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11月,在英國的你一定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現象:身邊的英國人不論男女老幼胸前都佩戴了一朵小紅花;市中心無論什麼商店收銀臺都在義賣這種小紅花;甚至有些人給自己的愛車也佩戴了一朵這樣的小紅花。這不是當季的流行色調, 而是英國民眾紀念國殤日Remembrance Day的一種緬懷方式.
這種花名為「虞美人(Poppy)」,其鮮豔的顏色是由888246位英雄的鮮血染紅的,是英國人在「雙十一」期間傳遞哀思與紀念的一個標誌。
英國的陣亡將士紀念日(Remembrance Day)是11月11日,每年這天倫敦塔下都有人造虞美人花海,吸引眾人前來參觀,這一天也稱為國殤日。在這一天, 英國以及大英國協國家人民都會走到街頭巷尾舉行很多慶典活動來紀念兩次世界大戰所陣亡的將士.
1915年,加拿大軍醫約翰•麥凱瑞(John McCrae)前往一戰戰場接收陣亡將士遺體,親眼目睹了大片因沙場將士鮮血滋潤而生的異常紅豔的虞美人花花海,悲痛至極,便書下那首至今廣為流傳的《In Flanders Fields 在弗蘭德斯的原野上》。
國殤日的初始名稱是Armistice Day, 也就是休戰日. 起初, 英國國王喬治五世, 在巴黎和會結束以及國內外局勢趨於穩定的前提下, 於1919年11月7日宣布: 從當年的11月11日開始為英國紀念一戰中為國家利益英勇犧牲將士的國殤紀念日. 定在11月11日, 是因為在1918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時一戰中的德國宣布投降, 因此許多人也把國殤日稱停戰日. 後來, 隨著歷史的發展, 該紀念日的紀念範圍也逐漸延伸到其他戰爭. 這個日子就用來紀念所有在第一次,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它戰爭中犧牲的軍人和平民, 從而有了另一個名字Rememberance Day(陣亡將士紀念日).
二戰結束後,這一天便開始用來紀念兩次世界大戰停戰,並悼念在一切戰爭中逝去的生命。
在國殤日的上午11時,英國民眾會停下手頭的事情,默哀兩分鐘。這個習慣曾經中斷過一段時間,後來在20世紀90年代經過倡議得以重新恢復。而最接近11月11日的那個周日,則被稱為「國殤禮拜日(Remembrance Sunday)」,國殤紀念日的主要活動會在這一天舉行。
國殤日期間,大到皇室成員和國家元首,小到普通民眾,幾乎每個人都會在胸前佩戴一朵罌粟花,以示哀思。而最受矚目的全國性儀式則是在倫敦白廳街舉行的慶典. 當大本鐘11時的鐘聲敲響時, 皇家軍隊鳴禮炮, 奏鳴紀念樂, 而後開始由首相等英國政府首腦及皇室重要人員獻花圈. 這一儀式也是出席的皇室成員人數最全的活動.
退伍老兵和普通百姓也是如此,他們或是去教堂追思,或是在將士紀念碑前敬獻花圈,或是唱頌和平禱歌。這一天全民皆哀,聲勢浩大,意義非凡。
與此同時,也會有很多人走上街頭,舉行虞美人花義賣活動,收入所得將全部用作軍隊慈善基金,主要用於幫助退伍老兵。
英國私校Bromsgrove School組織小學的教堂合唱團演唱約翰•麥凱瑞(John McCrae)的著作《In Flanders Fields 在弗蘭德斯的原野上》紀念這個莊嚴的日子。
戰爭是殘酷無情的,我們需要銘記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對於那些逝去的或者健在的英雄,我們應該心懷敬意與感激。遺忘,才是最大的國殤!
歡迎關注勰力留學
服務於對英國有興趣的讀者
推送投資教育訊息和原創分析文章
長按關注勰力留學公眾號或者加博主個人微信:yoyochan713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