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地球運行了近3年離開地月系統時才被發現

2020-12-03 新晚報

  日前,小行星和彗星獵人卡斯珀和天文學家普魯因利用卡特林那巡天系統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地球運行的天然「迷你月球」。這顆地球的臨時衛星被命名為「2020 CD3」(簡稱CD3)。11月24日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對這顆「迷你月球」進行了描述。這是天文學家迄今發現的第二個天然「迷你月球」,第一個名叫「2006 RH120」,是一顆直徑約5米的近地小行星,在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逗留在地球軌道上。

  由矽酸巖構成

  「迷你月球」直徑1到2米

  「迷你月球」也會受到來自太陽風和太陽輻射的輕微壓力,而這種效應與物體的表面積成正比。通過測量物體的大小,並觀察其軌道與僅由重力影響所預測的偏離程度,天文學家就可以獲得關於目標的重要信息。

  論文的第一作者、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博士後研究者格裡戈裡·費多雷茨說:「這個物體是由某種矽酸鹽構成的。正如天文學家所預期的,它本質上是一塊太空巖石。」

  那麼,地球的這個新鄰居有多大?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嗎?如果「迷你月球」與地球相撞會發生什麼?對此格裡戈裡·費多雷茨回答道:「這個極其微小的『迷你月球』直徑只有一到兩米。如果撞上地球,它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掉……一般來說,這樣的『迷你月球』都非常小。」

  被地球捕獲2年多

  小行星已離開地月系統

  另一個可以放心的原因是,CD3已經離開了地月系統。通過反向計算該物體在時間上的路徑,天文學家了解到,「它是在離開地月系統時被發現的」。

  在它離開之前,已經被地球捕獲了近3年。費多雷茨解釋道,「這實際上是一段相當長的捕獲時間,根據我們的模擬,一顆『迷你月球』的平均捕獲時間只有大約9個月,因此,它比我們預期的捕獲時間長得多。」

  CD3不僅在地月系統中停留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其旋轉的速度也比大多數模擬的「迷你月球」更慢,大約每三分鐘旋轉一次。與行星這樣巨大的物體相比,這一速度可能看起來很快,但考慮到這個物體的微小體積,可以說相當「悠閒」了。

  據人民網報導

  延伸

  天文學家常認錯小行星

  在發現小行星這件事上,天文學家曾經常被「愚弄」。以往在月球任務中使用的火箭助推器就曾被誤認為是小行星。

  美國的阿波羅12號任務和我國的嫦娥2號都曾經在太空中留下了火箭上面級,並且都曾一度被視為「迷你月球」。另一個將人造物體誤認為小行星的案例是歐洲空間局傳奇的羅塞塔號飛船,在2007年飛掠地球期間,卡特林那巡天系統曾短暫地將其誤認為是一顆小行星,並且還臨時將它命名為「2007 VN84」。

