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產一顆卵,夏收萬個蚤,你都不知道跳蚤有多可怕!

2021-02-13 麥頓寵物食品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

溫暖溼潤的東風帶來了生的氣息

所有的動植物都開始新一輪的生長

在毛孩身上沉寂了一個冬天的跳蚤

如今也開始蠢蠢欲動

為什麼跳蚤安分了一個冬天

偏偏選擇在春夏季集體爆發呢?

這還得從它的生長周期說起

在冬天,不是跳蚤死光了,而是它們繁衍的速度降低了。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下,跳蚤完成生命周期的4個階段(蟲卵到成蟲開始產卵)需要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而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中(氣溫20-30℃,溼度70%),它們完成這個周期只需要2周的時間!

以跳蚤的最理想生存環境計算:

一隻成年跳蚤每天產50個蚤卵,一生可以產下2千枚蚤卵,而這些蚤卵發育成新的跳蚤繼續開始新一輪的繁殖,產下新的蚤卵……如此往復,如果不加以驅蟲,你家狗子身上將遍布跳蚤,痛苦不堪……

「春產一顆卵,夏收萬個蚤」小麥這句話可一點也不誇張,怎麼樣,是不是看著身上就起雞皮疙瘩了?趕緊檢查一下毛孩們身上有沒有跳蚤的身影吧!

如果跳蚤只是看著可怕那就還好,而事實上它們給毛孩甚至給廣大鏟屎官帶來了巨大痛苦。

»»»1、瘙癢:跳蚤寄生在貓貓狗狗的皮膚上,會帶來強烈的瘙癢感,導致毛孩忍不住抓撓舔舐,嚴重將會導致脫毛。

»»»2、跳蚤過敏性皮炎:這是毛孩們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是由於跳蚤叮咬寵物時其唾液刺激引起的過敏性反應,造成寵物劇癢、皮質變差、脫毛及行為改變。


»»»3、傳播絛蟲:跳蚤是絛蟲的中間宿主。毛孩在舔舐自己皮膚試圖清除跳蚤時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就吃下跳蚤從而感染絛蟲。


»»»4、貧血:貧血的現象常見於幼貓幼犬。跳蚤以吸血為生,並且能在毛孩身上生存好幾個月,在嚴重感染跳蚤的情況下,毛孩若是得不到及時治療,就很可能因為失血過多而亡!


»»»5、貓抓熱:貓抓熱由韓瑟勒巴通氏菌所引起,在貓與貓之間主要藉由跳蚤傳播此菌,大部分感染的貓咪本身不常發病,人則經由貓咬傷或抓傷而得到此病,大部分健康的人不會有症狀,少數出現發燒、咬傷部位附近淋巴結腫大、傷口小紅丘疹。但抵抗力較弱的人,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全身性症狀。

驅除跳蚤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驅蟲藥,市面上有很多寵物專用的驅蟲藥,不僅能殺死跳蚤,順便還能消滅其他很多寄生蟲。不過鏟屎官們在給毛孩選擇驅蟲藥時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哦,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否則可能會以更大的代價彌補。

跳蚤的個頭較大,跳蚤梳的梳齒密集,在給毛孩梳毛的過程中,就可能會把跳蚤帶出來。雖然理解大夥對跳蚤深惡痛絕的心情,但小麥還是要提醒一句:看到跳蚤時,先別急著就地正法(碾死),因為這個動作可能會讓跳蚤內部的蟲卵蹦出來,重新回到毛孩身上,做無用功。

正確的做法是,將跳蚤粘在膠帶上及時扔出室內,或者把跳蚤放在溶有洗滌劑的溶液中殺死。

家中一定要勤打掃,在室內逍遙法外的跳蚤一個都不能放過,特別是屋子裡的角落,木地板的邊緣,地毯、毛毯、狗窩等都要細心清理。這樣還清除不盡的話,就在屋裡掛殺蟲板或者放殺蟲劑到地毯和毛毯下。不過,殺蟲板不僅是跳蚤的剋星,對人和貓狗都有害,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有小孩、貓和狗寶寶的家庭還是不用為好。

現在立刻馬上

看看你家毛孩的身上

是否有跳蚤的影子?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私信小麥

小麥將及時刪除哦!

