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魯肅:幸好沒放,諸葛還留了一計

2020-12-04 文墨逐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詩聖杜甫對於諸葛亮的評價,這也代表著大多數文人們對於諸葛丞相的敬佩惋惜之情。數千年來,諸葛亮的智慧和忠心讓他成為歷史上睿智的代表性人物。

東漢末年中原大亂,先是十常侍霍亂內廷,然後董卓進京架空朝廷,百姓民不聊生。亂世出英雄,曹操,劉備,袁紹等人為實現心中抱負紛紛起兵,一時間眾多諸侯互相徵戰,中原大地戰火連天。而曹操是諸侯中的佼佼者,他先是擊敗董卓舊部,然後掃平中原勁敵呂布,劉備,平定淮南袁術,隨後在官渡大敗袁紹,統一了整個北方,一時間無人敢與其爭鋒。

此時唯一能對曹操造成威脅的便是江東孫權,著名的赤壁之戰就在這種情況下打響,期間有著眾多英雄故事,草船借箭便是其中之一。關於草船借箭,許多人曾疑惑為何曹操不放火箭,甚至魯肅都說曹操幸好沒放,不過諸葛亮對此還留有一計,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諸葛亮代表劉備軍出使江東,希望能夠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到達江東之後便四處進行遊說,將自己的才華展露無遺。此舉引起了東吳大都督周瑜的嫉妒,周瑜雖有才華卻心胸狹隘,不能容物,於是他決定設計除掉孔明。在一次作戰會議上周瑜命令孔明十日之內造出十萬之箭,不然就將他軍法從事。

那個時代工業上不發達,這樣的要求無異於天方夜譚,孔明也深知這是周瑜想要殺害自己,他的好友魯肅也勸他不要接令,不過諸葛亮仍然接受這個任務,並且將日期縮短為三日。軍中無戲言,孔明的自大讓周瑜喜出望外,他覺得三天後便能置孔明與死地。

諸葛亮與魯肅約好第二天晚上到船上取箭,這讓魯肅十分困惑,不過也沒多說。期間周瑜也不斷派人前去打探諸葛亮的動向,希望弄明白他究竟如何行動,結果卻是令他大失所望,諸葛亮前兩天竟然什麼也沒做,依然每日彈琴吟詩,悠哉遊哉。到了第二天晚上,魯肅來到與諸葛亮約定好的地方取箭,卻發現這裡除了綁滿稻草人的船隻和諸葛亮以外一根箭也沒有,疑惑之下他便詢問諸葛亮箭在何處,孔明卻只是說先上船聊天,箭的事情稍後再聊。

就這樣兩人在船上一邊喝酒一邊聊天,魯肅也漸漸忘了取箭之事。過了一會兒他突然聽到外面鼓聲大作,便詢問諸葛亮怎麼回事,誰知諸葛亮竟說東吳不是缺少箭只嗎,我這就向曹丞相借十萬隻箭,此話一出魯肅也明白怎麼回事了,只是心中仍有所擔心,萬一曹操出來迎戰怎麼辦,自己和孔明不都得葬身於此嗎。

隨後諸葛亮命令士兵大聲擂鼓,當時江上圍繞著濃鬱的霧氣,曹軍以為東吳水軍來襲亂作一團,多疑的曹操也不敢貿然出擊,於是命令手下放箭退敵。漫天的箭雨飛向諸葛亮的戰船,過了一會諸葛亮命令手下將船掉頭,以另一面朝向曹軍,很快,整條船上都布滿了曹軍的箭。籌集了箭支之後諸葛亮便下令返航,並且讓手下高聲呼喊:「多謝曹丞相的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引起很多人的疑問,這裡曹操如果出擊怎麼辦,或者曹軍用火箭又怎麼辦。其實在當時魯肅便已想到這些問題,只是他也很快明白了諸葛亮的意圖,首先曹軍之前就已經被東吳水軍擊敗過一次,目前正處於全軍操練狀態,不太可能貿然出戰,而且諸葛亮早就算好了當天江上會起大霧,曹操生性多疑,自然會懷疑有埋伏,因此最多採用遠程攻擊退敵。至於用火箭攻擊則更加不可能,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當時曹軍多是北方軍士,而北方人向來不善水戰,甚至很多士兵都會暈船,因此曹軍將所有戰船用鐵索連接,保證了船隻的穩定性,這種情況下最怕火攻,一旦一艘船著火,整個部隊將全軍覆沒。因此如果用火箭退敵的話反而會遭到火攻,得不償失。第二點便是東漢末年情況與現代大不相同,當時的火油或者松脂等物消耗非常快,補充起來異常麻煩,因此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會動用這些戰略物資,加上荊州水軍儲備並不多,自然不會在這裡白白浪費。

諸葛亮早在三天前便計算到了這一切,因此他才能立下軍令狀,保證會三天內造出十萬之箭,事實上他也確實做到了。當他帶著滿船箭只返回時,東吳將領們瞬間明白了為何他有如此大的底氣,同時也對其智謀感到欽佩。

