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的智慧》:領導人決策3大步驟,教你快速做一個正確的決策

2020-12-05 第一管理學派

生活就是由一系列決策組成的。每天,我們都會面對海量信息的轟炸,並且不得不做出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決策。例如,找什麼工作?做哪類投資?採取何種治療方式?那麼,在這個「專家」雲集的時代,我們又該相信誰?如何確定這些信息的可靠性?如何避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錯誤決策?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要推薦給大家的是《決策的智慧》,作者是諾瑞納赫茲。這不是一本關於決策的通識理論書,而是重於日常實踐和一些商業決策的書,本書是關於生活和商業中的:決策的思路、資源分配以及實施執行。本書能夠幫助你睜大雙眼,理清思路,在洪水般的信息轟炸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本書的核心內容:

一、理清思路

二、資源配給

三、在辨析中實踐

一、理清思路

我們首要明確的就是我們決策的目標是什麼,這一步不但十分重要而且一旦搞錯,全盤皆輸。

就像南轅北轍,方向選錯了,資源配置的再好,實施的再完美,只能錯的更離譜。要明確決策的目標,首先對所處的情況要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對於現狀的明確能夠評估事情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比如要決定產品的促銷方案前,我們現在賣的怎麼樣,顧客人群是不是符合當初產品的預期,單次購買行為是什麼樣的,不同包裝的產品是否按契合當初的場景設計。這一切都是基於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從另一方面,涉及個人的決策,比如換工作,換一個地點租房,要不要今年結婚,也要對之前和之後的情況做一個比較客觀的(個人自己評估,客觀是要特別注意的,如果可能的話儘量找別人提供些反饋)描述才好。在此基礎上,指導決策的相關任務。並反覆思考決策的最終目標。

接下來,反思自己的態度,要達到決策的目的,自己是處於一個什麼位置,靜下心來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個:這是我想的還是我必須的;第二個:我關於這個決策的義務是虛構的麼。

問題,是獲得正確答案的第一步,也是自省的絕佳工具,正如一句名言:問題創造現實。比如你在忙著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時,領導臨時增加了一個看似緊急的任務,緊接著決策就來了,是做手頭的還是切換到新任務?我對於衝突的業務是強制唯一的麼?還是只是巧合我被看見了?做了這個任務,我手頭的工作是將會發生什麼變化,我對於新任務是想做還是必須做?對於新任務,我可以授權別人做,轉移義務麼?

當決策的目標和反思完成後,繼續留下來的決策任務就是我們要認真對待的,在最後一點, 我們可以閉上眼睛,提醒自己,我已經明確了目的並確認這是我們要完成的一項任務。我們明確了我們的目標,而且大致清楚能為這個目標需要付出多少思考和分析。

二、資源配給

到了做決定時,我們是一邊投入資源,包括資金、時間、精力等等。一邊是產出決策。首先在資源投入的時候,要明確資源與決策價值相關,可以參照「百分之一」法則,即決策的投入為決策價值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決策使用的資源要與決策的價值為強相關

回想自己的生活中,經常會有兩個甚至多個決策,比如前一陣,要買手機貼膜和自行車,決策時間真的是差不多。因為經常我們是以任務為單位,買手機殼和買自行車都是任務,而且可能還因為手機殼能保護手機從而不自然的提高這項決策的價值,其實手機殼和摔手機沒有啥強相關。

這也就說到了資源配給的第二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決策的價值到底怎麼衡量才較準確。實際上,很多事情是可以使用價值衡量的,有時是處於標準的混亂,有時是由於道德的尷尬,造成我們無法正確的判斷。從而也無法做出理性的決策。

在資源價值體系建立了之後,我們有時會發現,決策就像一個函數,在不同的參數下回有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往往都有決策臨界點這麼一回事。

比如說我身寬體胖,想買個遊泳卡,在家門口有兩家,在其他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家是年卡10000元,另一家是次卡3000元30次。這裡我就要評估下我一周能去幾次,並算出邊界值,當一年能去100次以上,選擇年卡這家比較合適;如果一周只能去1次,還是次卡划算的多。這裡的100次為臨界值。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反思不要孤注一擲,比如一咬牙一跺腳,這1年我加強鍛鍊,每周去遊兩次,一年104次,我買年卡。實際想想,一年這麼多假期,總有一些時候不能去的,再加上有生病和實在無法避開的事情,實際上一個沒有鍛鍊習慣的起點開始,不要一下偏激的認為能夠馬上改變,或者盼望著藉由外因強迫自己去改變, 偏激的去做決定。

