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園股份會不會成為中國LVMH?
作 者丨譚市知
圖片:網絡
上海豫園,是一座明代古典園林,是一處老字號雲集的中式商圈,是一個遊客到了上海必到的旅遊景點;同時,豫園又是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三十年發展的「老八股」,是到今天營業收入近430億元的消費企業,是志向成為全球一流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的A股上市公司——豫園股份(600655.SH)。
同樣的豫園,不同的含義。
當豫園突破空間限制、愈發活躍在消費者的視野中時,人們對於豫園的理解和定義一次一次地被更替、被刷新,豫園似乎總是在變,她似乎已不是人們印象中的那個豫園了。
一些年紀大的本地人還習慣用軟軟糯糯的上海話把這裡叫作「城隍廟」,豫園只是「城隍廟」(區域)裡的一座古典園林。這裡是上海最早的市中心,也叫「老城廂」。當外灘還是一片灘涂時,豫園一帶或者說「城隍廟」早已是商鋪林立、人聲鼎沸的商業所在了。
不過,更多的上海人已經不再把這兒叫做「城隍廟」了。他們眼裡的豫園是海派文化的聚集地,是一年到頭都摩肩接踵的熱鬧商圈,更是遊客到上海必到的旅遊景點。豫園的五香豆、梨膏糖、小籠包、小商品……早已成為人們最熟悉的上海標籤。
而這背後,能讓豫園取代「城隍廟」、成為上海商業文化地標的,是一家公司——豫園股份。
上世紀50年代,上海城隍廟一帶的商店實行了公私合營,「豫園商場」就此誕生。1987年11月25日,「豫園商場」批准成為上海商業系統第一家股份制企業。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市集中交易,彼時的「豫園商場」成為第一批上市的「老八股」之一,並獲得了「中華商業第一股」的美譽。1992年5月,「豫園商場」經歷重組成了「豫園商城」,商業設施從1.8萬平方增至10萬平方,形成了如今家喻戶曉的上海豫園。
就這樣,「豫園商城」經歷了10年發展後,迎來了一個新的夥伴——復星。2002年11月,經財政部批准,復星以股權轉讓的形式,獲得了「豫園商城」20%股份,並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在這之後的豫園,因為注入了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優勢,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公司也從一家以本地業務為主的商業企業,逐步成長為一個聚焦家庭快樂消費產業的全球化集團。
因此,2017年「豫園商城」正式更名為「豫園股份」。2018年7月,「豫園股份」又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復星將旗下諸多產業注入並成為了「豫園股份」的控股股東。作為復星快樂板塊的旗艦平臺,「豫園股份」再度揚帆起航。
「老城廂」孵出金蛋了?
一家公司脫胎於一處商圈,也成就了一處商圈。在不少個人投資者眼中,這個名叫「豫園」的老城廂商圈似乎就可以等同於豫園股份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既有的印象,限制了人們對於豫園股份業務布局、業績增長和發展空間的想像。
據剛剛發布的2019年豫園股份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9.12億元,同比增加26.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08億元,同比增加5.8%。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74.33億元,同比增長19.5%。公司毛利率持續改善,綜合毛利率提升0.7個百分點至21.8%,運營效果顯著提升。
豫園股份向全體股東按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9元(含稅),再創新高。
顯然,這份讓人眼前一亮的業績成績單,絕非一個小小的商圈可以交出的。
豫園何以能創造如此佳績?難道這小小10萬平米「老城廂」商圈裡,真能孵出金蛋不成?
