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氣相沉積法加晶界擴散法」提高磁性材料矯頑力技術投入中試生產

2021-02-19 釹鐵硼

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研究員宋振綸博士團隊成功研發出「物理氣相沉積法加晶界擴散法」技術,可大幅提高稀土磁材料矯頑力。目前,技術成果轉化已在包頭希迪瑞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並順利實現中試生產。

矯頑力是永磁材料磁性大小和保持時間長短的決定性因素。宋振綸:「隨著稀土新材料磁體需求的急速增加,市場對磁體性能的需求不再只局限於高剩磁、高磁能積方面,能否進一步提高材料的矯頑力成為邁向高端應用的關鍵因素。」

據介紹,研發團隊採用的物理氣相沉積磁控濺射技術,是將正交電場與磁場施加於陽極(基材)、陰極(重稀土靶材)之間,使氬氣在電場、磁場之間被激發出高能氬離子,通過撞擊將重稀土靶材以原子形式沉積到基材表面,從而實現處於激發態的高能重稀土靶材原子均勻牢固地附著於基材表面,有利於後續高真空重稀土原子熱擴散過程。

而晶界擴散技術,是將物理氣相沉積方式沉積後的磁材料工件經過真空高溫擴散,使重稀土元素滲透進釹鐵硼等磁材料內部,取代其中的Nd(釹)元素後形成高磁晶各向異性場的重稀土化合物,最終實現磁材料矯頑力的大幅提升。宋振綸介紹,物理氣相沉積法與晶界擴散技術相結合,在提高燒結釹鐵硼永磁產品矯頑力(平均提高2-3個牌號)的同時,還可使重稀土添加量降低60%-70%。目前,新技術中試生產線已經打通各技術環節,既可實現永磁材料低重稀土晶界擴散技術需求,又可對外提供成套設備工藝服務。

