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冬:藥補不如食補!這麼養生進補,整個冬天都是暖的!
立,建始也;
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冬節氣知多少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我國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此時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蜇蟲伏藏,氣溫漸漸邁入嚴寒。
今年立冬時值公曆11月7日。立冬後,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天氣會越來越冷。
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冬日養生季
天氣漸寒
又到了養生季
冬日養生
宜做這些事
01
睡眠養生
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晚起能養人體陰氣,但晚起並非賴床不起,而應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所以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02
穿衣養生
立冬後天氣漸冷,衣著應注意薄厚適度。
另外,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宜多到戶外曬太陽。常曬太陽可起到壯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還能緩解情緒抑鬱。
03
運動養生
立冬時運動應以靜態運動為主,不適宜太激烈的運動。可選擇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強度以微微出汗為佳,避免出大汗而使陽氣外洩。
室外鍛鍊時,要選擇向陽、避風、安全的場地,若碰到大風、大寒、大霧天,應停止室外鍛鍊。
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
那麼立冬應該怎麼吃呢
01
多食養腎食物
立冬後天氣逐漸轉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而陽氣根源於腎,故寒邪最易中傷腎陽。因此立冬後宜多食養腎食物,以提高人體禦寒能力。
腎陰虛者,可多食海參、枸杞子、銀耳等食物;腎陽虛者,宜多食羊肉、韭菜等。
02
多食禦寒食物
立冬時氣候寒冷,宜多食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來禦寒。此類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可益腎壯陽、溫中暖下、補氣生血,禦寒效果較好。
禦寒食物的選擇,南北大不同
立冬時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羊、狗肉等。
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如雞、鴨、魚類。
地處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主。
另外,怕冷有時與缺少鈣和鐵有關。我們可以通過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來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
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沙丁魚、蝦等。
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其中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還能促進甲狀腺素分泌,產生熱量,故立冬時也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