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貓科和小貓咪,2500萬年前同祖先,生殖器官都有倒刺

2020-11-02 趣聊科學

據說喜歡喵星人的人,99.9%的人都喜歡大貓。確實,顏值高,戰鬥力強,這些都是貓科動物的特點,這些傢伙都是明明能夠靠顏值,卻偏偏要靠實力,這簡直讓那些既沒顏值,戰鬥力又弱的傢伙沒法活了。

大貓和喵星人2500萬年以前是一家

大貓和喵星人同屬貓科動物,它們的祖先都是最早的貓科動物——原小熊貓,那時候,原小熊貓生活在現在的亞洲區域,也就是說,亞洲是貓科動物的起源地。到2000萬年前,原小熊貓進化出了一種叫假貓的貓科動物,隨後又演化出三個分支:劍齒虎亞科,豹亞科,貓亞科

不過經過1萬年時間,劍齒虎亞科滅絕了,只剩下豹亞科和貓亞科,而且它們的生活區域也由亞洲開始遷徙到世界各地,而且演化出不同的分支、不同的外形和不同的種類。

豹族威武霸氣,有雲豹屬、豹屬兩個,它們中間除了美洲豹生活在美洲以外,其他都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其中亞洲最多。

雲豹屬包括雲豹和巽他雲豹2種,分布於我國南方、東南亞一帶。它們是體型最小的大型貓類,相比小型貓類中體型最大的還要小一點,因此,也有人把雲豹歸為小型貓科。

而豹屬這則有四種最強的大貓:獅子、老虎、美洲虎和豹。它們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捕食者。

我們說豹族威武霸氣,但光有威武霸氣可是遠遠不夠的,科學家發現,豹族的成員,必須要瞳孔呈圓形,而且要能夠收縮放大,而且得嗓門大,一聲吼,氣勢自然就來了,足以震懾八方。

貓族靈活矯健。亞洲金貓是最早的貓亞科動物,它們的出現大約是在距今940萬年前,後來,貓亞科動物的足跡慢慢擴散,進入非洲,走遍全球。據說,喵星人的祖先是一支亞洲野貓族,是在1.8萬年前的以色列地區,開始被人類馴化。

作為貓亞科,它們的特點就是瞳孔呈線型,同樣能夠放大縮小,也不會吼。

大貓和喵星人都有什麼共同特點?

有人笑稱,對於喜歡喵星人的人來說,大貓除了不能讓人接近外,其他地方似乎更加能夠滿足我們對貓科動物的夢想。大貓和喵星人有哪些相同點呢?

第一:顏值高

所有的貓科動物的毛色都很好看,看起來非常柔軟,可惜的是,大貓都不能讓人摸,也不敢摸,要是能摸下,這手感,絕對不會比喵星人差吧,算了,還是摸摸喵星人過下手癮好了,不過據說在泰國的老虎王國裡,只需要付14英鎊就能夠單獨和一隻2-36個月大的老虎互動,親手摸摸大貓的感覺一定非常好,去泰國遊玩的話,可以去嘗試下哦。

而且,因為貓科動物特別擅長奔跑,經常奔跑成就了它們流線型的身材,看起來也是非常美的,這種美叫做360度無死角,哪怕是懶懶的躺著,縮成一團,也是非常賞心悅目的。

第二:鬍子必不可少

對於貓科動物來說,鬍子是它們最重要的觸覺器官,這些觸鬚,不僅只分布在鼻子兩旁,嘴巴兩邊,還有眼睛上方,前腳的腳背上,都有觸鬚,這些對它們都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說,無論是大貓,還是喵星人,鬍鬚都不能摸,那就更不能剃掉了,否則,跟人被束住了腳一樣。