來源:中國稀土網



相關焦點

  • 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晶界擴散技術
    是指在磁體表面引入重稀土元素Dy或Tb,再經熱處理使重稀土原子沿著晶界的液相擴散,並置換主相晶粒表層中原有的Nd而形成(Nd,Dy,Tb)2Fe14B固溶體,主相晶粒中央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因此在增強晶粒表層的磁晶各向異性場進而提高內稟矯頑力的同時,對磁體的剩磁和最大磁能積並不產生太大影響。
  • 矯頑力Hcb和內稟矯頑力Hcj
    磁體在反向磁場的作用下,磁感應強度降為零,但此時磁體本身的磁化強度並不為零,若撤消外磁場,磁體仍具有一定的磁性。內稟矯頑力是使磁體的磁化強度也降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場強度。單純講矯頑力的概念不是太好理解,下面我們結合內稟曲線來看矯頑力的實際意義。在負向磁場作用下,磁鐵中的磁感應強度B隨著退磁場的增大而減弱。
  • 每周一磁 · 矯頑力Hcb和內稟矯頑力Hcj
    磁體在反向磁場的作用下,磁感應強度降為零,但此時磁體本身的磁化強度並不為零,若撤消外磁場,磁體仍具有一定的磁性。內稟矯頑力是使磁體的磁化強度也降為零所需施加的反向磁場強度。單純講矯頑力的概念不是太好理解,下面我們結合內稟曲線來看矯頑力的實際意義。
  • 化學氣相沉積法
    隨著工業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CVD的工藝及設備得到不斷改進,不僅啟用了各種新型的加熱源,還充分利用等離子體、雷射、電子束等輔助方法降低了反應溫度,使其應用的範圍更加廣闊。CVD今後應該朝著減少有害生成物,提高工業化生產規模的方向發展。此外,使CVD的沉積溫度更加低溫化,對CVD過程更精確地控制,開發厚膜沉積技術、新型膜層材料以及新材料合成技術,將會成為今後研究的主要課題。
  • 三種常見的薄膜材料物理氣相沉積方法(PVD)
    物理氣相沉積技術表示在真空條件下,採用物理方法,將材料源———固體或液體表面氣化成氣態原子、分子或部分電離成離子,並通過低壓氣體(或等離子體)過程,在基體表面沉積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的薄膜的技術。物理氣相沉積的主要方法有,真空蒸鍍、濺射鍍膜、電弧等離子體鍍、離子鍍膜,及分子束外延等。
  • 什麼是「矯頑力」﹖
    矯頑力(coercivity)也稱為矯頑性或保磁力,是磁性材料的特性之一,是指在磁性材料已經磁化到磁飽和後,要使其磁化強度減到零所需要的磁場強度。矯頑力代表磁性材料抵抗退磁的能力,會用HC的符號表示,單位為A/m(國際標準制)或Oe(高斯單位制)。
  • CMF實驗室 | 磁性材料
    ,既讓人愛,又讓人恨,那就是磁性材料。,它所對應的物理狀態是材料內部的磁化矢量整齊排列。它確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溫度。損耗P:磁滯損耗Ph及渦流損耗Pe P = Ph + Pe = af + bf2+ c Pe ∝ f2 t2 / ,ρ 降低,降低磁滯損耗Ph的方法是降低矯頑力Hc;降低渦流損耗Pe 的方法是減薄磁性材料的厚度t 及提高材料的電阻率ρ。
  • 化學氣相沉積法生長二維材料:可控制備、高質量材料及生長機理
    二維材料具有高遷移率、帶隙可調、大比表面積和原子級厚度等優點,在電子、光電子、傳感器、柔性器件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材料的可控制備是二維材料應用的前提,化學氣相沉積(CVD)是製備二維材料的重要方法。
  • 15個磁性材料相關概念解釋(基礎版)
    2.磁性材料軟磁材料:可以用最小的外磁場實現最大的磁化強度,是具有低矯頑力和高磁導率的磁性材料。軟磁材料易於磁化,也易於退磁。例如:軟磁鐵氧體、非晶納米晶合金。硬磁材料:又叫永磁材料,是指難以磁化並且一旦磁化之後又難以退磁的材料,其主要特點是具有高矯頑力,包括有稀土永磁材料、金屬永磁材料及永磁鐵氧體。功能磁性材料:主要有磁致伸縮材料、磁記錄材料、磁電阻材料、磁泡材料、磁光材料以及磁性薄膜材料等。
  • 淺談矯頑力
    矯頑力(coercive force)是指磁性材料在飽和磁化後,當外磁場退回到零時其磁感應強度B並不退到零,只有在原磁化場相反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磁場才能使磁感應強度退回到零,該磁場稱為矯頑磁場,又稱矯頑力。矯頑力HC在數值上總是小於剩磁Jr。
  • 矯頑力的那點事
    矯頑力(coercive force)是指磁性材料在飽和磁化後,當外磁場退回到零時其磁感應強度B並不退到零,只有在原磁化場相反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磁場才能使磁感應強度退回到零
  • 永磁電機中的磁性材料
    永磁電機應用範圍極為廣泛,幾乎遍及航空航天、國防、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發展和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永磁電機的應用將會變得更為廣泛。大家都知道電機的種類繁多,但基本原理都是應用電生磁及電磁感應現象實現電能和動能的相互轉換,想了解更多關於電機的基本原理和結構,可點擊查看電機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結構,直流電機與交流電機。
  • 稀土永磁材料研究應用 我國應如何利用稀土儲量世界第一的優勢?
    另一方面,為了提高稀土資源平衡利用水平、降低磁體成本,高豐度磁體也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另一個重要研發目標。新技術主要是為了實現這些目標。①晶界擴散技術晶界擴散是指在磁體表面引入重稀土元素Dy或Tb,再經熱處理使重稀土原子沿著晶界的液相擴散,並置換主相晶粒表層中原有的Nd而形成(Nd,Dy,Tb)2Fe14B固溶體,主相晶粒中央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因此在增強晶粒表層的磁晶各向異性場進而提高內稟矯頑力的同時,對磁體的剩磁和最大磁能積並不產生太大影響。
  • 磁性材料
    根據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的特性,物質可分為順磁性物質、抗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亞鐵磁性物質和反鐵磁性物質五類。鐵磁性和亞鐵磁性物質為強磁性物質,抗磁性和順磁性物質為弱磁性物質。通常所說的磁性材料一般是指強磁性物質,是在外磁場中有較明顯的磁化反應的材料。
  • 【漲知識】物理氣相沉積(PVD)技術究竟是什麼
    目前,常用的有三種物理氣相沉積方法,即真空蒸鍍、濺射鍍膜和離子鍍,其中,離子鍍在模具加工製造中的應用較廣。發展到目前,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不僅可沉積金屬膜、合金膜、還可以沉積化合物、陶瓷、半導體、聚合物膜等。
  • 低壓化學氣相沉積法( LPCVD)可製備出25英寸均勻的石墨烯玻璃
    石墨烯作為一種二維晶體材料,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可應用於光催化、透明電極、超級電容器等領域。目前許多高質量的石墨烯大多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deposition,CVD)製備,且厚度可控。然而這種方法通常需要基體轉換,過程繁瑣,且容易造成缺陷和汙染,影響石墨烯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尋找更便捷的方法將石墨烯沉積在絕緣基底上。
  • 永磁體的溫度穩定性:剩磁溫度係數、矯頑力溫度係數、可逆溫度係數
    剩磁溫度係數和內稟矯頑力溫度係數溫度係數顧名思義,就是物理量隨溫度的相對變化率,從參考溫度T0到某個高溫T的溫度區間,剩磁溫度係數和內稟矯頑力溫度係數的定義如下,單位為%/℃。可逆溫度係數αB (T)或剩磁溫度係數αBr (T)取決於材料的內稟磁性,通過添加一些元素可以改變磁性主相的飽和磁化強度與溫度的關係,即可改變磁體的溫度係數,例如在釹鐵硼磁體中用部分Co取代Fe,可以顯著提高主相的居裡溫度;用Dy取代部分Nd,αB (T)也會得到改善。點擊鏑鋱釓鈥等元素的作用可了解更多。
  • 每周一磁:磁性材料
    根據物質在外磁場中表現出的特性,物質可分為順磁性物質、抗磁性物質、鐵磁性物質、亞鐵磁性物質和反鐵磁性物質五類。鐵磁性和亞鐵磁性物質為強磁性物質,抗磁性和順磁性物質為弱磁性物質。通常所說的磁性材料一般是指強磁性物質,是在外磁場中有較明顯的磁化反應的材料。
  • perc太陽能電池原理|技術|生產流程|工藝流程詳解!
    (單面perc電池結構)perc技術通過在電池的後側上添加一個電介質鈍化層來提高轉換效率。標準電池結構中更好的效率水平受限於光生電子重組的趨勢。PERC電池最大化跨越了P-N結的電勢梯度,這使得電子更穩定的流動,減少電子重組,以及更高的效率水平。PERC技術的優勢還體現在與其他高效電池和組件技術兼容,持續提升效率和發電能力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