最後,在資源的配給上不要忽略機會成本,就是說錢花在健身卡上可能就沒有錢去旅遊了; 報了繪畫課就沒法還一起上舞蹈課。為了衡量機會成本,可以從NPV、概率、平衡性及帕累託做分析,比如帕累託在生活中其實還是很多地方用得到的,這個定律說的是可能20%的分類帶來了80%的效果,比如你20%的工作創造了80%的價值;你花錢20%的費用帶來了80%的體驗等等。優先處理能夠帶來更多改變和價值的事情和做決定是一個道理。

三、在辨析中實踐

在資源與思路明確後,我們就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決策,來達到我們的要求,同時由於對失敗或者損失的恐懼,和個人本身的頑固偏見的原因,我們依然會犯很多錯誤。

需要避免的幾個陷阱是:

(1) 好理由陷阱:有時,充足的理由並不是開展行動的好理由。比如哈姆雷特中家族的世仇,雖然是不能再正義的理由了,但是不停的復仇這個決策實在是個很爛的選擇。或許人就是這樣,也就更顯得反思和脫出類似想法的可貴。

(2) 非黑即白陷阱:一件事情或一個人,往往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不是好就是壞,在不同維度,不同領域有的是你認同的有的則不然,不要輕易給人貼標籤。

(3) 變化來自變量:當有事情變化了,一般來講,尋找變量是一個科學有效的辦法,而不是主主觀的進行歸因。我們出於為了讓自己更加安心,經常把各種假想的沒有經過驗證的理由作為變化的解釋。其實一件事的成因和相關項有很多,要格外警惕自己的邏輯和解釋。

要做思維的主導者,一定要注意減少偏見的影響。偏見源於隔離。當我們走進別人的生活, 意識到他們同我們有一樣的需求、願望和價值時,我們可能會更加體恤他們。政治領導者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們有時候會刻意拉開不同集團之間的距離,以便減少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從而減弱那種人道主義的博愛情懷。阿道夫希特勒當年正是這樣,使猶太人、吉卜賽人和同性戀集團不相往來,互不了解。一旦這種人道主義情懷被減弱,憎恨和殺戮則更加容易。

決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收集和利用信息的過程。其中信息的價值可見一斑,它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 愉悅價值或娛樂價值;長期的教育意義;

2. 改變人們行為的能力;

3. 就決策而言,當信息改變了我們的決策時,它的主要價值就突顯出來;

4. 當即將獲取更好的信息時,如果可以,延緩做決策,或者將昂貴的分析延緩進行。

總結

我們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盲目地接受「專家」的意見或建議,更不能天真地認為他們的意見都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從源頭更多地收集信息,保持開放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洞察力、控制力與決斷力,這樣在面對高風險決策時,才能夠控制決策的過程,清醒地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

