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日系車來說並不友好,因為2019年該用的大招都用了,到2020年下半年新車扎堆上市或亮相的時候,日系的新車幾乎用兩隻手就能數出來,比如傲瀾和凌尚之類的。但我們都知道,2020年日系在海外發布了不少新車,而很顯然,2021年的中國汽車市場將會是他們的重要舞臺。
韓系車的問題和日系車是相似的,大招都在2020年發了,再加上本身韓系車想要在中國市場主打什麼樣的汽車,現在似乎還有點糾結,比如途勝L,雖然名字和途觀L很像,但車完全是兩回事,那麼途勝L想向中國汽車消費者呈現一個什麼樣的韓系車呢,這些都要打個問號。
總之,我們來盤點一下,我們在新的一年能遇見什麼日韓系新車。
全新豐田傲瀾/凌尚
去年年底這款兩款車亮相之後,人們發現相對於短軸版車型,它們的改動是最沒有懸念的。然而,由於凌尚在外形氣質改動上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因此傲瀾還是收穫了不少數量的粉絲,這為兩款車帶來了巨大的話題量。我之前的判斷是,因為卡羅拉和雷凌會推出定價更低的1.5L+CVT車型,所以使用2.0L+CVT的傲瀾/凌尚不會有太離譜的售價。
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真實的豐田是把1.2T低配砍掉,然後1.5L起步定價看齊1.2T,什麼叫專業,蘋果直呼內行啊。所以可預見的是,買到一款像樣點的傲瀾/凌尚,大家可能要準備15萬以上。
全新一代本田思域
我不確定有多少心水十代雅閣的年輕人,轉頭過來就把目標設定為全新一代思域,就像他們每隔三個月換一次老婆那樣。因為新一代思域的內飾太像雅閣了,這能省下好幾萬呢。
但喜歡現款思域的朋友可能就十分反感了,思域進化成像速騰一樣的中老年汽車。在這方面倒是延續了本田的換代傳統:運動一代、中庸一代、運動一代、中庸一代——不信你看從九十年代EG系(第六代)到現在,是不是每隔一代顛覆一代?
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新一代思域依然會搭載1.5T發動機,但不知道具體輸出是多少。希望能升級到「260Turbo」級別的動力。同時,新思域還將會有來自廣汽本田的兄弟車型。
全新一代豐田漢蘭達/陸放
如果定價依然保持和現款一致,那麼使用2.5混動的新漢蘭達/陸放又將成為新一代加價小王子。當然,雙車戰略可能也會帶來一些變化,就是看誰的加價幅度沒那麼大。比如威爾法就比埃爾法划算一些。
雖然傲瀾/凌尚可能會定出讓人敬而遠之的價格,但我依然對新漢蘭達2.5混動能不能維持現有的價格體系保持樂觀態度——即使新海裡亞將會成為漢蘭達/陸放抬價的藉口。
全新豐田K-CROSS
傳說,這是一汽豐田版Harrier的命名。這讓我十分驚訝,因為按照豐田歷來的傳統,他們會優先使用原版名字,「K-CROSS」這種命名像是廣汽豐田才會想出來的。
車的話,大家應該都不意外了——就是個精裝修版的RAV4榮放,就看價格到不到位了。
全新一代豐田塞納
前幾天有朋友問我,塞納好棒啊,想買,但估計不便宜。
我跟他提了個反向思路:如果塞納銷量和成交價都比較高,那利潤率佔優勢的GL8必然會打價格戰,那時候買個不到20萬的胖頭魚,也挺好啊。
不行,我不能這麼天真,因為更有可能的是,GL8和塞納都很好賣,威然倒是有可能會打價格戰。
全新一代日產奇駿
小道消息,繼軒逸搭載E-POWER混動系統之後,新一代奇駿也將會使用全新的第三代E-POWER混動系統,這意味著2.0T的VC-TURBO技術很有可能缺席。
不過,代號為MR15DDT的1.5T將會出現在入門車型的發動機艙裡,現在,關於這車最大的懸念就是這個1.5T是四缸還是三缸了。
外觀內飾方面,率先亮相的海外版已經將信息曝光得七七八八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和更具科技感的內飾設計,一改現款的老氣中庸,就等實車了。
全新一代三菱歐藍德
被雷諾日產收購之後,新一代歐藍德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新奇駿的兄弟車型,諜照顯示,新歐藍德的開發進程已經到了尾聲,正式亮相也就早晚的事情。
動力總成也將會是懸念,1.5T是用日產的MR15DDT還是三菱自己的4B20?高階車型也用日產的E-POWER混動嗎?這些都有待2021年揭曉。
在這裡我做個大膽推測,鑑於現有的歐藍德已經拉到了13萬元的成交價,而新歐藍德如果也賣13萬的話,聯盟的高管會立刻換掉廣汽三菱的銷售負責人,因此我認為新老歐藍德會同堂銷售,立帖為證。
全新一代現代名圖
你看名圖的側面,有沒有感覺到奔馳E級那種舒展和大氣?
10~15萬級別的家轎有很多種,但有趣的就是,每個車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特色的合資家轎都半死不活的,北京現代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名圖得以延續下來,看起來它要比伊蘭特更有競爭力。
由於是基於現款名圖再升級而來的新車型,因此入門動力總成依然是1.8L,高階車型換成了新1.5T,到時候找機會我要試駕一下,追求舒適性的汽車可不多了。
現代途勝L
如果說名圖有點像奔馳E級,那麼全新一代途勝L給我的感覺,像是雷克薩斯NX。這是我在車展現場看到實車之後下的結論。
15萬左右的轎車可能確實需要一些個性的特點,但像途勝L這種就很難說了,哈弗H6、CR-V、榮放、途觀等等等等都證明了,緊湊轎車和緊湊SUV的消費群體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更偏傳統一些。
祝它好運吧。
全新一代起亞嘉華
我朋友在糾結塞納和GL8哪個才是最佳MPV的時候,我很想說嘉華,但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
這車沒有懸念,希望它能便宜點吧,老實說,在胖頭魚GL8和新嘉華之間怎麼選,我也願意選前者。
全新日產Ariya
從這個車的引進速度上,你能看出合資品牌對中國市場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認知的,在2020年,續航500公裡左右、加速5秒左右的的Ariya其實挺有吸引力,如果當時引入了它,售價30萬左右,指不定就能蹭Model Y的流量了。
但在2021年,日產Ariya這個先行者就只能佔到後來的位置了,這真的十分遺憾。
全新一代日產Serena
這種盒子MPV曾經被無數媒體預測說要引進。但每一次都是口嗨,除了留下一堆JDM粉絲YY之外毫無用處,這次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也是一次「例行公事」。
畢竟面臨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這種方盒子MPV的地域性太強了,不到1.7米的寬度+方形高車身,意味著高速行駛性能比奧德賽要差兩截。假設引入了,價格也會是個大問題——這種車在日本的價格換算成人民幣為15~20萬,引入國內必然還會更貴一些。
結語:
從2021年的日韓系新車來看,韓系只能靠一些後勁,因為他們主力產品在2020年已經發完了。日系將會有不少重磅新車,主要以豐田為主,這也是因為豐田的TNGA架構衍生出來的新車確實會有不少,2019年亮相上市的日系車都挺好賣的,不知道2021年,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文|坂道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