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網友在網絡上發帖稱,在火車上買到一瓶名為「雲滇山泉」的飲用水,飲用後感覺味道不對,隨後發現該飲用水的標籤上標示其配料為自來水。昨日該飲用水的生產商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該飲用水屬於飲用純淨水,根據國家有相關規定,這種飲用水可以通過加工自來水或山泉水來生產。
昨天,一位網友在微博上發帖稱,他在火車上因口渴,花10元錢購買了一瓶飲用水,喝了之後感覺味道有些奇怪,看了一下瓶子上的飲用水標籤,結果發現該標籤上配料一欄寫的竟然是「自來水」。
一位在雲南經營便利店的店主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曾經銷售過兩次這種「雲滇山泉」飲用水,「這個『雲滇山泉』賣的還可以,但是有買家反映這個水和市面上一種叫『雲南山泉』的礦泉水外觀標識長得很像,目前這兩種水我們都賣。」店主說。
該飲用水的生產廠商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該飲用水屬於飲用純淨水,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這種飲用水可以使用自來水或山泉水來加工,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就可以銷售。北青報記者隨後撥打了該飲料瓶標籤上的銷售電話,該公司的工作人員確認該飲用水是自來水淨化處理後的產品,「按照規定,這種產品必須註明配料為自來水。」
北青報記者查詢了全國企業信用公示系統,該系統顯示,這種飲用水的生產公司成立於2013年8月,註冊時的經營範圍為「塑料容器的生產及銷售」,在2015年1月經營範圍增加了「飲料的生產及銷售」一項。
飲料行業評論家朱丹蓬告訴北青報記者,飲用水標籤提供的配料中出現自來水是合理的,「凡是純淨水,它的水源一定是『自來水』,包括很多知名品牌的純淨水也是一樣的。」他表示,如果仔細觀察市面上的各種飲用水,就會發現,純淨水、山泉水、礦泉水、蒸餾水,其實水源各不一樣。山泉水的配料來源應當是山泉水,礦泉水必須是地下湧泉,而蒸餾水來源也是自來水,但是用蒸餾的工藝生產出來的。「如果標籤上的配料一欄註明是自來水的話,就屬於市面上的飲用純淨水。」
業內專家表示,國家衛計委曾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其中規定包裝飲用水的原料有兩種主要來源,一是公共供水系統,二是非公共供水系統的水源,其中對來自公共供水系統作為水源的包裝飲用水做了詳細的安全規定。因此符合標準的自來水是可以作為包裝自來水的水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