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

2020-12-05 澎湃新聞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

2020-11-27 2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梅斯醫學 MedSci梅斯

肘管症候群是第二常見的壓迫性神經病變,發病率高達6%,即每10萬人年有36人。肘管減壓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英國和美國每年大約有15000人接受手術減壓。

肘管症候群:因肘部創傷性關節炎而出現尺神經受壓,在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有一增厚的纖維帶,壓迫尺神經,稱之為肘管症候群。在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咀之間有一弧形窄而深的骨溝,有深筋膜橫架於上,形成一骨性纖維鞘管,即尺神經溝,也稱肘尺管。管內為尺神經及尺側上副動、靜脈。患者早期症狀表現:常感到小指指腹麻木、不適。有時寫字、用筷子動作不靈活。症狀加重時,尺側腕屈肌及環指、小指指深屈肌力弱,手內在肌萎縮,出現輕度爪形指畸形。Froment症。

有許多方法可以對肘部周圍尺神經進行減壓,包括開放,微創和內窺鏡入路。減壓後,為減少屈肘時對尺神經的牽拉,可行內上髁(上髁切開術)切除術,伴或不伴將尺骨神經前移位至皮下、筋膜下或肌下位置。外科醫生對手術技術的選擇取決於幾個因素,並且對於手術方式的選擇並沒有明確的適應症。因此,大多數外科醫生(86%)在治療肘管症候群患者時使用超過一種手術方式。在過去的十年中,至少有15個系統的回顧和成對的meta分析未能解決這些不同手術對原發性肘管症候群療效和安全性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的解決是很重要的,因為多達30%的患者在手術後沒有改善,而且許多人接受了翻修手術,最終很少能治癒。那麼,對於患有原發性肘管症候群的成年人,哪種手術與症狀治癒率最高、併發症風險最低有關?JAMA Network open上新發表的一篇文章就對此進行了系統回顧。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24352

這項網絡薈萃分析包括30項研究,比較了2894例肢體的8種不同手術方式。從資料庫建立到2019年3月2日,對PubMed、EMBASE和CENTRAL進行了搜索,對研究的設置或設計沒有任何限制。研究主要結果是對治療的反應(即症狀改善)。次要結果為圍手術期併發症、再手術和復發。結果發現87%的患者接受手術後病情有所改善,而開放性原位減壓(不論有無內側上髁切除術)對治療的反應最大,併發症的風險最低。

在整個研究中,56%的參與者是男性,平均年齡為48(8)歲,患者的平均症狀為15(7)個月。總的來說,87% (95% CI, 92%-91%)的患者通過手術得到了改善;所有形式的原位減壓都比移位手術更有效;例如,切開原位減壓合併上髁切除術的成功率高於皮下移位(相對風險為1.13;95%可信區間,1.01 - -1.25)。術後,3% (95% CI, 2%-4%)的患者出現併發症,而原位減壓是風險最小的,儘管其結果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總的來說,有2% (95% CI, 1%-3%)的患者需要再次手術;開放性原位減壓術後再手術次數最少;相比之下,肌下轉位再次手術的風險為5倍(相對風險為5.08;95%可信區間,2.06 - -12.52)。在監測中,3% (95% CI, 1%-4%)的患者出現復發,而開放原位減壓聯合上髁切除術被列為最安全的手術,儘管在估計中存在不確定性。

治療反應(即改善)的相對風險(95% CI).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24352

併發症的相對風險(95% CI).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0.24352

總之,在這項網絡薈萃分析中,開放性原位減壓(包括或不包括內側上髁切除術)似乎是最安全的手術,而且對原發性肘管症候群患者的預後也最好。未來的研究應該集中在更好地定義這種障礙和發展核心結果測量。