事實上,豫園早已不再僅僅是30年前那個商場。
經過30年的進化、蛻變,如今的豫園股份已然是一家全球化的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形成多個產業集群,業務布局涵蓋中國、亞洲、歐洲等地,業務涵蓋珠寶飾品、文化商業、餐飲食品、中醫健康、房地產開發等多個領域。
尤其是近一年多重組完成之後,豫園股份的發展也按下了「快進鍵」:
豫園商圈啟動改造重塑,更中國、更時尚;重慶、昆明、珠海等一系列城市產業地標相繼落地,豫園的輻射越來越廣;IGI、DJULA、海鷗手錶、上海手錶、如意情等一批國內外著名品牌加入豫園股份大家庭,產業鏈進一步夯實、產品矩陣越來越完善……
2019年11月,在豫園股份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一年之際,中信證券研究部發布了對豫園股份的投資價值分析報告。報告稱,復星「快樂生態旗艦地位」預計將為豫園股份帶來更多拓展機遇,藉助復星集團資源和自身主業積累,公司將在商業文化零售領域積極投資布局,培育新的業績增長點。
三十而立,厚積薄發
2020年是豫園股份上市的第30年。都說要三十而立,那豫園未來的路要怎麼走?
在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看來,未來的中國將迎來三股巨大的浪潮:文化紅利、產城融合和產業C2M。徐曉亮在年度業績線上交流會上表示,這三股巨浪的背後,所蘊含的機會恰恰是豫園堅定貫徹的「1+1+1」戰略,即「家庭快樂消費產業」+「城市產業地標」+「線上線下會員平臺」。
順應三股時代巨浪,錨定「1+1+1」戰略,今天的豫園股份更明確了未來要打的三大戰役:堅持「內生、外延、整合」發展,升級豫園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群;充分結合豫園產業集群優勢,繼續推動產城融合;依託「東家」,全力推進豫園線上線下會員生態平臺建設。
在徐曉亮的2020新年致辭中講到,「豫園已經站在了『時代』這個巨人的肩上,應當厚積薄發了!」
第一股巨浪——文化紅利
2019年12月14日,豫園迎來了一位大咖級人物——故宮博物院前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這位著名的網紅院長親自來豫園傳經授寶,他講課的海上梨園則是座無虛席。
而在這之前,2019年的暑假,豫園商城的華寶樓頻頻可以見到身著漢服的年輕人,他們或是兩兩結伴,或是三五成群。國漫代表「魔道祖師」動畫主題快閃店落戶在了豫園商圈,這些年輕人便是扮作國漫作品《魔道祖師》中的人物形象。他們毫不吝嗇地消費著「魔道祖師」同款產品,年長者直呼「看不懂」,這些年輕人卻旁若無人、自得其樂。
無疑,在這些年輕人心裡,如此便是快樂的。
種種現象表明,人們對於快樂的定義和需求上的轉變來自於中華文化復興的時代背景。
當經濟基礎已經具備之後,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年輕一代,對於中國的文化,從骨子裡是自信的。一股文化紅利的浪潮正滾滾而來。
豫園股份要做的正是迎接這股文化紅利的浪潮,而國潮文化特色的好產品則是把握浪潮的根本。
在2019年,豫園股份圍繞國潮文化進行全方位的產業升級,並聚焦消費產業加速外延擴張,為全球家庭提供好產品和好服務。
以豫園股份2019年年報中珠寶時尚板塊的業績為例,2019年珠寶時尚實現淨利潤4.92億元,實現大幅增長;銷售終端數增幅超過30%,達到2759個。數據的背後正是對於文化紅利的把握和對國潮文化的最新詮釋:老廟黃金以古法工藝創新推出三期「古韻金」系列產品,與國際知名人士合作推出「老廟×萬寶寶」系列和「老廟×麥玲玲」系列成爆款產品;亞一珠寶則推出了更中國的「五愛」主題新品。
「2019年老廟基於文化和消費者的需求,推出了『古韻金』系列,獲得了5億元單系列的銷售業績。」在本次線上業績發布交流會上,豫園股份總裁黃震表示,「古韻金」系列在2019年老廟銷售佔比達到2.5%,這也刷新了老廟新品推廣首年銷售佔比紀錄。
「我們也會秉持這樣的開發邏輯,結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結合文化底蘊,同時提升我們的設計能力。」黃震說,2019年豫園股份旗下的珠寶時尚板塊與知名設計師合作,加強了內部的設計能力;2020年,將嘗試新的做法,搭建設計師平臺,運用整個業界甚至業外設計師的力量,為產品賦能,提升產品競爭力。
