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數學不好對物理學習有一定的影響。
高中物理定量計算的題目佔絕大多數,數學不好,計算能力不強,對物理解題有相當的影響。比如根據題目列出了表達式,當要聯立求解的時候,解不出結果。如果這個結果是中間過程的結果對後面的問題很重要,那麼在分析後面的問題時,因為前面的結果解不出來,或解得不對,都會使後續的問題沒發解決。
高考大綱明確要求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是高考考查的五大能力之一(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能力,實驗能力)。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數學知識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但要是說物理成績不好都是因為數學不好,這也有失偏頗。數學不好只是物理成績不好的原因之一,並不是全部。
物理這門學科,有自己的語言,有物理方法,物理思維,這些對於學好物理是更重要的。很多同學其實直到高中畢業對物理的學習也沒有入門。表現之一就是不會用物理的語言表述問題。舉個例子,一個人現在地面上不動。這是用文字需要來描述。用物理需要表達就是: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進一步可以列出表達式。這就是如何用物理需要描述問題的一個簡單例子。
學習物理首先要理解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定律,要能夠根據理解自己推導相關公式。要掌握物理模型,物理方法,物理思維。
物理題目的情景千變萬化,重要的是要能夠從物理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這就是物理思維。只有抽象出物理模型,才能夠作用物理方法去解決問題,最後能夠用物理表達式或圖像將解決過程表達出來。這就是物理解題的過程。
對於高中物理來講應用到的數學知識並不是很多,只要初中數學和高中數學的部分知識,但是最後的結題過程都要用表達式或圖像來表達,求解過程也要計算,這都離不開數學。
數學之於物理很重要,但不能說數學不好是物理不好的全部原因。至少在高中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