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細胞工廠——代謝工程改造

2021-01-07 生物谷

 

2016年3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人類利用微生物發酵來生產食物和飲料的歷史可追溯至8000年前。近現代以來,微生物發酵產生的化學物質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上個世紀20年代,人們開始利用絲狀真菌黑麴黴發酵生產檸檬酸,一種食品和飲料的原料。二戰期間,同樣的技術被用來工業化規模生產盤尼西林,這是利用發酵生產的第一個藥物。現如今,利用"細胞工廠"來大批量生產藥用重組蛋白已成為主流。市面上有超過300個生物醫藥用的蛋白和抗體,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

代謝工程是在微生物發酵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將細胞原有的代謝過程加以改造,目的是加強某些天然代謝產物的含量,或者是賦予細胞生產新的代謝產物的能力。它的潛在應用十分廣泛,包括生產燃料、食物、飼料和藥物等等。不過,想將細胞改造成高效的"工廠"並不容易,因為細胞進化出了的嚴密的代謝網絡,這其中的分子通路錯綜複雜,同時受著嚴密的調控。以現有的知識甚至無法解釋清楚簡單的細胞模型中代謝是如何被調控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儘管有先進的系統和合成生物學技術來表徵細胞表型和基因編輯,開發滿足經濟需求的工業規模生產的新的"細胞工廠"仍然是個不小的挑戰。

儘管代謝工程在優化現有生物過程中有所應用。更多的關注集中在開發新的生物過程。

這個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在開發新的生物過程的路線,改善菌株的表現以及代謝的"蝴蝶結"結構。

當確定了感興趣的化合物之後,要確定這種化合物的生產菌株或者細胞。有些時候,當沒有這種分子的天然生產者的情況下,需要將這一生物合成路徑轉入到異源表達的宿主中,如果參與這一過程中的酶沒有被完全證實,那麼找到這些酶就成為了代謝工程項目的一部分。

從最初的驗證原理的菌株到最後獲得可以商業化生產的"細胞工廠"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經歷幾輪的菌株構建和表型鑑定。大多數用以工業生產的菌株需要經過大量的遺傳修飾,不僅包括感興趣的通路,還包括一些改變代謝流方向的通路。大量新技術的產生可能會改變這種現狀,減少在菌株開發方面花費的時間和費用。

代謝是所有活細胞最保守的特性之一,已經進化形成"蝴蝶結"結構。所有的碳和能量來源通過中心碳代謝通路轉化為12個代謝物前體,用以合成細胞成分和天然產物。為了平衡這些代謝物前體的利用,細胞進化出了不同水平的嚴密調控方式,尤其是控制細胞生長,穩態和維持所需的胺基酸、脂肪核酸和糖的合成。這些嚴密調控使得重定向代謝朝向感興趣的分子變得尤為困難。

代謝工程所面臨的挑戰促進了一些優化的原則和工具的產生。例如平臺菌株的應用,平臺菌株是指那些能夠生成有價值的中間產物的菌株可以通過額外的修飾來生產其他具有相同中間產物的產品。一些遺傳學工具的使用,如敲低,如CRISPER/Cas9系統的應用促進了代謝工程的發展。適應性的實驗室進化和高通量篩選同樣促進了目標分子的生產。

代謝的工程改造和其他系統一樣涉及四個獨立的模塊:設計(D),建立(B),測試(T)和學習(L)。儘管這些步驟目前只能在實驗室裡進行,而且一輪DBLT循環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期待著未來代謝工程會像電子工程一樣,周轉期只有幾天到幾周。也許這個目標的實現還需一段時間,新技術的應用一定會顯著減少DBTL循環的時間。(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 生物谷APP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l.2016.02.004

 

Engineering Cellular Metabolism

 

Jens Nielsencorrespondenceemail, Jay D. Keasling

 

Metabolic engineering is the science of rewiring the metabolism of cells to enhance production of native metabolites or to endow cells with the ability to produce new product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ch efforts are wide ranging, including the generation of fuels, chemicals, foods, feeds, and pharmaceuticals. However, making cells into efficient factories is challenging because cells have evolved robust metabolic networks with hard-wired, tightly regulated lin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lecular pathways that resist efforts to divert resources. Here, we will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metabolic engineering and will discuss how new technologies can enable metabolic engineering to be scaled up to the industrial level, either by cutting off the lines of control for endogenous metabolism or by infiltrating the system with disruptive, heterologous pathways that overcome cellular regulation.

