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喜馬拉雅時報》報導,因為尼泊爾已經基本上不準,廓爾喀人到印度當兵。現在,印度的廓爾喀部隊面臨著缺乏兵員的嚴重問題。雖然,尼泊爾防長表示不禁止廓爾喀人到印度當兵,但是,更多的尼泊爾官員則要求禁止印度徵募尼泊爾士兵。
尼泊爾特裡布文大學教授南達·辛格說,印度在尼泊爾設立了3個退休津貼發放中心,目前曾在印度服役的退休廓爾喀僱傭兵已達12.7萬人。
印度現在一共有7個廓爾喀團,已經有3個廓爾喀團因為缺乏士兵,只能從印度本土的庫馬翁和加爾瓦爾招募新兵。印度地面部隊,有兩大主力戰鬥力,一個是錫克部隊,一個是廓爾喀部隊。7個團39個營,大約4萬多廓爾喀部隊是印度陸軍的核心戰鬥力之一。
39個廓爾喀營分布在印度各個精銳山地師,步兵師當中。1個師總共就9個戰鬥步兵營,給1個師分配3個廓爾喀營,還可以分配13個師。印度軍隊的編制,就是1個師,混雜幾個來自不同地區的步兵營,比如,廓爾喀,錫克,阿納姆,拉加普特營等等。
比如1962年克節朗河印軍第7營,包括,廓爾喀,旁遮普,拉加普特等各一個營。其中的精銳就是廓爾喀那個營,在戰鬥當中,廓爾喀營一旦失敗,整個旅也就逐漸崩潰了。因此,一旦39個廓爾喀戰鬥步兵營一走,印度陸軍,特別是印度山地部隊戰鬥力將會下降50%。
沒有了這幾萬喜馬拉雅山山地民族,光靠印度內地平原地區士兵,根本撐不起12萬人規模的龐大印度山地部隊。那些在亞熱帶平原長大的印度士兵根本無法擔任高海拔山地師士兵這一職務。因此,廓爾喀部隊的大量減少,對於印度山地師影響最大。
廓爾喀部隊的逐漸消失,對於印軍來說,首先就是戰鬥力的下降。在英屬印度時期,所謂的英印軍,實際上就是三分之一英國人,三分之一廓爾喀人,三分之一印度人。二戰以後,印度獨立,英國人撤出印度軍隊,純粹的印度人軍隊戰鬥力立刻下降了一個檔次。
現在,廓爾喀部隊再離開,印度陸軍戰鬥力還要進一步下降,這不是先進武器就可以輕鬆彌補的。可以在喜馬拉雅山山區如履平地,善於攀登險峻山崖。可以在嚴寒缺氧條件下,吃苦耐勞。而且,相對勇敢的士兵,在印度是很難被重新補充進來的,印度平原兵從來就懼怕去高寒高海拔山區。平原士兵是可以訓練,但是成本高。
其次是,軍隊打仗一定要有主心骨。廓爾喀200多年的戰場威名,就是印度陸軍山地等部隊的主心骨。這根主心骨被抽離了,就缺少了帶動作用和心理穩定性。
精兵堂工作室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