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發射的量子通訊衛星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在理論上這種利用量子科學原理的新型衛星能夠提供無法被破解的保密通訊頻道。
開啟量子太空競賽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6日報導,這個名為「墨子」的衛星去年8月從中國西北的戈壁灘上發射,是第一個量子通訊衛星。
報導稱,這是建設新型網際網路努力的一部分,這種新網際網路將來比現在的網際網路更加安全。
試驗衛星「墨子」攜帶精密的光學設備,繼續繞地球運行,並且向兩個距離1200公裡的、建立在山頂的地面站發射信號。
報導稱,衛星上的光學設備的用途是向地面站發送光的粒子或光子,其中加入「密匙」傳送加密信息。在安徽合肥的這個項目的主要研究人員潘建偉說,中國已經開啟了世界量子太空競賽。
量子保密技術在很多方面應該類似於現有的加密的網絡金融數據技術。
報導稱,在客戶和網店分享敏感信息前,雙方要交換複雜的數字,以此把隨後發送的信息字碼打亂。信息裡面還包含了能夠安全破解信息的密匙。
但是數字本身的弱點是它能夠被截獲,在擁有足夠計算能力的情況下,這些數字能夠被破譯。但是量子加密十分超前,因為它能夠利用量子科學隱藏密匙。
報導稱,在太空真空中,因為沒有原子,至少原子數量微乎其微,因此量子信號受到的幹擾很少。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墨子」衛星測試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因。這種測試已經證明了在太空建立的網絡是可行的,這個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科學雜誌上。
但實際操作上實現上述構想並不容易。衛星每天,或每晚,只有在不到5分鐘時間裡穿越中國上空的500公裡距離,因為太陽強光會輕易淹沒量子信號。「墨子」號衛星的精密光學設備產生至關重要的光子對,並向建在中國高山上的望遠鏡發射。
技術的傑作
潘建偉在中國科技大學的辦公室對BBC記者說,他在2003年的時候有了上述設想,當時許多人認為那是個瘋狂的想法。他說,因為在實驗室裡做複雜的量子光纖實驗當時的挑戰性就很大,你怎麼能在幾千公裡的距離作同樣的試驗,而且光學設備是被安裝在以每秒8公裡速度飛行的衛星上面?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