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衛星(2)高分一至四號

2020-10-18 溱湖之戀

雷射測高分系統主體解析度為0.8米,高分二號2015、16、17年拍攝下圖

 回顧一下幾年來的天眼拍攝 

1、2013年4月26日 高分一號「太空攝影」 有了高清照片

 高分家族目前共有7顆衛星「高分一號」是第一顆。「乘坐」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進入太空,成為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自此揭開了給地球拍攝「高清照片」的序幕。

「高分一號」攜帶的攝像機可以實現2米、8米、16米三種解析度的拍攝,既有廣度,也有精度,在衛星上實現中、高解析度和寬幅成像能力的結合。「高分」衛星可以拍攝到運動軌跡路線上的地球圖像,但存在著訪問時間周期和空間周期較大的問題。高分一號觀測幅寬為800公裡,能在4天內將整個地球看一圈。

其成像是由一組組數據組成的,通過接收到衛星傳回地面的數據,解讀「數據碼」進行編譯和組合,誕生出高清照片。

2014年8月19日  高分二號, 實現空間解析度0.8米。高分二號」成為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空間解析度優於1米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 和「高分一號」相比,「高分二號」對於地球的「觸感」靈敏了不少,它具有亞米級空間解析度、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態機動能力等特點,有效地提升了衛星綜合觀測效能。通過和「高分一號」的搭配使用,可以實現空間解析度0.8米的類似「鷹眼」效果。

這裡可以和在家分享一下,什麼是解析度0.8米,就是在高空觀察時,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小於80釐米,會被誤認為是一個物體。但只要大於80釐米,高分二號便能在距離你600公裡外的太空清晰地看到。

2016年8月10日高分三號。高分三號最大特點是具備全天時、全天候成像能力。高分三號衛星在系統設計上進行了全面優化,具有高解析度、大成像幅寬、多成像模式、長壽命運行等特點,具備12種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能探測到地球上亞米級的地面沉降。是我國首顆設計使用壽命8年的低軌遙感衛星,能為用戶提供長時間穩定的數據支撐服務。

2016年6月13日高分四號 彌補低軌遙感衛星的不足。它和地球的狀態是相對靜止的,「站」在距離地球36000公裡以外的地球靜止軌道上,通過指向控制,實現對國家及周邊地區觀測。實現了對於颱風秒級觀測,颱風眼區精細化結構特徵、雲系內中小尺度對流的演變特徵,對颱風路徑和強度預報準確率大提升。

一號至三號衛星都屬於低軌遙感衛星,具有空間解析度高、看得更清楚的特點,但一次成像觀測視野較小,對固定區域重訪所需周期較長,時間解析度較低。而高軌遙感衛星「高分四號」恰恰可以彌補低軌遙感衛星的不足,兩者結合發揮出更大效益。