第三:喜歡獨居,唯一的例外是獅子

對於絕大部分貓科動物來說,都不喜歡有過多的羈絆,不想受約束,當然,這也是實力足夠強大,才會如此任性。

它們每一個都自己佔據一塊地盤,除非是有傳宗接代任務的時候,才會出雙入對。

當然,還有小傢伙沒長大,不能獨立生活的時候,還是跟媽媽一起生活。

獅子是這個群體中唯一的例外。

第四:小雞雞都會長倒刺

對於那些少則幾百斤的傢伙,說小雞雞貌似有點小看它們了,不過說的就是那麼回事。

所有的貓科動物,包括大貓家族和喵星人,小雞雞上都有倒刺,這對雌性來說,可不是件愉悅的事情了。

還有,所有貓科動物的蛋蛋,看起來都是很萌噠。

第五攀爬跳躍樣樣擅長

從最小的喵星人,到最厲害的大老虎,個個都是能爬能跳的高手,之前有人對老虎爬樹這件事情有點誤解,以為老虎不會爬樹,但事實是,人家在地面就能夠所向披靡,何必費勁跑到樹上去呢,幾百斤的個頭,不是每棵樹都能夠承受得住的。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貓的祖先是什麼?研究員終於找到答案
    不過,相信很多朋友都與筆者一樣,有著不小的疑問,那就是貓類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呢?這裡,就要從貓類的祖先開始說起了,當然,如果大家願意,也可以從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出現開始說起。畢竟,它為地球賦予了無限的可能。
  • 人類祖先曾和不明物種雜交,200萬年前,還沒有生殖隔離一說
    從資料看來,人類的祖先一併起源於非洲大陸,那時候,森林古猿在一片寧靜、食物充足且天敵稀少的地域生活,可謂是「衣食無憂」了。但這樣的生活並沒有維持多久,在距今約6000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非洲裂開了一條大縫,也就是後來的「東非大裂谷」。
  • 為什麼大多數大型貓科動物耳朵是圓的,小型貓科動物反而是尖的?
    一般情況下,同科動物的耳朵長得都比較的接近,比如熊科動物的耳朵相對較圓且小,犬科動物的耳朵大都豎直且尖。但是,貓科動物則不同,大型的貓科的耳朵大都比較的圓,而小型貓科動物的耳朵大都比較的尖。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同科動物之間的差異化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世界上食肉動物大都以貓科犬科為主?貓科的體型又比犬科大得多?
    因此,貓科和犬科不過是食肉目下15個科中的其中兩種,它們無法代表整個食肉動物。貓科動物都比犬科動物大得多?這個說法跟上面的說法一樣,都是不靠譜的。比如貓科動物中貓亞科動物大都以中小型的動物為主,比如猞猁、獰貓等等,這些貓科動物的體長僅有1米左右,體重平均也僅有30公斤左右。
  • 黃種人、黑人和白人各自發展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在一個半世紀前,科學家將人類按膚色分為3個不同的人種(種族):黑種人、黃種人及白種人,細分之下還有棕色人種。這幾大人種之間不僅膚色差異大,而且體格、毛髮和眼睛顏色、某器官長度等等都不一樣。但無論差異有多大,各個人種之間都不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自由結合併繁育後代,混血兒到處可見。
  • 花朵的祖先被發現,這塊1500萬年前的化石,鎮壓著花類的先祖
    一直到這次中國科學家領導的國際團隊,在聯合研究中,從一塊琥珀中發現了一塊來自於1500多萬年前的奇特花朵化石,有關花朵的演化之謎,才逐漸被揭開。花朵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參與這次研究的科學家表示,雖然如今地球上的花朵極具觀賞價值,但事實上,在植物學家的眼中,花朵不過是植物的生殖器官罷了,或者更加準確一點來說,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是花朵讓被子植物分布全世界。什麼是被子植物呢?
  • 祖先同為食肉動物,為啥只有狗狗最後變成了雜食,可以消化澱粉
    有充足的考慮證據可以證明,在距今2.6萬年前—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的東北地區就已經開始了對犬類的馴化,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吉林榆樹縣地層中發掘的家犬頭骨化石。所以我們至少可以驗證:狗狗已經陪伴了人類至少有1萬年的時間,而具體的時間可能會更早。 反過來看,貓咪被人類飼養時間有多久呢?無論是歷史學家還是考古學家,現在最普遍的說法都是,貓咪的家庭飼養是由4000年前的埃及地區流行開來的,但也有其他說法講可能時間會更久一些。
  • 同是貓科動物的老虎和貓,它們能否和平相處?聽聽專家怎麼說的
    說起老虎,給人的印象就是兇猛,危險,但是說起同為貓科動物的小貓咪,人們想到更多的是可愛。每次在電視上看到老虎捕食,都覺得它好兇殘,連比它個頭大的動物它也照樣會襲擊,那它會不會吃同為貓科動物的貓咪呢?如果兩個待在一起,它們能否和平相處?聽聽專家怎麼說的,下面一起來看看。
  • 老虎和獅子有生殖隔離,為什麼獅虎獸還能生下獅獅虎獸?
    獅子和老虎雖然樣貌相差極大,但是卻同屬於貓科動物,在第三紀早期,古食肉類中的貓形類有數個分支:其中一支是古獵豹,貫穿各地質時期而進化為現今的獵豹;一支是犬齒高度特化的古劍齒虎類;一支是與古劍齒虎類相似的偽劍齒虎類;最後一支是古貓類。古劍齒虎類和偽劍齒虎類分別在第三紀早期和晚期滅絕,古貓類得以倖存。