相關焦點

  • 職場中如何做出科學的決策?四個步驟讓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今天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如何決策,人的一生中其實沒幾次機會可以做決策,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循規蹈矩的常人,並非開拓者。在職場中,老闆給你一個任務,你下意識的便會根據前人的經驗,或者自己之前的習慣進行操作。這個並不是決策,兩個東西一個質量好,另一個質量差,你選擇了質量好的這也不是決策。真正的決策是面對無法辨別優劣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可是我們生活中大多都是按部就班,讓幹啥就幹啥,也很少會思考是否有其他不同以往的選擇。
  • 陳春花:理性決策的7個步驟
    我們要有科學的態度,實際上要有兩個態度,一個是要有自然科學的態度,以事實、以數據、以真理說話,還有一個叫社會科學的態度,以本質、以人性去說話,沒有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決策就很難有效,所以重大決策一定要理性決策。理性決策怎麼做?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訓練自己掌握理性決策的步驟,一旦這些步驟成為你的思維習慣,你也就具有了理性決策的能力。
  • 數據分析過程:制定決策的5個步驟
    編輯導語:隨著大數據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收集數據並且進行數據分析,分析過後利用得到的數據制定相應的決策。那麼,制定決策的這個過程應該如何去做呢?本文作者為我們總結了五個步驟,幫助我們完成數據分析、制定決策方案。
  • 彼得·德魯克:人事決策遵循的5個步驟
    總的來說,他們做出的決策,平均成功率不超過33.3%,最多有l/3的決策是正確的,l/3沒什麼效果,還有l/3徹底失敗。 雖然人事決策的平均成功率不高,但也有一些管理者的人事決策做得近乎完美。在「珍珠港」事件發生時,美國軍隊裡的各個將領都已經超出服役年齡。
  • 一張表格教你輕鬆做出正確決策!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決策,小到午飯吃什麼,買什麼衣服,看什麼電影,大到在哪個城市成家立業,選擇什麼樣的職業規劃,購買什麼樣的房子。遇到需要決策的事,我們要麼不選擇,抱著「橋到船頭自然直」的心態,任其發展;要麼按照經驗主義,草率做出選擇;要麼做了慎重考慮,到頭來卻發現選擇是錯的……都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到底怎麼樣才能更好地做出正確的決策呢?
  • 智慧城市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
    建設城市綜合管控中心,是大數據時代下進行城市管理的重要轉型,可視化指揮決策系統是進行信息資源整合與展示、城市運行態勢監控、城市應急協同聯動指揮、輔助領導決策的核心平臺。  數字冰雹智慧城市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面向政府職能部門大屏可視化環境,具備優秀的大數據顯示性能以及多機協同管理機制,可良好支持大屏、多屏、超大解析度等顯示情景。
  • 如何利用「心口不一」做出正確決策?教你讀懂「態度攻略」
    比如之前看到的一個故事,有兩位媽媽帶著上幼兒園的兒子在小區的花園裡玩耍,兩位小朋友不小心起了爭執,這時候A媽媽說:「你看你兒子,都把我兒子弄傷了,你們是怎麼教孩子的?不知道小孩子受傷是很嚴重的事情嗎?」B媽媽的兒子也受了傷,聽到別人對兒子的呵斥,她立馬站出來維護兒子,把挨罵的話全部頂回去。
  • 管理基本功:決策的過程
    我們理解,決策就是對組織未來實踐的方向、目標、原則和方法所作決定的過程,包括識別問題、,確定標準,分析權重等一系列環節。識別問題決策制定過程對於一個存在的問題,或更具體一些,存在著現實與期望狀態之間的差別,問題識別是主觀的,並且,那些不正確的,完美地解決了錯誤問題的管理者,與那些不能識別正確問題或沒有採取行動的管理者幹得一樣差。
  • 群體決策的困境:聰明人何以做出愚蠢決策
    的確,相較於獨自決策,群體決策看起來更為典型。理由很多。首先,較之於獨自決策,集體的努力賦予了最終決策較大的合法性。其次,這為領導人提供了一種政治掩飾的措施,如果其他人都「籤署了」導致慘敗結果的某項決策,那麼他們也不會受到公開批評。第三,群體決策確保(至少在原則上)第一決策者充分接受大量不同的意見以及可能不同意的意見,如此,領導作出決策時就不太可能無視所有可利用的事實。
  • 拆書悅讀|理性決策的六個步驟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姑娘,每個節點都能做出理性的決策,在堅持付出中總能收穫到好的結果。所謂理性的決策是通過嚴謹的邏輯、精細的分析、充分的資料論證而做出來的,不是憑藉感覺或經驗而得來的。理性決策有以下六個步驟:1.識別和確定問題;當現實和理想之間存在差異時,問題就出現了;2.確定決策標準,當明確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對自己重要的,標準也就明確了;3.評估標準,標準可以很多,但是在決策中也有重要程度和先後順序;4.制定備選方案,有備選才有最佳選擇;5.評估方案,通過賦值可以找到最佳方案;6.選擇得分最高的方案。