相關焦點

  • 科普知識------衛星(5)
    高分衛星所拍圖片親愛的朋友們,大家知道人造衛星有什麼特點嗎?人造衛星有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不會發光;二是圍繞運轉;三是隨行星圍繞運轉。說過了衛星的特點,那麼這些衛星又有什麼作用呢?要說作用,月亮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它可以平衡,穩定地軸,控制,可以用來觀察時間等,還可以想像出很多美麗的傳說。
  • 科普知識------衛星(3)
    是一顆高光譜分辨衛星,它攜帶了四個大氣環境探測載荷「上天」,主要負責對大氣環境進行監測,可以動態監測我國大氣汙染狀況。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可用於空氣品質變化監測,分析各種排放對大氣成分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 科普知識------衛星(4)
    按照用途劃分,人造衛星可分為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偵察衛星、導航衛星、測地衛星、截擊衛星等。這些種類繁多、用途各異的人造衛星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僅2019年我國就發射了二十八顆衛星。下而我們還來說說高分衛星吧。
  • 科普知識------衛星(1)
    我國在今年的一月完成2次,三月份完成3次,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分別是2次,八月3次,九月4次,十月2次,十一月7次。共完成了29次衛星發射。現在本人想說說有些衛星的作用,希望大家喜歡!  高分七號衛星是高分系列衛星中測圖精度要求最高的科研型衛星,搭載了雙線陣立體相機、雷射測高儀等有效載荷,突破了亞米級立體測繪相機技術,能夠獲取高空間解析度光學立體觀測數據和高精度雷射測高數據,不僅具備同軌道前後視立體成像能力及亞米級空間解析度優勢,還能利用雷射測高儀獲得的高精度高程信息,大幅提升光學立體影像在無控條件下的高程精度,實現我國民用
  • 數解中國發射「高分四號」衛星
    圍繞29日成功發射的高解析度光學成像遙感衛星「高分四號」,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密其特點。  四——「高分四號」隸屬於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此前中國已先後發射「高分一號」、「高分二號」、「高分九號」。  「高分三號、五號預計明年發射,高分專項中其他衛星也均完成了工程立項工作。」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
  • 高分四號衛星特色應用詳解
    高分四號衛星為具備全天時成像能力的任務主導型衛星,用戶僅需通過宏指令接口將任務信息上注衛星,計算機將根據任務信息自主按照時序分發至下遊機位,完成成像任務。高分四號衛星日平均成像達72景,並且對用戶的成像任務實時響應,在處理緊急任務方面能發揮巨大作用。
  • 高分衛星居然發了這多?他們都是幹嘛用的(3)
    高分七號的特點是測繪一流這是我國測繪精度最高的遙感衛星,一般的衛星只拍攝平面圖形,但高分七號卻是立體的。不僅能夠為測繪、住建、統計、農業、規劃、環保等部門提供寶貴的信息,而且也是民用導航領域核心競爭力所在,將打破地理信息產業上遊的高解析度立體遙感影像市場大量依賴國外衛星的現狀,開啟我國自主大比例尺航天測繪新時代。
  • 「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高分四號」衛星於2015年12月29日發射成功,是我國第一顆也是當今世界上地球同步軌道解析度最高的對地觀測衛星。它的軌道高度達3.6萬公裡、全色/多光譜相機解析度優於50米、單景成像幅寬優於500千米,中波紅外相機解析度優於400米,可以解決極軌衛星解析度高、時效差的問題,做到間隔為秒對某一地區的長時間、高頻次監測,實現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的雙達標。
  • 高分衛星居然發了這多?他們都是幹嘛用的(2)
    高分四號的特點是超高像素!2015年12月29日成功發射,和其他衛星都不同,它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專注於觀測中國及其周邊地區,對特定區域甚至可以進行分鐘乃至秒級別的觀測。在災害防護、資源複查、農作物估產方面特別在行。
  • 高分四號衛星成功發射 空間解析度世界最高
    圍繞29日成功發射的高解析度光學成像遙感衛星"高分四號",記者提取關鍵數字,解密其特點。四——"高分四號"隸屬於中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此前中國已先後發射"高分一號"、"高分二號"、"高分九號"。"高分三號、五號預計明年發射,高分專項中其他衛星也均完成了工程立項工作。"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
  • 「高分四號」衛星數據首公布 「霧霾下的北京」引關注
    高分四號 攝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3日對外公布了高分四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圖為1月25日拍攝的北京。 高分四號 攝   中新網北京2月3日電 (邱學雷 張素)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3日對外公布了高分四號衛星獲取的首批影像圖。
  • 中國太空天眼:高分四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6月13日,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對地觀測衛星高分四號投入使用儀式在京舉行。在軌測試期間,民政部、中國氣象局、國家林業局、中國地震局等用戶部門和其他用戶單位,積極利用高分四號衛星影像數據開展測試應用,在我國南方洪澇災害、四川涼山火災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森林火災監測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同時,高分四號衛星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連續高頻次拍攝的影像,為環保部利用冬季時間窗口查找大氣汙染源提供了有力支撐。
  • 打開「天眼」看地球 「高分四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2015年12月29日0時04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巍峨群山的映襯下,雄偉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騰空而起,成功將「高分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高分衛星」家族又多了一位重要成員。  「高分四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一顆重要衛星,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觀測衛星。
  • 細數中國高分系列衛星 多軌道實現全球覆蓋
    ,我國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依靠長徵四號丙型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五號衛星發射入軌。>  要想了解高分衛星,我們必須先搞清楚什麼是太陽同步軌道,因為高分系列衛星除高分四號外,全部運行在太陽同步軌道。是一顆多光譜高解析度寬幅成像對地觀測衛星。一顆衛星搭載兩款相機,一款為2米解析度全色相機,可進行高解析度精確彩色測繪,另一款為16米解析度寬幅相機,可對800千米範圍的地面進行測繪,一幀畫面即可覆蓋64000平方千米範圍的地表,相當於北京市面積的4倍!其還具有多載荷圖像拼接融合技術,可實現地理測繪,海洋與氣象測繪等功能。
  • 「高分四號」成功發射:我國遙感衛星進入新時代
    ——高分四號。作為我國以及世界首顆地球同步軌道高解析度遙感衛星,高分四號的成功發射,將迎來高低軌遙感衛星協同工作的時代。  高分四號位於赤道上空36000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上,處在這個軌道上的衛星,會與地球保持相對靜止。在這個「黃金軌道」上,住滿了各色各樣的鄰居,比如各國的通信衛星、氣象衛星、導航衛星等等。而高分四號,則是該軌道上第一顆也是唯一一顆50米光學解析度的遙感衛星。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8月20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高分七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順利投入使用。自然資源部作為高分七號衛星的牽頭用戶部門。程利偉總工程師表示,高分七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我國高解析度遙感立體觀測能力,將有效服務於我國1:1萬立體測圖生產及更大比例尺基礎地理信息產品的更新,服務於自然資源三維立體調查監測。自然資源部將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為契機,圍繞自然資源領域需求,下大力氣推動抓好衛星應用工作。
  • 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觀測衛星高分四號投入使用 解析度世界最高(2)
    (新華網西昌12月29日消息)12月29日0時04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四號衛星。2015年12月29日,高分四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經過6個月在軌運行,圓滿完成測試任務。在軌測試期間,民政部、中國氣象局等用戶部門和單位,利用高分四號衛星影像數據開展測試應用,在我國南方洪澇災害、四川涼山火災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森林火災監測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高分四號衛星任務由國防科工局負責統一組織實施。
  • 中國「高分四號」突破遙感衛星技術五個「首次」
    記者從抓總研製高分四號衛星的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了解到,該衛星在軌正常運行,正在進行載荷測試,成像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中國突破了地球同步軌道遙感衛星五大關鍵技術。遙感衛星總體設計技術首攀高軌之峰進行高軌道高解析度光學遙感衛星設計,世界上尚沒有工程實施的先例。與低軌道相比,設計技術面臨著眾多新難題。
  • 行業 | 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
    8月20日,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儀式在北京舉行,標誌著高分七號衛星圓滿完成在軌測試,順利投入使用。自然資源部作為高分七號衛星的牽頭用戶部門,程利偉總工程師出席儀式並講話,科技發展司代表部籤署了高分七號衛星投入使用證書。
  • 與中國航天「零距離」——走進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
    臺海網9月19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艙外航天服等航天珍貴實物,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長徵運載火箭等太空飛行器模型公開亮相;依託VR、AR、3D等先進技術的互動展示展品,特色鮮明的航天文創產品……18日,「航天放飛中國夢」航天科普展暨中國航天成就展(福州站)活動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