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世界首創新型細胞培養變色水凝膠

2021-02-23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蚯蚓切成兩半可以再生,壁虎尾巴斷後可以重新生長,與動物神奇的再生能力不同,人體組織和器官的損傷修復離不開組織工程技術的發展,其技術核心是構建細胞培養基質材料,實現受損組織和器官的重建。日前,天津大學教授仰大勇在世界上首創新型細胞培養變色水凝膠,實現了在觀測細胞三維培養過程中基質材料螢光的即時開關可控。該成果近日發表於《先進科學》,相關材料和技術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三維細胞培養技術是目前人類再造人體組織和器官的主要手段。「如果說細胞是一粒種子,而我們研製的新型水凝膠就好像肥沃的土壤,不僅為種子的生長提供牢固的根基和充足的養分,同時也創造了一種發光環境,為更好地觀察種子生長提供便利。」仰大勇介紹到。新型細胞培養變色水凝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細胞沒有毒副作用,可以作為一種優良的三維細胞培養基質。

  仰大勇表示,新型細胞培養變色水凝膠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細胞沒有毒副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水凝膠對於外加的離子刺激具有快速可逆螢光響應,在觀測細胞時能實現基質螢光的實時開關可控,這些外加的離子對於細胞生長沒有影響。

  據了解,這一新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它為細胞提供了一個更接近體內生存條件的微環境,可作為一種優良的細胞培養基質用於幹細胞的三維培養,實現組織修復和器官再生,為人類生命健康帶來新希望。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JACS:DNA水凝膠網絡實現幹細胞特異性高效捕獲
    本站訊(通訊員 李莎)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課題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關於DNA水凝膠網絡捕獲幹細胞的研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姚池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唐涵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支持。相關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 化工學院仰大勇團隊:通過DNA動態組裝在細胞內構建類細胞器結構
    本站訊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Angewandte Chemie(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通過DNA動態組裝在細胞內構建類細胞器結構並調控細胞行為的研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郭小翠博士和李鳳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相關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支持。
  • 天津大學科學家首創新型無毒超低溫細胞保存技術
    天津大學科學家首創新型無毒超低溫細胞保存技術 2019-10-21(天津大學提供) 鍾欣 攝   中新網天津10月21日電 (記者 張道正 通訊員 焦德芳、全莉)記者21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張雷、楊靜團隊成功研發新型細胞超低溫保存術,首次實現低成本無毒副作用超低溫保存人類軟骨細胞,有望成為細胞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為血液病、癌症患者等人群帶來福音。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課題組JACS:納米界面上的基因線路區室化促進...
    例如,在真核細胞中,染色體根據基因功能相關性被分割成多個染色體域;線粒體DNA上排列著一系列編碼呼吸鏈複合物的基因,並被包裹在線粒體中。因此,研究基因DNA區室化效應(compartment effect)對級聯基因表達的影響可為了解細胞構築與功能之間的關係提供重要啟示。
  • 天津大學2020年博士生論壇化工分論壇順利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王文麗)天津大學2020年博士生論壇化工分論壇於11月11日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化工學院學術交流中心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推進《天津大學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動計劃》」。研究生院培養辦主任齊崴教授,督導張俊紅教授、吳斌教授,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趙金鐸、副院長範曉彬、副院長王軍,分子+研究院副院長劉寧,化工學院及分子+研究院各學科教師代表以及140餘名博士生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範曉彬主持。此次論壇由研究生院主辦,化工學院研究生教學管理部承辦。
  • 天津大學仰大勇教授Chemical Reviews:樹枝狀DNA組裝DNA功能材料的...
    立即下載到手機桌面,隨時調用,非常方便 導讀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在頂級化學材料綜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IF=52.758)上發表題為「DNA functional materials assembled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生物合成蛋白質分子影像探針用於腫瘤靶向...
    -07-05 23:20:53 來源: 高分子科學前沿 舉報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是在原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化學工程研究所等單位的基礎上於1997年7月正式成立的。它的成立是天津大學管理體制改革的產物,也是科學技術向高度綜合化方向發展的形勢要求,它表徵著天津大學化工學科的優勢在高起點上的再度融合。
  • 天津大學張雷教授研發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pH和葡萄糖的多功能水...
    本站訊(通訊員 李莎)近日,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種可實時監測傷口狀態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可將糖尿病傷口的pH和葡萄糖信號轉化為光信號,利用手機採集圖像並進行數據定量分析。
  • 天津大學仰大勇團隊EST:DNA示蹤系統在水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提出了DNA示蹤系統的設計、製作和檢測方法。近些年,工業和農業汙染物肆意向環境水體中排放,嚴重汙染了有限的水資源。而且,不同水體之間通過流動、入滲、蒸發等複雜水文地質過程相互交換,導致水環境中汙染源的識別極為困難,加大了水環境保護的難度,致使水環境持續惡化。
  • 天津大學仰大勇課題組《德國應化》:手性碳量子點模擬拓撲異構酶I調控超螺旋DNA拓撲結構
    近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仰大勇教授課題組在化學領域權威期刊
  • 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狀態和葡萄糖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光學傳感器
    糖尿病性潰瘍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創傷。雖然科學家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糖尿病潰瘍仍然是一個挑戰,需要不斷監測和管理。 針對糖尿病傷口監測和癒合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個多功能的兩性離子凝膠創傷敷料作為一個光學傳感器同時監測糖尿病傷口治療的pH值和葡萄糖水平(圖1)。
  • 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研製成功
    近日,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一種具有高強度、穩定性以及熱塑性和可自修復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膠被成功製備出來,其強度達到人體軟骨的4倍,在水含量高達70%—80%的情況下,拉伸和壓縮強度都能達到兆帕級別,並具有抗撕裂性,在酸性、鹼性環境下均能保持非常良好的穩定性,有望用作軟溼結構生物材料替代物。
  • ...張裕卿|論文|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業與工程|張絲萌|教授
    新京報此前報導,11月19日晚,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發布通報稱,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本專業已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知名大學籤訂合作辦學協議,採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聯合培養。學生畢業時,可按規定獲取相應的中外兩國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學校和學院也為學生組織各種短期出國學習訪問,進行國際間交流。並聘請國外知名教授來校為本科生授課,開闊學生國際視野。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和其女被研究生實名舉報
    2020年11月19號,一封長達123頁的實名舉報信在圈內瘋傳,舉報信名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張裕卿,男,漢族,博士研究生學位,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招生化學工程、生物化工、 膜科學專業學生。《舉報信》主要列舉了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論文造假,為其女以不正當手段發表論文,讓女兒得以從外校保送到天津大學。
  • 如何評價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近日,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呂翔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研究生實名舉報舉報臺料長達一百二十三頁裡面通過各種數據案例,分篇章詳細而又嚴謹地列舉了導師老張裕卿師學術造假的實錘讓人震驚啊!
  • 天津大學,化工名校,開除教授就完了?他女兒呢?
    因為天津大學化工學科是1952年院系調整時,由當時的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燕京大學(文理併入北大,工科大部分併入清華)、輔仁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河北工學院、唐山鐵道學院等高校的化工系合併組成,你看看,集中了國內所有強校的化工專業,你說能不厲害?
  •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學校:已解聘!
    近日,一則「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呂翔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的消息引起熱議。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已解聘收到有關張裕卿教授的實名舉報後,學院立即成立專門調查組,依規開展調查。經調查組初步查證,認定張裕卿教授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張裕卿教授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