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獲得已知DNA序列所編碼的胺基酸序列

2021-01-21 歐易生物

在線工具一:

1.打開網址:http://www.ebi.ac.uk/Tools/st/emboss_transeq/ , 輸入具體鹼基序列。


2. DNA序列可能按六種框架閱讀和翻譯(每條鏈三種,對應三種不同的起始位點),所以FRAME 參數可以選擇6 (ALLsix frames),CODON TABLE一般選擇StandardCode。

 

3. 如果序列較多,也可以選擇輸入郵箱,郵件提醒。


4.然後點擊submit提交,耐心等待。

5.最終顯示結果如下:



在線工具二:

1. 打開網址:http://www.ncbi.nlm.nih.gov/gorf/gorf.html,輸入具體鹼基序列。

2.點擊OrfFind,結果如下:

3.點擊任意藍格,在下方即可看到對應的胺基酸序列。 


相關焦點

  • MIT新研究:用AI把胺基酸序列編碼成曲子,還能「創造」新蛋白質
    先來聽聽由蛋白質生成的神奇樂曲吧將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翻譯成這種打擊和節奏聲音的序列讓AI學習蛋白質的語言,並「翻譯」成樂曲胺基酸是蛋白質鏈的組成部分,因此,胺基酸所構成的蛋白質長序列被轉化為一系列的音符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界AlphaGo」更厲害,MIT:給我一個胺基酸序列,就能告訴你蛋白質...
    如何預測蛋白質功能 研究人員先讓模型學習一些特定蛋白質的功能,將蛋白質結構編碼成表示,用不同蛋白質結構相似性來監督模型。 他們根據蛋白質結構分類資料庫(SCOP),對數千各類別、大約22,000種蛋白質進行模型訓練。
  • 把蛋白質序列編碼成樂譜,會奏出怎樣的音樂?
    據描述,這個系統將20種胺基酸轉換成20個音調的音階,而胺基酸是蛋白質鏈的組成部分。如此一來,任何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都可以轉變成音符序列。描繪了溶菌酶結構的分子示意圖,這是研究人員在轉化為音樂實驗中所使用的蛋白質之一。
  • 比「生物界AlphaGo」更厲害,MIT:給我一個胺基酸序列,就能告訴你蛋白質功能
    如何預測蛋白質功能研究人員先讓模型學習一些特定蛋白質的功能,將蛋白質結構編碼成表示,用不同蛋白質結構相似性來監督模型。他們根據蛋白質結構分類資料庫(SCOP),對數千各類別、大約22,000種蛋白質進行模型訓練。然後,將蛋白質結構與胺基酸序列編碼成嵌入(embedding)這種數字表示,隨機組對送入模型中。
  • 推薦2個核酸序列翻譯成胺基酸序列的小工具
    之前,生信交流群(群號:154447756)有小夥伴想比較突變後的核酸序列翻譯成蛋白序列與野生型相應序列的差異
  • BBRC:章張等開發出編碼蛋白質DNA序列並行比對工具ParaAT
    近日,國際雜誌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在線刊登了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百人計劃」章張研究員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成功開發出「編碼蛋白質DNA序列並行比對工具—ParaAT(Parallel Alignment and back-Translation
  • 基因組序列太深奧?用這套工具能讀懂
    這是通過算法計算來預測能翻譯蛋白的基因(也稱編碼基因),以及它們各自在基因組中的位置,但這種方法會遺漏許多編碼基因,或對基因做出錯誤的注釋。 隨著蛋白質組學的發展,一種利用蛋白質組數據對基因組進行深度注釋的研究方向悄然興起。具體來說,就是提取生物細胞內所有的蛋白質,通過質譜分析法得到每個蛋白的胺基酸序列,再在計算機上將其與基因組序列進行大量比對,反推出各編碼基因的精確位置。
  • 四分之三的DNA序列如何被開啟的?Nature新論文報導人工智慧獲得的重要突破
    科學家們早就知道,人類基因會依照我們DNA的精確順序傳遞的指令付諸行動,這些指令由四種不同類型的單個的鹼基分別編碼:A,C,G和T。眾所周知,將近25%的基因被類似於TATAAA的序列(稱為「 TATA框」)轉錄,那其它75%的基因是如何開啟的呢?這依然是一個謎。
  • 如何應用質譜儀進行胺基酸序列測定
    獲得的二級質譜(MS/MS)是由母離子生成的所有碎片離子的質荷比和豐度。根據MS/MS質譜儀的裂解規律可以識別產生碎片離子的肽段的胺基酸序列。碎片離子的生成通常採用碰撞誘導解離技術(CID)、電子傳遞解離(ETD)和高能碰撞解離(HCD)。有一些更高級的質譜儀可以將碎片離子進一步碎裂,從而生成三級質譜。質譜分析器的質量精確度和解析度對質譜信息有一個顯著的影響,從而影響接下來的肽段鑑定。
  • 新的深度學習方法從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