  • 現代貓科動物世系分類
    貓科動物最早出現在2500萬年前漸新世的歐洲,其最古老的成員叫做始貓(proailurus),這是一類體型較小,只比現代的家貓大一些的小動物。據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表明,貓科動物在進化過程中,至少發生了十次洲際遷徙,包括經蘇伊士地峽、白令陸橋、巴拿馬地峽在歐亞大陸、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往復遷徙。最為典型的例子如獵豹,它和美洲獅、細腰貓擁有共同祖先,它們在北美分化後,獵豹的祖先有分支再次回到了歐亞大陸並遷徙到了西亞和非洲,而留在美洲的分支卻逐漸消失了。
  • 同為食肉動物,為什麼貓科體型比犬科大得多?
    ,大貓類主要伏擊大型有蹄動物,而小貓類主要伏擊老鼠和兔子。狼、豺和非洲野犬狩獵頗具耐心,經常連續幾個小時長途跋涉追趕獵物。現存最大的犬科:馬更些狼生態位倒逼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生活方式的演化,現在貓科和犬科都非常適應各自的生態位。犬科群體協作和耐力的優勢彌補了體型和技巧的劣勢,貓科能捕殺的大型有蹄類,它們同樣能,可以說二者是殊途同歸的。
  • 為何同體型犬科動物打不過貓科動物,貓科動物有天敵嗎?
    貓科動物在生物進化當中,屬於獵食者中的佼佼者,許多貓科動物在自己的食物鏈中處於頂尖位置,比如獅子、老虎、獵豹等等,也就人類的生產活動,會讓這些肉食性動物瀕臨滅絕。天敵是指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動物。
  • 有大型貓科動物,為什麼沒有體型相當的犬科動物?
    然而,它們都是人類從自然存在、體型較小的犬科物種培養出來的品種,其實都屬於同一個物種。相比之下,大型貓科動物分屬於不同物種,都是自然演化的產物。它們之所以演化出雄偉的體型,是為了儘可能發揮自身捕獵方法的優勢,牢牢佔據所處生態系統中頂級掠食者的地位——換句話說,就是為了生存下去。犬科動物在這方面走得沒有大型貓科動物那麼遠。
  • 豹子舌頭的倒刺有多可怕?只是輕輕舔幾下,就把人的皮膚舔破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兇猛危險的大型食肉動物,這些猛獸往往體型健碩,有著尖牙利爪作為武器,看起來就讓人望而生畏,敬而遠之。
  • 此獸最愛捕食人類祖先,如今大家都愛養它的後代
    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從最早的水生動物也就是原始的魚類,進化到陸生動物(兩棲類),進而進化到爬行類,然後在距今一億2500萬年前出現了哺乳動物的始祖——始祖獸,一種長得像老鼠的小型哺乳動物,這也是我們人類和現今所有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
  • 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不是北京猿人?真正的祖先做了很多恐怖的事
    在人類進化史中,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的祖先最早起源於非洲。非洲是現代人,即晚期智人唯一的起源地。大約6萬年~7萬年的時候,非洲智人穿越紅海,向著亞洲大陸擴張。而智人顯著的特徵是眉嵴發達,前額較傾斜,枕部突出,鼻部寬扁,頜部前突。
  • 動物的生殖器官進化,是雄性與雌性的一場拉鋸戰,戰果精彩紛呈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萬能之物,能夠做到無所不能,那一定是時間,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一切都能超乎你的想像。在生物的進化史上,一根長長的時間軸,有的動物走著走著消失了,又有的動物突然冒出來了,還有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著,一切都是為了適應殘酷的競爭環境。
  • 為什麼有貓科動物這種頂級掠食者,還會有犬科動物?
    比如非洲稀樹草原這個生態系統中,生物多樣化和食物鏈都足夠豐富,頂級掠食者中不但有貓科動物,也有犬科動物,還有鳥類頂級掠食者比如禿鷲、爬行類頂級掠食者鱷魚等等,頂級掠食者數量越多,種類越多,越能證明當地的生態系統繁盛健康,否則可能連一種頂級掠食者都供養不起。早在6500萬年前,貓和犬科還是一家,它們有著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古貓獸。
  • 為什麼大多數雄性動物的排洩和生殖共用一個器官?
    許多雄性動物的排洩和生殖都是共用一個器官。當然,這裡要強調一點,我們只是說許多雄性動物如此,而不是說所有的雄性動物都是如此。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是「共用」,而不是分開用呢?為什麼許多雄性動物都是排洩和生殖共用一個器官?按照目前的研究發現,生命起源於40億年前。
  • 貓科動物的舌頭
    現存貓科動物,無論其大小,其舌頭表面均密布著角質蛋白形成的倒刺狀凸起物(動物學術語稱之為「絲狀乳突」filiform papillae),關於這些倒刺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