不過這樣的謀略更是讓周瑜感到嫉妒,他認為諸葛亮日後必成東吳大患,心中開始思考下一步如何除掉諸葛亮。而孔明自然不甘示弱,最後的勝利者大家都知道是諸葛亮,不過兩人的鬥法卻流傳千古,至今人們仍然記得周瑜死前的名句「既生瑜,何生亮」。

參考資料:

《蜀相》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魯肅:幸好沒放,還留了一手
    而吳國三軍統帥周瑜,出生於公元175年,同樣是少年英才心比天高,在東吳無人不知美周郎的名字,面對名氣蓋過自己的諸葛亮,內心自然十分不悅,能和諸葛亮較量一番也是周瑜心中的執念,於是在諸葛亮達到東吳後,周瑜便以合作為名要求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出十萬隻箭以表合作的誠意,而諸葛亮面對這不可能的任務,揮揮扇子淡然地表示只要三天便可完成,而且還立下軍令狀,做不到可任憑周瑜處罰,此時周瑜心裡樂開了花,並認定這諸葛亮是個沒有實才的吹牛之人
  • 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為何不放火箭?
    而放在真實歷史上,雖然諸葛亮沒「找曹丞相借箭」,但「草船借箭」也確有「真實素材」:《魏略》記載,三國年間,曹操孫權在濡須口(今安徽無為)廝殺,「東吳大帝」孫權親自乘大船來探看曹軍水寨,接著就被曹操一頓亂箭招呼,以至於孫權「座駕」上插滿了箭,差點就沉水裡,緊跑慢跑才脫身,「白撿」一船箭回來……此情此景,也令多少票友們紛紛替曹操嘆氣:這「
  •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啥敵人不用火箭?曹操:你以為我不想?
    後來,有魯肅幫忙,諸葛亮再利用大霧和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了十萬餘支箭,小編記住在小學五年級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同班的一個朋友就問過小編這樣一個問題: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為什麼不用火箭呢?
  • 草船借箭時曹操如果用火箭豈不是大勝而歸?曹操為什麼不用呢?
    曹操是沒想到嗎?不是,曹操不是不用,而是用不了。「草船借箭」是羅貫中筆下的虛構橋段,但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要解決問題,我們首先得尋找到他的「根」,那我們先來看看正史上的「草船借箭」。一時萬箭齊發,遮天蔽日,然而箭都沒進了孫權船中,由於數量太多,船因為側重搖搖欲墜,孫權於是命令各船調轉方向,使兩面「箭均」,然後就瀟灑離去了。周瑜感嘆「既生瑜,何生亮」,曹操直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就是正史上的「草船借箭」。羅貫中憑藉自己的傑出想像直接巧妙的移花接木到了孔明上。
  •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何曹操寧願射光10萬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故事,當年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限他在十日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抬頭望天,他明知這是一條害人之計,卻還是淡定表示只需三天。結果,諸葛亮藉由大霧天氣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借」到了十萬支箭,使周瑜啞口無言。可是,為何曹操寧願射光十萬支箭,也不曾射出一支火箭呢?難道是他考慮不周?
  • 草船借箭背後的故事《九州劫》圓你孔明名將夢
    "草船借箭"可以說是《三國演義》中的著名橋段,這一段故事構思精奇,文筆生動,將孔明高超的智力,周瑜狹隘的心胸,魯肅實誠的內心都刻畫的入木三分,這段故事不僅衍生出眾多成語趣聞和藝術創作,甚至還被收錄在語文課本中,但是你知道嗎,草船借箭這個計策其實並非諸葛亮首創,其實東吳的孫堅、孫權父子都有使用過。
  • 古代押送流放的女犯人,一個來回數千裡,為何官差們都爭相前往?
    然而,就是這麼個苦差事,一些官差卻相互爭搶,尤其是押解女犯人的時候爭搶的更是激烈,這是為何?流放刑罰其實比死罪還可怕在人們的認知裡,流放似乎是一種比較輕的刑罰,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或許還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比如我們熟知的蘇軾,他不就遇到了大赦天下所以被召回了嗎?
  • 諸葛三兄弟分屬魏蜀吳三個陣營,是有人在背後安排嗎?答案很明顯
    同一年,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也突患急病而死,整個家族陷入悲痛之中。諸葛珪的長子諸葛瑾,此時正在外地遊學,次子諸葛亮年僅8歲。失去了家中的頂梁柱,諸葛家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一切,也不知道未來要怎樣生活。關鍵時刻,一個神秘的男人出現了,這個男人叫諸葛玄,是諸葛珪的從弟,也就是諸葛亮的堂叔。為什麼說他神秘呢?
  • 諸葛瞻七萬雄兵以逸待勞,為何沒能打過鄧艾長途跋涉的兩千殘兵?