    近年來,計算方法在基於其胺基酸序列的知識預測蛋白質如何摺疊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如果完全實現,這些方法有可能改變生物醫學研究的幾乎所有方面。然而,目前的方法在可以確定的蛋白質的規模和範圍方面受到限制。現在,哈佛醫學院的一位科學家使用了一種稱為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來預測基於其胺基酸序列的任何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 摺疊革命,深度學習通過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
    這是重複成千上萬的已知蛋白質,隨著模型的學習和提高其準確性的每一次迭代。蛋白質從二十多種的胺基酸中構建起來,這就像把字母從字母表中挑出來,連詞逐句構建文章。然而,與那些字母不同的是,胺基酸是存在於3D空間中的實物。
  • 調控基因是編碼能與操縱序列結合的調控蛋白的基因
    最早只把與阻遏蛋白結合、起阻遏作用的序列稱為操縱子,但其後發現有的操縱元中同一操縱序列與不同構像的蛋白質結合,可以分別起阻遏或激活基因表達的作用,阿拉伯糖操縱元中的序列就是典型的例子。因而凡能與調控蛋白特異性結合、從而影響基因轉錄強弱的序列,不論其對基因轉錄的作用是減弱、阻止或增強、開放,都可稱為操縱子。
  • 阿里雲高效基因序列檢索助力新冠肺炎病毒序列快速分析
    同樣的道理,基因序列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規律,並且每一部分基因序列所表達的功能和含義不同。可以將很長的基因序列劃分成小的單元片段(也就是詞)進行分析,並且這些詞也有上下文語境,這些詞相互連接、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相對應的功能,形成合理的表達。因此,生物科學家們採用詞向量算法對基因序列單元進行向量化,兩個基因單元相似度很高,說明需要這兩個基因單元共同來表達和完成相應的功能。
  • 使用機器學習和Python揭開DNA測序神秘面紗
    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如何解釋DNA結構以及如何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來建立DNA序列數據的預測模型。DNA序列如何表示?該圖顯示了DNA雙螺旋結構的一小部分。DNA的雙螺旋結構雙螺旋是DNA的化學表示。因此,使用上述方法,您必須輔助諸如截斷序列或用「 n」/「 0」填充的方法,以獲取長度一致的向量。DNA和蛋白質序列可以看作是生命的語言。該語言對所有生命形式中存在的分子的指令和功能進行編碼。基因組與序列語言和書是相似的,子序列(基因和基因家族)是句子和章節,k-mers和肽是單詞,核苷酸鹼基和胺基酸是字母。
  • 桑格:發展「鏈終止法」測定DNA序列
    弗雷德裡克·桑格(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是一位英國生物化學家,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第四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以及唯一獲得兩次化學獎的人。 桑格在1955年將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完整地定序出來,同時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
  • PCR技術:用PCR擴增cDNA庫中的特異序列
    該酶在75℃左右有很寬的最適溫度區,在小於95℃以下重複保溫仍能存 活,更重要的是,該酶活性高,無外切酶活性,因此理論上不用通過建立和篩選基因 庫的所用步驟就能從序列編碼的基因作模板以探索一種簡單.快速的基因分離方法。 下面我們將描述在鑑定南美蝙蝠唾液腺外分泌蛋白中使用的方法和過程。
  • 序列比對及Blast的應用
    對於不同的對象可以採用不同的取代矩陣以獲得更多信息,例如對同源性較高的序列可以採用BLOSUM90矩陣,而對同源性較低的序列可採用BLOSUM30矩陣。 空位罰分是為了補償插入和缺失對序列相似性的影響,由於沒有什麼合適的理論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空位問題,因此空位罰分缺乏理論依據而更多的帶有主觀特色。
  • 單密碼子編碼雙胺基酸40年遺傳理論遭挑戰
    科學教義指出,我們基因序列中的各種3個字母的組合都對應著唯一的結果——每種都編碼了一個特定的胺基酸(構成蛋白質的基礎成分)。然而,一種名為厚體遊僕蟲(Euplotes crassus)的原生動物卻似乎具有更加多樣的本領——它的一個三字母組合卻有兩層含義,能夠編碼兩種不同的胺基酸。儘管這一發現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卻向一個超過了40年的科學理論提出了重大挑戰。
  • 利用宏基因組序列來確定蛋白質結構
    在這項研究中,Baker實驗室的蛋白質結構預測伺服器Rosetta分析了JGI集成微生物基因組(IMG)系統上的宏基因組序列。對於蛋白質而言,外觀很重要。當然,這並不是指顏值,而是三維結構。蛋白質是由長的胺基酸鏈組成的,但一維的胺基酸序列似乎沒有意義。只有了解三維結構,研究人員才能弄清蛋白質的結構如何決定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