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秋這點兒事:各地風俗原來這麼好玩

2021-02-27 寶雞旅遊

中秋光知道吃月餅看月亮有蝦米意思捏?來來來,快跟小遊看看各地都有哪些好玩的風俗吧!

廣西:罵中秋

在北緯22度的美麗廣西壯族地區,有一個非常怪的中秋習俗,叫做「罵中秋」。  

相傳古代有位美麗的姑娘,不喜歡虛假的甜言蜜語,偏偏喜歡尖刻辛辣的罵語。有個青年人在中秋之夜,當眾痛罵偷了姑娘甘蔗的人,而被姑娘愛上。姑娘嫁給了他。

從此,當地形成一種青年人以惡作劇引人發罵的風俗。他們三五成群,乘老人中秋賞月之際,用反鎖大門、搬走石磨、拔掉菜秧、抖落果實等小小的惡作劇,以引起主人痛罵。而惡作劇者往往還要挑選善於罵人的人家,進行挑釁活動。

當地風俗認為中秋之夜被罵得越多,就越長壽。因而形成一個不是以歡歌曼舞,而是以罵不絕耳為主要內容的奇特節日情景。

粵閩地區:燒塔

燒塔,部分地方又稱之為燒塔仔,是南方諸如廣東、福建、江西等地農村在過中秋節時開展的一項民俗活動。燒的塔高1-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佔塔高的四分之一,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

中秋晚上,人們便點火燒塔,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此外還有賽燒塔的習俗,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勝者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的由來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

南京: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

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

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

臺灣:聽香

聽香是古代流傳在臺灣地區的中秋習俗。  

古時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燒香祭拜,訴說心事,祈求神明指示聽香的方向,然後依指示方向在路上無意間或偷聽到的第一句話,牢記在心,回家再擲茭,判斷來解釋所占卜事情的吉兇。

例如卜佔終身大事,而聽到的話是吃甜餅或花開、月圓,就表示吉兆,喜事近了。 

此外,未婚少女也有在中秋夜偷別人菜園中的蔬菜或蔥的習俗,若是成功就表示她將得到美好的愛情。

湖南侗鄉:偷月亮菜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對象。  

小夥子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裡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

寶雞旅遊功能介紹:

為遊客提供寶雞旅遊服務信息,為企業打造旅遊宣傳平臺,為關注寶雞的朋友提供交流渠道,為寶雞塑造良好旅遊形象。

免責聲明:

本文由寶雞旅遊編輯整理於網絡,以供分享,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侵犯您的權力,請您告訴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