    以張松,法正為首的北方扶風派系不滿足被蜀國本土世家大族黃權,李嚴等壓制,想引進曹操,劉備等外來勢力來保障他們的利益,並打回漢中老家。曹操當時無力顧及漢中,拒絕了北方扶風派系的要求,北方派系轉而接觸劉備。劉備當時勢力弱小,對於北方派系的要求喜出望外,進西川,據漢中,敗曹操,登帝位,踏上人生巔峰。但是好景不長,被曹操和孫權聯手夾擊,失荊州,夷陵之戰失敗,從此失去一統天下的資本,不久鬱鬱而終。
  • 細數這些文臣武將給主公畫的餅,有的是沒啃好,有的是差點噎死
    魯肅: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魯肅提出的時間是建安五年(200年),也就是孫策剛死,未及弱冠的孫權剛即位時提出的。
  •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鐵索連舟是重大失誤,曹操為何沒有看出端倪?
    赤壁之戰曹軍大敗,鐵索連舟是重大失誤,曹操為何沒有看出端倪?文/梧哥說歷史赤壁之戰的經過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先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然後是黃蓋苦肉計詐降,再是諸葛亮借得東風,最後周瑜在三江口縱火,由於曹軍的戰船用鐵索首尾相連,以致大火蔓延,頃刻間,所有戰船灰飛煙滅。
  • 揭秘:古人打井時,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
    揭秘:古人打井時,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我們中華民族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華夏文明,但也產生了一些到今天我們都無法理解的風俗和習慣,但習俗可能就是一些封建迷信,但也有一些事情確實有它的用處,這次小編給大家講講在古時候打井時候的一些風俗禁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古代人打水井的時候,為什麼非得放兩隻烏龜到水井下面呢?而這樣的做法並不是迷信,反而還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 你的諸葛還在無腦「疊法強」?大帽子先放一邊,這套出裝才是本命
    你的諸葛還在無腦「疊法強」?大帽子先放一邊,這套出裝才是本命 原標題:你的諸葛還在無腦「疊法強」?
  • 曹操名是漢相,實為漢賊 請看新解:關雲長大義釋曹操
    當曹操率領著數百個殘兵敗將,狼狽的逃到華容道的時候,大將關雲長橫刀立馬,率領著五百多名將士擋住了去路。嚇的曹操眾人都下了馬,跪拜於地,懇求關羽念昔日之恩情放了他們。關羽沉默片刻,長嘆一聲,把手一揮,讓他們都走了。曹操名是漢相,實為漢賊。關羽為麼要放走曹賊呢?如果只為報答曹操當年的恩情而放,顯然是取小義而捨棄大義。
  • 燉牛羊肉時,記住「2放2不放」,不僅能讓肉容易燉爛,還特別香
    牛羊肉性溫熱,既能為身體補充營養,還可以暖身又暖胃,所以是很受歡迎的冬令補品。#燉牛肉#不管燉牛肉還是燉羊肉,我們都會適當放點辛香料,因為牛羊肉羶味很重,尤其是羊肉,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方法,只會傻傻的加各種各樣的香料,不僅不能除羶,反而會讓牛羊肉越燉越羶,而且把肉類本身的香味都掩蓋掉了。根本無從下口。所以在燉羊肉或牛肉時,還需要一些技巧才行。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這方面的問題。
  • 我知道你還放不下我,在離開時沒有回頭
    我知道你還放不下我,在離開時沒有回頭一、笑看花開,是一種寧靜的喜悅;靜賞花落,是一份隨緣的自在。二、祝你可愛的不像話,說話都像在發芽。三、 我想擁抱每個人,但我得先擁抱自己四、有人說,抱怨的人不見得不善良,但是往往不受歡迎。五、人這一輩子,無非就是個過程,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意些什麼?失意些什麼?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如行雲般自在,像流水般灑脫,才是人生應有的態度。
  • 劉備為何近龐統遠諸葛亮?只因龐統具備一個諸葛亮沒有的「美德」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劉備放心地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了諸葛亮,並認為諸葛先生就是自己的蕭何。但是這與諸葛亮的志向是有一半相悖的:自比名相管仲和名將樂毅的諸葛亮,是要出將入相的,可是劉備卻只允許他「入相」而不讓他「出將」——劉備在世期間,諸葛亮從未單獨指揮一場戰役,甚至連前敵參謀長都沒當上。即使劉備稱帝諸葛亮當上了蜀漢丞相,也沒有開府,也就是沒有獨立的辦公機構。
  • 中國古代火箭究竟有多牛?
    人類與「永動機」的千年恩怨(一):木鳶、木牛流馬、魔輪…中國古代黑科技之三 | 木牛流馬上次我們說了諸葛亮「木牛流馬」的傳說,這次我們的故事又和諸葛丞相有關,要從草船借箭說起。話說很多小朋友會睜大求知的眼睛問到:「曹操為什麼不射火箭呢?」其實啊,火箭一直要到我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才會出現,曹操還早了700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