而在文化商業、文化餐飲等業務板塊,豫園股份與故宮、敦煌、騰訊旗下「王者榮耀」等知名文化IP合作,打造沉浸式國潮文化體驗;大家耳熟能詳的綠波廊、春風松月樓等餐飲店鋪先後完成內部環境、產品、服務等全方位的升級,松鶴樓麵館、上海老飯店也相繼開出新連鎖店。
這些都是2019年豫園股份順應文化紅利浪潮,聚焦「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進行產業品牌煥新、豐富好產品組合的亮點。
豫園股份聯席總裁石琨表示,豫園有非常強的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演繹的基因,擁有16家老字號品牌,其中,歷史最悠久的老字號品牌松鶴樓有260年以上的歷史。「所以,我們當然希望把這些歷史非常悠久的中華老字號打造成為全國性,甚至世界性的潮流品牌、時尚品牌。」
石琨稱,這既是文化初衷,也是非常重要的經濟考慮。「用品牌重塑、產品重塑、消費者創新連結的三段論方法,對每個老字號進行創新的開發和運營。」
第二股巨浪——產城融合
豫園股份所看到的第二股時代浪潮是產城融合。
今天,房地產業「高周轉」的模式雖已成為過去式,但中國城鎮化的步伐卻並沒有停滯。
中國的許多城市,仍然具有發展的巨大潛能。而與過去不同的是,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動力將來自於產業,來自於產業和城市的融合。
2019年8月25日,位於武漢百年商業老街——漢正街中央服務區的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驚豔揭幕。這是豫園股份推進產城融合,著力打造的城市產業地標之一。
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服裝系的鄭國慶,是ZAA&FRIENDS品牌的創始人,也是加入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YFD孵化器」的一位原創設計師。他說,做一個服裝設計師很難。在做第一件衣服時,鄭國慶為了達到滿意的效果,花了整整4個月找料子,換了20多家印花工廠。
直到雲尚孵化器的出現,讓鄭國慶的設計師之路才終於變得輕鬆起來。
「YFD孵化器」為原創設計師提供從設計到面料選擇,再到成衣製作,甚至到推廣銷售等多環節、全方位的協助。在孵化器團隊的協助下,像鄭國慶這樣的年輕設計師能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於完成自己的設計。
目前,雲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已經吸引了國內外千餘名原創設計師入駐,並且經過孵化,已有60餘名原創設計師擁有了自己的店鋪。
孵化器不過是雲尚產業發展集團其中一項產業服務,而一件衣服的背後則是一條產業鏈,將設計師、消費者、製造商、貿易商無縫連接在一起,以場景開發、資產管理與產業運營三大能力,構建「時尚+」產業新生態。
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匯聚,產城高度融合的發展才能保持城市長久的生命力。豫園股份在精耕存量項目的同時,還在著力拓展產城融合模式新項目。
如旗下復地產業發展集團,在2019年就成功獲取了長春卡倫湖項目、昆明雙塔片區項目、天津濱海高鐵東項目、重慶中央公園項目、南通如東項目、珠海鬥門項目6個新的城市產業地標項目。其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珠海鬥門項目,規劃引入豫園股份的眾多中華老字號資源,並匹配先進運營理念,著力在嶺南打造一個全新的城市文化地標。
第三股巨浪——產業C2M
如果說,文化紅利和產城融合更多是基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那麼第三股浪潮——產業C2M,則是足以席捲全球的一股巨浪。
2019年,豫園股份完成了對國內領先的東方美學生活方式線上平臺東家APP的控股。
「東家」自2015年成立,已吸引近萬名中國傳統工藝匠人入駐,並累計數百萬會員。發展至今,東家已舉辦了許多帶有「東方美學生活方式」的線上線下活動,如線上的春茶季、景瓷周、盤串節、茶器節、開窯節、紫砂周、扇子節、東家春拍、東家秋拍、翡翠玉器節、傳家節等等,還有線下的中國匠人大會、壺碟會等。這些都已成為了文化愛好者必來打卡的慣例。
▲東家春茶季
