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縫紉機、一臺打磨機,地上零零散散地擺著修鞋用的剪子、錘頭、刀、膠水、釘子、錐子、膠皮,這是人們對路邊修鞋攤的印象,也是皖北晨刊記者在宿城郵電巷裡所見到修鞋攤的景象。它,沒有華麗的門面,卻有不少回頭客。
老式修鞋機修補鞋子
老手工修補鞋底
修鞋攤老闆劉克文告訴記者,他幹這行已經二三十年了,攤點由起初的華夏路口搬到了現在的郵電巷,可是顧客依然。「鞋子多是開膠、斷幫、換底等,修起來很簡單,短則兩三分鐘,最長十多分鐘也就完事,幾元錢就可以搞定。」劉克文說,「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買的鞋子好,有點小毛病不會輕易扔掉,所以生意還算不錯,現在是修鞋的淡季,換季時來修鞋子的人特別多,很多顧客來了都是一提一袋子。」
半機械化清洗鞋面再細節處理
楦鞋機讓鞋子更挺括有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修鞋的要求也在提高,清洗、翻新、補色等工藝繼而誕生,鞋子也從路邊修鞋攤「走進」鞋吧,尋求更高層次的服務。
在農科路的一家鞋吧,除了傳統的小工具外,還有氣泵、皮鞋美容修飾機、輻射殺菌除臭劑等大型專業設備。正在修鞋的師傅告訴記者:「每個器材都有專門的用處,比如這個氣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給鞋子上顏色時可以讓顏料更好地粘附。每個程序用到的工具也不一樣,像翻新之類的複雜整修就需要用到很多器材,工藝也比較繁瑣。」
現代化機器打磨鞋跟
無論是老機器還是新工藝,修起鞋來都是個細活。
據鞋吧老闆介紹,店裡承接的業務除了傳統的開膠、斷幫、斷底外,還可以對鞋子進行清洗、翻新、補色等處理。市民孫女士就是這鞋吧的老主顧,提著一雙已經掉色的棕色皮鞋走進店裡,準備把鞋子翻新一下,老闆建議鞋子從棕色翻新成黑色,這樣效果會更好,孫女士想了想很有道理,就聽從了建議。
孫女士說,她是這家店的老顧客了,家離這很遠,之所以大老遠跑過來就是衝著他們家的好手藝。「這雙皮鞋1000多塊錢買的,掉色很難看,可扔了太可惜,拿過來翻新一下只要花60塊錢,又像新的一樣,划算!」
圖/董虎 李曉霽 配文/歐雪 歐習習
新聞熱線:0557—3062110 3050394
1、點擊左上角→「拂曉報」點擊關注2、微信搜索「拂曉報」點擊關注
3、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1、微信搜索「皖北晨刊」點擊關注
3、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1、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2、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