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中西文化交流的時代原本屬於西方節日的「萬聖節」也在中國熱鬧了起來。萬聖節是西方國家最為重視的一個節日之一,而「萬聖節之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
萬聖節的特點就是「多鬼」,很多的小鬼。在西方國家,他們會裝扮著奇怪的角色,簡直就是cosplay,只不過是和鬼相關的角色,然後會在別人家的門口要糖果。「不給糖果就搗蛋」這句臺詞是他們的標配,嘻嘻。
到了中國,這種習俗並沒有照搬下來,因為環境不同,我們這也不太適合這種方式。不過,我們依舊會有我們自己的方式來過。比如最賺錢的餐飲類,舉辦萬聖節主題,然後製作許許多多古怪的食物來響應節日。又或者舉辦party,來個化妝舞會,這既能相應節日,又能提高社交。
那麼,傳統的萬聖節會準備怎麼樣的食物呢?
太妃糖蘋果
製法是把蘋果插上竹籤,然後手持竹籤把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
南瓜派
南瓜派是萬聖夜的節慶食品,特別是在美國。平常就有在吃,特別在萬聖夜的前後,成為一種應景的食物。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當做萬聖夜的食品。
熱蘋果西打
這種飲料是用蘋果酒加熱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熱時已經揮發得差不多了。這種飲料在歐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過聖誕節到春天,熱紅酒也常常在這個時候喝,做法頗為類似,就是把蘋果酒換成紅酒。
糖果
萬聖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會化妝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種糖果也算是應景食品的一種,這時候商店裡賣的糖果較受歡迎的是各種鬼怪造型的糖、和以萬聖夜常見的橘色、棕色或黑色為包裝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