相關焦點

  • 科普 其實「貓跳蚤」並不可怕
    不久前,後臺有小主諮詢咕咕小姐關於貓跳蚤的問題,然後咕咕小姐就和男主探討怎麼來科普這個知識,當咕咕小姐提議說要寫一篇關於"跳蚤"的博文,男主驚恐地看了我一眼,甩了句,好噁心哦,可不可以不寫?但咕咕小姐已經答應後臺提問的小主啦,那今天就儘可能把這所謂的"恐怖"美化成有用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吧,希望能學以致用,幫助到各位~其實,「貓跳蚤"並沒有那麼可怕。
  • 中國科研人員揭示跳蚤系特化的蠍蛉 並將蚤目降級
    系統發育基因組學揭示跳蚤與小蠍蛉科構成姊妹群的關係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跳蚤體型小,通常體長僅1~3毫米,屬於外寄生昆蟲,主要以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為生。
  • 跳蚤「認祖歸宗」但地位「下降」:跳蚤的祖先找到了,不吸血
    「而跳蚤其實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其祖先不吸血!」12月21日最新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動物血液的寄生蟲。蠍蛉是長翅目昆蟲的總稱,成蟲具有兩對狹長的翅,現生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多取食死亡的軟體昆蟲,捕食各種昆蟲,或取食苔蘚類植物。
  • 跳蚤「認祖歸宗」地位「下降」:跳蚤的祖先找到了,不吸血!
    「而跳蚤其實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其祖先不吸血!」12月21日最新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跳蚤是從吸食植物花蜜的長翅目祖先演化而來,最終成為如今吸食動物血液的寄生蟲。蠍蛉是長翅目昆蟲的總稱,成蟲具有兩對狹長的翅,現生大多在森林、峽谷或植被茂密的地區,多取食死亡的軟體昆蟲,捕食各種昆蟲,或取食苔蘚類植物。
  • 再乾淨的花枝鼠都有可能長跳蚤,你知道如何處理麼?
    這些蚤卵表面光滑,會從寵物毛髮上滑落到地上、家裡、車裡等,在2-5天後發育成幼蟲;幼蟲會在陰暗的地方躲藏,以灰塵中的有機物質和跳蚤的糞便作食料,7-14天後結繭成蚤蛹;蚤蛹抵抗環境能力非常強,國內外的市場上都沒有可殺蚤蛹有效的藥物。當感受到周圍動物或人所產生的熱、二氧化碳或震動時,幾秒內蚤蛹便破繭而出,成為新生成蚤,跳至動物身上。
  • 【家鄉的有趣動物——跳蚤】
    雌雄跳蚤都會吸血,不像蚊子,只有雌蚊子吸血。跳蚤屬於蚤目的完全變態類昆蟲。其卵呈白色,如鹽粒般大小;卵被產下之後大約4、5天就有可能孵出幼蟲,其幼蟲呈白色或乳白色,幼蟲只吃一點東西,如成蟲的糞便或環境中的有機物碎屑;2周後幼蟲吐絲和灰塵粘結成繭並在其中化蛹;再過2周跳蚤從繭裡跳出來,如果碰到動物,它們馬上就會吸血。跳蚤成蟲個體較小,無翅(由於長期寄生在宿主身上,翅膀已經退化),有兩條強壯的後腿,善於跳躍。
  • 跳蚤:祖先可能不吸血,曾是「大個頭」!
    記者4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中、英古生物學者近期進行的一系列研究,為人們展現了跳蚤這類常見寄生昆蟲不為人知的進化史。研究發現,跳蚤的分類學「地位」比通常認為的更低。它們的祖先可能並不吸血,體型可達現代跳蚤的4倍左右。
  • 傳播鼠疫和巴爾通氏體等病原的罪魁禍首-跳蚤 [Friederike Krämer 教授]
    有報導稱,在寄生跳蚤的未梳理毛髮的貓身上,每天有11-46隻跳蚤卵,在113天以上則超過2000隻的跳蚤卵。在相對適宜的外部和內部小環境裡:如適當溫度、較高的相對溼度及充足的作為營養來源的成蚤排洩的血便時,犬貓跳蚤幼蟲將經歷3個幼齡期。 早期成蚤是跳蚤的最後化蛹階段。跳蚤幼蟲在該階段完成脫皮,但仍舊會在繭內存留一段時間。
  • 鼠疫到底有多可怕?這些一定要知道!
    鼠疫為什麼這麼可怕?如何預防鼠疫?「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鼠疫為何如此可怕很多小夥伴對鼠疫可能無感,但提起它的另外一個名字「黑死病」,大家就能比較直觀的感受它的可怕」:「三不」:不私自捕獵疫源動物、不剝食疫源動物、不私自攜帶疫源動物及其產品出疫區。
  • 跳蚤「認祖歸宗」 江蘇科研人員最新研究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圖1)。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
  • 怎麼知道我的寵物有跳蚤或壁蝨?
    在嚴重的情況下,它會引起嚴重的瘙癢和發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過度的抓撓和咀嚼,從而損害皮膚。結果會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 我怎麼知道我的寵物有跳蚤或壁蝨? 大型蜱類通常可以在毛被中看到或感覺到,尤其是在它們進食後被吞食時。