 

相關焦點

  • 「細胞工廠」——未來主流的生產工廠?
    引言結合微生物強大且多樣的生化反應網絡,再對微生物的代謝路徑進行重塑和工程化,可以將其改造為以低價值、可再生的資源為原料生產各類產品的細胞工廠,這是生物製造的核心環節。,也能被認為是虛擬概念,它的功能與我們平常所熟知的「工廠」一樣,能夠生產工業化學品,具有不同生產階段的「車間」,如微生物的細胞器等;但細胞工廠的本質又區別於「工廠」,有時可能只是一類微生物,並不具備完善的流水線工程。
  • 「細胞工廠」——未來主流的生產工廠?
    引言 結合微生物強大且多樣的生化反應網絡,再對微生物的代謝路徑進行重塑和工程化,可以將其改造為以低價值、可再生的資源為原料生產各類產品的細胞工廠,這是生物製造的核心環節。
  • 天津工生所在代謝工程改造穀氨酸棒桿菌生產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由於L-半胱氨酸複雜的代謝途徑和嚴謹的調控作用,通過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產量和得率較低,無法滿足工業化生產需求。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君帶領的微生物生理和代謝工程研究組以穀氨酸棒桿菌為宿主細胞,探究了L-半胱氨酸合成瓶頸,構建了高效的L-半胱氨酸合成細胞工廠。
  • 生物工程師的致富之路:微生物細胞工廠打造指南
    先進的微生物細胞工廠,可以讓人類獲得更加廉價的化學品。而工程師的技術越先進,某種程度上代表國家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競爭力越強。 那麼,工程師是如何打造微生物細胞工廠呢?各個環節會使用到哪些新技術?現在真的已經有這樣的細胞工廠了嗎?大院er和生物工程師們推出了微生物「智」造專題,我們將為你講述這些「工廠」裡的故事。
  • 青年人才託舉工程|他研究「細胞工廠」, 讓貴价原料變得既平又好
    近年來,生物學家對各種微生物的基因進行改造,讓它們變成了一個個「細胞工廠」,從而高效、低成本地生產各種藥物、日用品、護膚品的原料……「我是研究微生物代謝工程與合成生物學的,概括點說是微生物基因工程。我們學科正在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這太令人興奮了。但同時,學科裡的新技術發展得非常快。我一定要跑起來,才能跟得上技術的發展。」魏韜如是說。
  • 我科學家Cell research發文:cMyc調節腫瘤細胞代謝新機制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在營養缺乏狀態下,cMyc能夠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維持癌細胞存活促進細胞增殖,這表明在腫瘤細胞代謝轉換過程中cMyc發揮了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癌細胞為維持自身存活以及快速增殖會進行代謝重編程過程,但是癌基因如何在各種應激條件下實現代謝轉變過程仍不清楚。研究人員發現癌細胞在缺少葡萄糖或穀氨醯胺這兩種主要營養來源的情況下,能夠顯著激活絲氨酸合成途徑(SSP),同時伴隨cMYC表達增加。
  • Cell Stem 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HSC-iNKT細胞提供持久的抗腫瘤免疫...
    2019年10月8日訊/生物谷BIOON/---恆定自然殺傷細胞(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 iNKT)稱為免疫系統的「特種部隊」。儘管它們在體內相對較少,但是它們要比許多其他的免疫細胞功能強大。
  • 科學家構建可自我調控代謝的細胞工廠
    在生物發酵領域,菌體生長代謝和生產目的產物的次生代謝共同競爭營養物質,這二者之間的矛盾一直是限制細胞高效生產的因素。當細菌密度較低時,AHL濃度較低,細菌進行生長代謝;當菌體密度上升,AHL積累到閾值時,生長代謝停止,細菌轉向生長目的產品。通過這種方式,將聚-β-羥基丁酸(PHB)的發酵效率提升了12倍,5-氨基乙醯丙酸(ALA)的發酵效率提升了6倍。  作者認為,該開關為未來細胞工廠代謝的自動調控提供了新方案,大大降低了發酵過程的人工檢測成本,提升了經濟效益。
  • Cell:Fat蛋白可調節細胞線粒體的功能及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此前研究認為Fat蛋白僅僅會在細胞表面發揮作用,而本文研究首次表明,Fat蛋白實際上可以被加工處理並且被運輸到線粒體中,在線粒體中其會影響細胞的能量代謝狀態。更重要的是,當Fat蛋白缺失時,線粒體中的能量運輸流水線就會變得不穩定,從而引發機體細胞能量產生的缺失。
  • 青島能源所構建高效產烴細胞工廠研究獲進展
