截自南京區塊鏈。

對此,陳志強則在微信群中回復了他對孫宇晨言論的看法,字句中透露了一位初始老員工的心聲,想必是見證了波場的風風雨雨,才能寫得如此鉅細靡遺,而他也表示,對孫宇晨稱其為「技術部普通幹部」的說法難以接受。

針對孫宇晨的指控,陳志強表示將會聽從律師意見,以「誹謗」等罪名訴諸司法處理,等於正式與老東家徹底鬧翻了,但真相究竟如何,也只能等司法給予解答。

從波場離職後,陳志強沉寂了四個月,再拾初心,決定打造一個「新波場」-渦輪網絡,但與公鏈類的波場不同,渦輪網絡主打挖礦功能,因此會與比特幣、萊特幣更為接近,他想實現真正公開透明的投票,做到完全無人工幹預的鏈上操作與結算,並在代幣分配、經濟模型等全方面角度上實現過往波場的初衷-去中心化。

前東家與前員工的糾紛尚未完結,波場與新波場卻開始打對盤,就兩位創始人的身份來說也挺有意思,不僅是文科生V.S理科生的對決,也是幣圈營銷小王子V.S老實技術宅的對決。

誰的波場,才能走得最遠?誰的去中心化,才是真的去中心化?

相信中本聰也很好奇。

來源:coincle

相關焦點

  • 孫宇晨競拍巴菲特午餐內幕曝光:預算超支 花3天寫新聞稿
    要聞 孫宇晨競拍巴菲特午餐內幕曝光:預算超支 花3天寫新聞稿 2019年7月25日 07:54:44 智通財經網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晚點LatePost」,作者為劉泓君和張穎馨。3.與巴菲特午餐成交後,孫宇晨團隊花了3天時間準備新聞稿與確認萬無一失後,在社交媒體上連發18條關於巴菲特午餐的信息。4.巴菲特午餐註冊郵件顯示,雖然在舊金山的巴菲特午餐取消了,但原計劃於7月25日午餐後下午5點半到晚上10點在舊金山的餐後聚會照舊在外界質疑聲中,孫宇晨「因病」取消巴菲特午餐一事,正在持續發酵。
  • 「人民慈善家」孫宇晨
    這位網易前員工稱,在患有絕症情況下,親身經歷逼迫、算計、監視、陷害、威脅,甚至被保安趕出公司。網友們在等著網易丁磊發聲時,也在暗暗納悶,那個人怎麼還沒發聲?「孫遲但到」,孫宇晨最終還是來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吃瓜群眾們的心,也徹底放下來了。除了帶來熟悉的配方,孫宇晨還開展了「慈善大撒幣」,向207人掃碼轉帳。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幾乎都是大V。
  • 孫宇晨發推自證身處舊金山,疑似回應被邊控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孫宇晨在推特上發布了其在舊金山家中的圖片和視頻,疑似回應其被邊控傳聞。在7月23日凌晨宣布取消耗資456.7888萬美元拍下的與巴菲特的午餐會面後,波場TRON和陪我APP的創始人孫宇晨引來了新一波質疑。特別是,國內知名媒體財新報導稱,經其獨家確認,孫宇晨已被邊控。
  • 生命密碼解讀:從「北大才子」孫宇晨流年,看天價午餐靠譜不
    移動社交應用陪我APP創始人兼CEO,銳波創始人兼CEO,《財富自由革命之路》發起人,波場TRON基金會創始人。求助發出第二天(2月18日),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將為當事人趙宇提供總計1000萬元的支持計劃,要為見義勇為的趙宇先生伸張正義,並附上了詳細的補助方案。方案一出,網友們也隨之炸成兩派。
  • 員工培訓:如何制定以數據為依據的業務決策
    數據在員工培訓中的5大好處你不能簡單地利用LMS系統等培訓軟體來獲得收益。而需要定期查看數據,以不斷增強培訓,增強學員的能力並取得積極的成果。在員工培訓中使用數據至關重要,原因有幾個。這樣,他們將有效地吸收更多信息。3.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保留率許多沒有接受他們期望的職業培訓的員工傾向於加入另一家提供更好學習和發展機會的公司。
  • 波場2020年會:生態如何迎接本次史詩級爆發,如何把握機遇?
    波場TRON在2020年年底,新加坡時間2020年12月17日迎來了 BitTorrent X發布會、波場TRON2020年會,生態中支柱型DApp前來助陣,JUST、TRONSCAN、SUN、WINK 各大負責人齊聚一堂,究竟誰是波場TRON生態中的龍頭老大?誰又能抓住生態爆發中的新機遇?
  • 研究揭示導航波場觸發的液態金屬量子化軌道及金屬液滴追逐效應
    這種單一的導航波情形將液滴運動的驅動條件限制在一個很窄的區間內。為了突破傳統的流體導航波系統結構,也有研究通過調整液池的構造來改變液滴的運動,例如採用具有階梯高度的液池,或者控制容器進行旋轉等。然而這些方法均人為增加了系統結構的複雜度。因此,為了進一步擴展流體導航波理論及研究範疇,在尋找全新液滴運動模式的同時,應避免增加系統和控制的複雜程度。
  • 《決策的智慧》:領導人決策3大步驟,教你快速做一個正確的決策
    本書能夠幫助你睜大雙眼,理清思路,在洪水般的信息轟炸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最明智的決策。要明確決策的目標,首先對所處的情況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對於現狀的明確能夠評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比如要決定產品的促銷方案前,我們現在賣的怎麼樣,顧客人群是不是符合當初產品的預期,單次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不同包裝的產品是否按契合當初的場景設計。這一切都是基於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 Komosa新時代下 全球第一個波場智能合約營銷矩陣
    Komosa是全球分散生態系統的國際社會,也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波場智能合約營銷矩陣。這是一種自執行的智能合約 算法,可在一定條件下(矩陣營銷計劃)執行在社區成員之間分配合作夥伴獎 勵的功能。合同代碼是公開可用的。有關交易的信息始終可以在連結 https://tronscan.io上查看。
  • 【得得公告板】OKEx上線高級限價委託(Post Only, FOK, IOC)|3月12日
    鏈得得註:【得得公告板】整合每日各大交易所重要公告,行業變動以及重大政府公告。Liquid:變更槓桿交易的手續費體系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Liquid表示,從3月20日開始,變更槓桿交易的手續費體系,將「職位管理費」從1日1次變更為1日3次,追加約定合同價格0.2%的交易手續費。
  • 一個失誤致數名員工中毒送醫!電鍍企業危險性大
    一個失誤致數名員工中毒送醫!一個失誤,致數名員工中毒送醫10月3日19時許,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崖門環保產業園內華齊表面處理公司發生一起氣體中毒事件,造成8名員工不同程度中毒。
  • 孫宇晨怒了?自己種的韭菜怎麼能看著被別人割!提醒OKS風險極大
    一直只發廣告和項目進展的孫宇晨今天改變風格,居然發文做風險提示了!!針對網上流傳的孫老師收保護費的截圖,孫宇晨再次發文說是謠言!!!你覺得是嗎?
  • 地球不配我死 要死就死在火星上
    不久前,這個追科技的瘋子又創造了歷史。2015年12月21日,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將11顆衛星送入太空軌道後,一級火箭筆直地、穩穩地回到了地球表面,成功實現回收。此前,造價昂貴的火箭可是絕對的一次性消耗品。「歡迎回來,寶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