  • 跳蚤「降級」終將修改教科書
    蚤目作為昆蟲系統演化樹上一個獨立分支,得到了許多形態特徵(側扁、無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櫛等)和生活習性等證據的支持。然而,跳蚤與其他昆蟲目之間的親緣關係一直是昆蟲系統學領域的未解之謎。早在19世紀,有學者根據外部形態認為跳蚤是鞘翅目(甲蟲)的近親;直到20世紀中後期,支序系統學的奠基人Willi Hennig發現跳蚤與長翅目(蠍蛉)和雙翅目(蒼蠅、蚊蚋等)的關係密切,三者共同構成吸吻類(Antliophora)。
  • 中英學者揭秘「古跳蚤」:可能不吸血,體型達現代跳蚤的4倍
    研究發現,跳蚤的分類學「地位」比通常認為的更低。它們的祖先可能並不吸血,體型可達現代跳蚤的4倍左右。      「我們用最新的基因組學等方法,將跳蚤的基因數據與其他昆蟲比對。這好比在基因層面讓跳蚤『認祖歸宗』。」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蔡晨陽介紹,經典分類學理論認為,跳蚤屬於昆蟲中單獨的一個門類:蚤目。
  • 研究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圖1)。跳蚤體型小,通常體長僅1~3毫米,屬於外寄生昆蟲,主要以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為生。蚤目作為昆蟲系統演化樹上的一個獨立分支,得到了一些形態特徵(側扁、無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櫛等)和生活習性等證據的支持。
  •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南古所供圖 攝蚤目(俗稱跳蚤)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是一類體型側扁,外形高度特化,並嚴格以吸血為生的全變態昆蟲。跳蚤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跳蚤是外寄生昆蟲,吸食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和鳥類的血液。蚤目作為昆蟲系統演化樹上一個獨立的分支,得到了許多形態特徵(側扁、無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櫛等)和生活習性等證據的支持。
  • 南京古生物所等證明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蔡晨陽等通過挖掘開源組學數據和發育基因組學分析,確立了吸吻類(長翅目、蚤目和雙翅目)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從而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並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圖2)。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
  • 跳蚤的起源之謎被揭開之後,它竟然被「降級」了!
    通過對38個化石類群的54個形態特徵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長翅目是多系群,蚤目與雙翅目構成姊妹群;並認為阿紐蠍蛉的口器與跳蚤不同,判定長翅目不是蚤目的姊妹群。 圖4.三個超大胺基酸矩陣在三種演化模型下的演化關係,全部支持跳蚤與小蠍蛉科構成姊妹群 2020年12月,科研人員最終在《古昆蟲學》(Palaeoentomology)上發布研究結果,確認吸吻類(長翅目、蚤目和雙翅目)內部的系統發育關係,蚤目與現生的小蠍蛉科構成姊妹群的關係,蚤目位於長翅目的內部,完全否定跳蚤與雪蠍蛉科
  • 南京專家:跳蚤的祖先是蠍蛉
    2020-12-21 12:46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跳蚤大家都不陌生,體型很小,通常體長1~3毫米,靠吸食人和鳥類的血液為生。
  • 新研究發現跳蚤是特化的蠍蛉
    目前,主流的觀點(已寫入教科書)認為跳蚤是單獨的目,也有部分觀點認為跳蚤是雪蠍蛉(一類長翅目昆蟲)的近親,但均沒有明確證明跳蚤和小蠍蛉科的關係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聯合研究團隊的工作揭示了跳蚤是一類特化的蠍蛉,將蚤目降級為長翅目的一個次目。
  • 跳蚤"老祖宗"大如蟑螂 後腿力量小跳不動(圖)
    那時候的跳蚤已經靠「吸血」為生,黃迪穎推測,它們的覓食方式很可能是躲在動物窩裡搞突然襲擊。「當時哺乳動物的塊頭都不是很大,大約在20釐米左右,有的就像現代老鼠那麼大,而跳蚤有近2釐米長,和蟑螂差不多大。如果一直在動物身上吸血,沒準能把動物吸死。」   通過化石可以發現,當時的母跳蚤比公跳蚤要大一倍多。黃迪穎笑著說,這是因為母跳蚤要繁殖後代,有很多卵,所以塊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