我們的微信號:baojily



相關焦點

  • 【2020年網絡中國節·中秋】柚子配月餅,北海人中秋是這麼過的!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祭月發展至今,各地也衍生出了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祭月,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燃燈,猜燈謎等習俗。如果能在中秋這天用柚子皮做成燈點亮,就能消除小孩的癩渣或溼氣熱毒造成的小孩皮膚病。用柚子祭月,還有驅邪去溼,祈求健康的含義。所以,很多北海人在送禮的時候,也會帶上幾顆柚子。
  • 山東煙臺:大批男子就地跪拜,場面震撼年味十足,據透露:這是風俗!
    每天都有最新最熱的社會突發事件分享,讓您足不出戶知天下事。本公眾號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其中,這些男子雖然穿著顏色各不相同,但是下跪動作整齊劃一。知情人透露: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習俗,每年過節都要這樣跪拜。這則視頻一經發布在網絡上,馬上就吸引了大批的網友前來關注和熱議。
  • 中秋佳節
    既然我是百科小達人,今天又迎來我們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下面讓我來給大家講一下中秋佳節的由來吧。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 「拜月亭」 「望月樓」等古蹟。宋代文豪蘇軾,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水調歌頭》,借月之圓缺喻人之離合。
  • 吳川的中秋,不只有柚子和月餅,還有這些......
    中秋節,柚子、月餅作為「中秋節」的象徵,固然是一個都不能少,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傳統風俗活動,比如拜月、放孔明燈、燒烤等等。下面就給您講講古。那時吳川的孩子們,中秋時節吃的柚子,很多都是土柚子,甜中帶酸、有點澀。事實上,柚子也是有時節分先後的,中秋最適合的莫過於蜜柚和水晶柚。蜜柚和水晶柚,一般中秋前即可上市。一般來說,蜜柚個頭比較大,有紅肉、白肉之分,口感都是酸酸甜甜,不用像沙田柚那樣摘下來糖化一兩個月。
  • 你造嗎,吳剛中秋節不砍樹
    可是很多朋友都問,難道中秋只有吃月餅這一種慶祝方法嘛?當然不是,我們的中秋佳節慶祝方式可是多種多樣,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聊一聊中秋那些事。提到中秋,相信很多盆友都不知道中秋這個節日的來歷,原來呀,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帝王祭月的節氣在八月十五,根據我國的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
  • 百年前的風俗:西安十一月、十二月
    一百年前,也就是上世紀的1915年,王光如先生就注意到了西安的風俗習慣。為了這一篇文章,他陸陸續續寫的十五六年,不斷的補充,不斷的修改,1931年才發表出來,可見作者用心良苦。他為我們後人留下了難得的寶貴文獻。
  • 韓國的中秋和中國的中秋由來有什麼不同呢?
    秋夕也被叫做中秋節,因為秋天可以分為初秋、中秋、終秋三個節氣。秋夕在陰曆8月屬於中秋,所以起了這個名字。這也是和月亮關聯很深的風俗。달에게 바치는 제사 음식이기도 한 월병은 지역에 따라 모양이 조금씩 다르지만 대부분 보름달 같이 원형이며,간혹 각이 부드럽게 다듬어진 정사각형인 경우도 있습니다.이러한 모양이 된 이유는 둥근 보름달의 모양에 가정의 원만함과 단란함을 기원하는 의미가 담겨있기 때문입니다.
  • 中秋烤肉,不得不說臺灣人民太會玩!
    中秋祭月,有很多講究,除了基本的祭月儀式之外,還有感謝神明、慶祝豐收等等。隨著社會的演變,中秋有了更多的寓意與情感。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月圓寄託了所有人對家的渴望與思念,這皎潔如明的夜空,圓月更有一種圓滿的意味,所以,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 情溢中秋夜 情滿中秋·花好月圓
    又是一年中秋夜                                    有些愛 像藏在月餅裡的甜餡
  • 【檢察幹警話中秋】月亮「割耳朵」
    中秋憶事  秋日,是思鄉的季節,月圓月缺悟人生,中秋佳節思鄉月。仰望明月,思緒飄遠方,兒時的語言記憶,如潮水般流淌。  眼見又到一年中秋時,腦中總浮現兒時課本上關於「每逢佳節倍思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詩句,幼時,纏繞在父母身旁,總不能去體會月是故鄉明的含義,如今,離家千裡,話中的深意才漸漸感知,尤其在中秋這個寓示家人團圓的節日,思鄉的心緒更為熾烈。
  • Matzka 瑪斯卡:一切很酷的事都是從好玩開始的
    在第一張同名專輯發出之後,他們便開始被稱作是來自臺東的雷鬼樂隊,但他們那時候自己都不知道雷鬼這回事。此前來自雲南的雷鬼 KAWA 在接受我們採訪時也說過:「少數民族最傳統的打歌形式,用現代的音樂方式來表達的話,雷鬼樂就很好。它簡單、律動性強,關鍵是它和少數民族的音樂一樣,穩定在一個節奏裡面、不停的循環在裡面自由變換。」
  • 大年初二,茂名的風俗和禁忌大家了解嗎?
    一、大年初二的風俗中要做好的事?1、回娘家拜年。到了大年初二這一天,回娘家拜年,這是一個從多年來就傳下來的風俗習慣,女兒、女婿要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老人和孩子,如果全家人團聚了,還會照一張全家福,增加一些節日的喜氣。2、祭拜財神。
  • 教師節的由來和風俗作文(精選兩篇)
    篇一:教師節的由來和風俗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9月10號是專屬老師們的的節日——教師節。
  • 專門從事風俗案件的日本律師,告訴你什麼是「碰瓷女」
    據他所說,在日本,現在上門按摩的風俗店裡,強制和對方發生越界行為的案件在急速增加!已經成為了不少風俗店的問題。關於這一點主持人還是吐槽:沒有律師的感覺,更像是歌舞伎町的牛郎!而律師的回答也是搞笑:你這樣說我,比說我像律師更加開心。
  • 原來平海人半夜迎娶新娘的婚俗,是這樣來的!
    本周末小編終於與《平海城事》的作者之一汪村長聯繫上,現在粉絲們可以在大平海微店裡購買《平海城事》。數量不多,喜歡的人趕緊出手!購買方式:回復【店】進入店鋪奇特的婚俗--摘錄於《平海城事》 作者:劉車 汪潔 ●各地的婚俗各有各的精彩,平海的婚俗卻獨具特色。一般而言,各地迎娶新娘子的時間都在白天進行。但是古城人迎娶新娘子偏偏在半夜進行。
  • 臺灣中秋,全民烤肉.
    之後,有臺灣醬油製造商在中秋前夕密集推出「金蘭烤肉醬」的廣告,產品還隨贈一個小毛刷,直接將毛刷裝在瓶口上,倒著一拿,就可以直接塗肉了。這對酷愛烤肉的臺灣人來說,簡直是劃時代的發明。▼就這樣,兩家廠商相互大打廣告戰,加上同時間各大賣場在中秋節前大辦烤肉器具、食材特賣會。於是,「中秋烤肉」走進臺灣千家萬戶,幾年下來形成了「過中秋、吃烤肉」的風潮。▼
  • 「我們都過了中秋煲蠟玩燈籠的年紀.」
    關 於 本 文 作者:鬼才君圖片:花瓣網 01 不知不覺,原來今天中秋了,可是,一點感覺都沒在小時候,中秋可是比生日還期待的日子。畢竟,中秋的時候可以屁顛屁顛地跑去找小夥伴玩。提著個特別有山寨feel的柚子皮燈籠,跑到小區小花園裡,跟小夥伴一起煲蠟。被街道大媽潑了很多年水,因為中秋搞破壞被追了很多次。那個時候,我們都是最不知天高地厚的熊孩子,而那些恰恰是最開心的歲月。如今,中秋對於我們而言,也就是一個會吃月餅會聚餐的休息日罷了。
  • 「風俗店」在日本合法!中國遊客公開坦言:千萬別去,都是坑
    日本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風俗店」在我國從未出現過,因為法律不允許,但它在日本無處不在,「風俗店」在日本是合法的生意。「風俗店」裡面的東西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日本的「風俗店」每年都會吸引大量遊客,去日本旅遊的人都想體驗一下。
  • 臥龍文苑 ▏臺灣人如何過中秋
    中秋將至,我們收到了遠赴臺灣求學的謝天寧同學(2013級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回的一封郵件,和我們分享臺灣人的中秋是如何度過的。
  • 香港獨特中秋傳統風俗——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香港中秋節的傳統節目之一。在一連三日的中秋假期之中,「火龍」都會上街巡遊,和香港市民以及遊客一起共度節日。在大坑坊眾福利會辦公室,義工們正在將不同的點心分開打包。