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1日,一枚叫渦輪網絡(VOL)的新幣在兩家知名現貨交易平臺-抹茶(MXC)、庫幣(Kucoin)上架,創始人陳志強大有來頭,他即是波場的前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CTO)。
不僅如此,你若查看渦輪的核心團隊,你會發現都是波場的前核心技術團隊,這意味著波場的老員工似乎因為某種原因而出走。
這就得說起陳志強與前東家孫宇晨的關係了。
渦輪網絡創始人陳志強,同時也是波場前首席技術官及聯合創始人。
據《區塊客》媒體報導,陳志強在2017年8月加入波場,當時波場剛發完代幣,也就是正在進行ICO募資,不巧的是,當年遇上了幣圈94事件,中國發布了一則「嚴格禁止代幣ICO集資」的條文,讓許多項目聞風喪膽,當時,孫宇晨正巧去了美國。
陳志強回憶道,他經歷了波場工程編碼從無到有的過程,也經歷了開源、測試網上線、主網上線及收購BitTorrent,還有波場APP生態發展的各階段。可以說,如果沒有陳志強與波場第一批核心團隊的努力,波場不會有現在的聲望。
然而,陳志強卻與孫宇晨出現了分歧,據他聲稱,孫宇晨現在營運的波場,根本已經拋棄了初衷,現在的波場,早已不是原來的波場。
陳志強指出,有三大點足以讓現在的波場致命:
1. 不再去中心化:陳志強稱,在現行波場DPOS和超級代表節點中,投票的方式都太集中化,前27個SR節點擁有超過1.7億個TRX投票,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波場控制的。
2. 無法商業應用:陳志強稱,他親手建立了波場技術平臺,我當然知道真正的網際網路軟體目前無法在波場網絡中運行,波場的生態距離實際商業應用還差得遠,確實,相比以太坊之於智能合約的地位、瑞波幣在金融支付的發展,波場現行僅存在零星的商業配合,例如今年知名紳士網站某Hub宣布支持TRX支付,其餘還有支持孫宇晨另一品牌-陪我APP的支付,但除此之外,到還真沒見過更多的實際應用。
3. 偏離區塊鏈的初衷:區塊鏈的精神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但波場的代幣分發、超級代表、代碼開發,甚至是社區也都是集中化的,生態系統裡沒有多種聲音,而是變成了一種貨幣工具。
陳志強的說法,聽上去很像是區塊鏈狂熱技術宅的心聲,他在Medium寫道:「由於彼此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我選擇離開。」這一走,還順便帶走了波場的幾位老員工,包括波場的第二位核心開發者謝曉東,及負責DApp生態企劃的朱錦超等人。
截自孫宇晨微博
原以為僅是離職人員抱怨前公司的常規操作,但沒料的是,孫宇晨卻在微博上聲稱,陳志強等人式因為侵佔侵吞公款、收受賄賂及違反競業禁止、侵犯公司商業機密、智慧財產權等重大過失而被開除,而孫宇晨還打算訴諸司法機關處理,並在文末表示:「陳志強為技術部的普通幹部,非聯合創始人。」
弔詭的是,據網友比特幣藍少所述,波場去年明明還發布了一支主網上線的視頻,上臺介紹時明白的說了陳志強的聯合創始人身份。或許孫宇晨所言的「開除前」話中有話,暗示了陳志強在離職前可能已被降職一段時間,並喪失了初始團隊領導之一的地位。
陳志強回復孫宇晨開除言論(部分),截自南京區塊鏈。
對此,陳志強則在微信群中回復了他對孫宇晨言論的看法,字句中透露了一位初始老員工的心聲,想必是見證了波場的風風雨雨,才能寫得如此鉅細靡遺,而他也表示,對孫宇晨稱其為「技術部普通幹部」的說法難以接受。
針對孫宇晨的指控,陳志強表示將會聽從律師意見,以「誹謗」等罪名訴諸司法處理,等於正式與老東家徹底鬧翻了,但真相究竟如何,也只能等司法給予解答。
從波場離職後,陳志強沉寂了四個月,再拾初心,決定打造一個「新波場」-渦輪網絡,但與公鏈類的波場不同,渦輪網絡主打挖礦功能,因此會與比特幣、萊特幣更為接近,他想實現真正公開透明的投票,做到完全無人工幹預的鏈上操作與結算,並在代幣分配、經濟模型等全方面角度上實現過往波場的初衷-去中心化。
前東家與前員工的糾紛尚未完結,波場與新波場卻開始打對盤,就兩位創始人的身份來說也挺有意思,不僅是文科生V.S理科生的對決,也是幣圈營銷小王子V.S老實技術宅的對決。
誰的波場,才能走得最遠?誰的去中心化,才是真的去中心化?
相信中本聰也很好奇。
來源:coin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