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3000多人辦執照玩無線電
一位無線電發燒友的豪華「家底」。記者萬重攝
●提起無線電,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無線電波,這個理解沒錯,但你也許並不了解無線電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為使無線電的使用更加合理有效,我國最新的《無線電管制規定》已於2010年11月1日開始施行。●無線電看不見、摸不著,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施行無線電管制規定?實施這一規定後,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是否會有影響?
近20年來無線電愛好者在增多
「餵!寶寶別玩了,該回家吃晚飯了。」徐先生對著「手臺」呼叫正在樓下玩的8歲女兒。
「好,我這就回去了。」女兒通過「手臺」立即回應。
這父女倆使用的是800兆 「手臺」,實際上學名叫無線電對講機,是無線電發射設備的一種。
徐先生是瀋陽市的一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而且比較「專業」,他通過學習、考試,拿到了國家頒發的無線電臺執照。
談起無線電,徐先生興奮地說:「它的廣泛應用,真是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
據記者採訪了解,目前在我省,像徐先生這樣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還真不少,截至2010年底,在全省範圍內,已拿到國家頒發的無線電臺執照的人數超過了3000人。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還有個俗稱——「火腿」,並無貶義,只是因為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英文縮寫是「HAM」,在英文裡也是火腿的意思。
而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中的 「業餘」兩個字,也不表示這些人缺少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只強調業餘無線電不用於商業目的這個原則。
據了解,從上世紀20年代到今天,我國的業餘無線電已經有將近90年的發展歷史了。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幾乎完全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直到改革開放前夕,多數人對它仍是一無所知,甚至有極少數人還存在誤解,把業餘電臺與敵特電臺、違法黑電臺混為一談。從1992年國家決定恢復開放個人業餘電臺,到現在的20年時間裡,我國的業餘無線電領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瀋陽的石先生是一名資深 「火腿」。他告訴記者,2008年他曾到汶川參與抗震救災,在開始的階段,手機信號完全不通,災區很多重要的信息正是通過在場「火腿」手中的電臺傳遞到外界的。
他說,自己剛剛接觸無線電臺的時候,只有兩個手臺,經常到一些開闊、信號好的地方玩。那時的技術和設備也沒有現在先進,他的手臺發射距離不遠,從太原街喊話,只能接到鐵西「火腿」的回應,效果最好的時候,也只能從瀋北新區喊到太原街。現在,他已經能接到遠在本溪、遼陽「火腿」的回應了。
瀋陽的「火腿」間還經常組織一些活動,進行技術比賽,用同樣功率的電臺比試誰發射的距離更遠。他們平時出行和旅遊也常常利用電臺相互聯絡,如遇到人員走失、發生自然災害等意外情況,可以及時聯絡救援。無線電的好處和威力在非常時刻顯示得最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