在當今的時代,得用戶者得市場。而將用戶發展成為會員,並為會員提供一個高黏性、強互動的平臺,則是所有企業破局的必由選擇。
2019年,豫園股份會員規模超過800萬,同比增長超103%;消費會員同比增長超136%;實現會員復購超過5億元。更近一步,豫園股份正抓緊通過數據中臺建設,推動構建以「東家」為依託的豫園線上線下會員平臺,實現公司旗下各產業、產發集團會員系統打通和黏性的持續提升。
與此同時,2020年豫園股份還在謀劃推出會員分層運營項目,尤其針對高端會員進行專項運營,持續引導其為公司業務發展創造更顯著的價值。
「通過東家的深厚文化產業積累和豐富的會員運營方法,打造出一個匯得攏、黏得牢、打得通的豫園數位化會員生態。」徐曉亮董事長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
「我相信,當豫園錨定住『1+1+1』戰略,將三大戰役堅定地打下去,我們的前途將一片光明。」徐曉亮說。
「內生、外延、整合」
多管齊下加速產業發展
自從加入復星大家庭之後,豫園股份也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復星家族在投資方面的強大基因,「產業運營+產業投資」雙輪驅動,成為了公司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而在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之後,豫園股份在投資收購方面更可謂動作頻頻:
2019年11月,隨著海鷗手錶的加入,豫園股份旗下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已增至16家。歷史上,海鷗手錶曾創造過中國表業許許多多個第一:中國第一隻手錶、中國第一隻出口手錶、中國第一塊獲得國際金獎的手錶……
而在此之前,豫園股份已控股收購了上海表業,國民腕錶——「上海」、「海鷗」雙品牌戰略格局由此形成。
海鷗牌和上海牌的入駐,不僅符合豫園快樂時尚產業布局的思路,也順應了國民腕錶品牌復興、傳統文化潮流回歸的消費趨勢。一張打造國民腕錶「中國芯」的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同樣在珠寶時尚板塊,2019年2月,豫園股份宣布已完成收購總部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的Internatio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國際寶石學院)80%股權交割,加快在鑽石產業的行業深耕和全球布局;2020年3月20日,豫園股份完成對法國輕奢設計師珠寶品牌DJULA的收購,有效補充了豫園珠寶時尚板塊中輕奢品牌的產品矩陣。
在餐飲食品板塊,2019年7月,豫園股份收購了如意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意情是一家主營鮮品食用菌的研發、工廠化培植及銷售的企業,豫園大食品產業集群規模在完成收購之後顯著提升。
此外,隨著寵物在家庭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2019年8月,豫園股份還正式宣布對國內寵物行業一站式服務平臺「愛寵醫生」進行戰略投資,進一步進軍寵物行業。此前,豫園股份便已在美麗健康業務下設立寵物事業部,開始了對寵物行業的布局,已成為知名寵物處方糧品牌希爾思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經銷商。
在線上業績發布交流會中,石琨強調,在投資併購和整合發展中,豫園股份堅持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價值投資,強調合適的收購、積極的建設,buy&build的理念。「所有的投資併購,都和現有產業賽道之間的強化發展、力爭行業數一數二,形成好的協同和關聯。」
升級、加速豫園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群的發展,這是機遇之下豫園股份的最關鍵行動點。只有通過「內生、外延、整合」發展,不斷擴大好產品矩陣、豐富好產品組合,才能實現良好的品牌互動和資源互補,方能使豫園股份在時代的浪潮中始終揚帆直上、踏浪而行。
發展的基石是「人」
從曾經的「中華商業第一股」到如今驚豔資本市場的家庭快樂消費產業集團,30年來,探究豫園股份發展的一大基石,只有一個答案——「人」。
