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英國國殤紀念日,永不相忘的「Lest We Forget」

2021-03-01 倫敦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在路上還是電視中,英國許多人胸前都開始佩戴一朵小紅花。這是因為一年一度的國殤紀念日又臨近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節日,以及小紅花的來歷。

國殤紀念日的來源:

國殤紀念日訂立於每年的11月11日(與我們的光棍節同一天:/),是為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節日。第一個國殤紀念日發生在1919年,由大英國協國家發起,紀念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隨後不斷擴大到大英國協以外的國家如美國,香港和日本。在英國,國殤日的英文為Remembrance day,在美國叫做 Veterans day (老兵節)。

在國殤日,全英國會默哀兩分鐘,同時會有紀念活動舉行。規模最大的是國家紀念活動,各個鄉鎮也會有不同的紀念活動。人們或者到教堂追思,或者在紀念碑前敬獻花圈,唱誦和平禱告等。

 

小紅花的由來:

國殤日佩戴的這朵小紅花英文叫poppy,很多個版本把它翻譯為罌粟花,為此還鬧下了一個笑話。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一次訪華期間正值國殤日,所以佩戴了poppy,結果引起華人的強烈不滿,指其影射鴉片戰爭。實際上poppy並非罌粟花,而是我們中華大地上也有的虞美人。二者同科不同屬,在外觀上也有一定的差異。

 

下圖-上為罌粟花,下為虞美人,可看到罌粟花蕊四周有明顯的黑色十字,而虞美人則沒有:

 

國殤日期間佩戴虞美人花的傳統由來已久。虞美人的花為鮮紅色,象徵因為戰亂而帶來的死亡和鮮血。炮火轟炸之後的土地多貧瘠,虞美人能夠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保持生存,也象徵了戰士們頑強的意志。

哪裡可以買到虞美人胸花?

各個地鐵站及交通中心。在國殤日來臨的前一周(本周)開始,各個地鐵站就會看到軍人或者志願者接受捐贈。建議一個紙質的胸花捐贈一英鎊。

超市。各大超市比如M&S以及Sainsbury都會有poppy周邊產品出售,從一次性的胸花到可以重複使用的胸針,襯衫袖口,甚至手鐲,耳環等。

皇家英國退伍軍人協會官網的線上商店(http://www.poppyshop.org.uk)以及亞馬遜等電商也能夠購買到各式poppy周邊。

 

 

今年的國殤日將會在下周六發生,屆時希望大家都可以花兩分鐘的時間默哀一下在過去所有戰爭中死去的戰士和平民。前美國總統卡特在一篇演講中說過: War may sometimes be a necessary evil. But no matterhownecessary, it is always an evil, never a good. (戰爭有時是必要之惡。但是,不管多麼的必要,它始終是罪惡,不是福音。) 希望這個世界不再有戰爭!

 

李爾王-必福國際教育,會繼續為您介紹英國移民考試相關情況及資訊。如果您有特殊問題,歡迎通過「眼叔」向我們提問,或者加我們的微信Bigfoot-intl,留言請註明「眼叔考試問答」,我們會在這裡隱去個人信息後為您統一回答。

 

【獨家稿件聲明】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為「李爾王-必福國際教育」,文章最終解釋權屬李爾王-必福國際教育所有。

 