  • 中飯商學‖領導決策的程序與原則
    目標是由總目標、子目標、二級子目標從總到分、從上到下組成的一個有層次的目標體系,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系統。大文豪託爾斯泰說:「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
  • 智慧氣象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
    產品概述  數字冰雹智慧氣象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面向氣象監管部門大屏可視化環境,具備優秀的大數據顯示性能以及多機協同管理機制,支持大屏、多屏、超大解析度等顯示情景。  支持整合氣象監管相關部門現有數據資源,覆蓋氣象管理各領域,憑藉先進的人機互動方式,實現氣象日常監測、氣象災害監測、氣象災害事件復現等多種功能,可廣泛應用於數據監測、分析研判、展示匯報等場景。
  • 《對賭》:避免2個認知偏見,學會3個決策方法,幫你提高決策水平
    自己的底牌有百分之幾的概率可以打過對手,下一張公共牌有百分之幾的可能,幫你組成厲害的牌型,這些就是概率。對手在拿牌下注時的種種表現,有百分之幾的可能是真的拿到了大牌,又有百分之幾可能是在虛張聲勢,這也是概率。各種概率組合起來,就會成為你在做判斷、做決策時的依據。
  • 決策:神經元眾包的作用
    面對矛盾的事實和觀點,當需要解決一個複雜的問題時,人們常常難以決定最好的解決方法。在人類社會中,我們最終依賴兩種決策方法:我們可以遵循多數人的意願,或者可以將決策任務委託給領導者,從而將所有討論(和責任)留給這個人。 神經科學家問:這在腦細胞水平上如何起作用?如果您的大腦必須做出決定,那麼您的單個神經元如何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他們使用「多數機制」嗎?
  • 黃光裕決策之道回顧與總結: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所謂黃氏風格的企業決策之道,有以下四個特點:快速:這主要是由於連鎖行業零售行業的特點決定的。黃光裕強調管理決策集中,經營決策分散。探索:試錯與糾錯,有些決策,以黃光裕為首的國美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中國無國際大型家電連鎖,中國國情又與歐美日不同,因此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創新和摸索成為決策特點)。創新:很多做法因為無外國先例,黃光裕只能一路摸索。與製造廠商不同,超級連鎖是一個開放的經營系統,受外界影響非常大,不可控因素多且地域寬廣。
  • 智慧樹《商業倫理與東西方決策智慧》2019最新答案學習指南
    幫助學生樹立現代經營的倫理意識,提升學生在複雜條件下的倫理決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商業倫理素養,體悟東方智慧的美妙!1【判斷題】所謂的 金融危機, 實際上 是商業倫理危機 。2【單選題】我們一般把道德和倫理的關係理解為 ( )3【判斷題】倫理學的底線是法律。
  • AI幫你做決策
    英雄聯盟是一個需要默契團隊配合的多人對戰遊戲。在瞬息萬變的戰鬥中,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非常重要。最近,數據分析師 Philip Osborne 提出了一種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英雄聯盟中團隊決策水平的方法,並將其開源。該方法不僅參考了大量真實遊戲的統計結果,也將當前玩家的偏好計算在內。
  • 數字冰雹智慧司法 大屏可視化決策系統產品白皮書
    產品概述數字冰雹智慧司法可視化決策系統,支持整合司法各部門現有信息系統的數據資源,覆蓋「一個統籌、四大職能」等各個工作領域,憑藉先進的人機互動方式,實現司法綜合態勢監測、司法行政監測、刑事執行監測、公共法律服務監測、綜合保障監測等多種功能。
  • 只有完全理性,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嗎?
    他仍然做得了數學題,但是卻無法做決策——特別是社交相關的決策。蓋吉失去的那部分大腦位於前額葉皮層,是參與許多高級功能的腦區——這其中就包括決策、推理與情感等功能。Phineas Gage決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理性與情感的雙重影響。提到情感、情緒,人們通常只看到它對決策的負面影響,認為只有絕對的理性才能做出完美的決策。
  • 科學決策的非科學性
    預告:暗智能九期將於12月23日啟動人們普遍認為,人生是由一系列的選擇構成,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地做著各種各樣的決策,這一系列的決策最終成就了你。現代科學也認可決策的重要性。無論是行為學、概率論、博弈論、統計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都為「科學決策」提供了理論或工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