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疫情後,全國人民的年終獎基本普遍慘遭縮水。而年終獎縮水,或許已經是2020最後的溫柔。
根據有關機構的發布《2020年企業年終獎發放計劃調研報告》。73%的企業發放2020年終獎,其中九成國企和日企發放年終獎,民企中發放年終獎的僅佔半數。
1月7日,前程無憂發布《2020年終獎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稱截至1月6日,僅有6.3%的受訪者的年終獎已到位,不確定能否領到的佔58.6%,還有13.4%明確表示與年終獎無緣。
《報告》還稱,近六成受訪者的年終獎金額僅佔全年收入的5%-10%。通過對比2019年終獎的獲取情況,職場人普遍降低了對於2020年終獎金額的預期。
△圖源:第一財經
2019年,有41.8%的受訪者的年終獎金額相當於其兩個月的月薪,且據數據顯示,2019年蘇州的年終獎均值達到7702元。
當被問及「2020年度年終獎預計收到(或已收到)多少?」時,這三項數據分別降低了10.2%、上漲了8.9%、降低了5.1%。
如果用一個字來總結2020,可能很多人都會選擇「難」。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不少中小企業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國內,無論是六月份愈演愈烈的電影院倒閉潮,還是二月份就引發大量關注的餐飲業寒冬,都是這一年裡中國企業不好過的真實縮影。
據@中歐商業評論,在清華、北大聯合進行的針對995家中小企業的調研中指出,走上絕境的企業,只能另謀出路。
兩成的中小企業選擇減員降薪;三成的企業走向停產歇業,或者靠投資人再輸血,甚至還有0.6%的中小企業企業要靠員工集資挽回。
今年降薪、裁員、倒閉的新聞頻發,公司還活著,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寬慰。
難怪有人感嘆,這一年工作幸福感最強的時候,是年會上老闆慷慨激昂說明年的規劃,底下的人跟著鼓掌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