相關焦點

  • NASA發現了第二顆繞地運行的迷你月亮!它會伴隨地球多久呢?
    由美國宇航局資助的卡塔利娜天空調查組織於2月15日晚觀察到了直徑約1.9-3.5米繞地運行的小行星,被稱為地球的迷你月亮。這是已知的第二顆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小行星。卡塔琳娜組織稱:這顆小行星的運行路線表明,它在三年前便已經進入了地球的軌道,很可能是被地球引力所捕獲。 第一個是被稱為2006 RH 120的小行星,也是被卡塔琳娜天空調查組織所發現,該小行星在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間繞地幾次之後離開了地球軌道。
  • 天文學家發現神秘迷你月亮,小汽車大小已在地球軌道運行3年!
    天文學家發現2020 CD3(黃圈)。小圖白帶為其繞地球運行軌跡。(網絡圖片)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透過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發現一顆小行星如月亮般被地球引力牽引,在地球軌跡上運行了3年之久而從未被察覺。由於小行星有可能在短期內脫離地球軌道,天文學家形容它是地球的迷你月亮「過客」。
  • 「地衛二」被發現了?偷偷圍繞地球公轉三年,剛發現可能就要離開
    其實,不只是人會妻管嚴,有的時候,地球也會「妻管嚴」。從人類有文明開始,地球似乎就嚴格遵從著「一夫一妻制」,比人類還嚴格。偌大的地月系,只有月球一顆天然衛星,在圍繞著地球公轉。不過最近,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新的衛星,正在圍繞地球公轉。看起來,好像地月系裡來了「小三」。
  • 地球還有個衛星?地衛二圍繞地球運行了3年,即將離開地球
    太陽系內的八大行星,除了金星和水星以外都有衛星,這裡面地球的衛星最少,只有月球一個。木星有79個衛星,土星有62個衛星。我們在地球上憑藉肉眼便能看到月球,如果地球還有個衛星,我們一樣能看見。所以在20世紀的時候,天文學家就說地球只有一個衛星,沒想到兩個來自美國的天文學家突然宣稱地球還有個衛星。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臺也發現了「地衛二」,難道天文學家的判斷出錯了?地球還有另一個衛星?
  • 地球也找了「小三」?另一月球圍著地球「相戀」3年了,才被發現
    地球也找了「小三」?另一月球圍著地球「相戀」3年了,才被發現地球,作為太陽系內的一顆生態行星,意義重大!因為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與他息息相關的外界環境是,也顯得至關重要。比如,月球,它的存有不但關係地球的生態平衡,還保護著地球的安然無恙,正常運行。
  • 新發現的近地小行星是雙星結構
    這次觀測使用的是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恆星雷達系統。由於從2019年12月28日開始襲擊這座島嶼的一連串地震,阿雷西博天文臺在今年一月一直處於關閉狀態,並於一月29日重新開始工作。同時,科學家們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洛亞的一臺望遠鏡在1月27日捕捉到了一顆之前從未發現的一顆小行星。
  • 新發現的近地小行星是雙星結構
    這次觀測使用的是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恆星雷達系統。由於從2019年12月28日開始襲擊這座島嶼的一連串地震,阿雷西博天文臺在今年一月一直處於關閉狀態,並於一月29日重新開始工作。同時,科學家們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洛亞的一臺望遠鏡在1月27日捕捉到了一顆之前從未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觀測團隊使用一組基於發現日期給小行星命名的公式,將這顆小行星命名為2020 BX12。
  • 一顆繞地球運行的小衛星2020 CD3已經「飄」走
    圖片來源:The international Gemini Observ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徐銳):在無人注意之時,夜空中一顆迷你「月亮」已經遠去。這顆迷你「月亮」,是今年年初天文學家發現的一顆繞地球運行的小衛星。相關研究發表於《天文學報》。而現在它已經「飄」走了,但很快,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更多類似的地球迷你夥伴。
  • 地球不止一顆衛星?神秘"迷你衛星"繞地球運行
    一般認為這些被地球引力場影響的小天體都不會超過一臺家用洗衣機的大小,它們會圍繞地球運行上一段時間,比如一年,隨後離開。然而,這樣的小天體極難追蹤,因此科學家們一般都不得不依靠有關它們軌道的計算機模型來開展研究。
  • 繞地球運行2個月的神秘物體被確認,來自54年前的一次發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正式確認,目前繞地球運行的神秘物體是1966年「勘測者2號」(Surveyor 2)探測器的一塊廢棄碎片。它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月面軟著陸試驗,探測月球並為阿波羅號飛船載人登月選擇著陸點。自1966年5月至1968年1月共發射7個,其中2個失敗,5個成功。其中,1966年9月20日發射的「勘測者2號」因登月的三臺微調發動機中有一臺未發動而墜毀於月面。