相關焦點

  • 英國歷史 | 英國國殤日
    在英國,11月11日是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這個紀念日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停戰日-1918年的11月11日,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同時也以此表達對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景,往後每年這個時期大家都會買一朵小紅花佩戴起來,這一傳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繼續被保留下來了。那麼這朵小紅花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呢?
  • 了解英國歷史 | 英國國殤日-倫敦塔下那88萬朵虞美人花
    這不是當季的流行色調, 而是英國民眾紀念國殤日Remembrance Day的一種緬懷方式.這種花名為「虞美人(Poppy)」,其鮮豔的顏色是由888246位英雄的鮮血染紅的,是英國人在「雙十一」期間傳遞哀思與紀念的一個標誌。
  • 加拿大國殤日,你了解多少?
    在加拿大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紀念日- 加拿大Remembrance Day,即國殤日,或者叫做陣亡將士紀念日,同時這一天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紀念日。根據籤署的停戰協定,第一次直接大戰的敵對行為「在第11個月的第11天的第11小時」正式結束。(「第11個小時」是指第11個小時,即上午11:00)最初的停戰紀念日是在白金漢宮舉行的。
  • 2015聖殿被毀紀念日照片集錦
    點擊圖片上面的藍色字「希伯來根源」,可快速關注我們!2015聖殿被毀紀念日照片集錦聖殿被毀日如同以色列的國殤日。2015年從7月24號的日落到7月25號的日落,是猶太歷的埃波月第9日,也就是聖殿被毀日,是猶太人禁食丶哭泣丶禱告丶悔改的國殤紀念日,然而恰逢猶太人視為聖日的安息日(吃喝歡慶),所以,聖殿紀念日改在7月25號日落到7月26號日落。
  • 紀念二戰勝利,伊莉莎白二世與亡父75年跨時空同演講:永不放棄,永不絕望!
    75年前的此時,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無條件投降,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宣布歐洲戰爭結束。站在英國衛生部大樓陽臺上的邱吉爾,向群眾比出了堪稱經典的剪刀手。75年後的今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英國依然處於「封城」狀態,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查爾斯王儲、首相詹森以及皇家空軍都以自己的方式慶祝這一節日。
  • 永不放棄,永不絕望.
    英國當地時間5月8日晚,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發表電視演講,鼓勵英國民眾在新冠疫情時期秉承二戰時期「永不放棄,永不絕望」(「Never give up, never despair.」)的信念,互相關愛,戰勝病毒。
  • 1月27日 |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
    聯合國在每年的今天設定了「國際大屠殺紀念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為鎮壓異己和推行種族主義政策,在國內和被佔領國共修建了1000多座集中營。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修建的最大的集中營,位于波蘭南部奧斯威辛市附近。德國納粹在這裡監禁過數百萬人,並屠殺了其中的110多萬人,受害者絕大部分是猶太人。
  • 相濡以沫,相忘江湖
    一生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中的一些人,我們與之相知相愛
  •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永不消逝的黑暗記憶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每年1月27日)2005年11月1日,第60次聯合國大會通過第60/7號決議,指定1月27日為一年一度緬懷大屠殺遇難者的國際紀念日
  • ♫ 這是屬於我們的晚上:We Own The Night
    讓我們創造歷史May our hearts be full like our drinks tonight願心靈像今晚的美酒一樣激情澎湃May we sing and dance till we lose our minds讓我們載歌載舞 直至瘋狂失態We are only young if we seize the night只有把握今晚
  • 好聽的英文歌:《When We Were Young》
    We used to never say never曾經的我們永不說不Used to think we'd live for ever認為我們會永世長存Flying free beneath the sun自由翱翔在陽光之下Days go running and hiding光陰似箭 若隱若現The weeks
  • 【雙語】博科娃總幹事2017年販賣黑奴及其廢除國際紀念日致辭
    Irina Bokova, Director-General of UNESCO, on the Occasion of 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Remembrance of the Slave Trade and Its Aboli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販賣黑奴及其廢除國際紀念日的致辭
  • 我們在一起 : 《We Are One》 迪瑪希
    當我們風雨同舟我們攜手並進,共同抗疫我們團結一心,奮戰到底同甘共苦 患難與共永不再分離讓我們攜手並進 共創奇蹟we will shineWhen we're walking in the rainHand in hand we heal the painStand togetherFight as one to the endShare joy and sorrowNo longer stay apartTogether we will
  • 英國,here we go
    7月8日我們2016級西浦班將啟程前往英國進行為期兩周的暑校課程學習,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和牛津大學進行參觀學習,在英國知名大學的課堂裡去勇於探索自然和人文知識,還有英國歷史悠久的戲劇課程。 期盼拜訪莎士比亞的故居,領略英國文壇巨豪的世紀風採;期盼遊覽溫莎城堡,一尋皇室的莊嚴與古堡的奧秘;期盼聆聽披頭四音樂講座,觸摸群星閃耀的英國音樂界光環;期盼在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學習生活,結識新的朋友;期盼漫步倫敦街頭,拾起散落的日不落帝國的碎片,感受這曾讓帝國引以為傲的城市的脈搏的律動,把思緒託付給那古老的電車,緩緩載向遠方……
  • 加拿大陣亡將士紀念日
    #陣亡將士紀念日#Remembrance Day
  • 中英對照:駐英國大使劉曉明署名文章《難忘英倫十一載》
    我即將卸任中國駐英國大使。在我啟程回國前夕,回首出使英國的近4千個日日夜夜,不禁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我是新中國第11任駐英國大使,持節英倫11年,成為迄今中英關係史上任期最長的駐英使節,也是中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駐外大使。英國不僅是我47年外交生涯的最長一站,也是最後一站,我對此備感幸運和珍惜。藉此機會,我謹向所有為我履職提供支持的英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 【音樂】We are the world
    1984年,英國歌手菲爾柯林斯(Phil Collins)看到新聞中非洲依索匹亞等地區的人民,長期處於饑荒與營養不良而死亡,遂在聖誕節之前提出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