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安然度過有史以來颱風引發的最大風暴潮

2021-01-10 國際在線

「山竹」過後,港島路面清理工作加緊進行。李納新 攝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李納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9月17日表示,超強颱風「山竹」16日襲港,引發有史以來最大的風暴潮,也造成相當大的損害。由於防備工作準備充足,香港特區整體上安然度過,現正全力以赴開展善後工作。

「山竹」16日襲港造成廣泛、嚴重的破壞,共造成全港394人受傷,是去年「天鴿」襲港時的3.5倍。全港有9個地點嚴重被水淹,比「天鴿」襲港時多1倍。山竹造成的房屋破壞、窗戶損壞報告有500宗,是「天鴿」來襲時的3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這個颱風真是超強,10號風球一共懸掛了10個小時,如果大家聽到天文臺的介紹,這個颱風的風暴潮是有史以來最大,造成相當大的損害。但整體來說,我覺得可以形容為安然度過。」

17日,香港電車服務尚未恢復。李納新 攝

面對前所未有的風暴潮,香港能安然度過得益於提前進行了充足的防備工作。在「山竹」來臨前,特區政府就決定提前啟動防備工作。按以往慣例,特區政府會等到香港天文臺發出8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時才開始進行防備工作,但此次「山竹」來襲,當香港天文臺發出3號強風警告時,特區政府就啟動了應急機制,包括設立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開放臨時庇護中心等。

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航空樞紐,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在全球最繁忙的國際客運機場排名中名列第三位。香港國際機場每天有近千個航班起降。得益於提早防備以及香港機場管理局與各航空公司的充分合作,在「山竹」來臨時,在香港國際機場滯留的人沒有超過300人,機場也沒有出現任何混亂局面。

林鄭月娥表示,正是由於在颱風來臨時所有盡忠職守的公職人員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防備、應急和善後工作,才使香港安然度過「山竹」來襲,對此她表示衷心感謝。

在港島,「山竹」造成的損害隨處可見。李納新 攝

「山竹」過後,香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清除路面障礙物,恢復交通。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說:「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還有600個障礙物在路面,有170個交通信號燈需要維修,有21條路還要做工作才可以全面開通,有個別地方停電,我們和電力公司都會第一時間搶修;有些地方例如長洲、西貢或杏花邨有一些供水的問題,水務署和民政事務總署會全力處理。」

