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我攜家人一起觀看了近期爆火的走心電影《你好,李煥英》,截至我寫下本文時,這部新春檔黑馬票房已突破25億,據業內權威預測該劇最終票房將突破52億。
很多朋友都知道,這部電影是賈玲為了懷念她意外離世的母親李煥英而創作出來的,她歷時五年,投入全部心血,為觀眾講述了一個關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人故事。
賈玲曾在節目中透露,她跟姐姐說過最狠的一句話是:「媽媽走了,我這輩子都不會快樂,我這輩子的快樂都缺一角,我這輩子人生都不完整了。」莫名戳中淚點,「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遺憾吧?隔著屏幕,我都能夠感受到主人公賈玲在面對母親離世時的無助和彷徨,以及她內心那道深深的,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有人說:「如果現實生活,就像電影一樣,可以重來,該有多好?」但現實就是這樣,人生沒有NG重來的機會,有的時候,錯過了,就是一輩子。來不及完成的,也許,它會成為你人生中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和悔恨。
關於電影內容部分,我不想過多闡述,相信讀者們也已經看多太多的影評和讀後感,攢夠了太多的眼淚和感傷。今天我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討論:親愛的,如果再給你一次人生,你真的能好好抓住嗎?你能確保,下一次的人生會過得比這次更精彩而沒有遺憾嗎?
關於及早行孝的呼籲,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們有誰真正的重視?如果不是特定的事件給我們當頭棒喝,我們並不會真正感覺到盡孝的緊迫。那些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就一直掛在我們的心頭,但從來不會真正的行動。我們最常掛在嘴邊的話是:「等我達到……時,我一定要……」,然而那個虛幻的目標永遠不會到來,我們的行動也從未真正開始。當意外先於明天到來,我們才悔不當初,抱憾終生。從這個層面看,許多時候,人生的遺憾,是註定的。
據全球統計人們一生中最後悔的五件事情排名:
第一名:92%的人後悔年輕時不夠努力
第二名:73%的人後悔年輕時選錯了職業
第三名:62%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
第四名:57%的人後悔沒有好好珍惜伴侶
第五名:45%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
以上的五件最後悔的事情中,你可曾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著?你可曾好好想過該如何避免這些人生遺憾?抑或者,明明知道會有遺憾但仍無法避免?
許多時候,人生之所以有遺憾,一是不曾重視而遺憾錯過;二是雖然重視但缺乏行動。對於前者,是思想的缺失;對於後者,則是行動的缺失。比起前者,後者更無法讓人原諒。
許多人都會在新年立下許多的flag,但也許走著走著,又忘記了出發時的初心。關於願景和行動的話題,我曾撰寫過好幾篇文章,但今天仍然還想繼續呼籲:親愛的,2021年,想做什麼就及早去做吧!不要讓人生留下遺憾啊!
關於行動,我的切身體會是:一是相信;二是接納。所謂相信,是相信未來的你一定可以實現夢想;所謂接納,是接納當下的你不可能做得足夠完美。我們要尊重事物發展規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既要著眼於當下,又要放眼於未來,給予自己足夠的耐心去成長,心中葆有強大的信念,在不斷地反覆試錯中悄然蛻變。
許多人看過電影哭過後,又繼續重複著原來的生活;而有的人覺醒後便開啟改變模式。改變固然是困難且痛苦的,但,因為難能,所以可貴。願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留遺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