2019年12月27日,豫園股份發布公告稱,經董事會決議,選舉徐曉亮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董事長、選舉朱立新、龔平為公司第十屆董事會副董事長。董事長分別提名聘任黃震、石琨為公司總裁和聯席總裁。豫園股份完成了核心經營團隊的新老班子交替。
從履歷上看,新任總裁黃震曾長期服務於上海家化,有著豐富的消費行業管理運營經驗。他於2017年加入豫園股份擔任副總裁,豫園股份的珠寶時尚板塊近年來交出的亮眼答卷則是出自他手。
新任聯席總裁石琨出生於1980年,是復星體系培養的年輕經理人。他不僅擁有良好的國際化視野,而且在投資併購領域及老字號運營領域同樣頗有建樹。
總體來看,新管理層的平均年齡更加年輕化,這對於一個在升級轉型期的企業來說,無疑意味著更加強有力的驅動。
如今,豫園股份的產業版圖不斷擴大,吸引著大量在產業運營和投資併購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市場化專業人才加入,人才結構也在持續優化中。
2019年,豫園股份再次推出股權激勵計劃,體現了對人才和組織能力提升的重視。
關注復星體系的人都知道,全球合伙人機制是復星很有特色的管理架構,現在,這個機制也帶到了豫園。2018年,豫園股份宣布了首批合伙人,又在去年和今年連續增補兩批合伙人。
如同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曾表示的那樣,「這一模式並不是一個官僚體系……而是要求各層次的合伙人,能夠自我驅動,能夠自己閉環,利用復星的資源千方百計推進業務。」豫園的合伙人機制也是如此,將有自我驅動力、有企業家精神的員工遴選為合伙人,以承擔更大的責任。
徐曉亮曾在一次內部會議中感慨地說:「豫園三十年的發展背後,是豫園人的代代傳承。未來豫園要繼續以人為抓手,要匯聚成有戰鬥力的團隊,離不開機制和文化。人才是豫園重要的資產,在組織進化中,人員調動、及時補充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守土有責,相互補位。重要的是要形成正向和反向的競合機制。」
在3月24日的年度業績線上交流會上,徐曉亮進一步表示,豫園股份有著非常清晰的定性和定量的目標,反映在人力上,將在組織保障、機制進化方面有不斷更新。「總體的方向,希望我們整個組織良將如雲,有更多不同層面的合伙人湧現出來。同時,也更關注團隊頂層設計,關注各個產業的梯隊建設。這樣使整個公司一直能保持很好的活躍度,同時能把整個組織變成一個時時在『戰時狀態』下的組織。」
「競合」是一個極具張力的詞。它意味著強調競爭、激勵和淘汰機制,也將各條線的融合協作,通過「以競促合」形成內部市場化人才配置,保持一個組織的敏捷性,也保持一個團隊的戰鬥力。
提出這樣的機制,可以窺見企業的雄心勃勃。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都為上海豫園的煥新深深震撼。但其實,豫園股份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就在數天前,剛有消息傳出,在去年與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達成162億美元收購交易後,LVMH正考慮在公開市場逢低買入Tiffany股票。
LVMH集團旗下已擁有Louis Vuitton、Dior、Givenchy、Fendi、Bvlgari、Hennessy等75個著名品牌,業務範圍涵蓋時尚皮具、紅酒烈酒、香水和化妝品、腕錶珠寶、精選零售、奢侈酒店等六大類,遍布消費行業各個分支,其中不乏具有百年歷史積澱的老字號品牌。正是因此,LVMH又被業內稱為「全球消費行業超級航母」。
隨著中國經濟向前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以及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中國人也理所當然地期待中國能誕生像LVMH一樣擁有深厚歷史底蘊,既能代表現代中國消費趨勢,又能掌握國際化語言,擁有全球化視野的企業。
同樣是品牌眾多底蘊深厚,同樣是不斷擴張全球消費品行業版圖,那豫園股份會不會終有一日成為未來的中國版LVMH呢?
END
原標題:《上海豫園煥新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