  • 神秘迷你月亮,地球軌道運行3年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透過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發現一顆小行星如月亮般被地球引力牽引,在地球軌跡上運行了3年之久而從未被察覺。由於小行星有可能在短期內脫離地球軌道,天文學家形容它是地球的迷你月亮過客。
  • 偷偷地繞著地球轉了三年,「地衛二」終被發現,可惜原配不容它
    天文學家卡帕·威爾茲科斯和特迪·普魯恩在2月15日的時候偶然間發現了這顆天體,後來被證實它是在繞著地球運動,最後這顆「小月亮」也有了自己的編號「2020 CD3」。天文學家通過計算機對這顆小天體進行軌道模擬發現,大約在三年前被地球所捕獲繞著地球運動,那麼本質上來說它曾經應該是一顆小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第一個已知的行星繞白矮星運行
    想像一下一個昏暗的,後期階段的恆星,它大約與地球大小一樣,每34小時繞其運行一個巨大的木星大小的行星。這將是一個奇異的景象,較小但較密的物體似乎控制著視覺上不匹配的天體。白矮星可能適合木星的「大紅色斑點」,讓您感覺到這顆恆星系統看起來多麼奇怪。
  • 如果月球離開地球,與地球共用軌道獨立運行,會發生什麼故事?
    有人邀答:如果把月球放到地球的軌道上來,會怎樣?這是一個有些無釐頭的問題,因為:月球本來就在地球軌道上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軌道是圍繞著地球公轉,地月距離近地點為35.7萬千米,遠地點為40.6萬千米,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
  • 僅需要3.14天!克卜勒發現K2-315b行星高速繞星運行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外星世界,該世界每3.14個地球日繞著它的宿主恆星運行一次,這與著名的數學常數π非常接近,圓周率與直徑之比為圓周率。(π是無理數;其小數點右邊的數字將永遠存在。)克卜勒發現外星僅需要3.14天能繞星運行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地球大小的外星球,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次。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地球,大氣與行星科學系的研究生,研究主要作者普拉伊瓦爾·尼拉拉在一份聲明中說:「行星運動像發條一樣。」
  •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會逐年變慢嗎?
    每年,地球繞軸旋轉一圈時,繞太陽旋轉一圈。在逐年的基礎上,我們的軌道變化微乎其微,以至於幾乎無法察覺,因為與行星繞太陽公轉的總時間(約45億年)相比,一次公轉(1年)的持續時間很小十億年)。然而,我們對宇宙的了解足夠廣泛,而我們的現代儀器也足夠敏感,我們不僅知道地球的軌道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略有變化,而且我們可以量化並確切地說出這些變化將是什麼。
  • 人類發現第二個「月球」!追隨了地球許久,我們卻對它一無所知!
    驚人的是當科學家們對它展開研究後,才發現這顆小行星已經伴隨地球繞行了3年,雖說這顆小行星被人們美譽為第二月亮,同時它也與月亮存在了明顯的差異,這是因為2020 CD3的體積在月球面前顯得差強人意,甚至有些微不足道,要知道這顆第二月亮的直徑僅為6.2-11.5英尺,除此之外人們還發現2020 CD3的表面顯得異常昏暗,它的運行軌跡也顯得十分特殊,甚至可以說十分另類
  • 月繞地,地繞日,日繞銀河,那麼銀河系繞著什麼轉?
    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在宇宙中,一切天體幾乎都在運行,圍繞某一中心天體進行旋轉。比如月球在繞著地球轉,我們的地球正在以太陽為中心旋轉,而太陽系本身也是銀河系的一部分,在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那麼銀河系又在繞著什麼旋轉呢?
  • 神秘"迷你衛星"繞地球運行
    一般認為這些被地球引力場影響的小天體都不會超過一臺家用洗衣機的大小,它們會圍繞地球運行上一段時間,比如一年,隨後離開。然而,這樣的小天體極難追蹤,因此科學家們一般都不得不依靠有關它們軌道的計算機模型來開展研究。
  •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幾年,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
    ,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幾年呢,哈雷彗星多少年出現一次在地球?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約為 76年,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歸地球是1986年,是本世紀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哈雷彗星回歸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