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西郊,雨城區多營鎮,綿延的山勢,猶如一個個營帳。
「多營」名字的由來,傳說與諸葛孔明有關。
傳說,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率蜀軍南徵,軍隊來到西南邊陲之地雅安,準備徵服這裡的西南夷。
初到雅安境內,諸葛亮先令軍隊在蔡山(今周公山)腳下紮營,命令王平在黃草坪安營休整,囤積糧草。黃草坪是當時的交通要道,夷人南來北往須從這裡經過,每到這時他們都覺得緊張不安。放眼望去,只見營帳遍地,綿延數裡。熟人相見問及這裡如何,夷人不敢說蜀軍人多,只回答說「多營」。
於是「多營」漸漸演變為該地的名字。
當然,這只是傳說。我市已故著名學者、地方志專家曹宏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並經過詳細考證後認為,諸葛亮南徵時沒有經過現在的雅安市。他認為多營地名與諸葛亮有關這種說法完全是一種訛傳。
雖然諸葛亮沒有來過此處,但多營也曾作為始陽縣治所和屯兵之地存在過。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在多營生活的人們,有著「多項營生」。
在多營鎮,穿過繁華的街道,在3路公交車終點站下車後,就能看到「茶馬古道第一站」七個字。這個地方在背夫的記憶裡,叫作「新開店」。三百多年前,當地人在多營山區種茶,在場鎮上設立制茶作坊。新開店,是茶馬古道第一站,是背夫們從雅安到康定20天行程的第一站。新開店早在唐宋時期,就是當地茶農、山民向雅州府城輸送毛茶、竹篾茶包、山貨、木柴木料的水路碼頭,到明末清初,隨著多營鎮大深村滴水巖飛仙關懸崖獨路的開通,這裡便成了進出雅州府西門的茶馬古道第一站。
從新開店到蘆山縣飛仙關鎮的大道,一直是川藏線上重要的交通咽喉。
川藏茶馬古道從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至拉薩,再經日喀則出境到尼泊爾、緬甸、印度等地。川藏茶馬古道所到之處,也是藏茶所到之處。
星移鬥轉、滄海桑田。歷史的積澱,賦予了多營鎮「黑茶鼻祖」藏茶發源地和千年川藏茶馬古道起始地的殊榮。
近年來,多營鎮依託藏茶產業優勢資源,並以災後恢復重建為契機,在該鎮國道318線旁邊建設「中國藏茶村」,打造成為中國藏茶文化創意發展產業的重要基地與平臺,成為茶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支點。
如今的中國藏茶村,已然成為中國藏茶文化創意研發產業基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藏茶產業綜合體,發展「重溫西康往事、品讀千秋藏茶、感悟雅味春秋」的文化創意產業群。
中國藏茶村、川藏線上各類汽車服務公司、物流公司、皮革加工公司……如今的多營鎮,擁有了多個不同的產業,並且在不斷發展中。多營鎮也先後獲得「國家級重點示範鎮」和「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榮譽。
根據市委的發展戰略目標,除中國藏茶村外,我市將在近年內把多營建設成川藏線上汽車服務、物流集散、皮革加工中心。
從諸葛孔明駐軍紮營的傳說,到如今多個產業齊頭並進快速發展,多營鎮真正實現了「多項營生」的多營之名。
轉載自雅安日報
記者 黃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