據介紹,在颱風期間,全港共有394人受傷入院,目前有175人留院,其中兩人情況危急。

相關焦點

  • 煙臺遭受38年來最大風暴潮襲擊[組圖]
    截至記者昨晚發稿時,北部沿海一帶平均風力8-9級,陣風達到10-11級;海面風力平均10級,陣風最大風力12級。全市大港口無大險情,各港口相繼成功度過首個天文高潮。據中央氣象臺預報,寒潮增水與天文大潮極易高潮疊加,昨日午夜今日凌晨為抵禦風暴潮的重點時段,龍口、萊州水域更是重中之重。
  • 何謂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
    新華網北京7月25日電(記者陳玉明)據氣象部門預測,當前我國可能會出現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現象,防颱風形勢十分嚴峻。  天文大潮、颱風雨和風暴潮「三碰頭」是什麼意思呢?國家水文局水情處專家許才華對此作了具體解釋。 許才華說,天文潮也稱「引力潮」,主要是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引起的。
  • 風暴潮
    來源:中國天氣網 字體 大中小 由氣壓、大風等氣象因素急劇變化造成的沿海海平面或河口水位的異常升降現象,稱為風暴潮
  • 超強颱風「山竹」明天登陸菲律賓,會襲擊香港嗎?
    颱風「山竹」正向東南亞移動,美國東海岸正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佛羅倫斯」颶風。芒克胡特的風速為每小時130英裡,預計風暴將造成破壞,洪水、山體滑坡和巨浪將向菲律賓和中國襲來。猛烈的超級颱風「山竹」目前的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30英裡(200公裡/小時),相當於4級颶風和正在向美國東南海岸疾馳的佛羅倫斯颶風。呂宋島北部地區,最終香港和廣東省將在未來幾天受到重大影響。颱風山竹路徑圖:颱風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30英裡。超級颱風「山竹」將於周五以最強勁的風力襲擊菲律賓北部,隨後將襲擊臺灣,並可能向香港和中國大陸移動。
  • 颱風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強風、暴雨、風暴潮
    颱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係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颱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颱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 我國主要海洋災害之一——風暴潮
    風暴潮是我國最主要的海洋災害之一,從北向南所有海域都有發生風暴潮的條件,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風暴潮發生的空間範圍從幾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之間,持續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破壞力較大,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海洋災害。在我國歷史上,風暴潮曾被稱為海溢」、「海侵」。
  • 颱風「美莎克」升級為強颱風級!警惕風暴潮「三碰頭」
    颱風「美莎克」升級為強颱風級!寧海通報最新位置海上颱風警報:「美莎克」(強颱風級)昨天20時加強為強颱風,今8時位於我縣東南偏南103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即北緯22.5度、東經128.5度,近中心最大風力14級,最低氣壓950百帕
  • 它是39年來珠三角影響最大的颱風
    珠三角所有城市,包括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珠海、佛山、東莞、江門、惠州等均測到12級或12級以上大風,其中惠州離島、香港大老山最大陣風在17級以上;香港橫瀾島最大小時平均風速達155公裡/小時,超過1962年溫黛颱風,打破歷史紀錄;珠海國家站2分鐘平均風最大達33.5米/秒,超過2017年天鴿颱風、1964年露比颱風,打破歷史紀錄;深圳有一半左右的自動站出現12級或12級以上陣風,超過直接登陸深圳的莫拉菲
  • 【風暴潮燈柱】裡的減災創意
    專家顧問: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馮興如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瑋鷗  在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登陸前夕,香港氣象專家方志剛在個人Facebook上貼出一張澳門當地「街拍」圖,留言稱  風暴潮是指由於強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等所導致的海面異常升高或降低的現象。在沒有大氣擾動時,近岸水位的升降主要是由潮汐控制。當有颱風或者寒潮發生時,水位會有異常升降,這時候的水位減去天文潮汐預報水位就是風暴潮水位。引起風暴潮的大氣擾動主要是風和氣壓的作用。
  • 海南5市縣風暴潮風險區劃圖公開 標註風險區
    澄邁風暴潮風險區劃圖三亞風暴潮風險區劃圖由於颱風等災害性天氣導致海水異常升降,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的現象,通常稱為風暴潮。而海南是受風暴潮影響嚴重的區域。同時,風暴潮風險區劃圖也能清晰地顯示出5個市縣沿海地區遭遇風暴潮的風險等級,為城市規劃、項目建設提供依據。海南風暴潮發生頻繁,「達維」之禍不可忘「風暴潮是由颱風、強冷空氣、溫帶氣旋等大氣擾動引起的海水異常湧、落現象,海南地處南海,熱帶氣旋影響嚴重,風暴潮災害頻發,是我國風暴潮發生最頻繁的地區之一。」
  • 上海颱風研究所:提升颱風、風暴潮精細化預報創新能力
    近年來,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以下簡稱颱風所)積極組織颱風研究領域的各類科技攻關,努力提高優勢研究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在為業務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颱風理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  颱風所針對颱風、區域數值預報以及海洋氣象等業務系統開展了大量技術開發工作。
  • 什麼是風暴潮?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風暴潮概述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由於劇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通常指颱風和溫帶氣旋等災害性天氣系統)導致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稱為風暴潮。風暴潮根據風暴的性質,通常分為由颱風引起的颱風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溫帶風暴潮兩大類。
  • 超級颱風山竹什麼時候會襲擊香港?
    颱風「山竹」正以時速160英裡(255km/h)的速度向菲律賓逼近,但超級颱風「山竹」什麼時候會在進入南海後襲擊香港?5級怪獸風暴預計將是今年迄今為止襲擊菲律賓的最強颱風。目前大約有400萬人在山竹的路徑上,數千人在到達之前被疏散。
  • 颱風「米娜」逼近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風暴潮海浪雙紅預警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海洋預臺官網消息,今年第18號颱風「米娜」的中心今天(30日)8時位於臺灣臺北市南偏東方向約415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央氣象臺預計「米娜」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將於今天夜間登陸或擦過臺灣島北部,爾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並可能於10月1日下午到夜間登陸或擦過浙江中北部沿海。隨著「米娜」的不斷靠近,我國福建、浙江、上海近岸海域的浪高將逐漸增大,海況惡劣。
  • 風暴潮及其危害-首頁-中國天氣網
    資料圖片:風暴潮風暴潮,即氣象海嘯或風暴海嘯。由於大風和伴隨大風的颱風或強低氣壓引起氣壓劇變而導致海面異常顯著地升降,這種現象也稱為風暴增水。風暴潮的周期為1-102小時,介於地震海嘯和低頻天文海嘯之間。風暴潮的高度與颱風或低氣壓中心氣壓低於外圍的氣壓差成正比例,中心氣壓每降低1hPa,海面約上升1cm。較大的風暴潮,特別是風暴潮和天文潮高潮疊加時,會引起沿海水位暴漲,海水倒灌,狂濤惡浪,泛濫成災。北美的墨西哥灣、印度洋的孟加拉灣沿岸、大西洋北海沿岸以及日本南岸的風暴潮是世界著稱的。
  • 「美莎克」進入我國東北地區 颱風風暴潮警報解除
    國家海洋預報臺繼今天(3日)8時解除海浪警報後,又於今天16時解除風暴潮警報。受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超強颱風級)的影響,9月1日到3日下午,江蘇南通到浙江溫州沿海出現了40到110釐米的風暴增水。
  • 超強颱風山竹吹襲 香港安然渡過
    9月17日,熱帶風暴「山竹」逐漸遠離香港。天文臺表示,香港仍會吹強風,三號強風訊號會維持一段時間,四周環境受風暴影響後仍有一定風險,呼籲市民保持警覺。受颱風影響,香港有1500宗塌樹報告,大量樹木散落在馬路或人行道上。
  • 颱風「山竹」圖片!最新衛星圖像顯示2018年「風王」的邪惡之眼
    令人難以置信的衛星圖像顯示超級颱風「山竹」(Mangkhut)的黑眼睛,它目前正以強勁的風力向菲律賓逼近。2018年全球最強的颱風「山竹」(Mangkhut)正向香港和菲律賓逼近,數百萬人面臨生命危險。這個巨大的風暴,在菲律賓被稱為超級颱風Ompong,目前相當於5級大西洋颶風。圖片中的颱風山::雷達捕捉到的邪惡風暴的翻騰之眼。
  • 香港天文臺:太平洋海水仍溫暖 或會有颱風形成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7日表示,雖然今年颱風高峰期理應已過,但太平洋的海水仍然溫暖,加上氣候暖化因素,仍會有颱風形成,呼籲市民不能掉以輕心。資料圖:強颱風「山竹」蹂躪石澳,香港網紅景點遭摧毀。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岑智明7日出席電臺節目時表示,最近香港天氣漸涼,相信今年颱風高峰期已過,但全球暖化令太平洋水溫仍溫暖,因此10月和11月仍可能有颱風來襲,提醒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全文)
    中新網7月12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該預案旨在強化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海洋災害預防和應對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