原標題:《JAMA Netw Open: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肘管症候群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球囊壓迫、射頻熱凝、微血管減壓,三種叉神經痛手術療效及優缺點
    對此我將目前很多醫院都在開展的幾種類型的手術做以總結,患者朋友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年齡等進行選擇。適合高齡、身體狀況差、不耐受全身麻醉的及恐懼手術的患者。 優點:操作簡單、局部麻醉、組織損傷小、安全有效(射頻可獲得定量的可預見的神經毀損灶,不像直流電一樣易造成組織粘連或燒焦) 、痛苦小、當日出院、費用少。 缺點:復發率高,因為損壞了神經會存在面部的麻木感。
  • 腰椎內鏡由外至內單側入路雙側減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12步驟指導
    隨著脊柱內鏡手術技術和適應症的發展,全程單通道脊柱內鏡手術作為最微創的減壓方法開始應用於腰椎管狹窄症的治療,不僅能夠充分給椎管減壓、切除黃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的影響也較小!經過對行LE-ULBD手術的92位患者1年以上的隨訪證明LE-ULBD技術是一種有效、安全的緩解腰椎管狹窄症的手術方法。方法收集統計根據腰椎管狹窄Schiaz分級標準比較術前及術後1年的患者MRI影像資料。
  • 確診了該不該手術呢?
    其中馬尾神經損傷是一種神經系統性疾病,這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嗎?馬尾神經損傷是常見的神經系統性疾病,主要為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礙,性功能減退或喪失。 CT 及 MRI:對不同組織結構有極高的分辨能力可清楚顯示腰椎管的情況、椎間盤突出的方向和程度、硬膜囊或神經根受壓的狀態,是診斷引起馬尾症候群的腰椎椎管疾患和觀察馬尾大體變化的最佳檢查手段。
  • 內鏡下微創手術來減壓,「天下第一痛」不再難治
    得益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徐匯區中心醫院的緊密型醫聯體模式,一周內,中山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張煜就在徐中心為王先生施行了內鏡引導下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免去了排隊等候手術的煩擾。引起面部疼痛的疾病有很多,有些表現容易與三叉神經痛混淆。三叉神經痛好發於面部一側,發作起來痛得要命,有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
  • 手術後為什麼要用矽膠引流管?
    手術後為什麼要用矽膠引流管?外科手術已經結束了,身上會有那麼多管子,看上去有點嚇人,醫生說是矽膠引流管,這管子到底有什麼用?醫用引流管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插管?
  • 寶寶圓頭扁頭,你更喜歡哪一種?
    寶寶圓頭扁頭,你更喜歡哪一種? 傳統的觀念裡面,扁頭的寶寶更受歡迎,所以很多媽媽們會千方百計讓寶寶睡出個扁頭。不過近兩年,圓頭寶寶大熱,新媽們都覺得這種圓頭寶寶更可愛,也更好看。那麼圓頭扁頭,你更偏好那一款呢?
  • 外星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顛覆傳統治療模式 解決頸腰椎患者的痛苦
    頸椎、腰椎醫生通常稱這兩種病為頸腰症候群,頸椎不好,腰椎一定不好;腰椎不好,頸椎肯定好不到哪裡去。  3月24日,河南省醫療器械商會會員代表大會上,大河網記者採訪了鄭州飛龍醫療董事長張新民,他介紹了企業研發的外星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對頸腰椎患者來說是福音。
  • 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啟動安裝
    11月10日,隨著指揮人員一聲令下,大藤峽工程右岸首臺機組尾水肘管首節頂襯板緩緩吊起,歷經39分鐘後,順利吊入安裝位置,拉開了大藤峽工程右岸機電及金屬結構安裝的帷幕。此次安裝的是尾水管的肘管段,是連接尾水管錐管與擴散段的彎肘形部件,共分為12節,整體高度18.5米,重約376噸,流量為890立方米/秒。
  • 金丐醋酸鈣比碳酸鈣補鈣更有效、安全
    鈣質,無論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鈣質能夠促進身體骨骼生長,維持骨骼堅固和強壯,還能穩定人的情緒,幫助凝血等。日常生活中,除了應該增加攝入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奶源製品、蝦皮、蝦米、魚、動骨等,還可以通過吃「鈣劑」補充鈣元素。
  • 腰椎間盤突出症最新治療設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
