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今村在1983年拍攝了另一部歷史片《楢山節考》。
這部電影改編自深澤七郎的小說,曾在1958年由木下惠介翻拍過。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末日本北部深山的一個小村子裡。電影開始於阿玲婆69歲那年的冬天。阿玲婆(坂本澄子飾)是家中最年長的人,正面臨著當地的一個風俗——當村民70歲時,需要長子背到楢山上去結束生命。
在這個冷酷的山中世界裡:死亡等同於生命,老人必須死去以確保有足夠的食物讓年輕人活下去。死亡等同於生命,而性愛等同於死亡:每一次性愛都是潛在的新生命的誕生,每一個新生兒又讓一個家庭離飢餓更近一步。但是,死亡也成就了生命:棄嬰被丟在戶外,屍體在泥土中腐爛後,給堅硬的土地提供養料,長出更多養活人的糧食。
這部電影沒有餘地讓你感傷,緩一緩這個人間悲劇,狀況總是接踵而來。電影裡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有自然:植物、動物、土地充斥在鏡頭中,冷漠旁觀著人類的掙扎。
影片隨著大自然的季節更替而發展。一對年輕人在草叢裡做愛時,旁邊,兩隻蛇也在交配,青蛙在睡蓮葉上休息,鳥兒在樹上築巢(鳥做什麼,蜜蜂做什麼,今村鏡頭下的日本人也做什麼)。
當阿玲婆70歲的冬天來到時,她的長子辰平(緒形拳飾)準備好完成他的使命。
影片高潮是一組幾乎無言的半小時的鏡頭,辰平背著他的母親向山上爬去,當他們爬到山頂時,我們看到令人心悸的一幕:上百具祖先的殘骸。告別的時刻,辰平拒絕離開。阿玲婆打了他一巴掌,送走了他。這時下起了冬天的第一場雪,生命開始輪迴,辰平知道過不了幾個冬天,他也會像母親一樣上楢山。《楢山節考》是今村的代表傑作,它的下流,對性與倖存的頌揚,對自然(包括人類與非人類)的無情都有著絕對的今村特徵,但同時最後一幕又帶給人一種新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