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家好,這期Bekuwa飼育紀錄我們整理了鋸鍬屬,也是涉及物種最多的一個屬,整個飼育紀錄表包括亞種總計109個,其中另有兩種為前鍬屬和一種為鉗鍬屬。
鋸鍬屬新的Bekuwa飼育紀錄整體並無多大變化,僅有少數幾個種產生了新的飼育紀錄,主要為兩點赤鋸鍬藏東南亞種、陶彩鋸鍬蘇拉維西亞種,前者新紀錄為63.0mm,後者為61.3mm。
日本Bekuwa飼育紀錄中很多物種名稱仍使用的是舊稱,而事實上鋸鍬屬這些年變動不小,不少物種已經做出了調整,因此現有飼育紀錄表中的物種可能和想像的並不完全相同。
我們查下來大概有一些物種已作調整,具體見下面注釋部分。
Bekuwa2019年度鋸鍬屬紀錄
注1:飼育紀錄表中「アスタコイデス(poultoni)」對應拉丁為「P.astacoides.poultoni」,國內的分類已將該亞種取消,產地為緬甸的物種併入兩點赤鋸鍬藏東南亞種,西藏中南部產地歸入兩點赤鋸鍬樟木亞種。
注2:毛脛四點鋸鍬原有4個亞種,飼育表中「ジェンキンス(スキット) 」對應亞種拉丁應為「P.jenkinsi sukkiti」 ,而該亞種後續曾被調整為ssp.hiekei。現按《中國鍬甲2》分類各亞種已完全合併,該種主要產地包括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以及我國雲南。
注3:鉗口鋸鍬越泰亞種:紀錄表中「スペンス(マンディブラリス) 」對應拉丁學名原為「P.spencei mandibularis」,主產地為泰國北部和越南北部,但此亞種目前已經和原名亞種統一合併歸入新成立的鉗鍬屬,屬名:Kirchnerius,新種名為鉗鍬或鉗口鋸(K.spencei),新種產地包括中國(雲南、四川、西藏、廣西),以及越南、緬甸和印度北部地區。
注4:紀錄表中「ドルサリス(hiromii)」原拉丁學名為「P.dorsalis hiromii」,現已經升級為獨立種「P.hiromii」,另原名亞種似乎也已經取消,目前未找到明確的資料,如有蟲友了解請告知,謝謝!
注5:紀錄表中「ブッダ(中國~ラオス)」 對應拉丁為「P.buddha approximatus」,該種原為布達鋸鍬亞種,《中國鍬甲2》已將其升級為獨立種,新中文名為:偽布達鋸鍬(P.approximatus)。
注6:飼育紀錄表中「ブルイジン(バツダカ)」對應的布魯傑尼鋸鍬產地為印尼巴圖達卡島(Batudaka Island),該島嶼位於中蘇拉維西附近,如按產地走最貼切的亞種應為布魯傑尼鋸鍬珀倫島亞種(P.bruijnii pelengensis)。
後記:好了,這期飼育紀錄之後就剩日本的鍬甲飼育紀錄了,肥角鍬屬的飼育紀錄就不準備翻了。最後想說,我們現在已經全面恢復發貨,有需求的可直接下單。
參考資料:
1、BE-KUWA認定飼育レコード表(2018年度クワガタ飼育レコード)
2、《中華鍬甲》系列叢書1~3冊
3、月刊むし昆蟲大図鑑 第6巻 世界のクワガタムシ大図鑑
感謝閱讀,以上如有錯誤望各位蟲友指正!
註:原創文章歡迎轉載,標明出處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