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行星和彗星獵人卡斯珀和天文學家普魯因利用卡特林那巡天系統數據,發現了一顆圍繞地球運行的天然「迷你月球」。這顆地球的臨時衛星被命名為「2020 CD3」(簡稱CD3)。11月24日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對這顆「迷你月球」進行了描述。這是天文學家迄今發現的第二個天然「迷你月球」,第一個名叫「2006 RH120」,是一顆直徑約5米的近地小行星,在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逗留在地球軌道上。
由矽酸巖構成
「迷你月球」直徑1到2米
「迷你月球」也會受到來自太陽風和太陽輻射的輕微壓力,而這種效應與物體的表面積成正比。通過測量物體的大小,並觀察其軌道與僅由重力影響所預測的偏離程度,天文學家就可以獲得關於目標的重要信息。
論文的第一作者、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博士後研究者格裡戈裡·費多雷茨說:「這個物體是由某種矽酸鹽構成的。正如天文學家所預期的,它本質上是一塊太空巖石。」
那麼,地球的這個新鄰居有多大?有什麼需要擔心的嗎?如果「迷你月球」與地球相撞會發生什麼?對此格裡戈裡·費多雷茨回答道:「這個極其微小的『迷你月球』直徑只有一到兩米。如果撞上地球,它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掉……一般來說,這樣的『迷你月球』都非常小。」
被地球捕獲2年多
小行星已離開地月系統
另一個可以放心的原因是,CD3已經離開了地月系統。通過反向計算該物體在時間上的路徑,天文學家了解到,「它是在離開地月系統時被發現的」。
在它離開之前,已經被地球捕獲了近3年。費多雷茨解釋道,「這實際上是一段相當長的捕獲時間,根據我們的模擬,一顆『迷你月球』的平均捕獲時間只有大約9個月,因此,它比我們預期的捕獲時間長得多。」
CD3不僅在地月系統中停留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其旋轉的速度也比大多數模擬的「迷你月球」更慢,大約每三分鐘旋轉一次。與行星這樣巨大的物體相比,這一速度可能看起來很快,但考慮到這個物體的微小體積,可以說相當「悠閒」了。
據人民網報導
延伸
天文學家常認錯小行星
在發現小行星這件事上,天文學家曾經常被「愚弄」。以往在月球任務中使用的火箭助推器就曾被誤認為是小行星。
美國的阿波羅12號任務和我國的嫦娥2號都曾經在太空中留下了火箭上面級,並且都曾一度被視為「迷你月球」。另一個將人造物體誤認為小行星的案例是歐洲空間局傳奇的羅塞塔號飛船,在2007年飛掠地球期間,卡特林那巡天系統曾短暫地將其誤認為是一顆小行星,並且還臨時將它命名為「2007 VN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