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日本出現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有很大一部分都找不到感染途徑。各地的醫院、保健所為了追蹤病患的接觸史疲於奔命,而追蹤方法也是效率較低的「打電話」核實。
如果願意投入時間,挨個打電話追蹤,其實最終也能確認感染途徑。然而最近日本媒體報導,由於一個問題的存在,導致現在感染路徑跟蹤受阻、完全進行不下去。
這個問題就是:年輕人都不接調查的電話,甚至拒絕配合配合調查。
日本大型媒體之一的讀賣新聞,在4月5日刊出這篇報導,指出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感染途徑越來越難追蹤;保健所更抱怨年輕人特別不愛接電話,甚至接了也不願意配合,導致他們非常難調查病患的接觸史。
當這個情況被報導之後,隨即引發日本網友不滿,吐槽政府應該提前公布保健所的電話,否則沒看過的號碼都會認為是詐欺或宣傳廣告。
年輕的網友還補充道,此前政府不斷宣傳不要亂接「不知名的來電」,以防詐欺事件,因此不少人不會接保健所打來的電話。即使接了電話,聽到對方自稱是保健所,現在警覺性高的年輕人也不會輕易相信。
△此前日媒報導過的一起電話欺詐案件
許多網友還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看到不知名的號碼也是無視,如果查出是正當的號碼,下次才會接起來。首先要先跟大家公布進行調查的電話號碼才對吧」
「年輕人不接電話,是因為不知名的號碼會讓人害怕啊!畢竟年輕人的警覺心比較高,而且明明是政府機關教大家提高警覺,避免被詐欺不是嗎?」
「東京說年輕人不接電話導致追查困難什麼的,可是不知名的號碼大概率是廣告或詐欺,掛斷然後查明後在回撥才是正常操作吧。怎麼莫名其妙把錯怪在年輕人頭上?」
「說什麼年輕人不接電話,那麼我請問:有人會接不知名的來電嗎?!要電話調查就該先宣傳幾天後再打啊,而且話說回來這都網絡時代誰還打電話... ...何況就算不是年輕人也不會隨便接吧,之前再三提醒警覺詐欺什麼的」
總之,被「怪罪」的日本年輕人也有自己的理由:突如其來的不知名電話詢問自己的私密信息,但凡有些警惕性的都不會輕易透漏。職得君相信持有這一觀念的日本人,一定不只有年輕人吧... ...
這種全民調查失敗的例子,前幾天也有過先例。日本國民社交軟體LINE在3月31日曾跟日本厚勞省合作,對全日本的用戶進行健康狀況調查。
比起電話,顯然這種方式方便快捷許多。但是最後也因為事先公布與宣傳不足,導致許多網友都以為是詐欺,被LINE突如其來的調查給嚇到,最後調查結果不理想... ...
「之前LINE調查的時候也是這樣,為什麼要官方調查都不事先宣傳?誰都會警覺不知名來電,雖然事後會自己調查號碼… …但是這樣浪費了許多時間啊」
以上這些吐槽的年輕人,有些人也許單純只是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調查電話厭惡。但還有一些人,字裡行間感覺到了他們對「接打電話」這一行為本身的恐懼。
△一位恐懼接打電話的年輕人自述
這並不是開玩笑,這類人的「症狀」很奇特:你與他通過簡訊/微信/LINE/郵件等發消息都沒問題,可一旦電話交流,他就立刻變得惶恐、焦慮不安!甚至誇張到只要聽到手機鈴聲,他們會整個人跳起來!
△社畜博物館中展出的「名畫」,展現了半夜客戶打來的電話響不停而崩潰尖叫的年輕社員這種病症我們姑且叫它「電話恐懼症」,而且無論在日本還是國內,已經潛伏了不少「電話恐懼症」的重度患者。
日本NHK電視臺的專題報導節目,曾經就調查過一位患有「電話恐懼症」的人。他原本就職於一家日本大公司的宣傳部門,但是由於非常害怕接電話,才就職一年多就提出辭職了... ...
他表示:「電話機功能,對我來說太難了!這上邊什麼保留、應答按鍵一大堆,我都搞不懂。」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他害怕跟不認識的人通話,這導致他總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工作電話。他回憶起以前接電話的經歷,場面極度尷尬,總之就是「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對方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
有過這番不好的經歷,導致他後來聽到電話鈴聲就恐慌,全身僵住!甚至有時候接起電話,緊張到連話筒都拿不好。
日本疫情期間採用傳統的電話方式調查,雖說照顧到了大部分中老年人群體,但對於警惕性強、又身患「電話恐懼症」的年輕人,實在是不太友好。
△電話恐懼症患者基本以年輕人為主
我們還是希望今後日本官方能夠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能高效準確地追蹤到感染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