    隨著藍細菌等天然產烴微生物脂肪烴合成途徑的發現,利用這類天然途徑作為合成生物學元件構建高效細胞工廠,成為一種可持續、可再生製備脂肪烴生物燃料的潛在途徑。然而目前已報導的生物產烴途徑效率都很低,不具備工業應用潛力,因此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大幅提高脂肪烴生物合成效率是當前的研究重點。
  • 浙大科研人員建成一個「細胞工廠」 快來看看能造啥?
    浙江大學科研人員構建的「細胞工廠」,以生產異戊二烯  浙江在線7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張吉 通訊員 聞正順)工廠,是一類用以生產貨物的大型工業建築物,如今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用品都來源於工廠。但是你知道嗎?
  • 人細胞毒性T細胞單細胞代謝譜的揭示
    人細胞毒性T細胞單細胞代謝譜的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 16:14:30 美國史丹福大學Sean C. Bendall小組揭示了人細胞毒性T細胞的單細胞代謝譜。
  • 生物工程師的致富之路:微生物細胞工廠打造指南 | 微生物「智」造
    那麼,工程師是如何打造微生物細胞工廠呢?各個環節會使用到哪些新技術?現在真的已經有這樣的細胞工廠了嗎?大院er和生物工程師們推出了微生物「智」造專題,我們將為你講述這些「工廠」裡的故事。中國科學院有一位「億元教授」,在國外完成學業後回國組建實驗室。他開發出一種比較先進的能夠產L-丙氨酸的「工廠」。
  • 代謝工程改造穀氨酸棒桿菌生產L-半胱氨酸方面取得進展
    然而由於L-半胱氨酸複雜的代謝途徑和嚴謹的調控作用,通過微生物發酵法生產L-半胱氨酸的產量和得率較低,無法滿足工業化生產需求。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劉君帶領的微生物生理和代謝工程研究組以穀氨酸棒桿菌為宿主細胞,探究了L-半胱氨酸合成瓶頸,構建了高效的L-半胱氨酸合成細胞工廠。
  • Cell:在腫瘤發生過程中,氧化代謝促進神經幹細胞永生化
    癌症的產生是非常複雜的,是由各種因素相互作用控制的---最近,人們清楚地認識到,大多數的人類癌症,如宮頸癌、胃腸癌和乳腺癌等,都是源於成體幹細胞失去調節。這些成體幹細胞存在於我們的許多器官中,在那裡,它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細胞以取代舊的和死亡的細胞。確定這些在發育過程中受到嚴格調節的幹細胞如何擺脫調節的機制是科學界的一個重要課題。
  • Cell:乙醯膽鹼傳感器被改造成血清素傳感器
    2020年12月11日,來自中國藥科大學郝海平和曹麗娟團隊合作在《細胞-代謝》雜誌上發表了題為「MPT信號的關鍵機制,並可能有助於了解細胞在無菌條件下如何執行固有的細胞焦亡。研究人員利用microSPLiT檢測了處於不同生長階段的25,000多個枯草芽孢桿菌細胞,繪製了其代謝和生活方式變化的圖集。
  • 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促進T細胞代謝與存活
    成纖維細胞網狀細胞促進T細胞代謝與存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2 16:14:05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Shannon J. Turley、W.
  • 甘油產丁二酸細胞工廠研究取得進展
    構建高效生產丁二酸的微生物細胞工廠,將可再生的生物質資源高效轉化為丁二酸,是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甘油作為高還原力的碳源,在生產丁二酸等需要較多還原力的產物時具有較大優勢。但是,目前代謝工程改造微生物以甘油為底物生產丁二酸仍具挑戰性,厭氧條件下丁二酸的產量和生產速率非常低。
  • 呼吸受損時絲氨酸代謝補充NADH
    呼吸受損時絲氨酸代謝補充NADH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4 11:56:31 近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Joshua D. Rabinowitz及其小組的最新研究表明,呼吸受損時絲氨酸代謝補充NADH。
  • 【解析】Cell & Cell Metab. 靶向腫瘤能量代謝治療"任重而道遠"
    2016年3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 - 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發生改變,相比正常組織細胞的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癌細胞為了維持生存和滿足生物大分子的的需要,選擇了激活另一種能量代謝方式:有氧糖酵解(Aerob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