    河南省中醫院疼痛科引進最新疼痛治療設備非手術脊柱減壓系統 【醫 >保】新農合、省醫保、鐵路醫保,100%報銷。【產品介紹】非手術肌肉減壓系統,由美國麥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鄭州飛龍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開發的最新一代預防治療腰頸椎病現代化的高精端醫療設備,該設備不手術、無痛苦、定位準確,利用持續的高負壓對椎間盤進行滋養性減壓治療,能有效消除椎旁肌肉的抵抗力,可輕鬆打開椎間盤,使機體中的營養、水分
  • 手術後被去顱骨的修復,顱骨成形術
    顱骨成形術是一種重建性手術,一個錦上添花的手術,不作對生命沒有什麼危險,但是作了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為什麼還要做呢? 因該手術可恢復顱骨減壓術後顱骨結構的完整性、穩定顱內壓力、改善因顱骨缺損導致的顱骨缺損症候群而被廣泛應用。
  • 軍醫詳解手術如何緩解三叉神經痛和面肌痙攣等病症
    LENNON VA等將其統稱為腦神經血管壓迫症候群。這一學說已得到神經電生理學、病理學和臨床證據的支持。其主要的表現為顏面部所支配區域的疼痛及肌肉痙攣,是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常見病之一。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及舌咽神經痛的診斷主要依據典型的臨床症狀,MR血管斷層成像(MRTA)能直觀有效的顯示責任血管與受累神經之間的關係,是神經血管壓迫的診斷依據及MVD手術的重要依據。
  • 重磅|更安全更有效的孕婦護膚品出爐!袋鼠媽媽居然不在其中!
    相信更多孕媽在護膚方面最關心的問題是安全和有效,那麼這些護膚品都有哪些呢?Fancl芳珂水乳黃色瓶子的是滋潤型,更適合乾性肌膚,藍色是清爽款更適合油性肌膚。Cerave修復乳液號稱是幹皮敏感肌救星的品牌,不過我更看重的是它的物美價廉。我每次基本擠一泵的量就能塗全身了,便宜大碗,用起來又很節省。神經醯胺能夠加快角質層的更新,改善皮膚乾燥,增強皮膚的保護屏障,有效防止皮膚水分的流失。
  • 張劍寧教授:神經外科圍手術期選擇安全有效的止血藥物十分重要
    另外,遵循完全獨立的系統,甚至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病房內空氣也經過了過濾、淨化;(3)隨著人們對於神經外科重症管理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變化,也促進了重症管理隊伍愈發專業,甚至成立了相應的學會、組織機構、學術機構等進一步加強隊伍成員間的成長、交流、學習,長期推進有利於理念更新以及實現規範化、正規化的重症管理;(4)神經外科重症管理同樣實行多學科合作的診療模式,有利於對患者疾病情況的精準判斷和治療。
  • 需要手術的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一度被認為屬於一種動態穩定性疾病,即發病後病情可能維持長期穩定。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脊髓型頸椎病實為進展性疾患,若不進行有效幹預,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將越來越明顯,最終可表現為嚴重的四肢感覺運動和/或二便障礙,乃至喪失移行能力。
  • 比嗎啡更安全的止痛藥上市,國內恩華藥業授權開發
    手術後急性疼痛患者佔研究人群的大多數(94%),最常見的手術類型為骨科(30%)、結直腸(15%)和婦科(15%)。研究結果顯示不良事件多為輕度或中度。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噁心、嘔吐和便秘。結果表明,在各種外科和醫療條件下,oliceridine治療急性疼痛通常是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
  •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可能跟劇烈運動受傷有關,多注意,可能會遺傳
    當皮肌炎並發全身性硬化症或繼發性乾燥症候群(即重疊症候群)時,橫紋肌溶解更可能發生。當皮肌炎並發橫紋肌溶解症時,大量的肌紅蛋白被腎小球過濾並沉積在腎小管中,導致腎小管阻塞,從而逐漸增加腎小球中的壓力,最終導致腎小球濾過阻塞並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 布加症候群是隱匿高手,目前尚無預防辦法,掌握相關知識尤為重要
    布加症候群多為慢性進行性發病,起初病情隱藏性很好,也沒有特別的臨床表現,所以很容易漏診和誤診。因此,我們更需要普及這方面的醫學知識。由於解剖結構,下腔靜脈比肝靜脈溶栓治療更簡單、更有效。溶栓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出血和肺栓塞。因此,在溶栓治療後,嘗試尋找下腔靜脈或肝靜脈的狹窄病變,以進行介入或開腹手術。
  • 為什麼男人不喜歡戴安全套?哪種避孕方式更有效?聽醫生怎麼說
    為什麼男人不喜歡戴安全套?哪種避孕方式更有效?聽醫生怎麼說新世紀不斷發展,大家觀念也隨之變化,對結婚前的夫妻生活問題已經非常熟悉,同時這種現象也非常普遍。這時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就是怎樣做到更好的避孕呢?因為如果在婚前夫妻生活中不用避孕措施,對女性的傷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